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集裝箱的裝卸機構。
背景技術:
集裝箱,是指具有一定強度、剛度和規(guī)格專供周轉(zhuǎn)使用的大型裝貨容器。使用集裝箱轉(zhuǎn)運貨物,可直接在發(fā)貨人的倉庫裝貨,運到收貨人的倉庫卸貨,中途更換車、船時,無須將貨物從箱內(nèi)取出換裝,因此,在現(xiàn)有物流領域中,集裝箱運輸已成為最為重要的運輸方式。
現(xiàn)有集裝箱在汽車運輸上的裝卸主要是采用吊裝的方式來實現(xiàn)的,這樣的方式需要借助大型的吊裝設備,對空間的要求較高,操作過程繁瑣,裝卸時間較長,而且安全性較低。
為此,人們研究處了另外的集裝箱裝卸裝置,如中國專利申請(申請?zhí)枺?4228883.1)公開了一種貯存或運輸用容器,包括容器本體,容器本體上設有液壓自升降支承裝置,該液壓自升降支承裝置中的至少四組可雙向移動的支腿缸組件在容器本體上對此分布。容器借助與液壓自升降支承裝置將自身支起,實現(xiàn)了大型容器的自升降裝卸功能。
上述的結構雖然能夠?qū)崿F(xiàn)集裝箱的裝卸,但其仍存在以下缺陷:裝卸過程中,僅僅依靠四個支腿缸組件的四個點來支撐集裝箱,由于集裝箱重量很重,因此難以保證支撐的穩(wěn)定性,裝卸時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較低。而且,上述的裝卸方式對裝卸地的地面平整度以及路面的軟硬程度的要求很高,如果地面不平整或地面軟硬不一致時,裝卸過程中,四個支腿缸組件不能保持平衡,就無法保證集裝箱的平穩(wěn)性,集裝箱內(nèi)的貨物容易傾斜從而導致重量失衡,裝卸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較低,而且還容易造成集裝箱內(nèi)貨物的損壞。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集裝箱的裝卸機構,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高集裝箱裝卸的穩(wěn)定性。
本發(fā)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一種集裝箱的裝卸機構,包括兩個用于分別固連在集裝箱后端兩側(cè)的頂升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裝卸機構還包括直線工作缸、用于固定在汽車上支撐集裝箱的車身底座和用于固定在集裝箱前端的支撐架,所述車身底座連接有能沿車身底座前后方向滑動的滑動架,所述滑動架位于所述支撐架的前側(cè)且當滑動架移動至車身底座后端時所述支撐架位于車身底座的后側(cè),所述直線工作缸的上端連接在支撐架上,所述直線工作缸的下端連接有下支撐腳且所述直線工作缸能夠驅(qū)動下支撐腳升降,所述直線工作缸驅(qū)動下支撐腳下降抵靠定位在滑動架上后能夠伸縮驅(qū)動支撐架升降。
