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用控制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自行車用控制裝置,即使將油壓發(fā)生部設置在握持部分的第二端側,也可以更加小而緊湊地構成握持部分的第二端側??刂蒲b置(12)具備外殼部件(20)、控制桿部件(22)、變速操作機構(23)和油壓發(fā)生部(21)。外殼部件具有在第一端(20c)和第二端(20d)之間在長度方向上延伸的握持部分(20b)??刂茥U部件(22)能夠擺動。變速操作機構設于握持部分的第一端側的內(nèi)部,控制換擋線纜。油壓發(fā)生部(21)具有缸體(30)、活塞(31)和蓄液器(33)。缸體比變速操作機構更靠近握持部分(20b)的第二端側配置?;钊煽刂茥U部件(22)操作。蓄液器與缸體在與長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并列配置并與缸體連通。
【專利說明】自行車用控制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控制裝置,特別是能夠安裝在自行車的車把上,能夠控制制動裝置和變速裝置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以往已知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能夠安裝在自行車的車把上、能夠控制制動裝置和變速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以往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具備:具有能夠安裝在車把上的安裝部分和能夠讓騎乘者用手握持的握持部分的外殼部件、具有第一操作桿部和第二操作桿部的控制桿部件、以及設于握持部分的一端側(車把側)的變速操作機構。專利文獻I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由于在沿長度方向延伸的握持部分上設置變速操作機構,所以控制桿部件緊湊化。
[0003]一方面,關于自行車,通過油壓執(zhí)行制動操作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已被公眾所知(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以往的控制裝置設置在車把上,油壓發(fā)生部沿車把延伸的方向配置,并且與缸體和蓄液器上下并列配置。
[0004]專利文獻1:歐洲專利申請公開第2308750號說明書
[0005]專利文獻2:臺灣專利公報M386235號說明書
[0006]考慮在能夠控制制動裝置和變速裝置的專利文獻I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中采用專利文獻2的油壓發(fā)生部。但是,在專利文獻I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中,由于在握持部分的第一端側配置變速操作機構,所以為了避免握持部分的大型化,會考慮將包含缸體和蓄液器的油壓發(fā)生部比變速操作機構更靠近第二端側配置。但是,專利文獻2的蓄液器配置在缸體的上方。因此,若將油壓發(fā)生部配置在握持部分的第二端側,握持部分的第二端側在上下方向上大型化而難以握住握持部分。所以,難以操作控制桿部件。
【發(fā)明內(nèi)容】
[0007]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握持部分具有變速操作機構、能夠執(zhí)行變速操作和制動操作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其中,即使將油壓發(fā)生部設置在握持部分的第二端側,也能更加小而緊湊地構成握持部分的第二端側。
[0008]發(fā)明I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是能夠安裝在自行車的車把上,能夠控制制動裝置和變速裝置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自行車用控制裝置具備外殼部件、控制桿部件、變速操作機構和油壓發(fā)生部。外殼部件具有在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在長度方向上延伸的握持部分和設置在握持部分的第一端側并能夠安裝在車把上的安裝部分??刂茥U部件能夠相對于外殼部件擺動。變速操作機構是設置在握持部分上,用以控制能夠與變速裝置連結的控制線纜的機構。油壓發(fā)生部具有缸體、活塞和蓄液器,是用于控制制動裝置的。缸體設置在外殼部件上,比變速操作機構更靠近握持部分的第二端側配置?;钊軌蛟诟左w內(nèi)移動,由控制桿部件操作。蓄液器與缸體在與長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并列設置并與缸體連通。
[0009]該自行車用控制裝置中,通過握住外殼部件的握持部分并操作控制桿部件而使變速操作機構動作,從而經(jīng)由控制線纜操作變速裝置。另外,制動裝置通過由控制桿部件的操作使油壓發(fā)生部的活塞移動所產(chǎn)生的油壓來控制。在此,油壓發(fā)生部的缸體設置在外殼部件上,比變速操作機構更靠近第二端側配置。并且蓄液器與缸體在與長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并列配置。這樣,由于將油壓發(fā)生部比變速操作機構更靠近第二端側配置,并且由于將蓄液器在與長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與缸體并列配置,所以油壓發(fā)生部與變速操作機構在長度方向上不重疊,同時蓄液器與缸體在上下方向上也不并列。因此,能夠?qū)⑽粘植糠值牡谝欢藗容^細地形成,同時抑制第二端側的高度而能夠更加小而緊湊地構成第二端側。
[0010]發(fā)明2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在發(fā)明I所述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的基礎上,油壓發(fā)生部還具有與蓄液器和缸體連通的第一油路。這種情況下,經(jīng)由第一油路能夠?qū)⑿钜浩髋c缸體連通。
