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夾持機構,尤其涉及夾持機構的具體結構。
背景技術:
自動化設備作業(yè)時經(jīng)常需對物體進行搬運夾持。夾持構件安裝空間受限,夾持退開時,需要夾持構件在垂直夾持方向也需退開。
鑒于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缺陷,實有必要設計一種改進的夾持機構。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改進的夾持機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夾持機構,其包括:氣缸固定塊、氣缸座、以及推料組件,其中所述氣缸座沿水平方向設置,所述氣缸固定塊沿豎直方向安裝在氣缸座上,所述推料組件包括兩個氣缸、兩個夾持板、兩個連接板、中間支撐機構以及四個轉動桿,所述兩個氣缸包括分別連接在氣缸固定塊相反兩側的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所述兩個夾持板包括分別由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驅動相對應的第一夾持板和第二夾持板,所述兩個連接板包括分別連接在第一氣缸與第一夾持板之間的第一連接板和連接在第二氣缸與第二夾持板之間的第二連接板,所述四個轉動桿包括分別連接在第一連接板與中間支撐機構之間的兩個第一轉動桿和連接在第二連接板與中間支撐機構的兩個第二轉動桿。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有益效果如下:兩側各采用一個氣缸進行驅動,采用上下各一組平行四桿機構,夾持機構運動軌跡為弧形,同時夾持板一直保持平行狀態(tài),且退開時夾持板可以完全退出夾持料件,防止夾持時料件歪斜,方便料件進行下一工序。
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改進如下: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夾持板和第二夾持板面對面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連接板平行于第二連接板。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氣缸驅動第一連接板和第一轉動桿繞支撐機構作弧形運動。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氣缸驅動第二連接板和第二轉動桿繞支撐機構作弧形運動。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轉動桿的一側設有連接第一連接板的第一轉軸,所述第一轉動桿的另一側設有連接中間支撐機構的第二轉軸,所述第一轉動桿可以繞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轉動。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轉動桿的一側設有連接第二連接板的第三轉軸,所述第二轉動桿的另一側設有連接中間支撐板的第四轉軸,所述第二轉動桿可以繞第三轉軸和第四轉軸轉動。
進一步地,所述中間支撐機構包括相互平行設置的第一水平部和第二水平部、設置在第一水平部上的第一耳部和設置在第二水平部上的第二耳部。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轉軸安裝于第一耳部。
進一步地,所述第三轉軸安裝于第二耳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夾持機構縮回狀態(tài)下的俯視圖。
圖2是本發(fā)明夾持機構伸出狀態(tài)下的俯視圖。
圖3是本發(fā)明夾持機構夾持料件的立體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如圖1至圖3所示,為符合本發(fā)明的一種夾持機構100,其用于夾持料件200。夾持機構100包括:氣缸固定塊1、氣缸座2、以及推料組件3。
所述氣缸座2沿水平方向設置,所述氣缸固定塊1沿豎直方向安裝在氣缸座2上。所述推料組件3包括兩個氣缸31、兩個夾持板32、兩個連接板33、中間支撐機構34以及四個轉動桿35。所述兩個氣缸31包括分別連接在氣缸固定塊1相反兩側的第一氣缸311和第二氣缸312,所述兩個夾持板32包括分別由第一氣缸311和第二氣缸驅動312相對應的第一夾持板321和第二夾持板322。所述兩個連接板33包括分別連接在第一氣缸311與第一夾持板321之間的第一連接板331和連接在第二氣缸312與第二夾持板322之間的第二連接板332。所述四個轉動桿35包括分別連接在第一連接板331與中間支撐機構34之間的兩個第一轉動桿351和連接在第二連接板332與中間支撐機構34的兩個第二轉動桿352。
所述第一夾持板321和第二夾持板322均沿豎直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夾持板321和第二夾持板322均呈板狀,所述第一夾持板321和第二夾持板322的豎直高度相同。所述第一夾持板321和第二夾持板322的豎直高度大于所述氣缸固定塊1的豎直高度,所述第一夾持板321和第二夾持板322面對面設置。所述第一連接板331平行于第二連接板332。所述第一氣缸311驅動第一連接板331和第一轉動桿351繞支撐機構34作弧形運動。所述第二氣缸312驅動第二連接板332和第二轉動桿352繞支撐機構34作弧形運動。
所述第一轉動桿351的一側設有連接第一連接板331的第一轉軸361,所述第一轉動桿351的另一側設有連接中間支撐機構34的第二轉軸362。所述第一轉動桿351可以繞第一轉軸361和第二轉軸362轉動。所述第二轉動桿352的一側設有連接第二連接板332的第三轉軸371,所述第二轉動桿352的另一側設有連接中間支撐板34的第四轉軸372,所述第二轉動桿352可以繞第三轉軸371和第四轉軸372轉動。所述中間支撐機構34包括相互平行設置的第一水平部341和第二水平部342、以及連接在第一水平部341和第二水平部342之間的中間部345,所述第一水平部341、第二水平部342及中間部345均呈平板狀。中間支撐機構34包括設置在第一水平部341上的第一耳部343和設置在第二水平部342上的第二耳部344。所述第一轉軸351安裝于第一耳部343。所述第三轉軸372安裝于第二耳部344。
本發(fā)明不局限于上述具體的實施方式,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從上述構思出發(fā),不經(jīng)過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所作出的種種變換,均落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