本裝卸機構的工作原理:車身底座是直接固定在汽車上的,集裝箱裝載在汽車上運輸時,集裝箱直接放置在車身底座上由車身底座支撐,滑動架位于固定在集裝箱前端的支撐架的前側(cè)。在需要從汽車上卸下集裝箱時,控制直線工作缸伸長驅(qū)動下支撐腳下降,下支撐腳抵靠定位在滑動架上,控制固連在集裝箱后端兩側(cè)的頂升柱向下伸出直至與底面接觸,然后控制頂升柱繼續(xù)伸出能夠?qū)⒓b箱的后端向上頂起,直線工作缸同步繼續(xù)伸長,由于直線工作缸的下端通過支撐腳抵靠定位在滑動架上,上端連接在支撐架上,直線工作缸繼續(xù)伸長能夠?qū)⒅渭苓B同集裝箱的前端向上頂起,直線工作缸與頂升柱能夠一同帶動集裝箱上升離開車身底座,此時,集裝箱的前端支撐在滑動架上,后端支撐在頂升柱上。開動汽車前行,車身底座隨汽車一同前行,而由于集裝箱的前端是支撐在滑動架上的,因此在此過程中,滑動架能夠從車身底座的前端滑動到后端,此時,支撐架位于車身底座的后側(cè),控制直線工作缸和頂升柱同步收縮,使得集裝箱能夠向下移動直至放置在地面上。然后頂升柱停止工作,直線工作缸繼續(xù)收縮,驅(qū)動下支撐腳上升脫離滑動架,此時可以開動汽車使得汽車與集裝箱整體脫離完成卸載。當然,在需要將集裝箱裝載到汽車上時,直線工作缸驅(qū)動下支撐腳下降抵靠定位在滑動架上,控制直線工作缸和頂升柱工作一同將集裝箱向上頂起使集裝箱高于車身底座,然后開動汽車倒退,滑動架從車身底座的后端滑動到前端,此時集裝箱位于車身底座的上方,控制直線工作缸和頂升柱一同將集裝箱放下放置在車身底座上,將集裝箱跟車身底座固定即可完成裝載。
本裝卸機構通過滑動架、支撐架、直線工作氣缸與車身底座的配合作用,使得在裝載的升降過程中,集裝箱前端通過滑動架始終是支撐在車身底座上的,即集裝箱前端的受力支撐點始終在車身底座上,而車身底座是固定在汽車上的,對地面的平整度以及軟硬程度要求較低,即不管地面是否平整或軟硬是否一致,車身底座均能保持平穩(wěn),集裝箱裝卸的穩(wěn)定性好。而且本裝卸機構是集成與汽車上的,在集裝箱裝卸的過程中,無需組裝額外的部件,一個人便能完成集裝箱的整個裝卸過程,操作方便。
在上述的集裝箱的裝卸機構中,所述滑動架上開設有定位槽,所述下支撐腳上具有定位塊,所述定位塊在直線工作缸的驅(qū)動下能夠嵌入所述定位槽內(nèi)。在需要從汽車上卸下集裝箱時,控制固連在集裝箱后端兩側(cè)的頂升柱向下伸出直至與地面接觸,控制直線工作缸伸長驅(qū)動下支撐腳下降,下支撐腳的定位塊嵌入滑動架的定位槽內(nèi)并抵靠在定位槽的底壁上,同步控制直線工作缸與頂升柱繼續(xù)工作能夠一同帶動集裝箱上升離開車身底座,集裝箱的前端是抵靠在滑動架上。開動汽車前行,車身底座隨汽車一同前行,滑動架能夠從車身底座的前端滑動到后端,此時,支撐架位于車身底座的后側(cè),控制直線工作缸和頂升柱收縮,使得集裝箱能夠向下移動直至放置在地面上,在此過程中,由于定位槽和定位塊的配合設計,下支撐腳與滑動架之間能夠?qū)崿F(xiàn)水平方向上的定位,不會出現(xiàn)晃動,同時集裝箱的前端是通過下支撐腳抵靠在滑動架上的,通過重力的作用能夠?qū)崿F(xiàn)豎直方向上的定位,從而保證在集裝箱的裝載過程中集裝箱前端始終是穩(wěn)定的支撐在車身底座上的,不會晃動,同時車身底座是固定在汽車上的,對地面的平整度以及軟硬程度要求較低,即不管地面是否平整或軟硬是否一致,車身底座均能保持平穩(wěn),集裝箱裝卸的穩(wěn)定性更好。
在上述的集裝箱的裝卸機構中,所述定位槽為梯形槽且所述定位槽槽口的寬度大于槽底的寬度,所述定位塊的縱向截面呈梯形,所述定位塊的外側(cè)壁能夠與定位槽的內(nèi)側(cè)壁相貼合。定位槽和定位塊呈梯形設計,使得定位塊在上升和下降過程中均能夠起到一個導向的作用,能夠?qū)崿F(xiàn)快速的定位,使得集裝箱的裝載較為順暢。而且梯形結構的配合設計,定位塊嵌入定位槽中,底部抵靠在定位槽的底壁上,外側(cè)壁貼合在定位槽的內(nèi)側(cè)壁上,配合集裝箱重力的作用,始終具有被壓緊貼靠在定位槽內(nèi)的趨勢,進一步提高了集裝箱裝卸的穩(wěn)定性。
