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復合式雨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雨刷,特別是涉及一種復合式雨刷。
背景技術:
目前,由于復合式雨刷由于工作效率高、壽命長等優(yōu)點,多數(shù)中、高檔車,采用復合式雨刷以擦除車輛擋風玻璃上的雨水、灰塵等外來物質(zhì),以確保駕駛者的視野不受影響。由于我國的汽車是采用左舵結構,在我國內(nèi)地,絕大多數(shù)多汽車都是將雨刷器安裝在汽車前擋風玻璃的左側(cè)。請參閱圖7和圖8,現(xiàn)有的雨刷包括主支架10’、裝設于主支架10’的固定架20’及安裝于固定架20’上的雨刷片30’,所述主支架10’ 一側(cè)設有導流槽 12’,所述主支架10’呈中空結構,主支架10’向中空結構內(nèi)凸設有若干個卡持件11’,固定架20’上設有一缺口朝向底面的夾持部21’,夾持部21’偏位于固定架20’ 一側(cè),組裝時,所述固定架20’卡持于卡持件11’上,固定架20’的夾持21’夾持于雨刷片30上,由于主支架10’ 一側(cè)設有導流槽12’,相應地,固定架20’裝設于主支架10’的另一側(cè),夾持部21’亦偏向于主支架10’前后位置的一側(cè)。然而,上述的現(xiàn)有技術的雨刷存在以下明顯的不足
第一,固定架20’裝設于主支架10’前后位置的一側(cè),雨刷工作時,無疑造成固定架20’兩側(cè)受力不均,且夾持部21’亦偏向于主支架10’前后位置的一側(cè),雨刷片30’裝設于夾持部21’上,必然偏位于固定架20’ 一側(cè),同樣造成固定架20’前后兩側(cè)受力不均,易造成雨刷工作時受力不平衡、不穩(wěn)定,容易造成雨刷刮刷時跳動,從而帶來噪音。第二,國外的汽車大多都是右舵結構,但現(xiàn)有技術中的大多數(shù)復合式雨刷,分為適合左駕駛車型或適合右駕駛車型的,不能同時適合兩種車型,給生產(chǎn)商和使用者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為解決雨刷不能同時適合左駕駛車型或適合右駕駛車型的問題,中國專利專利號為200720182295. 4揭示了了一種多功能無骨雨刷,包括雨刷本體和適配器,所述雨刷本體有曲線型的彈簧鋼板,彈簧鋼板內(nèi)裝配有刮水膠條,彈簧鋼板外包有風板護套,所述彈簧鋼板中間裝有內(nèi)鐵卡座,內(nèi)鐵卡座外裝配有帽蓋,所述帽蓋上設有與所述圓套配合的圓孔,在所述帽蓋,所述帽蓋上設有與所述圓套配合的圓孔,在所述的帽蓋圓孔的兩側(cè)分別設有凹槽,所述適配器包括周轉(zhuǎn)接頭、卡鉤和設置在周轉(zhuǎn)接頭內(nèi)的塑料接頭,組裝時,周轉(zhuǎn)接頭內(nèi)的凸凹槽配合連接,卡鉤連接固定了周轉(zhuǎn)接頭與帽蓋的旋轉(zhuǎn)角度,從而通過所述周轉(zhuǎn)接頭的銷釘可以任意旋轉(zhuǎn)為左駕駛車型或右駕駛車型的各種雨刮臂安裝轉(zhuǎn)換。然而,上述的多功能無骨雨刷結構過于復雜,無疑極大地加大了雨刷的生產(chǎn)成本,增加使用者的使用成本,不利于生產(chǎn)廠家的發(fā)展。
發(fā)明內(nèi)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用于左舵或右舵的車型的復合式雨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復合式雨刷,包括主支架、安裝于主支架上的固定架,及安裝于固定架上的雨刷片,所述主支架包括一基部、兩導流部、第一翼部及第二翼部,所述兩導流部位于基部的左右兩側(cè),所述導流部遠離基部的一端為自由端,所述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位于兩導流部自由端兩側(cè),所述基部的左右兩側(cè)上各設有兩對稱的第一導流槽,所述導流部上對稱開設有兩第二導流槽,所述第一翼部開設有第三導流槽,所述第二翼部開設有第三導流槽,所述第一導流槽、第二導流槽及第三導流槽配合形成兩導流槽,所述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可互換安裝位置,調(diào)整導流槽在主支架上的位置。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固定架固設于主支架前后位置的中部。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主支架皆呈中空結構,主支架朝中空結構凸設有若干對兩兩對稱的卡片,所述固定架卡設于對稱的卡片之間。