[0011]發(fā)明3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在發(fā)明I或發(fā)明2所述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的基礎上,缸體和蓄液器為圓筒形。這種情況下,通過將缸體形成為圓筒形,從而能夠提高所產(chǎn)生的油壓的分散效率和傳遞效率,并且容易確保缸體與活塞的密封性。另外通過將蓄液器形成為圓筒形,從而容易地形成蓄液器。
[0012]發(fā)明4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在發(fā)明3所述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的基礎上,缸體具有缸體軸,蓄液器具有蓄液器軸,缸體軸與蓄液器軸大致平行。這種情況下,蓄液器與缸體并列而能夠緊湊地配置,從而能夠進一步緊湊地構成握持部分的第二端側。
[0013]發(fā)明5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是在發(fā)明I至4任一項所述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的基礎上,缸體具有活塞側的開口端部和與開口端部相反一側的閉口端部。閉口端部由密封部件密封封口。這種情況下,能夠從閉口端部側進行用于形成缸體的加工或成形,缸體的形成變得容易。
[0014]發(fā)明6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是在發(fā)明I至5任一項所述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的基礎上,蓄液器具有外殼部件的第一端側的第一閉口端部和第二端側的第二閉口端部,第一閉口端部和第二閉口端部的至少任一個由密封部件密封封口。這種情況下,能夠從閉口端部側進行用于形成蓄液器的加工或成形,蓄液器的形成變得容易。
[0015]發(fā)明7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在發(fā)明I至6任一項所述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的基礎上,還具有第二油路,該第二油路與缸體連接,并與缸體和蓄液器的至少一個在與長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并列配置,以使所產(chǎn)生的油壓傳遞至制動裝置。
[0016]這種情況下,能夠經(jīng)由第二油路將油壓傳遞至制動裝置。特別地,通過將第二油路延伸至設置有安裝部分的握持部分的第一端側,能容易地通過外部油壓軟管與制動裝置連結。另外,由于第二油路與缸體和蓄液器的至少一個在與長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并列配置,所以即使設置第二油路,握持部分也難以大型化。
[0017]發(fā)明8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在發(fā)明7所述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的基礎上,第二油路為沿缸體和蓄液器的至少任一個設置的油壓管。這種情況下,由于設置了油壓管,外殼內(nèi)部能夠?qū)?,另外,能夠在避開與變速操作機構的干涉的位置設置第二油路。
[0018]發(fā)明9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在發(fā)明7所述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的基礎上,第二油路為沿著缸體和蓄液器的至少任一個設置的具有撓性的內(nèi)部油壓軟管。這種情況下,由于通過具有撓性的內(nèi)部油壓軟管構成第二油路,所以能夠柔軟地變更與連接制動裝置的外部油壓軟管的連接位置。[0019]發(fā)明10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在發(fā)明7至9任一項所述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的基礎上,還具有連接部,該連接部設于外殼部件上,通過第二油路與缸體連通,能夠與能夠連結制動裝置的外部油壓軟管連接。這種情況下,能夠通過具有撓性的外部油壓軟管連接制動裝置。
[0020]發(fā)明11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在發(fā)明10所述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的基礎上,連接部設置在握持部分的第一端側。這種情況下,由于將連接部設置在靠近車把的握持部分的第一端側上,所以容易連接能夠與制動裝置連結的外部油壓軟管。
[0021]發(fā)明效果:根據(jù)本發(fā)明,由于比變速操作機構更靠近第二端側配置油壓發(fā)生部,并且將蓄液器與缸體在與長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并列配置,所以油壓發(fā)生部與變速操作機構在長度方向上不重疊,同時蓄液器與缸體在上下方向上也不并列。因此,能夠?qū)⑽粘植糠值牡谝欢藗容^細地形成,同時抑制第二端側的高度而能夠更加小而緊湊地構成第二端側。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和自行車用制動裝置的圖示。
[0023]圖2是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在蓄液器部分切斷的局部剖面?zhèn)让鎴D。
[0024]圖3是拆除罩體部件的狀態(tài)下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在缸體部分切斷的剖面圖。
[0025]圖4是對自行車用控制裝置進行了制動操作時的相當于圖3的剖面圖。
[0026]圖5是外殼部件的握持部分的前端部分的立體圖。
[0027]圖6是控制桿部件和變速操作機構的局部剖面?zhèn)让鎴D。
[0028]圖7是對第一操作桿部進行了變速操作時的正面圖。