在上述的集裝箱的裝卸機構中,所述下支撐腳還包括下滑塊和若干下支撐臂,所述下滑塊滑動連接在所述支撐架上,所述下支撐臂包括支撐部一和支撐部二,所述支撐部一沿水平方向延伸且與所述下滑塊相固連,所述支撐部二由支撐部一豎直向下彎折形成,所述支撐部一和支撐部二之間圓弧過渡連接,所述支撐部二與所述定位塊相固連,所述直線工作缸的下端固定在下支撐臂上。下支撐腳通過下滑塊的設計滑動連接在支撐架上,從而能夠使得下支撐腳在上升或下降時平穩(wěn)性更好,能夠與滑動架之間形成快速、穩(wěn)定的定位。彎折狀的支撐臂使得定位塊能夠伸出與位于支撐架前側(cè)的滑動架相對能夠嵌入定位槽內(nèi),保證滑動架從車身底座的前端滑動到后端時,支撐架位于車身底座的后側(cè),集裝箱能夠下降到地面上,而集裝箱前端的受力支撐點又能保證始終是在車身底座上的,集裝箱裝卸的穩(wěn)定性好。同時多個下支撐臂的設計以及下支撐臂獨特的結構設計,能夠保證足夠的強度要求,進一步保證穩(wěn)定性。
在上述的集裝箱的裝卸機構中,所述支撐架上還滑動連接有上支撐腳,所述上支撐腳包括上滑塊和若干上支撐臂,所述上滑塊位于所述下滑塊的上方,所述上滑塊滑動連接在支撐架上且通過滑動能夠與支撐架抵靠定位,所述上支撐臂包括支撐部三和支撐部四,所述支撐部三沿水平方向延伸且與所述上滑塊相固連,所述支撐部四由支撐部三豎直向上彎折形成,所述支撐部三和支撐部四之間圓弧過渡連接,所述直線工作缸的上端固定在上支撐臂的支撐部四上。上滑塊滑動連接在支撐架上,直線工作缸伸長驅(qū)動下支撐腳下降,定位塊嵌入滑動架的定位槽中并抵靠在定位槽的底壁上,直線工作缸繼續(xù)伸長,由于定位孔抵靠在滑動架上,從而能夠推動上滑塊向上滑動能夠與支撐架抵靠定位,從而使得直線工作缸在頂起集裝箱前端時與支撐架之間的受力面較大,較為平穩(wěn),而且配合上支撐腳的上支撐臂的設計,使得直線工作缸的上端和下端能夠保證豎直,從而保證集裝箱在裝卸的升降過程中不會發(fā)生偏斜,穩(wěn)定性好。同時多個上支撐臂的設計以及上支撐臂獨特的結構設計,能夠保證足夠的強度要求,進一步保證穩(wěn)定性。當然,直線工作缸的上端也可以直接固定在支撐架上。
在上述的集裝箱的裝卸機構中,所述支撐架包括兩根水平設置的橫梁和兩根豎直設置的縱梁,所述橫梁與縱梁依次連接形成框狀結構,兩根縱梁相對的側(cè)壁上均設有滑槽一,所述上滑塊和下滑塊的兩端均滑動連接在對應的滑槽一內(nèi),所述上滑塊通過滑動能夠抵靠在支撐架位于上方的橫梁上。支撐架采用橫梁和縱梁組成的框狀結構,強度較高,與集裝箱的前端固連后,裝載過程中能夠平穩(wěn)的支撐起集裝箱的前端。而且上滑塊和下滑塊均滑動連接在兩縱梁之間,平穩(wěn)性較好,上滑塊能夠與上方的橫梁抵靠,頂起集裝箱時,受力較為均勻,穩(wěn)定性好。
在上述的集裝箱的裝卸機構中,所述橫梁與縱梁之間設有加強筋,所述橫梁、縱梁和加強筋之間形成三角結構。加強筋的設置,使得橫梁、縱梁和加強筋之間能夠形成穩(wěn)定的三角結構,強度好,不易變形,能夠穩(wěn)定的支撐起集裝箱的重量,保證了集裝箱能夠穩(wěn)定的裝卸。