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分別開設有平衡槽,所述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的末端向第三導流槽一側(cè)偏移延伸。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翼部向內(nèi)凸設有第一抵頂片,第二翼部向內(nèi)凸設有第二抵頂片,所述第一抵頂片和第二抵頂片抵頂固定架左右兩側(cè)。綜上所述,本發(fā)明復合式雨刷藉由基部的左右兩側(cè)分別前后開設有兩對稱的第一導流槽,導流部對應第一導流槽前后對稱開設有兩第二導流槽,第一翼部開設有第三導流槽,第二翼部開設有第三導流槽,第一導流槽、第二導流槽及第三導流槽配合形成兩導流槽,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可互換安裝位置,調(diào)整導流槽的位置,以用于左舵或右舵的車型,適應性強,克服地域性限制。
圖I為本發(fā)明復合式雨刷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所示復合式雨刷的分解圖。圖3為本發(fā)明復合式雨刷的固定架安裝于主支架上的示意圖。圖4和圖5為本發(fā)明復合式雨刷用于左舵汽車和右舵汽車的使用示意圖。圖6為圖3所示固定架安裝于主支架上的另一角度示意圖。圖7為現(xiàn)有技術的復合式雨刷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圖7所示現(xiàn)有技術的復合式雨刷的固定架裝設于主支架上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請參閱圖I至圖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作詳細說明。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復合式雨刷,用于擦除車輛擋風玻璃上的外來物質(zhì)如雨水等,其包括主支架10、裝設于主支架10的固定架30及安裝于固定架30上的雨刷片40。所述主支架10包括一基部11、兩導流部12、第一翼部13及第二翼部14,兩導流部12位于基部11的左右兩側(cè),所述導流部12遠離基部11的一端為自由端,所述第一翼部13和第二翼部14位于兩導流部12自由端兩側(cè),第一翼部13和第二翼部14分別位于兩導流部12自由端兩側(cè),所述第二翼部14、第一翼部13、兩導流部12及基部11呈弧形排列。所述基部11的左右兩側(cè)上各設有兩對稱的第一導流槽111,所述導流部12上對稱開設有兩第二導流槽121,第一翼部13兩側(cè)開設有第三導流槽131和平衡槽132,第二翼部14兩側(cè)開設有第三導流槽141和平衡槽142,第三導流槽131、141和平衡槽132、1342呈不對稱設置,具體地,第一翼部13和第二翼部14末端向第三導流槽131、141 一側(cè)偏移延伸,第一導流槽111、第二導流槽121及第三導流槽131、141配合形成兩導流槽20,以增強風阻壓力,并通過平衡槽132、142、第一導流槽111及第二導流槽121的配合,使本發(fā)明復合型雨刷工作時,雨刷風阻受力更平衡,刮刷時性能更穩(wěn)定。所述固定架30固設于主支架10前后位置的中部,具體地,所述主支架10呈中空結構,主支架10朝中空結構凸設有若干對兩兩對稱的卡片15,固定架30卡設于對稱的卡片15之間。所述第一翼部13和第二翼部14分別向內(nèi)凸設有第一抵頂片133和第二抵頂片(圖中未標示),所述第一抵頂片134和第二抵頂片抵頂固定架30左右兩側(cè)。本發(fā)明復合式雨刷可用于左舵或右舵的不同車型中,具體地,第一翼部13和第二翼部14可互換安裝位置,從而調(diào)整導流槽20在主支架(10)上的位置,以用于左舵或右舵的車型,如圖4所示,第一導流槽111、第二導流槽121及第三導流槽131、141配合形成兩 導流槽20,用于左舵的車型中;如圖5和圖6所示,第一導流槽111、第二導流槽121及第三導流槽131、141配合形成導流槽20,用于右舵的車型中。拆裝第一翼部13和第二翼部14時,用力向外掰與卡片15相連的第一翼部13和第二翼部14外殼,使第一翼部13和第二翼部14上的對稱的兩卡片15之間的間距加大,再將分別將第一翼部13和第二翼部14從固定架20上取出。