[0029]圖8是第一操作桿部的正面圖。
[0030]圖9是第二操作桿部的正面圖。
[0031]圖10是變速操作機構的正面圖。
[0032]圖11是變形例I的相當于圖3的圖示。
[0033]圖12是變形例2的相當于圖3的圖示。
[0034]圖13是變形例3的相當于圖3的圖示。
[0035]圖14是變形例4的相當于圖3的圖示。
[0036]圖15是變形例5的相當于圖3的圖示。
[0037]圖16是變形例6的相當于圖3的圖示。
[0038]圖17是其他實施方式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的相當于圖3的圖示。
[0039]附圖標記說明
[0040]12、112、212、312、412、512、612 自行車用控制裝置
[0041]13賽車車把
[0042]14換擋線纜(控制線纜的一例)
[0043]15后撥鏈器(變速裝置的一例)
[0044]16外部油壓軟管
[0045]18制動裝置
[0046]20外殼部件[0047]20a安裝部分
[0048]20b握持部分
[0049]20c 第一端
[0050]20d 第二端
[0051]21油壓發(fā)生部
[0052]22、122、522、622 控制桿部件
[0053]23、123變速操作機構
[0054]30 缸體
[0055]30c 開 口端部
[0056]30d 閉 口端部
[0057]31、731 活塞
[0058]33蓄液器
[0059]33a第二密封部件(密封部件的一例)
[0060]33b第一閉口端部
[0061]33c第二閉口端部
[0062]34a 第一油路
[0063]34b 輸出端口
[0064]34c 第二油路
[0065]34d連接部
[0066]34f油壓管
[0067]Al缸體軸
[0068]A3蓄液器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69]在此,參照【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本發(fā)明所選擇的實施方式。根據(jù)該公開,本發(fā)明技術之精通要旨得以明確,但本發(fā)明多個實施方式的說明僅以圖示為目的,并非隨附權利要求項及等同內(nèi)容所限定本發(fā)明的范圍。
[0070]圖1表不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的一對自行車用控制裝置12(圖1中僅圖不賽車車把(drop handlebar) 13的右側的控制裝置)安裝在自行車的賽車車把13上的狀態(tài)。另外,以下的說明中,將自行車用控制裝置簡單記作控制裝置。右側的控制裝置12經(jīng)由作為控制線纜的換擋線纜14與后撥鏈器15連結。換擋線纜14是具有內(nèi)線纜的鮑登(Bowden)型的控制線纜。右側的控制裝置12經(jīng)由外部油壓軟管16與制動前輪17的制動裝置18連結。制動裝置18是通過油壓進行動作的油壓式的盤形制動裝置。制動裝置18具有:能夠一體旋轉地安裝在前輪17的轂部17a上的制動盤18a、以及固定在自行車的前叉19上而夾持制動盤18a進行制動的卡鉗18b。另外,未圖示的左側的控制裝置分別經(jīng)由未圖示的換擋線纜而與前撥鏈器連結,經(jīng)由油壓軟管例如與未圖示的后輪的制動裝置連結。前撥鏈器和后撥鏈器15為變速裝置的一例。右側的控制裝置12和左側的控制裝置互為鏡像,除了換擋位置個數(shù)不同這一點外,其結構和動作大致相同。因此,在此僅關于右側的控制裝置12進行詳細說明和圖不。[0071]在此,如控制裝置12的說明中所使用到的,以下表示“前方、后方、上方、下方、垂直、水平、下、橫”等方向的用語表示安裝了本發(fā)明的控制裝置12的自行車的方向。因此,說明本發(fā)明的該用語需以安裝了本發(fā)明的控制裝置12的自行車為基準進行解釋。另外,關于“右、左”,從后方觀察安裝了控制裝置12的自行車時配置在右側的情況下作為“右”,配置在左側的情況下作為“左”。
[0072]關于自行車的大半部分,在該技術中為公知的,所以關于自行車的部件的詳細內(nèi)容,除了與本發(fā)明的控制裝置12有關的部件,在此不作說明或圖示。另外,在此未圖示和說明的、包含制動裝置、變速裝置、鏈輪等的以往的自行車的各種部件也能夠與本發(fā)明的控制裝置12—起使用。
[0073]根據(jù)圖2和圖3能夠明確,控制裝置12包含外殼部件20、油壓發(fā)生部21、控制桿部件22、變速操作機構23 (參照圖3)、以及調(diào)整機構35。外殼部件20具有能夠安裝在形成于自行車的賽車車把13的端部上的彎曲部13a上的安裝部分20a、以及設置有安裝部分20a且騎乘者能夠握持的握持部分20b。安裝部分20a為公知的帶(band)形狀的部件,通過由螺釘來扭固安裝部分20a,從而能夠?qū)⒖刂蒲b置12固定在賽車車把13上。握持部分20b在第一端20c與第二端20d之間在長度方向上延伸。握持部分20b具有聚酰胺樹脂等合成樹脂制或鋁等金屬制的握持部主體24、以及覆蓋握持部主體24的側面的具有伸縮性的彈性體制成的罩體部件25。握持部主體24的上面為了容易由手握住握持部分20b而向下方彎曲形成凹狀。握持部主體24如圖2和圖3所示,具有設于第一端20c側的第一收納部24a (參照圖2)、設于第二端20d側的第二收納部24b、以及設于第一收納部24a和第二收納部24b之間的第一托架部24c。在第一收納部24a中收納變速操作機構23。在第二收納部24b中收納控制桿部件22的后述的第二托架部39。在第二收納部24b的上方與變速操作機構23在長度方向上隔開間隔地并列配置油壓發(fā)生部21。第一托架部24c左右一對設置,支承桿軸26的兩端,該桿軸26連結控制桿部件22使其能夠繞第一軸Xl擺動。桿軸26配置在相對于自行車的行進方向大致垂直的左右方向上,其軸為第一軸XI。握持部主體24的第一端20c側形成沿著賽車車把13的彎曲部13a彎曲的彎曲凹部24d。
[0074]油壓發(fā)生部21如圖2、圖3和圖5所示,設置用以對制動裝置18給予油壓而使制動裝置18進行制動動作。油壓發(fā)生部21具有缸體30、在缸體30內(nèi)直線移動的活塞31、與活塞31連結的棒部32、與缸體30連結的蓄液器33 (參照圖2)、第一油路34a (參照圖5)、輸出口 34b (參照圖5)、第二油路34c (參照圖5)、連接部34d、以及活塞位置調(diào)整機構35A(參照圖2)。油壓發(fā)生部21通過將活塞31相對于缸體30向插入的方向操作而產(chǎn)生油壓。
