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潛水艇,尤其是一種小型潛水艇動力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的潛水艇的動力系統一般集成在船體內,動力系統的電機設置在船體的尾部,電機的輸出軸伸出并與螺旋槳連接。該種動力系統不容易拆卸,拆裝維修比較麻煩;另外,螺旋槳外沒有保護或倒流裝置,螺旋槳容易受到破壞,而且在水流不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下,螺旋槳的動力輸出不穩(wěn)定。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潛水艇動力系統,容易拆裝,可保護螺旋槳,且螺旋槳的輸出更穩(wěn)定。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潛水艇動力系統,所述潛水艇包括支撐架和設置支撐架上的密封艙,所述支撐架包括第一安裝板、位于第一安裝板下方的第二安裝板和位于兩側的側板,所述第一安裝板的兩側分別與兩側的側板連接,所述第二安裝板的兩側分別與兩側的側板連接;第一安裝板與第二安裝板之間形成安裝空間,動力系統安裝在安裝空間內,其包括六個動力裝置,其中四個動力裝置設置在船體中間形成升降動力系統,其余兩個動力裝置分布在船體的兩側形成前后動力系統;所述升降動力系統的四個動力裝置呈矩形分布且呈豎直設置;所述前后動力系統的兩個動力裝置分布在升降動力系統的兩側且呈橫臥設置;所述動力裝置包括電動機和與電動機輸出軸連接的螺旋槳;所述螺旋槳外套有導流筒,所述導流筒呈兩端開口的圓柱形結構,所述導流筒的軸線與螺旋槳的軸線重合;所述電動機與導流筒內壁之間設有若干圓周均勻分布的連接桿,連接桿的一端與導流筒的內壁連接,另一端指向導流筒的中心并與電動機的殼體連接;所述連接桿的截面呈水滴形,連接桿靠近螺旋槳的一側面呈圓弧形,遠離螺旋槳的一側面呈尖頂;所述導流筒的外壁對稱兩側設有安裝耳,所述安裝耳上設有若干安裝孔,所述安裝孔的軸線與導流筒的軸線垂直。本實用新型在螺旋槳外增加導流筒,該導流筒可以保護螺旋槳;另外,導流筒具有導流的作用,在外部復雜的水流環(huán)境下,螺旋槳也能獲得相對穩(wěn)定的動力輸出;用于支撐導流筒的連接桿的截面呈水滴形,整個動力裝置在水下移動時,連接桿對水的阻力更?。粚Я魍餐ㄟ^連接桿與電機連接成為一體,導流筒外壁設有安裝耳,通過安裝耳可以快速安裝整個動力裝置。
作為改進,所述導流筒的外壁設有若干沿導流筒圓周方向的加強凸起,用于加強導流筒的結構強度。
作為改進,第二安裝板的頂面設有第一安裝座,所述第一安裝板的底面設有第二安裝座,前后動力系統的動力裝置固定在第一安裝座上,升降動力系統的動力裝置固定在第二安裝座上。
作為改進,所述第一安裝板對應升降動力系統的動力裝置的上端處設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安裝板對應升降動力系統的動力裝置的下端設有第二通孔。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所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在螺旋槳外增加導流筒,該導流筒可以保護螺旋槳;
2、導流筒具有導流的作用,在外部復雜的水流環(huán)境下,螺旋槳也能獲得相對穩(wěn)定的動力輸出;
3、用于支撐導流筒的連接桿的截面呈水滴形,整個動力裝置在水下移動時,連接桿對水的阻力更??;
4、導流筒通過連接桿與電機連接成為一體,導流筒外壁設有安裝耳,通過安裝耳可以快速安裝整個動力裝置。
附圖說明
圖1為動力系統在船體的分布示意圖。
圖2為動力裝置主視圖。
圖3為動力裝置立體圖。
圖4為連接桿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潛水艇,包括支撐架、設置支撐架上的密封艙4和設置在支撐架上的動力系統。所述支撐架包括第一安裝板2、位于第一安裝板2下方的第二安裝板3和位于兩側的側板5,所述第一安裝板2的兩側分別與兩側的側板5連接,所述第二安裝板3的兩側分別與兩側的側板5連接,第一安裝板2與第二安裝板3之間形成安裝空間。密封艙4設置安裝空間的中間位置,動力系統安裝在安裝空間內且分布在密封艙4的兩側。
如圖1所示,所述動力系統包括六個動力裝置1,其中四個動力裝置1設置在船體中間形成升降動力系統,其余兩個動力裝置1分布在船體的兩側形成前后動力系統。所述升降動力系統的四個動力裝置1呈矩形分布且呈豎直設置;所述前后動力系統的兩個動力裝置1分布在升降動力系統的兩側且呈橫臥設置。第二安裝板3的頂面設有第一安裝座,所述第一安裝板2的底面設有第二安裝座,前后動力系統的動力裝置固定在第一安裝座上,升降動力系統的動力裝置固定在第二安裝座上。所述第一安裝板2對應升降動力系統的動力裝置的上端處設有第一通孔21;所述第二安裝板3對應升降動力系統的動力裝置的下端設有第二通孔31,從而實現動力裝置的進水及排水。
如圖2、3所示,所述動力裝置包括電動機5和與電動機5輸出軸連接的螺旋槳3。所述螺旋槳3外套有導流筒1,所述導流筒1呈兩端開口的圓柱形結構,所述導流筒1的軸線與螺旋槳3的軸線重合,導流筒1的內徑稍大于螺旋槳3的直徑;導流筒1具有導流的作用,在外部復雜的水流環(huán)境下,螺旋槳3也能獲得相對穩(wěn)定的動力輸出。所述電動機5與導流筒1內壁之間設有若干圓周均勻分布的連接桿2,本實施例連接桿2的數量與螺旋槳3葉片的數量相同;連接桿2的一端與導流筒1的內壁連接,另一端指向導流筒1的中心并與電動機5的殼體連接;如圖4所示,所述連接桿2的截面呈水滴形,連接桿2靠近螺旋槳3的一側面21呈圓弧形,遠離螺旋槳3的一側面22呈尖頂,使整個動力裝置在水下移動時,連接桿2對水的阻力更小。所述導流筒1的外壁對稱兩側設有安裝耳4,所述安裝耳4上設有若干安裝孔7,所述安裝孔7的軸線與導流筒1的軸線垂直;通過安裝耳4可以將動力裝置橫臥安裝或豎直安裝;導流筒1通過連接桿2與電機連接成為一體,導流筒1外壁設有安裝耳4,通過安裝耳4可以快速安裝整個動力裝置。所述導流筒1的外壁設有若干沿導流筒1圓周方向的加強凸起6,用于加強導流筒1的結構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