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廢舊塑料回收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清洗機及方法。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技術中,通常處理塑料瓶的流程是將廢棄的塑料瓶壓制成瓶磚,再通過捆綁回收。回收后將瓶磚打散破碎后,對這些廢棄的塑料瓶片進行分離,使瓶蓋、標貼廢紙與塑料瓶片區(qū)分開來。而完成分離后的塑料瓶片就需要進行清洗,以便進行二次加工處理。在目前市場上,大多數(shù)PET清洗線都會配有漂洗分離機,主要作用是將原料中的沉浮料進行漂洗分離,而這些設備往往是通過多個漂洗水箱來漂洗這些瓶片,如果需要保證瓶片漂洗的較為干凈,則必須使用大量的補給水來不停的更換水箱中越洗越臟的臟水。但是,這樣會導致因前面洗下來的臟水與新進的清水混在一起,從而影響到后面進入清洗機的瓶片的清洗效果。PET清洗線上往往會設有摩擦清洗機,摩擦清洗機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機械達到對瓶片的摩擦或是使瓶片與瓶片之間產生摩擦從而去除粘附著在瓶片表面的污物。由于摩擦清洗機的轉速都會控制在每分鐘幾百轉,直接導致瓶片淋水時間都比較短,沖洗的效果會比較差。一旦清洗效果不夠,會導致清洗液存留在瓶片上的時間過長,導致塑料片發(fā)黃,從而影響 PET 瓶片的透明度和光澤度。
如中國申請公開號為CN102632054A的專利,涉及一種新型PET 清洗機,包括清洗機本體、攪拌單元、排渣單元、錐形進料斗和機架。此新型PET 清洗機,結構簡單,但是其中的攪拌單元對PET塑料片的清洗方式過于傳統(tǒng),清洗效率低。
又如中國申請公開號為CN203791258U的專利,涉及一種PET 瓶片清洗機,包括清洗機本體和設置在清洗機本體上的攪拌裝置,清洗機本體上部為圓柱形部分,清洗機本體的下部為錐形部分,錐形部分的側壁設置有出料口。該PET 瓶片清洗機采用圓柱形和錐形組合的清洗箱,容易造成清洗過程時間太長,影響塑料片的材質。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從而提供一種清洗機及方法,該清洗機整體結構緊湊,占用面積小,使用時工作效率高,節(jié)省資源。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清洗機,包括機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機體一端設有進料口,另一端設有出料口,機體內設有清洗槽,清洗槽上方設有若干個與機體活動連接的翻蓋,清洗槽內設有出水口;清洗槽內設有若干等距排列的支撐架,支撐架固定連接在機體上,所述支撐架上安裝有濾網(wǎng)濾網(wǎng)兩側通過壓板分別與機體固定連接;
所述機體上還設有清洗機構,所述清洗機構包括水道、轉軸以及用于控制轉軸轉動的轉軸驅動,轉軸驅動固定在機體上且與出料口同一端,轉軸安裝在清洗槽內且與轉軸驅動連接,轉軸一端位于進料口下端,另一端位于出料口上方;所述水道安裝在清洗槽內且位于翻蓋下方,水道上設有若干個等距排列的噴頭;轉軸上設有若干個垂直固定且排成數(shù)列的攪拌葉片,攪拌葉片沿進料口至出料口的方向順時針環(huán)繞于軸身上;所述攪拌葉片從葉片尾端至葉片頂端寬度逐漸變窄,任意兩個相近的攪拌葉片頭尾相對;所述每一列的任意兩個攪拌葉片之間設有撥片,所述撥片垂直固定在轉軸上。所設的撥片能使塑料片在向前移動過程中上下翻動,增加塑料片之間的摩擦碰撞,提高清洗效果。
進一步的,所述轉軸上還設有繞著軸身的推片,推片垂直固定于轉軸一端,位于進料口下方。所設的推片在轉軸轉動時,能夠帶動塑料片向前移動。
進一步的,所述機體的寬度沿進料口至出料口的方向從大到小。足夠寬的進料口處,能夠增加塑料片的容納量,從大至小的機體寬度能夠加快塑料片在清洗槽中后段的移動速度,從而提高清洗機的工作效率。
進一步的,所述機體底部沿進料口至出料口的方向向下傾斜。完成清洗之后的臟水穿過濾網(wǎng)積蓄在清洗槽內即位于機體底部,會沿著傾斜面慣性向下流動,直至通過出水口流出。
一種使用上述清洗機對塑料片進行清洗的方法,所述方法如下:通過轉軸驅動控制轉軸轉動,連通水道控制噴頭進行噴水;將需要清洗的塑料片通過進料送入清洗機的清洗槽內;調整轉軸轉動的速度,調整轉軸轉動的速度,使攪拌葉片給予塑料片向前移動的推力同時撥片能使塑料片在向前移動過程中上下翻動,增加塑料片之間的摩擦碰撞,直至塑料片移動至清洗槽的尾端,最后通過出料口離開清洗機進入收集裝置中。
進一步的,所述轉軸轉動的速度為30—40轉每分鐘??刂妻D軸以30—40轉每分鐘的速度旋轉,可以使塑料片以足夠的速度產生碰撞達到清洗的目的同時保證塑料片不會因過短的清洗時間從而導致塑料片發(fā)黃,從而影響塑料片的透明度和光澤度。
本發(fā)明和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和效果:設計科學,結構緊湊,相比傳統(tǒng)清洗系統(tǒng),占用面積??;工作時清潔效果好,清洗流程短,效率更高,同時節(jié)省清洗用水量,保護資源。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中一種清洗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中一種清洗機的俯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中A-A的剖視圖。
圖4為本發(fā)明中B-B的剖視圖。