[0075]缸體30與握持部主體24 —體形成。缸體30例如通過從握持部主體24的第二端20d側進行切削加工或模型成型而形成。缸體30形成為具有缸體軸Al的圓筒形。缸體30具有活塞31所移動的移動空間30a。移動空間30a具有缸體30側的開口端部30b、和與開口端部30b相反一側的第二端20d側的閉口端部30c。閉口端部30c由第一密封部件30d密封。第一密封部件30d具有密封與缸體30之間的間隙的密封部件30e,螺紋扭入固定在閉口端部30c中。閉口端部30c配置在高于閉口端部30b的位置(上方)。因此,缸體軸Al配置成前翹狀。缸體軸Al與后述的線纜卷取軸A2的、圖3所示的側面視的交叉角度α例如為20度以上50度以下。若交叉角度α設定為該范圍,則即使將缸體30相對于線纜卷取軸Α2傾斜配置,也盡量能夠抑制握持部分20b的大型化。該實施方式中,交叉角度α為大致30度。另外,缸體軸Al與線纜卷取軸A2相比,在圖3中在與紙面垂直的左右方向上,比線纜卷取軸A2靠前(左側),在平面視彼此不交叉。
[0076]活塞31為大致圓柱形狀的部件,在活塞31的外周面的兩端部安裝例如O環(huán)樣式的第一密封部件31a和第二密封部件31b。第一密封部件31a和第二密封部件31b設置用以密封缸體30的移動空間30a的內(nèi)周面與活塞31的外周面之間的間隙。另外,密封部件也可以是一個?;钊?1對應控制桿部件22的控制操作在配置于圖3所示的缸體30的前端的第一位置與從第一位置退入的圖4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間在移動空間30a中移動。對活塞31由第一復位彈簧42a朝向第一位置施力。
[0077]棒部32對應控制桿部件22的控制方向的操作而退入缸體30內(nèi)。棒部32至少繞與第一軸Xl平行的軸擺動自如地連結在活塞31上。棒部32具有棒主體32a、固定在棒主體32a的前端上的兩個山狀的接耳32b、安裝在接耳32b上的轉動軸32c、以及旋轉自如地安裝在轉動軸32c上的左右一對的輥子32d。左右一對的輥子32d以隔開輥子32d的直徑的1.5倍到2.5倍程度的距離間隔配置。棒主體32a為棒狀的部件,棒主體32a的缸體安裝側的一端32e形成比其他部分直徑大的球狀,與活塞31接合。因此,該實施方式中,棒部32相對于缸體30包含著與第一軸Xl平行的軸而自如擺動。轉動軸32c的兩端部與設于握持部主體24上的引導槽24e接合。引導槽24e具有沿缸體軸A配置的第一部分24f和從第一部分24f向上方屈折的第二部分24g。輥子32d由設于控制桿部件22上的后述的凸輪部件41靠壓。因此,當輥子32d由凸輪部件41靠壓,則作為棒部32的前端的轉動軸32c逐漸接近缸體軸Al。由此,棒部32與缸體軸Al所構成的角度逐漸變小,活塞31在缸體30內(nèi)的移動變得順暢。
[0078]如圖2所示,蓄液器33能夠蓄留產(chǎn)生油壓的油。蓄液器33即使在制動裝置18的摩擦材料(例如摩擦墊)磨耗,大量需要油量的情況下,也能夠從蓄液器33注入必要量的油,另外,其設置用以防止因油的溫度變化導致膨脹和收縮而給與制動裝置18的壓力變動。蓄液器33形成為具有蓄液器軸A3的圓筒形。蓄液器33在與長度方向交叉的左右方向上與缸體30隔開間隔地并列配置在握持部分20b上。蓄液器軸A3與缸體軸Al實質(zhì)上平行,并且實質(zhì)上為相同高度。因此,蓄液器33在與圖2的紙面垂直的左右方向上,以與缸體30相同的斜度形成在缸體30的里側,蓄液器33也以前翹狀形成在握持部主體24的第二端側。蓄液器33具有第一端側的第一開口端部33b和第二端側的第二閉口端部33c。第一閉口端部33b和第二閉口端部33c的至少一者、在本案實施例中,第二端側的第二閉口端部33c由能夠拆裝地安裝在蓄液器33上的第二密封部件33a密封。第二密封部件33a通過粘接、壓入、螺紋扭固等適當固定手段固定在蓄液器33上。蓄液器33如圖6所示,在握持部主體24的第二端20d側,具有在其能夠與第一油路34a對置的側面開設的注油孔33d。通過能夠拆裝地安裝在注油孔33d的前端的注油帽33e密封注油孔33d。
[0079]如圖5所不,第一油路34a設置用以將缸體30和蓄液器33連通。第一油路34a當活塞31配置在第一位置時其比第一密封部件31a更靠近第二端20d側配置,且當活塞31配置在第二位置時其比第一密封部件31a更靠近棒部32側配置。該實施方式中,第一油路34a能夠與注油孔33d對置地配置。第一油路34a以能夠經(jīng)由注油孔33d形成的方式通過比注油孔33d小徑的多個孔(例如三個孔)構成。
[0080]輸出口 34b是用于將由缸體30產(chǎn)生的油壓供給外部的。輸出口 34b當活塞31配置在第二位置時其比第一密封部件31a更靠近第二端20d側配置。輸出口 34b貫通缸體30的內(nèi)周面和握持部主體24的側面而形成。貫通輸出口 34的側面的部分通過栓體34g密封。
[0081]第二油路34c與輸出口 34b連結。第二油路34c與輸出口 34b連通并向第一端20c側屈折延伸。第二油路34c由配置在從第一端20c和第二端20d開設的配管孔34e內(nèi)的油壓管34f構成。由于握持部主體24的上部向下方凹狀彎曲,所以第二油路34c配置成大致扁平V字狀。
[0082]連接部34d與第二油路34c連接,經(jīng)由第二油路34c與輸出口 34b連通。連接部34d能夠與可連結在制動裝置18上的外部油壓軟管16 (參照圖1)連接。連接部34d配置在第二油路34c的第一端20c側的端部、即外殼部件20的第一端20c偵U。
[0083]本實施方式中,調(diào)整機構35具有能夠調(diào)整活塞相對缸體的初始位置的活塞位置調(diào)整機構35A、以及能夠調(diào)整控制桿相對外殼的初始位置的控制桿位置調(diào)整機構35B兩者。
[0084]首先,活塞位置調(diào)整機構35A具有調(diào)整活塞相對缸體30的第一位置(活塞的初始位置的一例)的功能、以及與第一操作桿部36和后述的凸輪部件41連結而使活塞31動作的功能。活塞位置調(diào)整機構35A具有將控制桿部件22的后述的第一操作桿部36與后述的凸輪部件41連結的調(diào)整部件35a。調(diào)整部件35a為第一調(diào)整部件的一例。調(diào)整部件35a具有貫通第一操作桿部36的后述的支承軸40的調(diào)整螺栓35b。這種情況下,調(diào)整螺栓35b為第一調(diào)整螺栓的一例。
[0085]調(diào)整螺栓35b的基端側的頭部掛在支承軸40的貫通孔40a中。調(diào)整螺栓35b的前端螺紋扭入設于控制桿部件22的后述的凸輪部件41上的連結軸38中。由此,凸輪部件41相對第一軸Xl的初始位置能夠得以調(diào)整,活塞31的第一位置能夠得以調(diào)整。另外,通過調(diào)整螺栓35b將第二托架部39與凸輪部件41連結,凸輪部件41對應第一操作桿部36繞第一軸的擺動操作而轉動。因此,調(diào)整螺栓35b具有調(diào)整活塞31的第一位置的功能和將控制桿部件22與凸輪部件41連結的功能。
