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受熱端面改進的熱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端面受熱的熱管,尤其涉及一種利用熱管管端面與發(fā)熱源接觸而進行散熱的受熱端面改進的熱管。
背景技術:
由于熱管具有高熱傳導能力、導熱速度快、熱傳導效率高、重量輕、無可動組件、結構簡單及多用途等特性,所以可以用來傳遞大量的熱量且不消耗電力,因而散熱市場的需求很大。
圖1為一種管端面受熱的熱管1a。如
圖1所示,熱管1a具有一管體10a,管體10a的一端為封閉端,另一端為開口端,在管體10a內部設有一層貼附在管體10a內壁面上的毛細組織(wick structure)11a,且在熱管1a內注入適量的工作流體(working fluid,圖中未示出)。毛細組織11a具有毛細管作用,可以用來提供熱管1a的管體10a內的工作流體在液態(tài)下進行傳輸,并能產生良好的毛細力。在管體10a的開口端上蓋設有一頂蓋12a,頂蓋12a上穿設有一填充管120a,工作流體由填充管120a注入管體10a內部,再經過一些如抽真空等加工程序后,即可在填充管120a上施以沾錫或點焊等封口程序,并形成一封口部121a。由此可將熱管1a封閉,得到一所述的熱管1a。
上述熱管1a與一般熱管的不同處在于熱管1a的管體10a口徑較大,且其管體10a的封閉端外形成有一平整面100a,平整面100a用來與一發(fā)熱源(圖中未示出)相接觸,因此熱管1a在實際使用上,可為立式直立使用。
由于上述熱管1a的管體10a多以鍛造方式制成,而這種制造方法不僅較為困難,而且成本也較高,同時更無法大量生產,且當熱管1a管體10a較長時以鍛造方式更無法制成,因而導致此種管端面受熱的熱管1a在市場上供不應求。
鑒于此,本設計人為了改進并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經過潛心研究并配合學理的運用,終于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進上述缺陷的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受熱端面改進的熱管,其是為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從結構上著手,提供一種便于制造、適于大量生產、能夠有效提高產量的受熱端面改進的熱管。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受熱端面改進的熱管,包括一管體、一頂蓋及一受熱基座。該管體內部呈中空狀,其內壁貼附有毛細組織,并具有兩端口,其中一端口密封蓋設有所述頂蓋,另一端口嵌合在所述受熱基座的卡合部內,該卡合部設置在受熱基座上。在受熱基座上設有一形成于卡合部外圍并與卡合部呈階梯狀排列的環(huán)形凸緣,該環(huán)形凸緣的厚度不大于該管體另一端口的壁厚。在該管體與受熱基座相嵌合處施以熔接接合,在熔接操作中,強制使環(huán)形凸緣先被熔化,且熔化的部分比管體管壁多,確保管體管壁不會因熔接時的高溫而熔化破損。
本實用新型的受熱端面改進的熱管便于生產、制造,能夠大幅提高產量。
附圖的簡要說明
圖1為公知的管端面受熱的熱管的剖面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受熱端面改進的熱管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受熱端面改進的熱管的組合剖面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受熱端面改進的熱管在熔接后的組合剖面示意圖;圖5為圖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實施例的受熱端面改進的熱管的組合剖面示意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a-熱管10a-管體 100a-平整面11a-毛細組織 12a-頂蓋120a-填充管 121a-封口部1-熱管10-管體 100-端口101-端口 11-頂蓋110-穿孔 111-填充管112-封口部12-受熱基座120-受熱面121-卡合部122-環(huán)形凸緣 123-環(huán)形溝槽124-受熱部13-毛細組織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與附圖,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并非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
圖2及圖3分別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及組合剖面示意圖。如圖2及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受熱端面改進的熱管,熱管1包括一管體10、一頂蓋11及一受熱基座12;其中管體10為一內部呈中空的圓管體,并具有兩呈開放狀的端口100、101,在管體10內壁面上貼附有一層毛細組織13。頂蓋11密封蓋設在管體10的一端口100上,受熱基座12位于管體10的另一端口101處,由此將管體10的兩端口100、101封閉。頂蓋11上開設有一穿孔110,一填充管111穿設在其上,將適量的工作流體(圖中未示出)由填充管111注入管體10內部,再經過一些如抽真空等加工程序后,在填充管111上施以沾錫或點焊等封口程序,形成一封口部112(如圖4所示),將填充管111封閉。受熱基座12底部具有一受熱面120,受熱面120為一平整面,用來與發(fā)熱源(圖中未示出)相接觸,熱管1為一種端面受熱的熱管。由上述結構即可構成熱管1。
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在于熱管1的管體10與受熱基座12間以卡合方式組裝后,再通過熔接技術將二者接合為一體。受熱基座12上設置有一圓形卡合部121,以及一形成于卡合部121外圍并與卡合部121呈階梯狀排列的環(huán)形凸緣122,環(huán)形凸緣122的外緣尺寸大于管體10的另一端口101的內徑,在優(yōu)選的情況下,環(huán)形凸環(huán)122的外緣尺寸不大于管體10的另一端口101的外徑。管體10內壁的毛細組織13延伸至卡合部121上并與之相貼附。環(huán)形凸緣122的成形方式為在受熱基座12外緣沿其徑向切入一環(huán)形溝槽123,在環(huán)形溝槽123的上、下側分別構成所述的環(huán)形凸緣122及一位于受熱基座12底部的受熱部124。由于卡合部121的外形及尺寸與管體10的另一端口101內緣面形狀、尺寸相同,因此卡合部121可嵌入在管體10的另一端口101內,并被管體10的另一端口101所包圍。由此,卡合部121可提供管體10徑向的定位,環(huán)形凸緣122提供管體10軸向的定位。同時,環(huán)形凸緣122的厚度b不大于管體10的另一端口101的壁厚B。