綜上所述,本發(fā)明復合式雨刷藉由基部11的左右兩側(cè)分別前后開設有兩對稱的第一導流槽111,導流部12對應第一導流槽111前后對稱開設有兩第二導流槽121,第一翼部13開設有第三導流槽131,第二翼部14開設有第三導流槽141,第一導流槽114、第二導流槽12及第三導流槽131、141配合形成兩導流槽20,第一翼部13和第二翼部10可互換安裝位置,調(diào)整導流槽20的位置,以用于左舵或右舵的車型,適應性強,克服地域性限制。以上結合最佳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描述,但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實施例,而應當涵蓋各種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本質(zhì)進行的修改、等效組合。
權利要求
1.一種復合式雨刷,包括主支架(10)、安裝于主支架(10)上的固定架(30),及安裝于固定架(30)上的雨刷片(4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10)包括一基部(11)、兩導流部(12)、第一翼部(13)及第二翼部(14),所述兩導流部(12)位于基部(11)的左右兩側(cè),所述導流部(12)遠離基部(11)的一端為自由端,所述第一翼部(13)和第二翼部(14)位于兩導流部(12)自由端兩側(cè),所述基部(11)的左右兩側(cè)上各設有兩對稱的第一導流槽(111),所述導流部(12)上對稱開設有兩第二導流槽(121),所述第一翼部(13)開設有第三導流槽(131),所述第二翼部(14)開設有第三導流槽(141),所述第一導流槽(111)、第二導流槽(121)及第三導流槽(131、141)配合形成兩導流槽(20),所述第一翼部(13)和第二翼部(14)可互換安裝位置,調(diào)整導流槽(20)在主支架(10)上的位置。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復合式雨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0)固設于主支架10前后位置的中部。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復合式雨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10皆呈中空結構,主支架(10 )朝中空結構凸設有若干對兩兩對稱的卡片(15 ),所述固定架(20 )卡設于對稱的卡片(15)之間。
4.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復合式雨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部(13)和第二翼部(14)分別開設有平衡槽(132、142),所述第一翼部(13)和第二翼部(14)的末端向第三導流槽(131、141) 一側(cè)偏移延伸。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復合式雨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部(13)向內(nèi)凸設有第一抵頂片(133),第二翼部(14)向內(nèi)凸設有第二抵頂片,所述第一抵頂片(133)和第二抵頂片抵頂固定架(30)左右兩側(cè)。
全文摘要
一種復合式雨刷,包括主支架、安裝于主支架上的固定架及安裝于固定架上的雨刷片,主支架包括一基部、兩導流部、第一翼部及第二翼部,兩導流部位于基部的左右兩側(cè),導流部遠離基部的一端為自由端,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位于兩導流部自由端兩側(cè),基部的左右兩側(cè)上各設有兩對稱的第一導流槽,導流部上對稱開設有兩第二導流槽,所述第一翼部開設有第三導流槽,所述第二翼部開設有第三導流槽,第一導流槽、第二導流槽及第三導流槽配合形成兩導流槽,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可互換安裝位置,調(diào)整導流槽在主支架上的位置,以用于左舵或右舵的車型,適應性強,克服地域性限制。
文檔編號B60S1/38GK102795202SQ20121032910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7日
發(fā)明者殷小恒 申請人:殷小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