圖5為本發(fā)明中轉軸的結構示意圖。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申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申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申請,并不構成對本申請的不當限定。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清洗機及方法,該清洗機整體結構緊湊,占用面積小,使用時工作效率高,節(jié)省資源。
為了使本發(fā)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夠更為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
如圖1-圖4所示,一種清洗機,包括機體1。機體1一端設有進料口11,另一端設有出料口12。需要清洗的塑料片通過進料口11送入清洗機內清洗。出料口12與外部的收集裝置連接,清洗完成后的塑料片直接通過出料口12進入收集裝置,節(jié)省了人工。
機體內設有清洗槽2,清洗槽2上方設有若干個與機體活動連接的翻蓋21。打開翻蓋21可以直接觀察機體1內部清洗槽2的情況,便于對清洗狀況進行監(jiān)控,也方便在出現(xiàn)損壞時,對內部器件進行維修或是調換。
機體1上設有清洗機構,清洗機構包括水道41、轉軸31以及用于控制轉軸31轉動的轉軸驅動32。轉軸驅動32固定在機體1上,且與出料口12位于機體1同一端。轉軸31安裝在清洗槽2內,且與轉軸驅動32連接。通過轉軸驅動32,操作人員可以控制轉軸31的轉速。其中,安裝完成后的轉軸31一端位于進料口11下方,另一端位于出料口12上方。通過進料口11進入的塑料片會直接落在轉軸31下方,通過轉軸31移動至其尾端的塑料片會通過出料口12離開清洗機。
水道41安裝在清洗槽2內且位于翻蓋21下方,水道41與外部水源連接。水道41上設有若干個等距排列的噴頭42。外部用于清洗的水或溶液通過水道41流入,同時從噴頭42里流出對塑料片進行沖洗。
清洗槽2內設有若干等距排列的支撐架22,支撐架22固定連接在機體1上,支撐架22上安裝有濾網(wǎng)23。濾網(wǎng)23兩側通過壓板25分別與機體1固定連接。塑料片從進料口11送入后,會落在濾網(wǎng)23上,且位于轉軸31下方。
清洗槽2內設有出水口24,出水口24位于機體底部,且與出料口12位于同一端。完成清洗之后的臟水穿過濾網(wǎng)23積蓄在清洗槽2內即位于機體1底部,之后通過出水口24流出。
如圖5所示,轉軸31上設有若干個垂直固定于軸身且排成數(shù)列的攪拌葉片33。攪拌葉片33沿進料口至出料口的方向順時針環(huán)繞于軸身上。攪拌葉片33從葉片尾端至葉片頂端寬度逐漸變窄,任意兩個相近的攪拌葉片33頭尾相對。其中,轉軸31上還設有繞著軸身的推片34,推片34垂直固定于轉軸31一端,位于進料口11下方。每一列的任意兩個攪拌葉片33之間設有撥片35,撥片35垂直固定在轉軸31上。當一個塑料片從進料口11送入,轉軸31轉動之后,會先通過轉動的推片34帶動塑料片向前移動。前移的塑料片會先觸碰到第一個攪拌葉片33的上表面,在第一個攪拌葉片33的轉動帶動下,向前移動直至觸碰到第二個攪拌葉片33的上表面。此時會產生一個反向的作用力,使塑料片向后反彈。向后反彈的塑料片會觸碰到旋轉到同一位置的第一個攪拌葉片33的后表面,即完成一次摩擦碰撞,起到傳統(tǒng)清洗系統(tǒng)中摩擦清洗機的作用。此時,塑料片會在第一個攪拌葉片33的帶動下,順時針旋轉直接越過第二個攪拌葉片33,向前移動直至觸碰到第三個攪拌葉片33的上表面。如此循環(huán),直至塑料片移動至出料口12處,從出料口12進入收集裝置內。
在進行清洗的過程中,整體的攪拌葉片33給予塑料片向前移動的推力,所設的撥片35能使塑料片在向前移動過程中上下翻動,增加塑料片之間的摩擦碰撞,提高清洗效果。在實際工作時,后續(xù)的塑料片進入還會給之前的塑料片提供一個推力,能夠加快清洗的速度,保證了清洗機工作的效率。
本實施例中,機體1的寬度沿進料口11至出料口12的方向從大到小,足夠寬的進料口11處,能夠增加進入塑料片的容納量,從大至小的機體寬度能夠加快塑料片在清洗槽2中后段的移動速度,從而提高清洗機的工作效率。
本實施例中,機體1底部沿進料口11至出料口12的方向向下傾斜。完成清洗之后的臟水穿過濾網(wǎng)23積蓄在清洗槽2內即位于機體1底部,會沿著傾斜面慣性向下流動,直至通過出水口24流出。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用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清洗機對塑料片進行清洗的流程為:通過轉軸驅動32控制轉軸31轉動,同時控制噴頭42進行噴水;先將需要清洗的塑料片通過進料口11送入清洗機的清洗槽2內,同時調整轉軸31轉動的速度,使塑料片能夠以合適適當?shù)乃俣韧ㄟ^推片34向前移動直至接觸到攪拌葉片33,攪拌葉片33以及軸身上所設的撥片35在轉動中對塑料片進行碰撞造成摩擦以達到清洗的效果同時對塑料片產生一個推動的作用,直至塑料片移動至清洗槽2的尾端通過出料口12進入收集裝置中。
其中,上述方法中,轉軸31轉動的速度調整為30-40轉每分鐘。控制轉軸31以30—40轉每分鐘的速度旋轉,可以使塑料片以足夠的速度產生碰撞達到清洗的目的同時保證塑料片不會因過短的清洗時間從而導致塑料片發(fā)黃,從而影響塑料片的透明度和光澤度。
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以上內容僅僅是對本發(fā)明所作的舉例說明。本發(fā)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本發(fā)明說明書的內容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