在上述的集裝箱的裝卸機構中,所述下滑塊具有兩個且上下呈間隔分布,所述支撐部一上具有凸出的焊接部一,所述焊接部一位于兩下滑塊之間且上下兩側(cè)壁分別與兩下滑塊相對的側(cè)壁焊接,所述焊接部一的上下兩側(cè)與支撐部一之間均形成與臺階面一,兩臺階面一分別貼靠并焊接在兩下滑塊的表面,所述上滑塊具有兩個且上下呈間隔分布,所述支撐部三上具有凸出的焊接部二,所述焊接部二位于兩上滑塊之間且上下兩側(cè)壁分別與兩上滑塊相對的側(cè)壁焊接,所述焊接部二的上下兩側(cè)與支撐部三之間均形成與臺階面二,兩臺階面二分別貼靠并焊接在兩上滑塊的表面,位于上方的那個上滑塊通過滑動能夠抵靠在支撐架位于上方的那個橫梁上。上述的結構設計,能夠保證上支撐臂與兩個上滑塊、下支撐臂與兩個下滑塊之間的連接強度較好,不易斷開,保證集裝箱能夠穩(wěn)定的實現(xiàn)裝卸。
在上述的集裝箱的裝卸機構中,所述直線工作缸具有兩個且并排設置,兩個直線工作缸的上端分別與靠近上滑塊兩端部處的上支撐臂固連,兩個直線工作缸的下端分別與靠近下滑塊兩端部處的下支撐臂固連。設置兩個直線工作缸同步進行運作,上下4個支撐點能夠形成矩形結構,使得集裝箱裝載過程中兩側(cè)的受力較為均勻,同時也分散了受力,穩(wěn)定性更好。
在上述的集裝箱的裝卸機構中,所述車身底座上開設有滑槽二,所述滑動架的底部具有滑動部,所述滑動部滑動連接在所述滑槽二內(nèi)。通過滑槽二和滑動部的設計,直線工作缸與頂升柱繼續(xù)工作能夠一同帶動集裝箱上升離開車身底座時,開動汽車前行,使得滑動架能夠從車身底座的前端滑行到后端,此時集裝箱整體位于車身底座的后側(cè),從而能夠?qū)⒓b箱卸載到地上,而在此過程中,集裝箱前端的受力支撐點為滑動架,而滑動架始終是位于車身底座上的,對地面的平整度以及軟硬程度要求較低,即不管地面是否平整或軟硬是否一致,車身底座均能保持平穩(wěn),集裝箱裝卸的穩(wěn)定性好。反之,集裝箱的裝載過程也是如此。所述滑動部為滑塊或滑輪。
在上述的集裝箱的裝卸機構中,所述滑槽二設有兩個且并排設置,所述滑動架的底部呈長條狀且底部靠近兩端處均具有上述滑動部,所述滑動部滑動連接在對應的滑槽二內(nèi)。兩個滑槽的設計,使得滑動架的滑行更為平穩(wěn)、順暢,保證了集裝箱裝卸的穩(wěn)定性。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集裝箱的裝卸機構具有以下優(yōu)點:1、通過滑動架、支撐架、直線工作氣缸與車身底座的配合作用,使得在裝載的升降過程中,集裝箱前端通過滑動架始終是支撐在車身底座上的,即集裝箱前端的受力支撐點始終在車身底座上,而車身底座是固定在汽車上的,對地面的平整度以及軟硬程度要求較低,即不管地面是否平整或軟硬是否一致,車身底座均能保持平穩(wěn),集裝箱裝卸的穩(wěn)定性好。
2、通過定位槽和定位塊的配合設計,下支撐腳與滑動架之間能夠?qū)崿F(xiàn)水平方向上的定位,同時集裝箱的前端是通過下支撐腳抵靠在滑動架上的,通過重力的作用能夠?qū)崿F(xiàn)豎直方向上的定位,從而保證在集裝箱的裝載過程中集裝箱前端始終是穩(wěn)定的支撐在車身底座上的,不會晃動,裝卸的穩(wěn)定性更好。
3、上支撐腳和下支撐腳獨特的結構設計,能夠保證較強的支撐強度,同時配合與支撐架的滑動結構設計,使得集裝箱升降的平穩(wěn)性更好,進一步提高了裝卸的穩(wěn)定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集裝箱的裝卸機構與集裝箱的安裝結構圖。
