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鋪設浮置道床的調高調平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鋪設浮置道床的調高調平裝置。傳統(tǒng)隔振器不滿足地面高度和平順要求。本發(fā)明包括內套筒、彈簧、外套筒、擋圈、墊板,內套筒通過錨栓裝置固定在基底上;內套筒上端以可旋轉方式設置在外套筒頂部,其下端伸入外套筒內;彈簧置于外套筒內部,并與內套筒通過錨固裝置連接;擋圈卡合固定在彈簧下部與外套筒內壁之間;墊板設置在內套筒與基底之間。本發(fā)明內套筒內的彈簧與內套筒通過錨固裝置連接,減少彈簧受力與內套筒產生的相對位移,增強了隔振器的整體性。置于不平的地面時,墊板設置于上述隔振系統(tǒng)與基底之間,保證了隔振系統(tǒng)的水平,內外套筒的螺紋連接保證了隔振系統(tǒng)的高度,從而實現(xiàn)了調高調平的目的。
【專利說明】一種鋪設浮置道床的調高調平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領域,涉及一種鋼彈簧浮置板調高調平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城市人口的爆棚增長,地鐵以運量大、速度快、無擁堵等優(yōu)勢越來越成為人們生活出行的主流選擇,承擔起越來越艱巨的居民出行運輸任務。地鐵在中國迅猛發(fā)展,與此同時與地鐵相適應的軌道系統(tǒng)也在逐步優(yōu)化,鋼彈簧浮置板作為新型軌道形式的一種,具有良好的減振效果,顯著的降噪效果,因此在地鐵軌道中得到廣泛的應用。但與此同時,在鋼彈簧浮置板的實際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以下幾個問題亟待解決:
1.由于基地混凝土墊層的厚度不均或者板厚澆筑高度偏差造成隔振器與預留空間不相匹配,為了適應隔振器的工廠流水生產,減少供貨周期,提高施工速度,亟需一種可以高度可調的隔振器來適應不同條件下的隔振器高度要求。
[0003]2.工程施工過程中,因為軌道斷面尺寸受到道路紅線的制約,該種條件下不允許將隔振器布置在鋼軌外側,施工誤差等原因導致隔振器安裝在鋼軌下側,不利于工程后期維修更換,因此亟需設計一種具有抗傾覆功能的隔振器可以使得隔振器最大程度的擺脫位置制約,并且使系統(tǒng)設計充分滿足抗傾覆安全性要求。
[0004]3.根據大量的實際數據搜集和現(xiàn)場實測數據的反應,在板與板交接的過渡段,最容易產生顛簸,造成行車的不平順,嚴重影響了旅客的行車心情,而造成過渡段產生不平順的原因是因為兩板交接的過渡段剛度不同,在收到外力的作用下會有明顯不同的下沉位移,形成較為明顯的位移高度差,因此亟需一種利用剛度控制實現(xiàn)自動調平功能的鋼彈簧浮置板系統(tǒng)用自動調平裝置。
【發(fā)明內容】
[0005]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于鋼彈簧浮置板系統(tǒng)的自動調平裝置,以實現(xiàn)提高鋼彈簧通用性、浮置板抗傾覆能力及列車運行平穩(wěn)度的目的。
[0006]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鋪設浮置道床的調高調平裝置,包括內套筒、彈簧、外套筒、擋圈、墊板,內套筒通過錨栓裝置固定在基底上;內套筒上端以可旋轉方式設置在外套筒頂部,其下端伸入外套筒內;彈簧置于外套筒內部,并與內套筒通過錨固裝置連接;擋圈卡合固定在彈簧下部與外套筒內壁之間;墊板設置在內套筒與基底之間。
[0007]本發(fā)明內套筒內的彈簧與內套筒通過錨固裝置連接,減少彈簧受力與內套筒產生的相對位移,增強了隔振器的整體性。通過基底螺栓的錨固作用,增大了鋼彈簧浮置板的抵抗彎矩,提高了浮置板的抗傾覆能力,不僅滿足了工程施工中的某些特殊施工要求,同時方便了工程施工維修。當上述設置組成的隔振系統(tǒng)置于不平的地面時,墊板設置于上述隔振系統(tǒng)與基底之間,保證了隔振系統(tǒng)的水平,內外套筒的螺紋連接保證了隔振系統(tǒng)的高度,從而實現(xiàn)了調高調平的目的。
[0008]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墊板為楔形混凝土塊,墊板的下端面設置成傾斜狀。這樣,在具有一定坡度的地面上鋪設浮置道床時,楔形墊板可以更好地保證隔振系統(tǒng)的水平。
[0009]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墊板上設有預埋螺栓,內套筒底部帶有螺紋孔,內套筒與預埋螺栓為螺紋配合。當然也可以在內套筒底部固定一螺栓,墊板上預設螺紋孔,同樣起到將內套筒固定在基底的目的。
[0010]優(yōu)選地,鋼彈簧外套筒具有兩個部分,A筒與B筒,A筒置于B筒上方,所述A筒、B筒壁上設有螺紋,A筒和B筒之間通過螺紋連接。
[0011]進一步地,A筒螺紋設置在外筒壁下半部,B筒螺紋設置在內筒壁上半部,擋圈設置在A筒內筒壁上。