[0086]控制桿位置調(diào)整機構35B其基本結構與活塞位置調(diào)整機構35A相同,具有調(diào)整控制桿部件22相對外殼部件20的第一位置(控制桿部件的初始位置的一例)的功能、以及與第一操作桿部36和后述的凸輪部件41連結而使活塞31動作的功能。活塞位置調(diào)整機構35A具有將控制桿部件22的后述的第一操作桿部36與后述的凸輪部件41連結的調(diào)整部件35a。這種情況下,調(diào)整部件35a為第三調(diào)整部件的一例,調(diào)整螺栓35b為第三調(diào)整螺栓的一例。調(diào)整部件35a具有貫通第一操作桿部36的后述的支承軸40的調(diào)整螺栓35b。調(diào)整螺栓35b的基端側的頭部掛在支承軸40的貫通孔40a上。調(diào)整螺栓35b的前端螺紋扭入設于控制桿部件22的后述的凸輪部件41上的連結軸38中。由此,能夠調(diào)整控制桿部件22相對第一軸Xl的初始位置,能夠調(diào)整控制桿部件22的第一位置,也就是能夠調(diào)整控制桿部件22。另外,通過調(diào)整螺栓35b將第二托架部39與凸輪部件41連結,凸輪部件41對應第一操作桿部36繞第一軸的擺動操作而轉動。因此,調(diào)整螺栓35b具有調(diào)整第一操作桿部36的第一位置的功能和將控制桿部件22與凸輪部件41連結的功能。
[0087]另外,調(diào)整機構35由于其活塞位置調(diào)整機構35A和控制桿位置調(diào)整機構35B的結構是相同的,所以通過調(diào)整螺栓35b將第二托架部39、凸輪部件41和第一操作桿部36連結,從而調(diào)整螺栓35b具有調(diào)整活塞31的第一位置的功能、調(diào)整第一操作桿部36的第一位置的功能、以及將控制桿部件22和凸輪部件41連結的功能。這種情況下,調(diào)整部件35a為第四調(diào)整部件的一例,調(diào)整螺栓35b為第五調(diào)整螺栓的一例。
[0088]控制桿部件22如圖2和圖7所示,具有第一操作桿部36、第二操作桿部37和凸輪部件41。第一操作桿部36具有支承部件36a、以及能夠繞第二軸X2擺動地與支承部件36a連結的桿部36b。支承部件36a能夠繞第一軸Xl擺動地與配置在外殼部件20上的桿軸26連結。支承部件36a從圖2所示的第一初始位置向圖4所示的擺動位置繞第一軸Xl擺動。對支承部件36a如圖7所示由纏繞在桿軸26的周圍的扭簧樣式的第二復位彈簧42b朝向第一初始位置施力。第二復位彈簧42b其一端與握持部主體24的第一托架部24c接合,其另一端與支承部件36a的后述的一對側板39c中的一者接合。
[0089]支承部件36a如圖2所示具有將板材在前后和左右折曲形成的第二托架部39、以及支承在第二托架部39上的帶有凸緣且中空的支承軸40。第二托架部39具有大致矩形的基部39a、將基部39a的前后端向下方平行折曲形成的前后一對的支承板39b、將基部39a的左右端向下方平行折曲形成的左右一對的側板39c。支承軸40其兩端支承在一對支承板39b上。一對側板39c從基部39a向后方延伸并繞第一軸Xl擺動自如地由桿軸26支承。支承軸40沿與第一軸Xl不平行的方向(例如交錯(食P違))的方向)、即沿與自行車的行進方向大致平行的第二軸X2配置。支承軸40配置在桿軸26的上方。支承軸40通過與支承軸40的端部螺紋結合的螺母43而固定在支承部件36a的一對支承板39b上。如前所述,調(diào)整螺栓35b貫通支承軸40配置。
[0090]如圖2和圖7所示,桿部36b與支承部件36a —起能夠繞第一軸Xl擺動地與桿軸26連結,并且能夠繞第二軸X2擺動地與支承軸40連結。桿部36b設置用以前述的制動操作和后撥鏈器15的單方向的變速操作。桿部36b被變速操作機構23控制自如地連結,以通過其繞第二軸X2的擺動操作來操作變速操作機構23的后述的線纜卷取部件50,卷取、SP牽拉換擋線纜14,從而將后撥鏈器15升檔(或降檔)。另外,通過由繞第一軸Xl的擺動操作而產(chǎn)生油壓,從而使制動裝置18制動動作。
[0091]桿部36b如圖2所示具有安裝端部分36c、換擋操作部分36d和自由端部分36e。另外,桿部36b具有設于安裝端部分36c與換擋操作部分36d之間的接觸部36f。接觸部36f當?shù)谝徊僮鳁U部36被從第二初始位置操作到第一變速位置時能夠與第二操作桿部37接觸。由此,能夠使第二操作桿部37與第一操作桿部36連動地擺動。桿部36b如圖8所示,在實線所示的第二初始位置與雙點劃線所示的第一變速位置之間繞第二軸X2移動。安裝端部分36c轉動自如地連結在支承軸40上。換擋操作部分36d從外殼部件20的前端部分朝向下方延伸。桿部36b為卷取桿的一例。桿部36b由卷繞在支承軸40上的第三復位彈簧45朝向第二初始位置被施力。第三復位彈簧45其一端與安裝端部分36c接合,其另一端與支承部件36a的一對基部39a接合。
[0092]本實施方式中,第二操作桿部37能夠繞第二軸X2擺動地連結在支承軸40的前端部上,設置用于后撥鏈器15的其他方向的變速操作。第二操作桿部37被變速操作機構23控制自如地連結,以通過操作線纜卷取部件50,來退卷、即釋放換擋線纜14,從而將后撥鏈器15升檔(或降檔)。
[0093]如圖9所示,第二操作桿部37在實線所示的第三初始位置與雙點劃線所示的第二變速位置之間繞第二軸X2移動。第二操作桿部37繞第二軸X2轉動自如地安裝在支承軸40的前端側。如前所述,第二操作桿部37被變速操作機構23控制自如地連結,以釋放換擋線纜14。第二操作桿部37為釋放操作桿的一例。由配置在支承軸40和凸輪部件41之間的第四復位彈簧46 (參照圖2)朝向第三初始位置對第二操作桿37施力。第四復位彈簧46其一端與第二操作桿部37的安裝端接合,其另一端與握持部主體24接合。
[0094]本實施方式中,變速操作機構23基本上通過將第一操作桿部36繞支承軸40的第二軸X2轉動或?qū)⒌诙僮鳁U部37繞支承軸40的第二軸X2轉動來執(zhí)行。
