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發(fā)動機用導氣通路的機動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其中發(fā)動機布置在覆蓋有罩的發(fā)動機室內的機動車,更 具體涉及其中通路形成構件(例如空氣管道) 一體設置在所述罩上的機 動車,所述通路形成構件形成用于將流入發(fā)動機室中的空氣引導至發(fā)動 機的進氣系統(tǒng)的發(fā)動機導氣通路。
背景技術:
己知的機動車包括布置在覆蓋有罩的發(fā)動機室內的發(fā)動機和一體附 接到所述罩的內表面的空氣管道,其中所述空氣管道形成將流入發(fā)動機
室中的空氣引導到發(fā)動機的進氣系統(tǒng)的導氣通路(參照專利文獻No.l)。 專利文獻1:日本未審專利公報JP-A-11-294279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
當用于將發(fā)動機室中的空氣引導到進氣系統(tǒng)的導氣通路僅由附接到 用于覆蓋發(fā)動機的引擎罩材料的罩的空氣管道組成時,所述空氣管道的 更接近所述罩的管道壁夾設在所述導氣通路與所述罩之間,在某些情況 下,在所述管道壁與所述罩之間形成未被利用的空間。因此,從以緊湊 的方式將與罩一體的空氣管道布置在發(fā)動機室內的角度來看,仍有改進 的余地。另外,試圖減輕空氣管道的重量受到必須確保空氣管道的剛度, 以減小由于引入進氣系統(tǒng)中的空氣脈動造成空氣流動變化而引起的振動 的限制。
另外,為了確保罩的所需剛度,所述罩在其內表面上具有其中在隆 起部分上設置多個凹部的不規(guī)則構造。然而,當導氣通路僅由空氣管道 形成時,由于通過凹部形成的空間不包括在導氣通路中,因此未有效地利用該空間。該情況妨礙了空氣管道的緊湊布置,并且還需要擴大空氣 管道,以形成具有所需的通路面積的導氣通路。
另外,當試圖減小發(fā)動機室的容積時,也更加需要更小且更輕的空 氣管道,以及需要更為緊湊地布置這些空氣管道。
本發(fā)明已考慮到上述情形,在將用于形成將流進發(fā)動機室中的空氣 引導到發(fā)動機的進氣系統(tǒng)的發(fā)動機導氣通路的通路形成構件一體設置在
罩的內表面上的車輛中,(1)至(5)所述的本發(fā)明旨在使通路形成構件 的尺寸更小且重量更輕,并且還能夠緊湊布置通道形成構件與發(fā)動機室。 另外,方面(2)所述的本發(fā)明還旨在實現(xiàn)減小通路形成構件的尺寸 并減輕其重量,并通過利用設置在所述罩上的凹部而將通道形成構件緊 湊布置。
另外,(3)所述的本發(fā)明旨在增加與罩上的凹部協(xié)作形成導氣通路 的空氣管道的布置自由度,同時易于設定導氣通路內的空氣流動方向, 并且還旨在實現(xiàn)減小作為通路形成構件的空氣管道的尺寸并減輕其重 量,以及使其布置緊湊。
(4) 所述的本發(fā)明還旨在通過利用所述罩來抑制通路形成構件或空 氣管道的振動,并且還實現(xiàn)其重量的減輕。
(5) 所述的本發(fā)明旨在通過在導氣通路中設置增速部分來提高向進 氣系統(tǒng)引導空氣的引導效率。
解決問題的手段
本發(fā)明的目的通過下列構造來實現(xiàn)。
(1) : 一種機動車,包括發(fā)動機,該發(fā)動機布置在覆蓋有罩的發(fā)
動機室內;以及通路形成構件,該通路形成構件一體設置在所述罩的內 表面上,其中,所述通路形成構件形成發(fā)動機導氣通路,該發(fā)動機導氣 通路將流入所述發(fā)動機室中的空氣引導到所述發(fā)動機的進氣系統(tǒng),并且 所述通路形成組件在構成所述罩的一部分的罩部分與其自身之間形成所 述導氣通路,以將所述罩部分用作所述導氣通路的通路壁。
