專利名稱:一種散熱片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熱交換設施領域,尤其涉及板翅式換熱器散熱片。
技術背景
散熱片在散熱器的構成中占有重要的角色,除風扇的主動散熱以外,評定一個散 熱器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散熱片本身的熱傳導能力。翅片是散熱片的重要組成部分, 散熱片的傳熱過程主要是依靠翅片來完成的。翅片的結構直接影響散熱片的二次傳熱面 積,翅片常用的有平直、鋸齒、多孔三種型式,鋸齒型翅片屬于一種性能較好較常用的一種 翅片,但他的現有結構仍然導致散熱片的二次傳熱面積較小,散熱效率受到了限制。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點,提供了一種散熱片,以實現二次傳 熱面積大和散熱效率高的優(yōu)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散熱片,包含多個翅片,在所述 多個翅片中,至少包括一個凹凸翅片,在所述凹凸翅片的一側設有凹筋,另一側設有凸筋。 這種帶有凹凸筋的翅片和其他翅片混合連接。增加的凹筋和凸筋使它和現有的翅片相比形 狀有所不同,可增大散熱片的二次傳熱面積。
進一步地,所述凹筋靠近凹凸翅片的頂端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凸筋靠近凹凸翅片的底端設置。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過在散熱片翅片的兩側增加凹筋和凸筋,使得翅片表面積增大,進而增大了散 熱片的二次傳熱面積,本發(fā)明結構簡單、新穎、合理,提高了散熱效率。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發(fā)明的實 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圖1是本發(fā)明散熱片的結構示意圖2是本發(fā)明散熱片的單片結構示意圖3是本發(fā)明散熱片中翅片A的縱向剖視圖4是本發(fā)明散熱片中翅片B或翅片D的縱向剖視圖5是本發(fā)明散熱片中翅片C的縱向剖視圖6是本發(fā)明散熱片中翅片A的立體結構示意圖7是本發(fā)明散熱片中翅片B的立體結構示意圖8是本發(fā)明散熱片中翅片C的立體結構示意圖9是本發(fā)明散熱片中翅片D中立體結構示意圖。
結合附圖,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附圖標記如下
A-具有凹凸筋的翅片、B-普通翅片、C-具有凹凸筋的翅片、D-普通翅片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yōu)選實 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9所示,本發(fā)明散熱片包括具有凹凸筋的翅片A、普通翅片 B、具有凹凸筋的翅片C、普通翅片D。
一種散熱片,包含翅片A、B、C、D,由鋁片制成,A、B、C、D順序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 翅片單元,多個翅片單元連接在一起形成散熱片。
翅片A的左側的頂端有向翅片內凹的凹筋,右側的底端有向翅片外凸出的凸筋; 凹凸筋翅片C左側的底端有向翅片外凸出的凸筋,右側的頂端有向翅片內凹的凹筋;普通 翅片B和D翅片左右都為光滑壁面。
凹凸筋翅片A和C上設計有一系列凹凸筋是為了增大翅片的散熱面積,進而增大 散熱片的二次傳熱面積,提高散熱速率。
上述翅片A、B、C、D還可以采用多種排列連接方式,均可以改變散熱片結構,增大 散熱片的二次傳熱面積,提高散熱速率。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 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 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 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 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散熱片,包含多個翅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個翅片中,至少包括一個凹凸翅 片,在所述凹凸翅片的一側設有凹筋,另一側設有凸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筋靠近凹凸翅片的頂端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熱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靠近凹凸翅片的底端設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散熱片,包含多個翅片,在所述多個翅片中,至少包括一個凹凸翅片,在所述凹凸翅片的一側設有凹筋,另一側設有凸筋。本發(fā)明所述散熱片,克服了現有技術中散熱片的二次傳熱面積較小,散熱效率低的缺陷,通過凹凸形狀的設計,以實現散熱片的二次傳熱面積大,散熱效率高的優(yōu)點。
文檔編號F28F3/08GK102032831SQ20091017723
公開日2011年4月27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9月28日
發(fā)明者陳福周 申請人:無錫市鑫盛換熱器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