[0095]凸輪部件41如圖5所示,設置用以與第一操作桿部36繞第一軸Xl的擺動連動而繞第一軸Xl擺動,使油壓發(fā)生部21的棒部32動作。凸輪部件41具有左右一對的凸輪板41a、以及與一對凸輪板41a —體形成并連結一對凸輪板41a的連結部41b。一對凸輪板41a以與一對輥子32d相同的間隔在左右方向上分離配置。在凸輪板41a上形成能夠貫通桿軸26的貫通孔41c、連結孔41d、以及輥子32d所接觸的凸輪面41e。貫通孔41c形成在凸輪部件41的下部,連結孔41d形成在貫通孔41c的上方。在連結孔41d上經(jīng)由活塞位置調(diào)整機構35A支承連結第一操作桿部36的連結軸38。連結孔41d略為長圓狀,以當凸輪部件41擺動時連結軸38能夠在連接連結孔41d與貫通孔41c的方向上移動。凸輪面41e在該實施方式中彎曲成凹狀而形成,當凸輪部件41擺動時,使得活塞31的移動量相對于凸輪部件41的旋轉而變化,具體地,在旋轉最初增大移動量,在旋轉推進的階段減小移動量。這樣,制動到有效開始提前,制動有效開始后,制動力的調(diào)整變得容易。
[0096]凸輪部件41能夠繞第一軸Xl擺動地連結在貫通于貫通孔41c中的桿軸26上。連結軸38在其軸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擰入調(diào)整螺栓35b的螺紋孔38a。由設于桿軸26上的第二復位彈簧42b (參照圖7)繞圖5順時針對凸輪部件41施力。另外,也能夠由第一復位彈簧42a繞圖5順時針施力。
[0097]參照圖7至圖10簡單說明變速操作機構23。但是,變速操作機構23不限于在此所說明的結構。前述的具有第一操作桿部36和第二操作桿部37的控制桿部件22能夠使用其他結構的變速操作機構。變速操作機構23安裝在外殼部件20的握持部主體24的第一端20c側。變速操作機構23具有線纜卷取部件50、第一輸入部件52、第二輸入部件54和定位機構56。在此,將在握持部分20b的長度方向上延伸的線纜卷取軸51的中心規(guī)定為線纜卷取軸A2。本實施方式中,線纜卷取軸A2與第二軸X2為同軸。
[0098]在線纜卷取部件50上纏繞換擋線纜14的內(nèi)線纜。線纜卷取部件50繞線纜卷取軸A2旋轉自如地安裝在線纜卷取軸51上。通過未圖示的復位彈簧在線纜退卷方向上對線纜卷取部件50施力。即、復位彈簧施加勢能力以使線纜卷取部件50在線纜退卷方向上旋轉。線纜卷取部件50為具有能夠安裝固定在換擋線纜14的內(nèi)線纜的端部上的嘴頭(未圖示)的線纜安裝部50a的大致圓筒形狀。當?shù)谝徊僮鳁U部36被從第二初始位置朝向第一變速位置操作時,線纜卷取部件50在繞線纜卷取軸A2的第一旋轉方向Rl (參照圖10)上旋轉,卷取內(nèi)線纜。另外,當?shù)诙僮鳁U部37被從第三初始位置朝向第二變速位置操作時,線纜卷取部件50在繞線纜卷取軸A2的第二旋轉方向R2 (參照圖10)上旋轉,抽出內(nèi)線纜。
[0099]第一輸入部件52和第二輸入部件54能夠執(zhí)行變速操作地分別與第一操作桿部36和第二操作桿部37連結。第一輸入部件52與第一操作桿部36繞第二軸X2的擺動連動地繞線纜卷取軸A2擺動。第一輸入部件52的前端部如圖7所示能夠接觸桿部36b的接觸部36f。由此,當?shù)谝徊僮鳁U部36被從第二初始位置繞第二軸X2擺動操作到第一變速位置時,第一輸入部件52繞線纜卷取軸A2擺動。[0100]第二輸入部件54與第二操作桿部37繞第二軸X2的擺動連動地繞線纜卷取軸A2擺動。第二輸入部件54的前端部能夠接觸第二操作桿部37的中間部分。由此,當?shù)诙僮鳁U部37被從第三初始位置繞第二軸X2擺動操作到第二變速位置上時,第二輸入部件54繞線纜卷取軸A2擺動。
[0101]定位機構56是將線纜卷取部件50的旋轉位置對應變速級進行定位的機構。定位機構56具有卷取爪58、釋放爪60、卷取平板62、釋放平板62、定位爪66、停止爪68和定位平板70。卷取爪58能夠擺動地設置在第一輸入部件52上。卷取爪58將第一操作桿部36從第二初始位置朝向第一變速位置操作時,第一輸入部件52連動擺動。由此,卷取爪58使線纜卷取部件抵抗復位彈簧的勢能力地使線纜卷取部件50在第一旋轉方向Rl上旋轉。
[0102]釋放爪60能夠擺動地設置在第二輸入部件54上。釋放爪60將第二操作桿部37從第三初始位置朝向第二變速位置操作時,第二輸入部件54連動擺動。由此,釋放爪60被從線纜卷取部件50脫離,使線纜卷取部件50由復位彈簧的勢能力在第二旋轉方向R2上旋轉。
[0103]卷取平板62和定位平板70安裝在線纜卷取部件50上,與線纜卷取部件50 —體擺動。卷取平板62具有多個卷取齒。多個卷取齒有選擇地與卷取爪58接合。由此,線纜卷取部件50在第一旋轉方向Rl上旋轉。
[0104]定位平板70具有多個定位齒。多個定位齒有選擇地與定位爪66接合。由此,第一操作桿部36的卷取操作或第二操作桿部37的釋放操作后,將線纜卷取部件50保持在規(guī)定的變速位置上。
[0105]釋放平板62為了線纜卷取部件50在第二旋轉方向R2上旋轉,以定位爪66和停止爪68從定位平板70有選擇地與釋放平板62接合和接合釋放的方式由釋放爪60而在第二旋轉方向Rl上旋轉。
[0106]圖中實施方式的第一操作桿部36中,能夠在保持由手握住賽車車把13或握持部分20b的彎曲部分的狀態(tài)下將第一操作桿部36從第一初始位置直接轉動至制動位置。第一操作桿部36以第一軸Xl為中心轉動。通過第一操作桿部36的該轉動,油壓發(fā)生部21的活塞31被靠壓,在缸體30內(nèi)產(chǎn)生油壓,通過油壓使制動裝置18動作,自行車被制動。
[0107]第一操作桿部36為了將后撥鏈器15的變速級例如降檔到低速側,能夠以第二軸X2為中心轉動,從第二初始位置朝向變速位置在橫方向上擺動。當?shù)谝徊僮鳁U部36被釋放,由第三復位彈簧45的勢能力而返回第二初始位置。第二操作桿部37例如為了將變速級升檔到高速側,能夠從靜止位置在橫方向上擺動,當桿被釋放,由第四復位彈簧46的勢能力而返回至第三初始位置。
[0108]第一操作桿部36為了變速而擺動時,第二操作桿部37與第一操作桿部36 —起擺動,而取代其相對第一操作桿部36移動。由此,第一操作桿部36能夠不被第二操作桿部37妨礙而擺動。
[0109]騎乘者能夠一邊抓住賽車車把13的彎曲部分的最下部位置,一邊例如伸長握住彎曲部分的手的中指和食指,將手指勾在第一操作桿部36上,將第一操作桿部36拉向制動位置、即朝向彎曲部13a的方向。通過該桿操作,變速操作機構23與支承部件36a —起繞第一軸Xl轉動。通過第一操作桿部36的該轉動運動而產(chǎn)生油壓,對自行車施加制動。
[0110]〈第一變形例〉[0111]另外,關于以下的說明,僅說明與上述實施方式不同的結構并在附圖中顯示附圖標記,關于其他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的結構,省略其結構和動作的說明、以及對附圖的附圖標記顯示。[0112]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第二軸X2和線纜卷取軸A2為同芯,但是本發(fā)明不限定于此。如圖11所示,在控制裝置112中,也可以將第二軸X2和線纜卷取軸A2采用不同的軸。在圖11中,變速操作機構123的線纜卷取軸A2配置在控制桿部件122的第二軸X2的下方。另外,也可以將線纜卷取軸A2和第二軸X2交叉配置。
