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例如在車輛的電動助力轉向裝置等中使用的電動執(zhí)行機構。
背景技術:眾所周知,在例如車輛的電動助力轉向裝置中,為了輔助駕駛者對轉向裝置的旋轉操作而使用電動執(zhí)行機構即電動馬達的旋轉驅動力。該電動馬達由包括繼電器電路和電容器等電子設備的控制裝置控制而進行旋轉,該控制裝置中,電源電路和控制電路等多個電路通過連接端子連接。作為所述連接端子,具有例如以下的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連接端子。簡要地說,利用樹脂模制的插口型端子側的第一壓接元件上模制有細長的插入式梁腹,另一方面,插頭型端子的形成為平板狀的第二壓接元件在前端部沿軸向形成有插槽而形成為叉狀。并且,通過將所述第二壓接元件的前端部插入插口型的間隙內并向所述插槽內強行壓入所述插入式梁腹,將所述第一壓接元件與第二壓接元件連接。專利文獻1:(日本)特表2010-508646然而,在所述現(xiàn)有的端子連接結構中,在經由所述第二壓接元件的插槽將叉狀前端部推入插入式梁腹時,一邊使所述叉狀前端部向擴徑方向塑性變形一邊進行壓入,因此所述叉狀前端部壓接在插入式梁腹上的彈性力比較小,若未充分地插入到規(guī)定的插入位置,則無法得到叉狀前端部對插入式梁腹的大的保持力。其結果是,在叉狀前端部的插入量不夠時,可能因振動等而導致所述第一壓接元件與第二壓接元件的電連接性降低。
技術實現(xiàn)要素:本發(fā)明鑒于所述現(xiàn)有的技術問題而提出方案,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確保穩(wěn)定且牢固的連接狀態(tài)的端子連接結構。本申請技術方案1所涉及的發(fā)明的顯著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第一連接端子的第一電路和具有與所述第一連接端子電連接的第二連接端子的第二電路;所述第一連接端子至少使前端部形成為矩形平板狀,另一方面,所述第二連接端子具有一對彈性接觸片,該一對彈性接觸片的各前端緣以寬度比所述第一連接端子的寬度尺寸小的開口間隙對置配置;通過使所述第一連接端子的前端部克服所述第二連接端子的兩個彈性接觸片的彈性力而插入所述開口間隙內,將所述第一連接端子的前端部與第二連接端子連接。技術方案2所記載的發(fā)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連接端子的寬度方向的兩側,形成有將該第一連接端子向所述兩個彈性接觸片的開口間隙方向引導的導向部。技術方案3所記載的發(fā)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兩個彈性接觸片中,各中央部側通過合成樹脂材料的端子保持件而被模制,并且所述各前端緣側在由所述端子保持件分隔成的棱柱狀的插通孔內對置地設置;所述導向部在形成所述插通孔的內壁面中的位于所述開口間隙的長度方向兩端的內表面上沿第一連接端子的插入方向形成為長槽狀。技術方案4所記載的發(fā)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連接端子的前端部的至少一側緣上,形成有插入導向用的第一錐面。技術方案5所記載的發(fā)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連接端子的前端部的至少一端緣上,形成有插入導向用的第二錐面。技術方案6所記載的發(fā)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兩個接觸片的對置的前端部形成為大致水平狀。技術方案7所記載的發(fā)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連接端子的前端部的基部側緣上,形成有切口部。