圖2是集裝箱的裝卸機構去掉集裝箱后的結構圖。
圖3是直線工作缸與支撐架的連接結構圖。
圖4是直線工作缸與上支撐臂和下支撐臂的連接結構圖。
圖5是滑動架與車身底座的連接結構圖。
圖6是滑動架的立體結構圖。
圖7是集裝箱安裝在汽車上運輸時的結構圖。
圖8是直線工作缸與頂升柱一同頂起集裝箱離開車身底座時的結構圖。
圖9是汽車前行后滑動架從車身底座的前端滑動到后端時的結構圖。
圖10是直線工作缸和頂升柱收縮使集裝箱下降卸載在地面上時的結構圖。
圖11是下支撐腳上升脫離滑動架完成裝卸后的結構圖。
圖中,1、集裝箱;2、頂升柱;3、直線工作缸;4、車身底座;4a、滑槽二;5、支撐架;5a、橫梁;5b、縱梁;5b1、滑槽一;5c、加強筋;6、滑動架;6a、定位槽;6b、滑動部;7、下支撐腳;7a、定位塊;7b、下支撐臂;7b1、支撐部一;7b1a、焊接部一;7b1b、臺階面一;7b2、支撐部二;7c、下滑塊;8、上支撐腳;8a、上滑塊;8b、上支撐臂;8b1、支撐部三;8b1a、焊接部二;8b1b、臺階面二;8b2、支撐部四;9、汽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發(fā)明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如圖1-11所示,本集裝箱的裝卸機構,包括直線工作缸3、滑動架6、兩個用于分別固連在集裝箱1后端兩側(cè)的頂升柱2、用于固定在汽車9上支撐集裝箱1的車身底座4和用于固定在集裝箱1前端的支撐架5。
如圖2和5所示,車身底座4上開設有滑槽二4a,滑槽二4a設有兩個且并排設置,滑動架6的底部呈長條狀且靠近兩端處的底部均具有滑動部6b,滑動部6b滑動連接在對應的滑槽二4a內(nèi),本申請中,滑槽二4a的截面呈T字形,滑動部6b為T字形滑塊,當然,滑動部6b也可以為滑輪。車身底座4上還設有能夠?qū)⒎胖迷谲嚿淼鬃?上的集裝箱1鎖定的鎖定件。
滑動架6位于支撐架5的前側(cè)且當滑動架6移動至車身底座4后端時支撐架5位于車身底座4的后側(cè),直線工作缸3的上端通過上支撐腳8滑動連接在支撐架5上,直線工作缸3的下端連接有下支撐腳7且直線工作缸3能夠驅(qū)動下支撐腳7下降抵靠定位在滑動架6上或驅(qū)動下支撐腳7上升脫離滑動架6。
具體地說,如圖2和3所示,支撐架5包括兩根水平設置的橫梁5a和兩根豎直設置的縱梁5b,橫梁5a與縱梁5b依次連接形成框狀結構,橫梁5a與縱梁5b之間設有加強筋5c,橫梁5a、縱梁5b和加強筋5c之間形成三角結構。兩根縱梁5b相對的側(cè)壁上均設有滑槽一5b1。
如圖2、3和4所示,下支撐腳7還包括定位塊7a、下滑塊7c和若干下支撐臂7b,下滑塊7c的兩端分別滑動連接在對應兩縱梁5b上的滑槽一5b1內(nèi),下滑塊7c具有兩個且上下呈間隔分布。下支撐臂7b包括支撐部一7b1和支撐部二7b2,支撐部一7b1沿水平方向延伸,支撐部二7b2由支撐部一7b1豎直向下彎折形成,支撐部一7b1和支撐部二7b2之間圓弧過渡連接。支撐部一7b1上具有凸出的焊接部一7b1a,焊接部一7b1a位于兩下滑塊7c之間且上下兩側(cè)壁分別與兩下滑塊7c相對的側(cè)壁焊接,焊接部一7b1a的上下兩側(cè)與支撐部一7b1之間均形成與臺階面一7b1b,兩臺階面一7b1b分別貼靠并焊接在兩下滑塊7c的表面,支撐部二7b2與定位塊7a相固連。直線工作缸3的下端固定在下支撐臂7b的支撐部二7b2上。