[0012]進一步地,A筒螺紋設置在內筒壁下半部,B筒螺紋設置在外筒壁上半部,擋圈設置在B筒內筒壁上。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發(fā)明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外套筒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外套筒第一實施例A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外套筒第一實施例B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外套筒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外套筒第二實施例A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fā)明外套筒第二實施例B筒的結構示意圖。
[0014]上述附圖中,1、內套筒,2、彈簧,3、外套筒,4、擋圈,5、預埋螺栓,6、A筒,7、B筒,8、墊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以墊板下端面傾斜15°為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
[0016]實施例1
如圖1?5所示,本實施例包括內套筒1、彈簧2、外套筒3、擋圈4、墊板8,墊板8上設有預埋螺栓5,內套筒I底部帶有螺紋孔,內套筒I與預埋螺栓5為螺紋配合,并固定在基底上。內套筒I上端以可旋轉方式設置在外套筒3頂部,其下端伸入外套筒3內;彈簧2置于外套筒3內部,并與內套筒I通過錨固裝置連接。鋼彈簧外套筒3具有兩個部分,A筒6與B筒7,A筒6置于B筒7上方,A筒6和B筒7之間通過螺紋連接,A筒6螺紋設置在外筒壁下半部,B筒7螺紋設置在內筒壁上半部,通過A筒6、B筒7間螺紋咬合圈數不同調節(jié)鋼彈簧外套筒高度。擋圈4設置在A筒6內筒壁上。
[0017]如圖1、圖2所示,施工時,改變螺栓擰緊位置,使原來內套筒I和墊板8 二者固定一體,變?yōu)閮忍淄?、外套筒3和墊板8三者固定一體,增大了隔振器內部的穩(wěn)定性。
[0018]本發(fā)明內套筒I內的彈簧與內套筒I通過錨固裝置連接,減少彈簧受力與內套筒I產生的相對位移,增強了隔振器的整體性。通過基底螺栓的錨固作用,增大了鋼彈簧浮置板的抵抗彎矩,提高了浮置板的抗傾覆能力,不僅滿足了工程施工中的某些特殊施工要求,同時方便了工程施工維修。
[0019]實施例2
如圖6?8所不,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內套筒I底部固定一螺栓,在墊板8上預設螺紋孔,使內套筒I固定在基底上。A筒6螺紋設置在內筒壁下半部,B筒7螺紋設置在外筒壁上半部,擋圈4設置在B筒7內筒壁上。其余部分與第一實施例基本相同,這里不再贅述。
【權利要求】
1.一種鋪設浮置道床的調高調平裝置,包括內套筒、彈簧、外套筒、擋圈、墊板,彈簧置于外套筒內部,擋圈卡合固定在彈簧下部與外套筒內壁之間,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套筒通過錨栓裝置固定在基底上;內套筒上端以可旋轉方式設置在外套筒頂部,其下端伸入外套筒內;所述彈簧與內套筒通過錨固裝置連接;墊板設置在內套筒與基底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鋪設浮置道床的調高調平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墊板為楔形混凝土塊,墊板的下端面設置成傾斜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鋪設浮置道床的調高調平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墊板上設有預埋螺栓,內套筒底部帶有螺紋孔,內套筒與預埋螺栓為螺紋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鋪設浮置道床的調高調平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內套筒底部固定一螺栓,墊板上預設螺紋孔。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鋪設浮置道床的調高調平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鋼彈簧外套筒具有兩個部分,A筒與B筒,A筒置于B筒上方,所述A筒、B筒壁上設有螺紋,A筒和B筒之間通過螺紋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鋪設浮置道床的調高調平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筒螺紋設置在外筒壁下半部,所述B筒螺紋設置在內筒壁上半部,所述擋圈設置在A筒內筒壁上。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鋪設浮置道床的調高調平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筒螺紋設置在內筒壁下半部,所述B筒螺紋設置在外筒壁上半部,所述擋圈設置在B筒內筒壁上。
【文檔編號】E01B19/00GK104480804SQ201410779842
【公開日】2015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2月17日
【發(fā)明者】岳渠德, 封昌玉, 商文明, 譚廣州 申請人:江蘇振華軌道交通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