技術方案8所記載的發(fā)明的特征在于:在插入所述第一連接端子之前,在所述第一連接端子與第二連接端子之間涂敷有粘著部件。技術方案9所記載的發(fā)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兩個接觸片之間的間隙內預先涂敷有粘著部件。根據(jù)技術方案1所涉及的發(fā)明,在將第一連接端子克服兩個連接片的彈性力而插入開口間隙時,利用兩個連接片的彈性恢復力以嵌入第一連接端子的前端部的兩側面的狀態(tài)進行壓接,因此能獲得穩(wěn)定且牢固的連接。其結果是,能夠抑制第一連接端子與第二連接端子之間的電連接性的降低。根據(jù)技術方案2、3所涉及的發(fā)明,第一連接端子由導向部向開口間隙方向引導,因此能抑制插入時第一連接端子的位置偏移而獲得順暢的插入性。附圖說明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所涉及的電動執(zhí)行機構的端子連接結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橫剖視圖。圖2是上述端子連接結構的主要部分的縱剖視圖。圖3是表示應用本實施方式的端子連接結構的電動助力轉向裝置的側視圖。圖4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電動執(zhí)行機構的縱剖視圖。圖5是上述電動執(zhí)行機構的分解立體圖。圖6是表示上述電動執(zhí)行機構的主要部分的立體圖。圖7是表示供本實施方式的端子連接結構利用的端子保持件的立體圖。圖8是從上述端子保持件的底面?zhèn)扔^察到的立體圖。圖9是表示供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利用的端子保持件的俯視圖。附圖標記說明如下:1電動執(zhí)行機構2馬達單元3控制單元4馬達殼體5電動馬達6ECU殼體7~9三相端子(第一連接端子)7a~9a前端部7b~9b第一錐面7c~9c第二錐面12蓋體13變換器基板14控制電路基板15樹脂母線基板18端子保持件25、26通電端子(第一連接端子)27~31貫通孔27a~31a導向槽(導向部)32~36插口型端子(第二連接端子)32a~36a、32b~36b分割部32c~36c中央部32e、32f~36e、36f前端部(彈性接觸片)32d~36d基端部C開口間隙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圖對將本發(fā)明所涉及的電動執(zhí)行機構的端子連接結構應用于例如機動車的電動助力轉向裝置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第一實施方式]如圖3所示,電動助力轉向裝置在轉向軸SS的前端側設有在內部收納有齒條和小齒輪的齒輪箱GC,并且在該齒輪箱GC的所述轉向軸SS的前端部所處的一端部設有對該轉向軸SS的旋轉轉矩進行檢測的轉矩傳感器TS。另外,在所述齒輪箱GC的側部,經由托架1a設有輔助所述轉向軸SS的旋轉力的電動執(zhí)行機構1,并且,在另一端部,設有對所述電動執(zhí)行機構1的旋轉轉矩進行檢測的第二轉矩傳感器TS。如圖3~圖5所示,所述電動執(zhí)行機構1包括:配置在中央側的馬達單元2;配置在該馬達單元2的一端側的控制單元3(ECU);配置在馬達單元2的另一端側的減速機構40。所述馬達單元2在馬達殼體4的內部收納有電動馬達5等,另一方面,控制單元3在ECU殼體6的內部收納有對所述電動馬達5的旋轉進行控制的多個電路基板。所述馬達殼體4形成為有底圓筒狀,經由一體設置在其一端外周上的三個凸臺部4a的各安裝孔4b且借助未圖示的螺栓安裝在所述減速機構40上,并且一體設置在其另一端外周上的大徑部4c借助在形成于外周三個凸臺部4d的螺栓孔4e中穿過的未圖示的螺栓從軸向與所述ECU殼體6結合。