如圖2、3和4所示,上支撐腳8包括上滑塊8a和若干上支撐臂8b,上滑塊8a的兩端滑動連接在兩根縱梁5b對應的滑槽一5b1內(nèi),上滑塊8a具有兩個且上下呈間隔分布,上滑塊8a位于下滑塊7c的上方。上支撐臂8b包括支撐部三8b1和支撐部四8b2,支撐部三8b1沿水平方向延伸,支撐部四8b2由支撐部三8b1豎直向上彎折形成,支撐部三8b1和支撐部四8b2之間圓弧過渡連接。支撐部三8b1上具有凸出的焊接部二8b1a,焊接部二8b1a位于兩上滑塊8a之間且上下兩側(cè)壁分別與兩上滑塊8a相對的側(cè)壁焊接,焊接部二8b1a的上下兩側(cè)與支撐部三8b1之間均形成與臺階面二8b1b,兩臺階面二8b1b分別貼靠并焊接在兩上滑塊8a的表面,位于上方的那個上滑塊8a通過滑動能夠抵靠在支撐架5位于上方的那個橫梁5a上。直線工作缸3的上端固定在上支撐臂8b的支撐部四8b2上。
如圖6-11所示,滑動架6上開設有定位槽6a,定位槽6a沿豎直方向的截面呈梯形,定位槽6a槽口的寬度大于槽底的寬度,定位塊7a的縱向截面呈梯形,定位塊7a在直線工作缸3的驅(qū)動下能夠嵌入定位槽6a內(nèi),定位塊7a的外側(cè)壁能夠與定位槽6a的內(nèi)側(cè)壁相貼合。
本實施例中,直線工作缸3具有兩個且并排設置,兩個直線工作缸3的上端分別與靠近上滑塊8a兩端部處的上支撐臂8b固連,兩個直線工作缸3的下端分別與靠近下滑塊7c兩端部處的下支撐臂7b固連。
如圖7所示,集裝箱1裝載在汽車9上運輸時,集裝箱1直接放置在車身底座4上由車身底座4支撐,滑動架6位于固定在集裝箱1前端的支撐架5的前側(cè)。在需要從汽車9上卸下集裝箱1時,松開鎖定集裝箱1的鎖定件,控制固連在集裝箱1后端兩側(cè)的頂升柱2向下伸出直至與地面接觸,控制直線工作缸3伸長驅(qū)動下支撐腳7下降,下支撐腳7的定位塊7a嵌入滑動架6的定位槽6a內(nèi)并抵靠在定位槽6a的底壁上,直線工作缸3繼續(xù)伸長能夠驅(qū)動上支撐腳8向上移動,上支撐腳8的上滑塊8a抵靠在支撐架5上方的橫梁5a上,然后同步控制直線工作缸3與頂升柱2繼續(xù)工作能夠一同帶動集裝箱1上升離開車身底座4,集裝箱1的前端是支撐在滑動架6上,集裝箱1的后端支撐在頂升柱2上,如圖8所示。開動汽車9前行,車身底座4隨汽車9一同前行,滑動架6從車身底座4的前端滑動到后端,此時,支撐架5位于車身底座4的后側(cè),如圖9所示。然后再控制直線工作缸3和頂升柱2同步收縮,使得集裝箱1向下移動直至放置在地面上,如圖10所示。然后頂升柱2停止運行,直線工作缸3繼續(xù)收縮,驅(qū)動下支撐腳7上升脫離滑動架6,如圖11所示,此時可以開動汽車9使得汽車9與集裝箱1整體脫離完成卸載。
當然,在需要將集裝箱1裝載到汽車9上時,只需反向操作,直線工作缸3驅(qū)動下支撐腳7下降抵靠定位在滑動架6上,控制直線工作缸3和頂升柱2工作一同將集裝箱1向上頂起使集裝箱1高于車身底座4,然后開動汽車9倒退,滑動架6從車身底座4的后端滑動到前端,此時集裝箱1位于車身底座4的上方,控制直線工作缸3和頂升柱2一同將集裝箱1放下放置在車身底座4上,將集裝箱1跟車身底座4鎖定即可完成裝載。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fā)明精神作舉例說明。本發(fā)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