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帶的張緊裝置和具有該張緊裝置的機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機械領域,尤其涉及具有履帶式行走機構的作業(yè)機械。更具體地,本實用新型涉及履帶的張緊裝置和具有該張緊裝置的機器。
【背景技術】
[0002]諸如挖掘機、推土機、裝載機、拖拉機、起重機之類的作業(yè)機械通常采用履帶式行走機構,其具有牽引力大、接地比壓低、爬坡能力強等優(yōu)點,并且非常適用于凹凸不平的道路、碎石地面以及泥濘的作業(yè)場地等。履帶式行走機構必須設置張緊裝置,以保證履帶具有合適的張緊度,防止由于履帶過于松弛而導致零部件之間的磨損甚或至于履帶和鏈條脫落。
[0003]在履帶式行走機構中廣泛采用帶有緩沖機構的液壓式張緊裝置,其包括張緊油缸和壓縮彈簧。張緊油缸包括缸體和設置在缸體內(nèi)的活塞,在缸體與活塞之間限定出容納油脂的油腔。通過經(jīng)由形成于缸體上的注油孔和放油孔向張緊油缸的油腔中注入油脂或從該油腔排出油脂,可以設定和調(diào)整履帶的張緊力。通常,缸體和活塞中的一者經(jīng)由滑動支架與引導輪相連,而另一者與壓縮彈簧的彈簧座或中央桿件相連。當在機器行駛過程中履帶受到例如來自障礙物的沖擊時,張緊油缸的缸體和活塞一起在沖擊力的作用下朝壓縮彈簧移動。由此,沖擊能量可被壓縮彈簧吸收,以防止對行走機構的部件造成損壞。
[0004]在如上所述的張緊裝置中,張緊油缸的缸體經(jīng)由軸承可滑動地支承在與行走架固連的支承部中。由于缸體并未固定到行走架上,其相對于行走架的位置會發(fā)生變化,因此,在需要調(diào)整履帶的張緊力時,為了經(jīng)由形成于缸體上的注油孔向張緊油缸的油腔中注入油月旨,通常需要調(diào)整注油器的方向,這給維護工作帶來不便。在有些情況下,還需要提供額外的措施來防止缸體旋轉(zhuǎn),導致結構復雜。另外,各部件之間的不同軸性和外部雜質(zhì)的進入容易造成部件損壞。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5]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進的履帶張緊裝置,其便于進行維護,并降低了部件損壞的可能性。
[0006]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履帶的張緊裝置,其包括引導輪、張緊缸組件和彈簧組件,所述引導輪經(jīng)由引導輪支架可滑動地設置在行走架內(nèi),并且能夠在所述張緊缸組件和所述彈簧組件的作用下使履帶張緊,所述張緊缸組件設置在所述引導輪與所述彈簧組件之間。所述張緊缸組件包括固定在行走架上的缸體和可滑動地設置在該缸體內(nèi)的第一桿和第二桿,所述第一桿布置在靠近所述引導輪的一側(cè),所述第二桿布置在靠近所述彈簧組件的一側(cè),所述缸體、所述第一桿和所述第二桿限定出一容納油脂的腔室。
[0007]在一個有利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缸體上形成有注油孔,用于向所述腔室注入油脂的注油器安裝在所述注油孔中。
[0008]在一個有利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缸體的一個端部形成有凸緣部,該凸緣部上形成有多個通孔,所述缸體借助于穿過所述通孔的螺栓固定在行走架上。
[0009]在一個有利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桿穿過所述缸體的一個端部延伸到所述缸體外側(cè),在所述缸體與所述第一桿之間設置有能夠防止外部雜質(zhì)進入所述缸體內(nèi)部的耐磨套。
[0010]在一個有利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桿與所述引導輪支架以可分離的方式相互抵
A+-.與巨O
[0011]在一個有利的實施方案中,所述彈簧組件包括可滑動地設置在行走架中的第三桿、可移動的第一彈簧座、與行走架固定連接的第二彈簧座以及在所述第一彈簧座和所述第二彈簧座之間套裝在所述第三桿上的壓縮彈簧。
[0012]優(yōu)選地,所述第三桿與所述第二桿以可分離的方式相互抵靠。
[0013]進一步優(yōu)選地,所述第三桿的與所述第二桿相抵靠的第一端形成有凸緣部,所述第一彈簧座抵靠在該凸緣部上;所述第三桿的第二端穿過所述第二彈簧座的中央開孔。
[0014]進一步優(yōu)選地,在所述第一彈簧座與所述第二彈簧座之間,在所述第三桿的外周面上套設有套筒,所述套筒適于通過與所述第一彈簧座和所述第二彈簧座接觸來限制所述第二桿的位移行程。
[0015]本實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機器,該機器具有履帶式行走機構,并且具有如上所述的履帶的張緊裝置。