如圖4所示,收納配置在該馬達殼體4的內部的所述電動馬達5在馬達軸5a的外周上固定有轉子5b,并且在該轉子5b的外周側以一定的間隙配置有卷繞導線而成的第一電路即定子5c。另外,在所述定子5c上電連接有第一連接端子即三根三相端子7、8、9,如圖5等所示,該三相端子7~9從所述大徑部4c側向前方平行地突出設置。另外,在所述馬達軸5a的前端側安裝有傳感器保持板10,在該傳感器保持板10上,通過多個螺釘11b安裝固定有傳感器基板11,該傳感器基板11設有對所述馬達軸5a的轉速進行檢測的旋轉傳感器11a。所述ECU殼體6形成為有底圓筒狀,在其一端側通過未圖示的螺栓固定有封閉該一端側的開口的蓋部12,并且在內部將所述多個電路基板中的一個第二電路即變換器基板13、控制電路基板14及樹脂母線基板15收納配置成層疊狀態(tài)。另外,在該ECU殼體6的前端外周和后端外周上,在沿周向隔開120°的位置分別形成有三個凸臺部6a、6b,并且在上述各凸臺部6a、6b上分別形成有螺栓孔6c、6d。未圖示的多個螺栓分別穿過上述各凸臺部6a、6b的所述螺栓孔6c、6d、所述馬達殼體4的各螺栓孔4e及經由三個凸臺部12a形成在所述蓋體12的外周上的各螺栓孔12b,所述馬達殼體4和蓋體12通過上述未圖示的多個螺栓與ECU殼體6以緊固在一起的狀態(tài)一體結合。另外,ECU殼體6在其底壁6e的外周側對置位置貫通形成有兩個矩形窗6f、6g。所述變換器基板13作為電力轉換電路基板而發(fā)揮功能,如圖4及圖6所示,在其一端面?zhèn)劝惭b有作為對電動馬達5的旋轉進行控制的半導體開關元件的MOSFET(金屬半場效晶體管)16和用于除去噪音的電解電容器17等電子部件,并且在其外周側安裝固定有由樹脂材料構成的后述的端子保持件18。另外,在變換器基板13的與所述端子保持件18對應的部位,形成有長孔狀的開口窗13a。所述控制電路基板14對所述MOSFET16等進行控制,其安裝有未圖示的微型計算機。所述樹脂母線基板15作為電源電路基板而發(fā)揮功能,如圖6所示,在其上表面上安裝有用于除去噪音的線圈19、電源繼電器20及用于除去噪音的鋁電容器21等電子部件。所述電源繼電器20通過點火開關的閉合、斷開操作而使繼電器閉合、斷開來向所述電動馬達5通電或者對切斷通電。所述蓋部12在后端側一體設有與未圖示的蓄電池電源連接的連接器12c,由此向所述變換器基板13、控制電路基板14、樹脂母線基板15及所述電動馬達5供給電力。以下,對向所述電動馬達5供給電力的具體結構進行說明。首先,在所述蓋部12上固定兩個平板狀的插頭型的第一電源端子22a、22b,該第一電源端子22a、22b的各基端部與所述連接器12c連接固定,并且,該第一電源端子22a、22b的各前端部從軸向插入到設在所述樹脂母線基板15上的插口型的第二電源端子23a、23b中并焊接結合。另外,圖5中,在所述樹脂母線基板15的比所述第二電源端子23a、23b更靠上方的位置,設有經由母線與所述第二電源端子23a、23b連接的插口型的一對通電端子24a、24b。另一方面,在所述變換器基板13的所述端子保持件18上,插頭型的一對正極通電端子25和負極通電端子26朝向所述樹脂母線基板15突出設置,上述各通電端子25、26經由所述控制電路基板14的外周切口部14a與所述通電端子24a、24b連接。如圖6~圖8所示,所述變換器基板13的端子保持件18形成為細長的矩形框狀,在其內部形成有五個棱柱狀的貫通孔27~31,并且在該各貫通孔27~31的內部分別固定有第二連接端子即五個插口型端子32~36。圖7、圖8中,所述通電端子25、26預先與右側的兩個插口型端子32、33連接,并且,圖中,在左側的三個插口型端子34、35、36上,所述電動馬達5的三相端子7~9經由所述ECU殼體6的開口窗6f和形成在變換器基板13上的開口窗13a而與所述端子保持件18的其他三個插口型端子34、35、36連接。具體而言,如圖6~圖8所示,所述端子保持件18固定在變換器基板13的一端面外周側,在所述各貫通孔27~31的沿端子保持件18的長度方向分別對置的各內表面上,分別沿上下方向形成有長槽狀的各一對導向槽27a~31a。