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登船梯,尤其涉及一種新型碼頭登船梯,屬于登船工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船舶靠岸后大多需要登船梯才能上下船,但由于水面的風力較大,登船梯容易搖晃甚至落入水中,使用很不安全,存在很大的危險性,而且,一年四季中水位經常會有高有低,因此,針對不同的季節(jié)需要準備多種登船梯,增加了使用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缺陷,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安全性高,承載能力強的一種新型碼頭登船梯。
為此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包括登船平臺、旋轉平臺、第一斜梯、過渡平臺和第二斜梯,所述登船平臺的前端設有登船掛鉤,登船掛鉤掛在船舷上,登船平臺上端設有定位孔和滾珠,旋轉平臺下端設有定位軸,定位軸可放置在定位孔內,第一斜梯的上端設有斜梯掛鉤,所述旋轉平臺的后端設有橫桿,所述斜梯掛鉤掛在橫桿上,所述過渡平臺的上端面兩側設有軌道槽,第一斜梯的下端設有滾軸,滾軸的兩端位于軌道槽內,第二斜梯的上端與過渡平臺的后端相連接。
進一步,所述第一斜梯的兩側設有護欄,第一斜梯臺階上設有扁豆形花鋼板。
進一步,所述滾軸上設有涂潤滑油孔。
進一步,所述第二斜梯的下端設有底腳板。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
本發(fā)明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承載能力強,安全性高,通過在第一斜梯底部設置滾軸,并將滾軸安裝在過渡平臺上軌道槽內,能夠根據四季水位高低,進行調節(jié)第一斜梯的前后位移,在登船平臺上設有定位孔和滾珠,使得旋轉平臺能夠左右旋轉,以應對船舶沿碼頭前后晃動的位移。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登船平臺的俯視圖。
圖4是圖3的左視圖。
圖中1是登船平臺、2是旋轉平臺、3是第一斜梯、4是過渡平臺、5是第二斜梯、6是登船掛鉤、7是定位孔、8是滾珠、9是定位軸、10是斜梯掛鉤、11是橫桿、12是軌道槽、13是滾軸、14是護欄、15是底腳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新型碼頭登船梯,包括登船平臺1、旋轉平臺2、第一斜梯3、過渡平臺4和第二斜梯5,所述登船平臺1的前端設有登船掛鉤6,登船掛鉤6掛在船舷上,登船平臺1上端設有定位孔7和滾珠8,旋轉平臺2下端設有定位軸9,定位軸9可放置在定位孔7內,第一斜梯3的上端設有斜梯掛鉤10,所述旋轉平臺2的后端設有橫桿11,所述斜梯掛鉤10掛在橫桿11上,所述過渡平臺4的上端面兩側設有軌道槽12,第一斜梯3的下端設有滾軸13,滾軸13的兩端位于軌道槽12內,第二斜梯5的上端與過渡平臺4的后端相連接;所述第一斜梯3的兩側設有護欄14,第一斜梯3臺階上設有扁豆形花鋼板;所述滾軸13上設有涂潤滑油孔;所述第二斜梯5的下端設有底腳板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