[0016]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履帶的張緊裝置和具有該張緊裝置的機器,張緊缸組件的缸體固定在行走架上。因此,不需要另外提供防轉(zhuǎn)措施,就能夠保證安裝在缸體上的注油器在軸向和周向上相對于行走架的位置是固定的。這樣,在需要調(diào)整履帶的張緊力時,能夠容易地將油槍連接到注油器,而無需調(diào)整注油器的方向,從而方便了維護工作。而且,位于引導輪側(cè)的第一桿和位于彈簧組件側(cè)的第二桿都由缸體支承,避免了在第一桿和第二桿由不同的部件支承的情況下由于部件的不同軸而導致的部件損壞。
[0017]另外,當張緊缸組件的第一桿與引導輪支架以可分離的方式相互抵靠或者張緊缸組件的第二桿與彈簧組件的第三桿以可分離的方式相互抵靠時,能夠進一步避免由于部件的不同軸而導致的部件損壞。在本文中,表述“以可分離的方式相互抵靠”或者“抵靠接觸”是指所涉及的兩個部件本身是相互獨立、可以分開的部件,它們在履帶張緊狀態(tài)下僅以面接觸的方式相互抵靠,但是并未通過諸如焊接、螺紋連接之類的任何方式固連在一起。
[0018]此外,通過采用能夠防止外部雜質(zhì)進入缸體內(nèi)部的耐磨套,進一步防止了由于外部雜質(zhì)進入缸體內(nèi)部而導致的部件損壞。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一示例性的履帶式行走機構的示意圖。
[0020]圖2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履帶張緊裝置的部分截面視圖。
[0021]圖3是圖2所示的履帶張緊裝置的局部放大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參照附圖描述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
[0023]圖1示意性示出了一種履帶式行走機構。如圖1所示,履帶I纏繞在行走架2上。在行走架2的一側(cè)(圖1中的左側(cè))連接有驅(qū)動輪(圖中未示出),該驅(qū)動輪上安裝有與履帶I嚙合的驅(qū)動齒塊,并且可由圖中未示出的驅(qū)動裝置驅(qū)動而旋轉(zhuǎn)。在行走架2的另一偵U (圖1中的右側(cè))連接有引導輪3 (圖2中示出),用于引導履帶I。引導輪3可相對于行走架2滑動,以調(diào)整履帶I的張緊度,下文將對此進行描述。在行走架2與位于其下側(cè)的履帶I之間設置有多個(例如七個)支重輪(圖中未示出)。在行走架2與位于其上側(cè)的履帶I之間設置有多個(圖1所示為兩個)托鏈輪4。
[0024]圖2以部分截面視圖的形式示出了根據(jù)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履帶張緊裝置。圖3是圖2所示的履帶張緊裝置的局部放大視圖。
[0025]如圖2所示,根據(jù)本實施例的履帶張緊裝置包括引導輪3、張緊缸組件和彈簧組件。引導輪3安裝在引導輪支架5上,并可經(jīng)由該引導輪支架5在形成于行走架2中的導軌內(nèi)滑動。張緊缸組件設置在引導輪3與彈簧組件之間,并且包括缸體6和可滑動地設置在該缸體6內(nèi)的柱塞7 (第一桿)和頂桿8(第二桿)。缸體6、柱塞7和頂桿8限定出一容納油脂的腔室9。
[0026]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缸體6固定在行走架2上。更具體地,在圖示的實施例中,在缸體6的一端(圖中的左端)形成有凸緣部10。該凸緣部10在水平方向(垂直于圖2和圖3繪圖面的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在豎直方向(圖2和圖3中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并且在其沿水平方向相對的兩個較大突出部分上形成有多個通孔(圖中未示出)。通過將多個螺栓分別穿過凸緣部10上的多個通孔并擰入行走架2上相應形成的多個螺紋孔(圖中未示出)中,可將缸體6固定在行走架2上。在另外的實施例中,凸緣部10可形成為具有大致圓環(huán)形橫截面,且所述多個通孔可沿周向均勻地分布在凸緣部10上。
[0027]在缸體6上形成有注油部11。在圖示的實施例中,注油部11形成于缸體6在軸向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位,并且從缸體6沿基本豎直向上的方向突出。在注油部11上形成有通向腔室9的注油孔(圖2和圖3中示出了其中心線)。用于向腔室9注入油脂的注油器(圖中未示出)安裝在注油孔中。在注油部11上還形成有放油孔(圖中未示出),該放油孔用放油塞堵住。
[0028]柱塞7在缸體6內(nèi)布置在靠近引導輪3的一側(cè)(圖中的左側(cè)),并穿過缸體6的一個端部(圖中的左端部)延伸到缸體6外側(cè),以與引導輪支架5抵靠接觸。在缸體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