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車輛工程,尤其涉及一種車架和車輛。
背景技術:
1、一般的,貨箱進行陸路運輸時,為了便于將貨箱的搬運,一般需要在車架和貨箱之間添加墊塊,使得貨箱與車架間隔設置,形成的間隔空間,便于叉車伸入貨箱底部,將其托起,完成搬運。
2、但由于貨箱及其裝載的貨物質量相對較大,墊塊在壓力的作用下,極易發(fā)生形變,導致貨箱與車架的間隙不足以叉車伸入,又或者由于貨箱內裝載的貨物分布不均,導致不同區(qū)域的墊塊其形變程度不同,進而導致貨箱發(fā)生傾斜或傾倒。
3、因此,亟需一種車架和車輛,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車架和車輛,能夠便于叉車對貨箱的搬運,且使得貨箱能夠相對穩(wěn)定的放置車架上。
2、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3、車架,包括:
4、第一支架;
5、第二支架,上述第二支架位于上述第一支架的上方且與上述第一支架固定,上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一支撐平臺、第二支撐平臺和連接縱梁,上述第一支撐平臺和上述第二支撐平臺于第一方向間隔設置,用于支撐貨箱,上述連接縱梁的首尾兩端分別連接并固定上述第一支撐平臺和上述第二支撐平臺,且上述連接縱梁于第二方向位于上述第一支撐平臺和上述第二支撐平臺的下方,以形成避讓槽,上述貨箱的中部懸置于上述避讓槽的開口端;
6、連接組件,上述連接組件設置有至少兩個,固定于上述第一支撐平臺和/或上述第二支撐平臺,上述連接組件用于固定上述貨箱與上述第二支架;
7、上述第一方向和上述第二方向垂直。
8、作為上述車架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上述第一支架包括前懸框架、電池框架和后懸框架,上述前懸框架、上述電池框架和上述后懸框架沿上述第一方向依次首尾固定,于上述第二方向,上述第一支撐平臺和上述第二支撐平臺中的一個與上述前懸框架固定,另一個與上述后懸框架固定。
9、作為上述車架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于上述第二方向,上述連接縱梁與上述電池框架固定,且于上述第二方向,上述電池框架距上述連接縱梁的間距h1,滿足h1≥h2,上述h2為上述前懸框架距上述連接縱梁所在的由上述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確定的平面的間距;
10、上述第一方向、上述第二方向和上述第三方向兩兩垂直。
11、作為上述車架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上述連接縱梁固定有支撐件,上述支撐件與上述第一支撐平臺及上述第二支撐平臺于上述第一方向間隔設置,用于于上述避讓槽內支撐上述貨箱的底部。
12、作為上述車架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上述連接縱梁設置有至少兩條,且至少兩條上述連接縱梁沿第三方向間隔排布,上述支撐件包括支撐橫梁和至少兩個支腿,上述支撐橫梁沿上述第三方向延伸并通過上述支腿與上述連接縱梁固定,至少兩個上述支腿分別位于兩條不同的上述連接縱梁;
13、上述第一方向、上述第二方向和上述第三方向兩兩垂直。
14、作為上述車架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上述連接組件包括安裝座和限位塊,上述安裝座與上述第二支架固定,上述限位塊與上述安裝座活動連接,上述貨箱的底部開設有插接孔,上述插接孔內設置有抵接平臺,上述抵接平臺背對上述插接孔的開口端且垂直于上述插接孔的軸線,上述限位塊能夠插設于上述插接孔內,且能夠與上述抵接平臺沿上述插接孔的軸向抵接。
15、作為上述車架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上述連接組件還包括轉軸和手柄,上述轉軸與上述安裝座轉動連接,上述轉軸的一端與上述限位塊固定,另一端與上述手柄固定,上述手柄相對上述安裝座背對上述限位塊設置。
16、作為上述車架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上述安裝座包括承接面和安裝凸臺,上述承接面能夠與上述插接孔的開口端面抵接,上述安裝凸臺位于上述限位塊與上述承接面之間,上述安裝凸臺能夠插入上述插接孔內且與上述插接孔間隙配合,上述安裝凸臺的高度h1滿足,h1≥h2,上述h2為上述插接孔的開口端面距上述抵接平臺的距離。
17、作為上述車架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上述限位塊背對上述安裝座的一側成椎狀。
18、還提供了一種車輛,包括驅動總成和上述的車架和上述貨箱,上述貨箱固定于上述第二支架,上述驅動總成安裝于上述第一支架內。
19、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