也就是說,所述各導向槽27a~31a以各端子32~36的后述的各分割部之間的各開口間隙C為中心沿上下方向形成。另外,在所述各導向槽27a、28a的供各通電端子25、26插入的一側的端緣上,形成有倒梯形形狀(鳩尾狀)的導向用錐面27b、27c、28b、28c,另一方面,在各導向槽29a~31a的供所述三相端子7~9插入的一側的端緣上,同樣也分別形成有倒梯形形狀的導向用錐面29b、29c、30b、30c、31b、31c。此外,如圖1及圖8所示,所述各貫通孔27~31的形成有導向槽27a~31a的部位向下方(變換器基板13側)突出設置。所述插口型端子32~36通過折彎能發(fā)生彈性變形的銅材等金屬板材而形成,并且如圖1及圖8所示,所述插口型端子32~36從所述端子保持件18的寬度方向的中心開始而分割形成為兩部分。上述各分割部32a~36b從側面觀察大致折彎形成為曲拐狀,并且上述各分割部32a~36b的中央部32c~36c在端子保持件18的樹脂成形時被模制固定在該端子保持件18內。此外,位于所述端子保持件18的長度方向兩端側的插口型端子32、36的一方的分割部32b、36b形成為大致平坦狀而不具有相當于其他分割部的基端部的部位,上述中央部被模制固定在端子保持件18內。另外,所述各插口型端子32~36的分割部32a~36a的折彎形成為L形的基端部32d~36d使各自的底面通過焊錫Q固定于在變換器基板13上露出的母線13b的上表面上,而位于長度方向的兩端側的插口型端子32、36的單側的基端部被模制,因此沒有進行焊錫。另外,位于長度方向中央側的插口型端子33~35的一方的分割部33b~35b的各基端部33d~35d通過焊錫Q固定于在變換器基板13上露出的銅板上,這是為了確保固定強度,并且上述各基端部33d~35d不與其他電路連接。而且,所述各分割部32a~36b的彈性接觸片即各前端部32e、32f~36e、36f,為方便起見,如表示一個前端部35e、35f的圖1的雙點劃線所示,在三相端子7~9插入之前彼此大致水平地配置,并且使其平坦的兩個前端面35g、35h分別對置(對峙)地配置。在各前端部35e、35f的對置的前端面35g、35h之間,形成有規(guī)定的微小開口間隙C。該各開口間隙C大致細長地形成,且整體上設定為大致均勻的寬度W。該各開口間隙C的寬度W形成為比所述三相端子7~9和通電端子25、26的壁厚寬度W1略小。為方便起見,基于圖1、圖2所示的一個三相端子8對所述三相端子7~9和通電端子25、26進行說明。三相端子8形成為長板狀,在前端部8a(通電端子25、26為基端部25a、26a側)的兩側面及兩端面上形成插入導向用的第一錐面8b及第二錐面8c而形成為銳角狀。另外,在所述各前端部8a的基端部側的兩側緣上,形成有一對切口槽8d、8d。另外,如圖2所示,在所述各插口型端子32~36的基端部32d~36d的兩側緣上,形成有呈半圓弧狀的一對切口槽32k、32l~36k、36l。此外,所述減速機構40對從所述電動馬達5傳遞來的旋轉速度進行減速并傳遞到所述齒條,其由收納在箱體40a的內部的多個齒輪構成。[本實施方式的作用]以下,對本實施方式的作用進行說明,主要對將所述三相端子7~9與端子保持件18的各插口型端子34~36連接的情況進行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將所述通電端子25、26相對于各插口型端子32、33插入的情況也具有相同的作用,故省略其具體的說明。即,當將所述馬達殼體4與ECU殼體6及蓋體12組裝時,如圖5所示,所述一對通電端子25、26使其基端部插入所述端子保持件18的兩個插口型端子32、33的開口間隙C、C內而連接。在該狀態(tài)下,若以圖1所示的三相端子7~9的一個端子8為例進行觀察,則為了將所述三個三相端子7~9經由所述開口窗6f、13a與所述插口型端子34~36連接,首先,將三相端子8的前端部8a經由自身的第二錐面8c和所述導向用的錐面30b插入兩個導向槽30a、30a,在保持該狀態(tài)不變而沿兩個導向槽30a、30a推入時,所述前端部8a經由所述第一錐面8b、8b順暢地進入所述兩個分割部35a、35b之間的開口間隙C。