紗線捕捉裝置以及紗線卷取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 ] 本發(fā)明涉及紗線捕捉裝置以及紗線卷取機。
【背景技術(shù)】
[0002]存在進行生成細紗等的紗線處理的裝置。在這樣的裝置中,當(dāng)發(fā)生斷線的情況下,進行將斷開的紗線連接起來的作業(yè)。為了進行該接頭作業(yè),在進行紗線處理的裝置,設(shè)置有借助吸引力捕捉斷開的紗線的紗線捕捉裝置。例如在日本特開平09-31769號公報中記載有這樣的紗線捕捉裝置。
[0003]借助吸引力捕捉紗線的紗線捕捉裝置需要檢測是否已捕捉到紗線。例如,在日本特開平09-31769號公報所記載的紗線捕捉裝置中,在借助吸引力被捕捉之際紗線所通過的通道設(shè)置投光部和受光部,檢測紗線是否已被捕捉。
[0004]在像日本特開平09-31769號公報所記載的紗線捕捉裝置那樣使用投光部和受光部檢測紗線的情況下,由于檢測在投光部與受光部之間是否存在紗線,因此紗線的檢測范圍狹窄。因此,作為檢測紗線的構(gòu)件,考慮使用反射式傳感器。并且,為了檢測紗線,期望使紗線的通道盡量穩(wěn)定。因此,優(yōu)選紗線所通過的配管盡量細。然而,在使用反射式傳感器檢測紗線的情況下,利用反射式傳感器檢測配管本身。因此,無法提高傳感器的靈敏度,難以檢測細紗線或黑紗線。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因此,本發(fā)明的各種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便是在使用反射式傳感器的情況下也能夠可靠地檢測是否存在被吸引的紗線的紗線捕捉裝置以及紗線卷取機。
[0006]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所涉及的紗線捕捉裝置具備:吸引管,該吸引管吸引紗線;以及反射式傳感器,該反射式傳感器檢測在吸引管內(nèi)通過的紗線,在吸引管中的隔著紗線的通道而與反射式傳感器對置的部位設(shè)置有反射部,該反射部將從反射式傳感器射出的光朝與反射式傳感器不同的朝向反射。
[0007]在該紗線捕捉裝置中,反射部將從反射式傳感器射出的光朝與反射式傳感器不同的朝向反射。因此,能夠抑制反射式傳感器檢測到由吸引管中的隔著紗線的通道而與反射式傳感器對置的部分反射的光這一情況。因而,反射式傳感器能夠適當(dāng)?shù)貦z測由紗線反射的光,能夠可靠地檢測是否存在由吸引管吸引的紗線。
[0008]也可以形成為,反射部設(shè)置在從吸引管朝吸引管的外側(cè)突出的位置。通過使反射式傳感器與反射部之間的距離變長,能夠減弱由反射部反射的光。由此,即便在由反射部反射的光反復(fù)進行多次反射而入射至反射式傳感器的情況下,由于光弱,因此能夠利用反射式傳感器適當(dāng)?shù)貦z測由紗線反射的光。
[0009]也可以形成為,反射部設(shè)置在吸引管的外側(cè),在反射部與反射式傳感器之間的吸引管的壁部形成有孔。在該情況下,能夠不受吸引管的粗細的制約而提高設(shè)置反射部的位置的自由度。由反射部反射的光難以經(jīng)由吸引孔的壁部的孔再次入射至反射式傳感器,反射式傳感器能夠適當(dāng)?shù)貦z測由紗線反射的光。
[0010]也可以形成為,紗線捕捉裝置還具備連接管,該連接管連接反射部與吸引管的外周面。在該情況下,空氣不會從設(shè)置于吸引管的壁部的孔進入吸引管內(nèi),吸引紗線之際的吸引力不會降低。
[0011]也可以形成為,反射部具有相對于從反射式傳感器射出的光的軸傾斜的傾斜面。在該情況下,能夠利用傾斜面容易地將從反射式傳感器射出的光朝與反射式傳感器不同的朝向反射。
[0012]也可以形成為,反射部具有朝反射式傳感器突出的凸?fàn)畹膬A斜面。在該情況下,入射至反射部的光由凸?fàn)畹膬A斜面反射而呈放射狀地擴散。通過像這樣反射部利用凸?fàn)畹膬A斜面使光擴散,能夠容易地將從反射式傳感器射出的光朝與反射式傳感器不同的朝向反射。
[0013]也可以形成為,反射部相對于吸引管能夠裝卸。在該情況下,通過將反射部卸下,能夠容易地進行吸引管內(nèi)的反射式傳感器的表面的維護等。