[0113]〈第二變形例〉
[0114]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將調(diào)整機構35 (活塞位置調(diào)整機構35A和控制桿位置調(diào)整機構35B)的調(diào)整螺栓35b貫通支承軸40而沿第二軸X2配置,但是本發(fā)明不限定于此。如圖12所示,在第二變形例的控制裝置212中,如圖12所示,將作為調(diào)整機構235 (活塞位置調(diào)整機構235A和控制桿位置調(diào)整機構235B)的調(diào)整部件235a (第二調(diào)整部件、第四調(diào)整部件的一例)的調(diào)整螺栓235b (第二調(diào)整螺栓、第四調(diào)整螺栓、第六調(diào)整螺栓的一例)設置在具有第一軸Xl的桿軸26的附近。調(diào)整螺栓235b被擰入形成在桿部36b上的螺紋孔236g中,其前端部接觸凸輪部件241的連結部241b。由此,第一操作桿部236的第二初始位置變化且活塞31的位置在朝向缸體30的插入方向上移動。對凸輪部件241由配置在缸體30上的第一復位彈簧42a而繞圖12順時針施力。這種情況下,不需要貫通支承軸40的內(nèi)部而將第二托架部39和凸輪部件141連結的調(diào)整螺栓。另外,也可以將支承部件和凸輪部件一體形成。這種情況下,也不需要貫通支承部件的調(diào)整螺栓。
[0115]〈第三變形例〉
[0116]如圖13所示,在第三變形例的控制裝置312中,調(diào)整機構335 (活塞位置調(diào)整機構335A和控制桿位置調(diào)整機構335B)的調(diào)整螺栓335a (第一調(diào)整部件的一例)由安裝在凸輪部件341上的蝸桿螺栓(worm gear bolt)335b構成。在蝸桿齒輪螺栓335b的外周面上形成蝸桿齒335c。在支承部件336a的第一托架部339的一對側板339c的一者上形成與蝸桿齒335c嚙合的蝸輪齒339d。這種情況下,為了將控制桿部件22的第二托架部339和凸輪部件341連結,將上述實施方式的調(diào)整螺栓作為連結螺栓使用。
[0117]〈第四變形例〉
[0118]如圖14所示,第四變形例的控制裝置412中,調(diào)整機構435 (活塞位置調(diào)整機構435A或控制桿位置調(diào)整機構435B)具有將活塞31與控制桿部件422連結,能夠調(diào)整控制桿部件22與活塞的相對位置的調(diào)整螺栓435a。調(diào)整螺栓435a為第二調(diào)整部件的一例。具體地,將活塞31經(jīng)由棒部432與控制桿部件422的支承部件436a的第二托架部439c連結。因此,也可以不設置凸輪部件。
[0119]棒部432不具有輥子,在接耳432b上擺動自如地連結第二托架部439的一對側板439c。棒主體432a具有與缸體30連結的第一棒主體432e、以及與第一棒主體432e隔開間隔配置的第二棒主體432f。在第二棒主體432f上設置接耳432b。調(diào)整螺栓435a具有與第一棒主體432e和第二棒主體432f螺紋結合,調(diào)整棒部432的長度的調(diào)整螺釘435b。另外,第一棒主體432e其繞軸的旋轉被限制。
[0120]調(diào)整螺釘435b具有與第一棒主體432e螺紋結合的第一陽螺紋部435c、與第二棒主體432f螺紋結合的第二陽螺紋部435d、以及配置在第一陽螺紋部435c與第二陽螺紋部435d之間的轉動操作用的非圓形(例如六角形)的抓握部435e。第一陽螺紋部435c例如為右旋螺紋,第二陽螺紋部435d例如為左旋螺紋。
[0121]這樣結構的調(diào)整機構435 (活塞位置調(diào)整機構435A或控制桿位置調(diào)整機構435B)中,當使用手或工具將抓握部435e向第一方向(例如朝向活塞順時針的方向)旋轉,則第一棒主體432e和第二棒主體432f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動,棒部432的長度變短。由此,活塞31的第一位置后退(圖14右側的移動)。另外,當使用手或工具將抓握部435e向與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轉,則第一棒主體432e和第二棒主體432f向相互離開的方向移動,棒部432的長度變長。由此,活塞31的第一位置前進(圖14左側的移動)。這樣的結構中,也能夠調(diào)整活塞31的第一位置。
[0122]另外,第四變形例中,由將活塞向第一位置施力的第一復位彈簧42a和將控制桿部件422向第一初始位置復位的第二復位彈簧42b的勢能力的大小來實現(xiàn)活塞位置調(diào)整機構435A或控制桿位置調(diào)整機構435B。通常,由于第二復位彈簧42b的勢能力大,所以實現(xiàn)活塞位置調(diào)整機構435A。第二復位彈簧42b的勢能力比第一復位彈簧42a的勢能力小的情況下,實現(xiàn)控制桿位置調(diào)整機構435B。
[0123]〈第五變形例〉
[0124]如圖15所示,在控制裝置512中,控制桿部件522的第二操作桿部537具有卷取操作桿537a和釋放操作桿537b。第一操作桿部536僅繞第一軸Xl擺動,不繞第二軸X2擺動。卷取操作桿537a通過繞第二軸X2的擺動而使第一輸入部件52擺動,使線纜卷取部件50向卷取方向動作。釋放操作桿537b通過繞第二軸X2的擺動而使第二輸入部件54擺動,使線纜卷取部件50向與卷取方向相反的釋放方向動作。
[0125]〈第六變形例〉
[0126]如圖16所示,在控制裝置612中,控制桿部件622的第二操作桿部637不繞第二軸X2,而繞在第二軸X2的前端側配置在第一操作桿部636上的支承軸670的第三軸X3擺動。支承軸670固定在第一操作桿部636上。
[0127]〈其他實施方式〉
[0128](a)、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作為能夠通過油壓而動作的制動裝置例示了盤形制動裝置,但是由本發(fā)明控制的制動裝置不限于盤形制動裝置。本發(fā)明能夠適用于控制能夠通過油壓而動作的全部自行車用制動裝置的控制裝置。例如,控制通過油壓而動作的鉗式制動器(caliper brake)、鼓式制動器(drum brake)等制動裝置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也能夠適用本發(fā)明。