(2) :根據(jù)(1)中所述的機動車,其中
所述罩部分具有凹部,該凹部設置在所述罩的內表面上,以朝所述
4罩的外表面凹進。
(3) :根據(jù)(2)中所述的機動車,其中, 所述通路形成構件為附接于所述罩的空氣管道,并且其與所述罩部
分抵接的邊緣部分沿所述導氣通路形成開口,所述空氣管道布置在所述 凹部內。
(4) :根據(jù)(1)至(3)中任一個所述的機動車,其中, 所述通路形成構件在經(jīng)所述導氣通路而與所述罩部分相對的位置中
形成所述導氣通路的出口,所述罩部分將所述導氣通路內的空氣流動朝 所述出口偏轉。
(5) :根據(jù)(1)至(4)中任一個所述的機動車,其中, 所述通路形成構件具有彎曲部分,該彎曲部分沿當所述通路形成構
件朝下游側延伸時其靠近所述進氣系統(tǒng)的進氣口的方向彎曲,所述罩部 分具有隆起部分,該隆起部分朝所述彎曲部分隆起,所述導氣通路具有 增速部分,該增速部分形成為保持在所述彎曲部分與隆起部分之間,并 且所述導氣通路在所述增速部分處的面積減小,以增大被所述隆起部分 偏轉成沿所述彎曲部分流動的空氣的速度。 有益效果
根據(jù)第(1)方面,由于所述罩形成通路壁,該通路壁與通路形成構 件一起形成導氣通路,所述導氣通路由通路形成構件與所述罩協(xié)作形成。 因此,與其中導氣通路僅由通路形成構件形成的情況相比,通過由所述 罩形成導氣通路的通路壁的一部分,相應地使通路形成構件的尺寸更小 且重量更輕。而且, 一體設置在所述罩上的通路形成構件可以與發(fā)動機 室一起以緊湊的方式布置。
根據(jù)第(2)方面,由于由設置在所述罩的內表面上的凹部所限定的 空間構成導氣通路,因此,可通過所述空間構成導氣通路,相應地進一 步確保導氣通路所需的通路面積,同時使通路形成構件的尺寸更小。結 果,通過利用設置在所述罩上的凹部,可使通路形成構件的尺寸更小且 重量更輕,并將其緊湊布置。
根據(jù)第(3)方面,由于將具有沿所述導氣通路的開口或所謂的開放截面的空氣管道用作形成導氣通路的管道,因此易于設定導氣通路內的 空氣流動,并且增加了與所述罩上的凹部協(xié)作形成導氣通路的空氣管道 的布置自由度。另外,由于空氣管道布置在凹部中,因此可以減小一體 安裝在所述罩上的空氣管道的尺寸和重量,并使得空氣管道緊湊地布置 在所述發(fā)動機室內。
根據(jù)第(4)方面,由于在其中使空氣碰撞而朝導氣通路內的空氣出 口偏轉的部分構成作為所述罩的一部分的高剛度罩部分,因此在不增加 空氣管道剛度的情況下,可降低因引入到進氣系統(tǒng)中的空氣脈動造成的 導氣通路內的氣壓變化所產(chǎn)生的振動。結果,由于通過利用所述罩構成 用于偏轉空氣流動的所述偏轉部分,因此可抑制通路形成構件或空氣管 道的振動,并可減輕空氣管道的重量。
根據(jù)第(5)方面,由于在導氣通路中,在通過所述彎曲部分和所述 隆起部分所形成的增速部分中,通過朝所述彎曲部分隆起的隆起部分, 沿著在靠近所述進氣系統(tǒng)的進氣口的方向彎曲的彎曲部分的空氣流速得 以增大,因此通過導氣通路向所述進氣系統(tǒng)引導空氣的引導效率得以提 高。
圖1是適用本發(fā)明的機動車的前體附近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圖,其示 例性地示出了除去空氣濾清器的內燃機,該內燃機布置在發(fā)動機室內的 略靠右側;
圖2是沿圖1的II-II線剖取的主要部分的剖視圖; 圖3是沿圖1的III-III線剖取的主要部分的剖視圖; 圖4是設置在圖1中的機動車上的空氣管道的立體圖; 圖5是當沿圖2中箭頭V所示的方向所看的空氣管道的圖;以及