由上述的結構即可組成本實用新的型受熱端面改進的熱管。
如圖4及圖5所示,當管體10的另一端口101嵌合在受熱基座12的卡合部121上后,即可在管體10與受熱基座12相嵌合處施以熔接接合,由于環(huán)形凸緣122的厚度b不大于管體10的另一端口101的壁厚B,因此在熔接操作中,可以強制使環(huán)形凸緣122先被熔化,且熔化的部分比管體10的管壁多,以確保管體10管壁不會因熔接時的高溫而熔化破損。因此,環(huán)形凸緣122不僅可用于管體10與受熱基座12間的軸向定位,更可以作為管體10與受熱基座12間熔接時的熔料,以維持管體10與受熱基座12良好接合效果,同時更可便于制造,適于大量生產,并能有效地提高產量。
圖6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組合剖面示意圖。如圖6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受熱部124向受熱基座12的外側延伸,用來增加受熱基座12的受熱面120的面積。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實為不可多得的新型產品,其確實可以達到預期的使用目的,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具有新穎性及創(chuàng)造性,完全符合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要求,根據專利法提出申請,敬請詳查并授予本實用新型專利,以保障本實用新型設計人的權利。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受熱端面改進的熱管,包括一管體,具有兩端口;一頂蓋,密合蓋設在所述管體一端口上;及一受熱基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受熱基座上設置有一嵌入在所述管體另一端口內的卡合部,以及一形成在所述卡合部外圍并與所述卡合部呈階梯狀排列的環(huán)形凸緣;所述環(huán)形凸緣的厚度不大于所述管體另一端口的壁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受熱端面改進的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為一中空的圓管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受熱端面改進的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頂蓋上穿設有一填充管,在所述填充管上形成一封口部。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受熱端面改進的熱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體內壁與所述卡合部上貼附有毛細組織。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受熱端面改進的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熱基座底部具有一平整的受熱面。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受熱端面改進的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熱基座外緣沿其徑向切入一環(huán)形溝槽,在所述環(huán)形溝槽上側形成所述的環(huán)形凸緣。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受熱端面改進的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環(huán)形溝槽下側形成一位于所述受熱基座底部的受熱部。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受熱端面改進的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受熱部向所述受熱基座外側延伸。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受熱端面改進的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熱基座的環(huán)形凸緣的外緣尺寸大于所述管體另一端口的內徑。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受熱端面改進的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環(huán)形凸環(huán)外緣尺寸不大于所述管體另一端口的外徑。
專利摘要一種受熱端面改進的熱管,包括一管體、一頂蓋及一受熱基座。該管體內部呈中空狀,其內壁貼附有毛細組織,并具有兩端口,其中一端口密封蓋設有所述頂蓋,另一端口嵌合在所述受熱基座的卡合部內。該卡合部設置在受熱基座上,在受熱基座上設有一形成在卡合部外圍并與卡合部呈階梯狀排列的環(huán)形凸緣,該環(huán)形凸緣的厚度不大于該管體另一端口的壁厚。由此,在該管體與受熱基座相嵌合處施以熔接接合,在熔接操作中,強制使環(huán)形凸緣先被熔化,且熔化的部分比管體的管壁多,確保管體管壁不會因熔接時的高溫而熔化破損。
文檔編號F28D15/02GK2679627SQ20042000557
公開日2005年2月16日 申請日期2004年3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3月5日
發(fā)明者徐惠群 申請人:徐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