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機械設計與制造領域,尤其是一種基于高強度的車身A柱加強板。
背景技術:
在通常車身設計中,A柱加強板主要通過多個單件抗拉強度小于或等于590MPa的板材拉伸成形后焊接構成,上述結構采用的板材強度目前階段屬于低強度板材,導致整個側圍加強板強度偏低,而且在進行側撞試驗時乘客的安全得不到更好的保障。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車身A柱加強板,其可有效改善A柱加強板的結構強度,以使其可對于A柱提供更為良好的結構支撐,同時可在A柱發(fā)生撞擊時有效避免A柱的形變,以實現(xiàn)對于車內乘員的保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基于高強度的車身A柱加強板,其包括有加強板本體,加強板本體之上設置有第一加強筋與第二加強筋,其均貼合于加強板本體的端面且在水平方向內進行延伸;所述第一加強筋內部設置有多個第一緩沖槽,其在第一加強筋的長度方向上進行延伸,所述第二加強筋內部設置有多個第二緩沖槽,其在第二加強筋的寬度方向上進行延伸,每一個第一緩沖槽以及第二緩沖槽內部均設置有彈性彈簧。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改進,所述第一加強筋之中設置有至少兩個第一緩沖槽,其在第一加強筋的寬度方向上依次分布;所述第二加強筋之中設置有至少兩個第二緩沖槽,其在第二加強筋的長度方向上依次分布。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其可通過多個第一緩沖槽與第二緩沖槽的設置,使得第一加強筋以及第二加強筋分別對于前方撞擊以及側方撞擊的緩沖效果得以進一步的改善。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改進,所述加強板本體之中,第一加強筋的寬度在加強板本體的前端面朝向其后端面延伸方向上逐漸減小,第二加強筋的寬度由其兩側向其中部逐漸增加。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其可通過第一加強筋與第二加強筋的結構設置,以使其分別相對于A柱的前端以及側端形成類三角支撐效果,致使其對于A柱加強板以及A柱的輔助加強效果得以進一步的改進。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于高強度的車身A柱加強板,其一方面可通過第一加強筋以及第二加強筋的設置,以使得A柱加強板的整體結構強度得以進一步的改善;與此同時,第一加強筋與第二加強筋內部的第一緩沖槽與第二緩沖槽可分別在A柱受到前方與側方的撞擊時,通過其內部的彈性彈簧的收縮以對于上述沖擊力進行吸收與緩沖處理,致使A在受到撞擊時避免其發(fā)生變形,以確保駕駛艙內乘員安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中第一加強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中第二加強筋示意圖;
附圖標記列表:
1—加強板本體、2—第一加強筋、3—第二加強筋、4—第一緩沖槽、5—第二緩沖槽、6—彈性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與附圖,進一步闡明本發(fā)明,應理解下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發(fā)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實施例1
如圖1、圖2與圖3所示的一種基于高強度的車身A柱加強板,其包括有加強板本體1,加強板本體1之上設置有第一加強筋2與第二加強筋3,其均貼合于加強板本體1的端面且在水平方向內進行延伸;所述第一加強筋2內部設置有多個第一緩沖槽4,其在第一加強筋2的長度方向上進行延伸,所述第二加強筋3內部設置有多個第二緩沖槽5,其在第二加強筋3的寬度方向上進行延伸,每一個第一緩沖槽4以及第二緩沖槽5內部均設置有彈性彈簧6。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改進,所述第一加強筋2之中設置有至少兩個第一緩沖槽4,其在第一加強筋2的寬度方向上依次分布;所述第二加強筋3之中設置有至少兩個第二緩沖槽5,其在第二加強筋3的長度方向上依次分布。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其可通過多個第一緩沖槽與第二緩沖槽的設置,使得第一加強筋以及第二加強筋分別對于前方撞擊以及側方撞擊的緩沖效果得以進一步的改善。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于高強度的車身A柱加強板,其一方面可通過第一加強筋以及第二加強筋的設置,以使得A柱加強板的整體結構強度得以進一步的改善;與此同時,第一加強筋與第二加強筋內部的第一緩沖槽與第二緩沖槽可分別在A柱受到前方與側方的撞擊時,通過其內部的彈性彈簧的收縮以對于上述沖擊力進行吸收與緩沖處理,致使A在受到撞擊時避免其發(fā)生變形,以確保駕駛艙內乘員安全。
實施例2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改進,如圖2與圖3所示,所述加強板本體1之中,第一加強筋2的寬度在加強板本體1的前端面朝向其后端面延伸方向上逐漸減小,第二加強筋3的寬度由其兩側向其中部逐漸增加。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其可通過第一加強筋與第二加強筋的結構設置,以使其分別相對于A柱的前端以及側端形成類三角支撐效果,致使其對于A柱加強板以及A柱的輔助加強效果得以進一步的改進。
本實施例其余特征與優(yōu)點均與實施例1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