圖6是當沿圖5中箭頭VI所示的方向所看的圖。
附圖標記說明
2發(fā)動機室;10罩;14、 15凹部;20內燃機;20i進氣系統(tǒng);22空氣濾清器;22b進氣口; 30罩部分;31偏轉部分; 40空氣管道;60導氣通路;61進口; 62出口 ; 63增速部分。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照圖1至圖6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3,適用本發(fā)明的機動車包括作為發(fā)動機的內燃機 20,該內燃機20布置在由作為車體的前部的前體1形成的發(fā)動機室2內; 作為引擎罩部件的罩10,該罩10以可打開和關閉的方式設置在前體1上, 以從上方覆蓋發(fā)動機室2;以及作為通路形成構件的空氣管道40,該空 氣管道40用于形成將從前格柵流入發(fā)動機室2中的空氣引導到內燃機20 的進氣系統(tǒng)20i的空氣通路。
在發(fā)動機室2中,傳動裝置6布置在發(fā)動機主體21的左側,傳動裝 置6構成動力傳遞系統(tǒng)或動力傳動系的一部分,并與發(fā)動機主體21連接, 用于將由內燃機20產(chǎn)生的動力傳遞到作為驅動車輪的前車輪。
前體1包括框架構造(未示出),內燃機20和傳動裝置6被支撐 在該框架構造上;前格柵3,該前格柵3為將外部空氣引入發(fā)動機室2中 的引導部分;以及車頭燈4。
罩10以可繞鉸鏈(未示出)在上、下方向轉動的方式安裝在前體l 上,鉸鏈的左邊緣部分的后端部分和右邊緣部分的后端部分與前體1連 接。
注意,在該實施方式的下列說明中,上方和下方是指垂直方向,前 后和左右分別是指機動車的前后和左右。另外,左方和右方也是車輛的 寬度方向,當左側方向和右側方向的其中之一為左方和右方的其中之一 時,則左側方向和右側方向中的另一個是左方和右方中的另一個。另外, 上游和下游是針對導氣通路60內的空氣流動而使用的。
內燃機20為多缸、四沖程內燃機。內燃機20包括發(fā)動機主體21, 該發(fā)動機主體21由氣缸體和氣缸蓋組成,氣缸體具有多個在其中裝配有 活塞的氣缸,活塞借由因燃燒室中的空氣和燃料的混合物的燃燒而產(chǎn)生 的燃燒氣體所形成的壓力而驅動,氣缸蓋與氣缸體連接,并且在氣缸蓋中設置有與燃燒室連通的進氣口和排氣口;進氣系統(tǒng)20i,該進氣系統(tǒng)20i 將進入內燃機20中的空氣引導到燃燒室;以及排氣系統(tǒng)20e,該排氣系 統(tǒng)20e將排出的燃燒氣體作為廢氣從燃燒室引導到內燃機20的外部?;?塞與可旋轉地支撐在發(fā)動機主體21上的曲軸連接,曲軸的旋轉中心線指 向左右方向,通過氣缸內的燃燒氣體驅動而往復運動的活塞驅動曲軸旋 轉,曲軸的旋轉被傳遞到前車輪,同時通過傳動裝置6改變速度。
進氣系統(tǒng)20i包括空氣濾清器22,該空氣濾清器22具有形成進氣 口 22b的進氣管道22a,空氣從進氣口 22b進入到發(fā)動機室2中;節(jié)流閥 裝置23,該節(jié)流閥裝置23包括用于控制穿過空氣濾清器22且已凈化的 空氣的流速的節(jié)流閥;以及進氣歧管24,該進氣歧管24用于分開穿過節(jié) 流閥裝置23的空氣,以將分開的空氣引導到分別與各燃燒室對應的進氣 口。作為進氣管裝置的進氣歧管24布置在發(fā)動機主體21的前側上,然 后附接到氣缸蓋。
