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代步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動代步車前輪轉向機構。
背景技術:
電動代步車因其便捷、環(huán)保等優(yōu)點,符合國家節(jié)能環(huán)保的政策,故而深受廣大消費群體的青睞,尤其深受老年人和殘疾人的喜愛,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目前市面上銷售的電動代步車有二輪電動車、三輪電動車、四輪電動車等,由于二輪電動車和三輪電動車的平衡性和穩(wěn)定性較差,在轉彎處容易發(fā)生傾斜,影響駕乘感受,且速度較快時甚至可能發(fā)生側翻,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電動四輪車,但是由于其使用對象為老年人和殘疾人,這就要求電動四輪車的操作要十分輕巧,只需要花較小的力氣,就可以方便自如地操縱。而操縱電動四輪車的主要機構是轉向機構?,F(xiàn)有技術中的電動四輪車,有的采用的是電動助力轉向,由于電動助力轉向需要電機帶動,會消耗部分蓄電池的電能,導致電動車的行駛里程縮短;還有一些純機械結構的轉向機構,但是結構復雜,造價昂貴,且操縱不夠省力。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電動代步車前輪轉向機構,其結構簡單,易于安裝,操作簡單、省力,轉向效率高,轉向安全性高,實用性強,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廣使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動代步車前輪轉向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轉向操縱機構、與第一前輪連接的第一轉向驅動機構和與第二前輪連接的第二轉向驅動機構,所述轉向操縱機構包括轉向操縱手柄、與轉向操縱手柄連接的轉向操縱軸和用于支撐安裝轉向操縱軸的帶座軸承,所述轉向操縱軸上固定連接有第一連接桿;所述第一轉向驅動機構包括與第一前輪固定連接的第一連接座和與第一連接座固定連接的第二連接桿,所述第二連接桿與第一連接桿之間設置有第三連接桿,所述第三連接桿的兩端分別與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轉動連接;所述第二轉向驅動機構包括與第二前輪固定連接的第二連接座和與第二連接座固定連接的第四連接桿,所述第四連接桿與第二連接桿之間設置有第五連接桿,所述第五連接桿的兩端分別與第二連接桿和第四連接桿轉動連接。
上述的一種電動代步車前輪轉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向操縱手柄上套裝有防滑膠套。
上述的一種電動代步車前輪轉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連接桿的一端通過第一萬向連接頭與第一連接桿轉動連接,所述第三連接桿的另一端通過第二萬向連接頭與第二連接桿轉動連接。
上述的一種電動代步車前輪轉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連接桿的一端通過第三萬向連接頭與第二連接桿轉動連接,所述第五連接桿的另一端通過第四萬向連接頭與第四連接桿轉動連接。
上述的一種電動代步車前輪轉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座的形狀為U字形,所述第一連接座上連接有用于將第一前輪與電動代步車車體連接的第一魚眼連接頭。
上述的一種電動代步車前輪轉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座的形狀為U字形,所述第二連接座上連接有用于將第二前輪與電動代步車車體連接的第二魚眼連接頭。
上述的一種電動代步車前輪轉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輪和第二前輪的上部均向內傾斜1°~10°。
上述的一種電動代步車前輪轉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帶座軸承的數(shù)量為2個,2個帶座軸承并排設置。
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
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設計新穎合理,實現(xiàn)方便且成本低。
2、本實用新型使用時易于安裝,且操作簡單、省力,能夠很好地完成電動代步車的轉向功能。
3、本實用新型的轉向效率高,且轉向安全性高,能夠有效解決電動代步車過彎傾斜問題。
4、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性強,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廣使用。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易于安裝,操作簡單、省力,轉向效率高,轉向安全性高,實用性強,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廣使用。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帶座軸承; 2—第三連接桿; 3—第一前輪;
4—第二連接桿; 5—第二前輪; 6—轉向操縱軸;
7—第一連接座; 8—第五連接桿; 9—轉向操縱手柄;
10—第一連接桿; 11—第二連接座; 12—第四連接桿;
13—防滑膠套; 14—第一萬向連接頭; 15—第二萬向連接頭;
16—第三萬向連接頭; 17—第四萬向連接頭; 18—第一魚眼連接頭;
19—第二魚眼連接頭。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電動代步車前輪轉向機構,包括轉向操縱機構、與第一前輪3連接的第一轉向驅動機構和與第二前輪5連接的第二轉向驅動機構,所述轉向操縱機構包括轉向操縱手柄9、與轉向操縱手柄9連接的轉向操縱軸6和用于支撐安裝轉向操縱軸6的帶座軸承1,所述轉向操縱軸6上固定連接有第一連接桿10;所述第一轉向驅動機構包括與第一前輪3固定連接的第一連接座7和與第一連接座7固定連接的第二連接桿4,所述第二連接桿4與第一連接桿10之間設置有第三連接桿2,所述第三連接桿2的兩端分別與第一連接桿10和第二連接桿4轉動連接;所述第二轉向驅動機構包括與第二前輪5固定連接的第二連接座11和與第二連接座11固定連接的第四連接桿12,所述第四連接桿12與第二連接桿4之間設置有第五連接桿8,所述第五連接桿8的兩端分別與第二連接桿4和第四連接桿12轉動連接。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轉向操縱手柄9上套裝有防滑膠套13。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三連接桿2的一端通過第一萬向連接頭14與第一連接桿10轉動連接,所述第三連接桿2的另一端通過第二萬向連接頭15與第二連接桿4轉動連接。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五連接桿8的一端通過第三萬向連接頭16與第二連接桿4轉動連接,所述第五連接桿8的另一端通過第四萬向連接頭17與第四連接桿12轉動連接。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連接座7的形狀為U字形,所述第一連接座7上連接有用于將第一前輪3與電動代步車車體連接的第一魚眼連接頭18。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連接座11的形狀為U字形,所述第二連接座11上連接有用于將第二前輪5與電動代步車車體連接的第二魚眼連接頭19。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前輪3和第二前輪5的上部均向內傾斜1°~10°。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前輪3和第二前輪5的上部均向內傾斜 5°。車輛在過彎行駛過程中會受到向心力的作用,加上地面對車胎提供的摩擦力,車身會出現(xiàn)傾斜,嚴重時會造成翻車。由汽車穩(wěn)態(tài)轉向分析可知,汽車的轉向結構一定時,汽車的過彎狀態(tài)會依據(jù)過彎速度和過彎角度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影響,從改善車體的穩(wěn)定性出發(fā),采用將第一前輪3和第二前輪5的上部均向內傾斜1°~10°的設計,能夠有效解決電動代步車過彎傾斜問題。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帶座軸承1的數(shù)量為2個,2個帶座軸承1并排設置。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駕駛員手握轉向操縱手柄9進行操作,手動控制轉向操縱軸6左右轉動一定的角度,轉向操縱軸6帶動第一連接桿10,第一連接桿10再帶動第三連接桿2繞轉一定角度,第三連接桿2再通過第二連接桿4帶動第五連接桿8,第五連接桿8推動第四連接桿12,第二連接桿4帶動第一前輪3轉向,第四連接桿12帶動第二前輪5轉向,從而實現(xiàn)了第一前輪3和第二前輪5的同步協(xié)調轉向。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變更以及等效結構變化,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