接著,在將前端部8a向開口間隙C內進一步推入時,如圖1的實線所示,插口型端子35的兩個前端部35f、35e克服自身的彈性反作用力而相互向打開方向撓曲變形同時允許前端部8a的插入。也就是說,所述端子8的前端部8a側的兩側面能夠一邊與各對置前端面35g、35h滑動接觸一邊插入至規(guī)定量。由此,所述端子8通過插口型端子35的兩個前端部35e、35f的彈性恢復力,以被與前端部8a側的兩側面對置的前端面35g、35h的下部前端緣35m、35n嵌入的狀態(tài)保持為夾持狀態(tài)。尤其是在拔出三相端子8的方向(箭頭方向)上的力進行作用時,要使所述各前端部35e、35f返回到原來的位置的力發(fā)生作用,因此所述對置的前端面35g、35h的下部前端緣35m、35n進一步嵌入。因此,三相端子8穩(wěn)定且牢固地與插口型端子35連接。其結果是,三相端子8與插口型端子35之間的電連接性提高。另外,能夠增大三相端子8相對于插口型端子35的插入量(插入位置)的允許誤差,因此插入作業(yè)變得容易,并且制造成本也能夠降低。也就是說,即使因三相端子8的長度偏差或者插口型端子35的高度的偏差而導致接合位置在三相端子8的軸向上偏離,也能夠牢固地連接,能夠允許所述接合位置的偏差。如此,在將所述三相端子7~9插入所述各開口間隙C內時,不管該插入量如何,都能將所述三相端子7~9以夾持狀態(tài)嵌入固定于兩個前端部32e、32f~36e、36f之間,因此能穩(wěn)定且牢固地連接。另外,所述通電端子25、26和插口型端子32、33側也形成為相同的結構,因此也同樣能穩(wěn)定且牢固地連接。并且,在該實施方式中,通過所述各貫通孔27~31的對置的導向槽27a~31a和導向用的錐面27b、27c~31b、31c,能夠高精度地將各端子7~9、25、26的各前端部7a~9a、25a、26a引導到各開口間隙C內,因此插入負荷變小而使插入作業(yè)變得極其容易。另外,在所述各端子前端部7a~9a、25a、26a上也形成有第一錐面7b~9b、25b、26b及第二錐面7c~9c、25c、26c等,因此與所述各導向槽27a~31a的導向作用相互結合而能夠更加切實且順暢地插入。另外,如圖2所示,在各插口型端子32~36的基端部32d~36d上形成有切口槽32k、32l~36k、36l,因此當所述三相端子7~9等從下側插入時,基端部32d~36d通過所述各切口槽32k、32l~36k、36l而略微變形,從而能夠緩和作用于該基端部32d~36d(焊錫Q部位)的集中應力。即,當三相端子7~9、通電端子25、26插入端子保持件18的貫通孔27~31時,若各端子前端部7a~9a、25a、26a與導向用錐面29b、29c~31b、31c、27b、27c、28b、28c等接觸,則上述端子7~9、25、26將端子保持件18向插入方向按壓,因此插入負荷作用于基端部32d~36d。因此,通過設置所述切口槽32k、32l~36k、36l,能夠使由插入各端子7~9、25、26時的插入負荷引起的應力集中于切口槽32k、32l~36k、36l,從而能夠緩和作用于各基端部32d~36d的集中應力。具體而言,在插入三相端子7~9時,若第一錐面7b~9b及第二錐面7c~9c等插入到各前端部34e、34f~36e、36f內,則該插入負荷向插入方向作用,在各基端部34d~36d,向拉起焊錫部位Q的方向施加應力,因此有可能會降低焊錫部位Q的耐久性和焊錫產生的保持力(焊錫有脫落的趨勢),但通過利用所述各切口槽34k、34l~36k、36l而使應力在切口槽34k、34l~36k、36l處分散,并且以拉伸該切口槽34k、34l~36k、36l的形成部位的方式吸收應力,能夠緩和向所述基端部34d~36d的應力集中。