[0129](b)、在上述實施方式的油壓發(fā)生部21中,靠壓活塞31、即將活塞31移動插入缸體30內(nèi)而產(chǎn)生油壓,但是本發(fā)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通過拉動活塞、即將活塞從缸體拉出而產(chǎn)生油壓。這種情況下,作為活塞與第一操作桿部的連結部分的棒部僅受到拉伸力。因此,棒部不會產(chǎn)生屈曲,能夠降低連結部分的剛性,實現(xiàn)棒部的輕量化。但這種情況下,由于產(chǎn)生棒的從缸體面積減去棒的面積所得面積乘以油壓所得的力,因此缸體需要比上述實施方式更大的直徑。
[0130](C)、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圖5中,使用油壓管34f作為第二油路34c,但是也可以使用穿過配管孔34e或穿過罩體部件25與握持部主體24之間的內(nèi)部油壓軟管34h。另外,也可以在握持部分20b上開設孔而構成第二油路。這種情況下,需要將孔的端部利用栓體密封。
[0131](d)、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使第一復位彈簧42a的一端接觸活塞31的端面,但是如圖17所示,也可以將第一復位彈簧742a的一端收納在形成于活塞731上的收納孔731a中。由此,能夠容易確保活塞731移動到第二位置時的彈簧收納空間。因此,彈簧的設計自由度提聞。
[0132](e)、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將控制桿部件22由制動操作和變速操作用的第一操作桿部36和變速操作用的第二操作桿部37構成,但是也可以通過一根操作桿部的繞第一軸的擺動進行制動操作,通過繞第二軸的一方向的擺動進行第一變速操作(例如降檔操作),通過繞第二軸的另一方向的擺動進行第二變速操作(例如升檔操作)。
[0133]在此,說明和圖示了本發(fā)明所選擇的實施方式,根據(jù)該公開,本發(fā)明技術所精通的內(nèi)容清楚明確,但是在不脫離權利要求所定義的本發(fā)明的構思或范圍的情況下,能夠進行各種修正和變更。另外,本發(fā)明的多個實施方式的說明僅以圖示為目的,并非隨附權利要求及等同內(nèi)容所限定本發(fā)明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自行車用控制裝置,能夠安裝在自行車的車把上,能夠控制制動裝置和變速裝置,其中,該自行車用控制裝置具備: 外殼部件,所述外殼部件具有在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在長度方向上延伸的握持部分以及設置在所述握持部分的第一端側并能夠安裝在所述車把上的安裝部分; 控制桿部件,所述控制桿部件能夠相對于所述外殼部件擺動; 變速操作機構,所述變速操作機構設置在所述外殼部件上,用以控制能夠與所述變速裝置連結的控制線纜;以及 油壓發(fā)生部,所述油壓發(fā)生部具有設置在所述外殼部件上且比所述變速操作機構更靠近所述握持部分的第二端側配置的缸體、能夠在所述缸體內(nèi)移動且由所述控制桿部件操作的活塞、和與所述缸體在與所述長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并列設置并與所述缸體連通的蓄液器,所述油壓發(fā)生部用以控制所述制動裝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其中,所述油壓發(fā)生部還具有連通所述蓄液器和所述缸體的第一油路。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其中,所述缸體和所述蓄液器為圓筒形。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其中,所述缸體具有缸體軸,所述蓄液器具有蓄液器軸,所述缸體軸與所述蓄液器軸大致平行。
5.如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其中,所述缸體具有所述活塞側的開口端部和與所述開口端部相反一側的閉口端部, 所述閉口端部由密封部件密封封口。
6.如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其中,所述蓄液器具有所述外殼部件的第一端側的第一閉口端部和第二端側的第二閉口端部,所述第一閉口端部和所述第二閉口端部的至少一個由密封部件密封封口。
7.如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其中,還具有第二油路,所述第二油路與所述缸體連接,并與所述缸體和所述蓄液器的至少一個在與長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并列配置,以使所產(chǎn)生的油壓傳遞至所述制動裝置。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其中,所述第二油路是沿所述缸體和所述蓄液器的至少任一個設置的油壓管。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其中,所述第二油路是沿所述缸體和所述蓄液器的至少任一個設置的具有撓性的內(nèi)部油壓軟管。
10.如權利要求7至9任一項所述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其中,還具有連接部,所述連接部設置在所述外殼部件上,由所述第二油路與所述缸體連通,能夠與能夠連結制動裝置的外部油壓軟管連接。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自行車用控制裝置,其中,所述連接部設置在所述握持部分的第一端側。
【文檔編號】B62M25/08GK103895790SQ201310727032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2月26日
【發(fā)明者】渡會悅義, 狩山修, 松下達也, 中倉正裕 申請人:株式會社島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