[0014]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所涉及的紗線卷取機具備:上述的紗線捕捉裝置;以及紗線卷取單元,該紗線卷取單元具有:對纖維束進行牽伸的牽伸裝置;對由牽伸裝置牽伸后的纖維束進行加捻而生成細紗的紡紗裝置;以及將由紡紗裝置生成的細紗卷繞于卷裝的卷取裝置,紗線捕捉裝置捕捉由紡紗裝置生成的細紗。
[0015]在該紗線卷取裝置中,反射式傳感器能夠適當(dāng)?shù)貦z測由細紗反射的光,能夠可靠地檢測是否存在由吸引管吸引的細紗。
[0016]也可以形成為,紗線卷取裝置還具備作業(yè)臺車,紗線捕捉裝置設(shè)置于作業(yè)臺車,紗線卷取單元設(shè)置有多個,作業(yè)臺車能夠相對于多個紗線卷取單元移動,并在各個紗線卷取單元捕捉細紗。在該情況下,通過使作業(yè)臺車移動,能夠利用紗線捕捉裝置捕捉在各個紗線卷取單元紡紗而得的細紗。
[0017]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各個方面,即便在使用反射式傳感器的情況下,也能夠可靠地檢測是否存在被吸引的紗線。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示出紡紗機械的概要結(jié)構(gòu)的圖。
[0019]圖2是紡紗機械所包括的紡紗單元的側(cè)視圖。
[0020]圖3是示出反射式傳感器在吸管中的安裝位置的概要圖。
[0021]圖4是示出反射式傳感器周圍的構(gòu)造的剖視圖。
[0022]圖5是示出第一變形例中反射式傳感器周圍的構(gòu)造的剖視圖。
[0023]圖6是示出第二變形例中反射式傳感器周圍的構(gòu)造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此外,在附圖的說明中,對相同的要素標(biāo)注相同的標(biāo)號并省略重復(fù)的說明。并且,在本說明書中,“上游”以及“下游”意味著紡紗時的紗線的行進方向的上游以及下游。
[0025]圖1所示的紡紗機械(紗線卷取機)I構(gòu)成為包括:并列設(shè)置的多個紡紗單元(紗線卷取單元)2 ;接頭臺車(作業(yè)臺車)3 ;落紗臺車(作業(yè)臺車)4 ;原動機箱5 ;以及鼓風(fēng)機箱80。在鼓風(fēng)機箱80收納有用于使紡紗單元2的各部分產(chǎn)生吸引流的氣體吸引源以及/或者用于產(chǎn)生回旋流等的氣體供給源等。在原動機箱5收納有用于對紡紗單元2的各部分供給動力的原動機等。在紡紗機械I所被設(shè)置的車間中,相對于紡紗單元2而在細紗10的紗線通道側(cè)設(shè)置有沿紡紗單元2的排列方向拉伸的操作人員通路。操作人員從操作人員通路側(cè)進行各紡紗單元2的操作以及監(jiān)視等。
[0026]如圖1以及圖2所示,各紡紗單元2從上游朝下游依次具備:牽伸裝置7 ;空氣紡紗裝置(紡紗裝置)9 ;紗線貯存裝置12 ;上蠟裝置14 ;以及卷取裝置13。
[0027]牽伸裝置7在紡紗機械I的機體高度方向上設(shè)置在紡紗機械I的框體6的上端附近。從牽伸裝置7輸送來的纖維束8 (參照圖2)在空氣紡紗裝置9被紡紗。從空氣紡紗裝置9送出的細紗10在通過紗線監(jiān)視裝置52之后,在紗線貯存裝置12被朝更下游側(cè)輸送而在上蠟裝置14被上蠟。然后,細紗10由卷取裝置13卷繞,由此來形成卷裝45。
[0028]牽伸裝置7對綿條15進行拉伸(牽伸)而形成纖維束8。如圖2所示,牽伸裝置7具備后羅拉對16、第三羅拉對17、裝架龍帶18的中羅拉對19、以及前羅拉對20這4個羅拉對。各羅拉對16、17、19以及20的下羅拉由來自原動機箱5或者獨立地設(shè)置的驅(qū)動源(未圖示)的動力驅(qū)動。各羅拉對16、17、19以及20以使得旋轉(zhuǎn)速度不同的方式被驅(qū)動。結(jié)果,牽伸裝置7對從上游側(cè)供給來的綿條15進行拉伸而形成纖維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