20、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車架和車輛。車輛包括驅動總成、貨箱和車架,驅動總成和貨架均安裝于車架。車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連接組件。其中,第一支架用于安裝驅動總成;第二支架位于第一支架的上方且與第一支架固定,第二支架包括第一支撐平臺、第二支撐平臺和連接縱梁,第一支撐平臺和第二支撐平臺于第一方向間隔設置,用于支撐貨箱,連接縱梁的首尾兩端分別連接并固定第一支撐平臺和第二支撐平臺,且連接縱梁于第二方向位于第一支撐平臺和第二支撐平臺的下方,以形成避讓槽,貨箱的中部懸置于避讓槽的開口端;連接組件設置有至少兩個,固定于第一支撐平臺和/或第二支撐平臺,連接組件用于固定貨箱與第二支架;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
21、第一支架用于安裝驅動總成;第二支架則用于固定貨箱和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的第一支撐平臺和第二支撐平臺能夠于第一方向支撐貨箱的兩端,第一支撐平臺和第二支撐平臺之間通過連接縱梁固定,能夠維持第一支撐平臺和第二支撐平臺的相對穩(wěn)定,且連接縱梁具備一定的抗彎折能力,避免第一支撐平臺和第二支撐平臺彎折傾倒;貨箱的中部則懸置于連接縱梁的上方,連接縱梁與貨箱的底部間隔設置,形成避讓槽,以便叉車能夠自避讓槽托住貨箱的底壁將貨箱搬移。連接組件則用于固定貨箱與第二支架。如此,將底盤框架拆分為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其中,第一支架作為底盤的基礎結構,可以維持原有機構使用,第二支架則用于承接貨箱,避讓槽的設置使得叉車容易搬運貨箱,代替?zhèn)鹘y(tǒng)的于貨箱底部放置墊塊的方式,貨箱能夠直接與第二支架接觸,增強其運輸的穩(wěn)定性。
1.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前懸框架(110)、電池框架(120)和后懸框架(130),所述前懸框架(110)、所述電池框架(120)和所述后懸框架(130)沿所述第一方向(x)依次首尾固定,于所述第二方向(y),所述第一支撐平臺(210)和所述第二支撐平臺(220)中的一個與所述前懸框架(110)固定,另一個與所述后懸框架(130)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二方向(y),所述連接縱梁(230)與所述電池框架(120)固定,且于所述第二方向(y),所述電池框架(120)距所述連接縱梁(230)的間距h1,滿足h1≥h2,所述h2為所述前懸框架(110)距所述連接縱梁(230)所在的由所述第一方向(x)和第三方向(z)確定的平面的間距;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縱梁(230)固定有支撐件(240),所述支撐件(240)與所述第一支撐平臺(210)及所述第二支撐平臺(220)于所述第一方向(x)間隔設置,用于于所述避讓槽內支撐(212)所述貨箱的底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縱梁(230)設置有至少兩條,且至少兩條所述連接縱梁(230)沿第三方向(z)間隔排布,所述支撐件(240)包括支撐橫梁(241)和至少兩個支腿(242),所述支撐橫梁(241)沿所述第三方向(z)延伸并通過所述支腿(242)與所述連接縱梁(230)固定,至少兩個所述支腿(242)分別位于兩條不同的所述連接縱梁(23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組件(300)包括安裝座(310)和限位塊(320),所述安裝座(310)與所述第二支架固定,所述限位塊(320)與所述安裝座(310)活動連接,所述貨箱的底部開設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內設置有抵接平臺,所述抵接平臺背對所述插接孔的開口端且垂直于所述插接孔的軸線,所述限位塊(320)能夠插設于所述插接孔內,且能夠與所述抵接平臺沿所述插接孔的軸向抵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組件(300)還包括轉軸和手柄(330),所述轉軸與所述安裝座(310)轉動連接,所述轉軸的一端與所述限位塊(320)固定,另一端與所述手柄(330)固定,所述手柄(330)相對所述安裝座(310)背對所述限位塊(320)設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座(310)包括承接面(311)和安裝凸臺(312),所述承接面(311)能夠與所述插接孔的開口端面抵接,所述安裝凸臺(312)位于所述限位塊(320)與所述承接面(311)之間,所述安裝凸臺(312)能夠插入所述插接孔內且與所述插接孔間隙配合,所述安裝凸臺(312)的高度h1滿足,h1≥h2,所述h2為所述插接孔的開口端面距所述抵接平臺的距離。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塊(320)背對所述安裝座(310)的一側成椎狀。
10.車輛,其特征在于,包括驅動總成和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車架和所述貨箱,所述貨箱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架,所述驅動總成安裝于所述第一支架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