另一方面,在插入通電端子25、26時,在基端部32d~33d以按壓焊錫部位Q的方式作用應力,因此有可能會由于基端部32d~33d的壓縮變形而導致焊錫部位Q的耐久性和焊錫產生的保持力降低,但通過利用切口槽32k、32l~33k、33l使應力分散,并且使該切口槽32k、32l~33k、33l的形成部位被壓縮而吸收應力,能夠緩和向所述基端部32d~33d的應力集中。其結果是,能夠抑制各基端部32d~36d從各焊錫Q的部位剝離。[第二實施方式]作為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如圖9所示,在所述插口型端子32~36的各對置的前端部32e、32f~36e、36f的、從所述模制樹脂材料露出的根部部位的兩側,分別形成有圓弧狀的切口槽32i、32j~36i、36j。另外,在所述插口型端子32~36的前端部32e、32f~36e、36f的各開口間隙C周圍,預先涂敷有粘著劑37。即,所述粘著劑37可以涂敷于各貫通孔27~31的整體,而在本實施方式中,涂敷在包括各開口間隙C的前端部32e、32f~36e、36f的周圍。另外,所述粘著劑37也可以僅涂敷在各前端部32e、32f~36e、36f的下表面?zhèn)龋?,例如三相端?~9插入各開口間隙C一側的下表面?zhèn)龋硗庖部梢酝糠笤诓迦牒蟮纳媳砻鎮(zhèn)?。所述粘著?7使用熱固化性粘合劑,通過向所述各端子通電來利用該端子的電阻熱進行粘著。其他結構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因此,該實施方式當然能獲得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通過在所述各對置的前端部32e、32f~36e、36f形成切口槽32i、32j~36i、36j,當所述各端子7~9、25、26插入到各開口間隙C內時,如之前所述相同地,利用所述各切口槽32i、32j~36i、36j使集中應力分散,并且利用該形成部位吸收應力,因此,對所述各前端部32e、32f~36e、36f的根部的集中應力降低,并且向插入方向和相反方向的撓曲變得容易,因所述插入作業(yè)性變得良好。另外,通過涂敷所述粘著劑37,當所述各端子7~9、25、26插入到各開口間隙C內時,能夠利用所述粘著劑37對與各前端部32e、32f~36e、36f的前端緣之間發(fā)生滑動時所產生的金屬粉等污染物進行捕集,因此能夠抑制由金屬粉等的分散所導致在電路基板上的未預想到的短路等的產生。而且,由于能夠抑制污染物的飛散,因此無需利用絕緣材料預先對電路基板進行表面涂層,或者能夠減小表面涂層面積,因此從這點來看也能實現(xiàn)制造成本的降低。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所述實施方式的結構,也可以考慮撓性等而任意地改變所述各端子7~9、25、26和插口型端子32~36的壁厚。但是,各端子7~9、25、26的壁厚寬度W1比開口間隙C的寬度略大這一情況與上述說明是相同的。另外,本發(fā)明中作為電動執(zhí)行機構的應用對象并不局限于所述電動助力轉向裝置,也能夠應用于電動制動裝置、內燃機的可變動閥裝置等電動執(zhí)行機構。以下,對從所述實施方式把握的所述技術方案以外的發(fā)明的技術性思想進行說明。[技術方案a]一種電動執(zhí)行機構的端子連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動執(zhí)行機構包括具有第一連接端子的第一電路和具有與所述第一連接端子電連接的第二連接端子的第二電路,并能夠將所述第一連接端子與第二連接端子連接;所述電動執(zhí)行機構的端子連接方法包括:利用樹脂模制所述第二連接端子,以覆蓋由對置的各前端緣形成的、寬度比所述第一連接端子的寬度尺寸小的開口間隙的第一工序;在所述開口間隙中涂敷粘著劑的第二工序;在所述開口間隙中涂敷有粘著劑的狀態(tài)下,將所述第一連接端子插入所述開口間隙而與所述第二連接端子連接的第三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