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拖車用配件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拖車用車輪輔助連接裝置。
背景技術:
拖車又稱道路搶險救援車,道路清障車,主要用途為對因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無法正常行駛的車輛進行拖拉使其安全離開出事地段,恢復正常交通。在道路搶險救援車實施救援的過程中通常都是利用汽車本身四個車輪的轉動來實現(xiàn)將汽車沿拖車導軌拖拉至拖車上。但問題在于,有一些豪車設有電子鎖控制輪胎轉動的系統(tǒng),當交通事故破壞了部分電子控制時,其中某一輪胎會發(fā)生抱死,無法強行迫使該輪胎與地面發(fā)生相對轉動,則拖車救援十分困難,只能利用千斤頂將該輪胎抬起后,在其底部設置滾輪后再進行拖拉操作,若在拖拉的過程中車輪發(fā)生明顯的橫向位移,拖車操作人員就又要重新來過,十分費時費力。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更加緊湊合理、能有效輔助拖車操作、更加省時省力的拖車用車輪輔助連接裝置。
本發(fā)明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拖車用車輪輔助連接裝置,包括用于與待救援車輛的車本體輪轂軸相連接的第一連接體及用于與待救援車輛的的輪轂相連接的第二連接體,所述的第二連接體的中部通過軸承可轉動地與第一連接體相連接,所述的第一連接體遠離第二連接體的一側設有凹腔,所述的第二連接體的外側設有用于與輪轂相配的凸環(huán);所述的第一連接體上均勻分布有多個呈向心輻射狀均勻分布的長條形第一安裝孔,所述的第二連接體上均勻分布有多個呈向心輻射狀均勻分布的長條形第二安裝孔。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該拖車用車輪輔助連接裝置結構緊湊合理,包括用于與待救援車輛的車本體輪轂軸相連接的第一連接體及用于與待救援車輛的輪轂相連接的第二連接體,第二連接體的中部通過軸承可轉動地與第一連接體相連接,則當待救援車輛的某一車輪被電子系統(tǒng)鎖住時,拖車操作人員可將該車輪卸下,將該拖車用車輪輔助連接裝置的第一連接體與待救援車輛的車本體輪轂軸相連接,并將第二連接體與待救援車輛的車輪輪轂相連接,借助該輔助連接裝置即可實現(xiàn)很好地橋接,則隨著拖拉進行,待救援車輛的四個車輪均可順利轉動,非常省時省力。第一連接體遠離第二連接體的一側設有凹腔,第二連接體的外側設有用于與輪轂相配的凸環(huán),這樣的設置便于各種型號的輪轂軸及輪轂的通配型,必要時再使用額外的環(huán)形配件嵌于凹腔或套合于凸環(huán)外周即可適應多種類型的車型,不會發(fā)生干涉,通用性非常強。第一連接體上均勻分布有多個呈向心輻射狀均勻分布的長條形第一安裝孔,第二連接體上均勻分布有多個呈向心輻射狀均勻分布的長條形第二安裝孔。這樣,即使不同車型的輪轂軸或輪轂的尺寸不同、安裝位置不同,也都可以輕松地實現(xiàn)連接安裝,應用范圍廣、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拖車用車輪輔助連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拖車用車輪輔助連接裝置另一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拖車用車輪輔助連接裝置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附圖1-3中:1第一連接體、1.1分支部Ⅰ、1.2第一安裝孔、1.3凹腔、1.4第一安裝部、2第二連接體、2.1分支部Ⅱ、2.2第二安裝孔、2.3凸環(huán)、2.4第二安裝部、3連接螺栓、4連接螺母、5螺釘、5.1方形頭部、6軸承、7卡環(huán)。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3所示,一種拖車用車輪輔助連接裝置,包括用于與待救援車輛的車本體輪轂軸相連接的第一連接體1及用于與待救援車輛的的輪轂相連接的第二連接體2,第二連接體2的中部通過軸承6可轉動地與第一連接體1相連接,第一連接體1遠離第二連接體2的一側設有凹腔1.3,第二連接體2的外側設有用于與輪轂相配的凸環(huán)2.3;第一連接體1上均勻分布有多個呈向心輻射狀均勻分布的長條形第一安裝孔1.2,第二連接體2上均勻分布有多個呈向心輻射狀均勻分布的長條形第二安裝孔2.2。長條形的安裝孔可為長腰形孔或者長方形孔等。
第一連接體1沿凹腔1.3的外周間隔延伸分布有五個分支部Ⅰ1.1,且五個分支部Ⅰ1.1呈五角形設置,五個分支部Ⅰ1.1上分別分布有五個長腰形第一安裝孔1.2。第二連接體2沿凸環(huán)2.3的外周間隔延伸分布有五個分支部Ⅱ2.1,且五個分支部Ⅱ2.1呈五角形設置,且五個分支部Ⅱ2.1上分別分布有五個長腰形第二安裝孔2.2。這樣,操作者的的手掌及五個手指均可握持在合適的位置,拖車用車輪輔助連接裝置的操作性更好,擰螺栓的連接操作更為方便。
第一連接體1及第二連接體2之間通過貫穿設置的連接螺栓3及與連接螺栓3相配合以實現(xiàn)第一連接體1及第二連接體2之間的軸向限位的連接螺母4,且連接螺母4置于凸環(huán)2.3的內腔。這樣,該裝置的整體結構更為穩(wěn)固,裝配方便,且可有效防止部件脫出,可靠性更好。
第二連接體2通過多個螺釘5與輪轂相連接,且第二安裝孔2.2的側面的周邊均沿長度方向設置有凹槽,且螺釘5的方形頭部5.1置于凹槽內。這樣,螺釘?shù)倪B接更為可靠,可防止螺釘連接后產生松動。
螺釘5遠離方形頭部5.1的一側安裝有用于軸向限位的卡環(huán)7。這樣,螺釘?shù)南尬恍Ч谩?/p>
第一連接體1靠近第二連接體2的一側設有第一安裝部1.4,第一安裝部1.4設有用于與至少一個軸承6的外圈相套合的安裝孔;且第二連接體2的一側設有用于與至少一個軸承6的內圈相配合的第二安裝部2.4。這樣,整個裝置的結構更為緊湊,抗扭強度更好,可靠性強。
以上僅就本發(fā)明的最佳實施例作了說明,但不能理解為是對權利要求的限制。本發(fā)明的不僅局限于以上實施例,其具體結構允許有變化,也可以有其他變化。凡在本發(fā)明獨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所作的各種變化均在本發(fā)明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