排氣系統(tǒng)20e包括排氣歧管25,該排氣歧管25用于收集穿過排氣 口的待從燃燒室排出的廢氣;排氣管26,該排氣管26將穿過排氣歧管 25的廢氣引導到內燃機20的外部;以及排放控制裝置和消音器(該兩者 均未示出)。
排氣歧管25布置在發(fā)動機主體21的后側上,并附接到氣缸蓋。 罩10包括構成該罩10的外表面10o的外板11和設置在外板11的 內側(即,發(fā)動機室2頂lj)上而與外板11連接的內板12。金屬內板12 通過以下方式與金屬外板11連接通過諸如巻邊作業(yè)之類的塑性變形作 業(yè)將其周緣部分12a與外板11連接,并利用諸如粘附劑之類的連接手段 將內板12的除了外周緣部分12a之外的散布于其上的其它部分與外板11 連接。
罩10的內表面10i (即,罩10的面向發(fā)動機室2的部分)由內板 12和外板11形成,內表面10i具有賦予罩10剛度的不規(guī)則構造。通過 外板11與具有通過彎曲作業(yè)形成的隆起部分13的內板12之間的協(xié)作而 形成不規(guī)則構造,該不規(guī)則構造由隆起部分13和多個從隆起部分13朝 外表面10o凹進的凹部組成,通過使內板12從周緣部分12a隆起而形成隆起部分13,以在外板11與該隆起部分13自身之間形成空間。圖1中 示出了多個凹部中的兩個凹部14、 15。
相應的凹部14、 15由底部14a、 15a以及周向部分14b、 15b組成, 底部14a、 15a遵循外板11的形狀,周向部分14b、 15b從底部14a、 15a 的整個周邊朝隆起部分13的頂表面13a延伸,并與外板11分離。分別 被周向部分14b、 15b圍繞的底部14a、 15a均由外板11的通過設置在內 板12上的通孔16暴露于發(fā)動機室2的露出部分lie和內板12的限定通 孔16的周緣部分12e組成。周緣部分12e為與外板11抵接的部分或連接 至外板ll的部分。另外,相應的周向部分14b、 15b為從底部14a、 15a 朝頂表面13a傾斜的部分或者為比頂表面13a更接近底部14a、 15a的部 分。
注意,在不形成通孔16的情況下,可僅通過內板12形成凹部14、15。
參照圖l至圖6, 一體設置在罩10的內表面10i上的空氣管道40在 作為引擎罩部分的構成罩10的一部分的罩部分30與該空氣管道40自身 之間形成導氣通路60,以利用罩部分30作為導氣通路60的通路壁。罩 部分30具有與前述凹部類似的一個以上的凹部,在該實施方式中,罩部 分30由凹部14、 15和隆起部分13組成。
因此,導氣通路60的通路壁由罩部分30與空氣管道40組成。
另外,空氣管道40通過具有橡膠類彈性的材料的彈性體(例如軟的 合成樹脂) 一體模制而成。另外,外板11和內板12由比制造空氣管道 40的那些材料具有更大彈性系數(shù)或更大強度的材料制成。另外,使用具 有優(yōu)良耐熱性的材料作為形成空氣管道40的材料,以抑制導氣通路60 內的空氣溫度升高。
通過作為固定裝置的夾(未示出)與罩IO可拆卸地附接的空氣管道 40具有形成導氣通路60的通路部分41和一個以上的附接部分(在該實 施方式中,為四個附接部分40a至40d),在附接部分處空氣管道40附接 到隆起部分13。在附接部分40a至40d中分別設置供夾穿過的孔。
具有大致恒定厚度的通路部分41具有入口邊緣部分42,該入口
9邊緣部分42與罩部分30協(xié)作形成導氣通路60的進口 61;出口邊緣部分 43,該出口邊緣部分43形成導氣通路60的出口62;以及邊緣部分44, 該邊緣部分44具有與罩部分30抵接的抵接表面。
如圖1至圖3所示,空氣管道40以這樣的方式布置在發(fā)動機室2中, 即,使得通路部分41在左右方向向左離開發(fā)動機主體21定位,并位于 傳動裝置6的上方。另外,當從上部看時,空氣濾清器22的一部分和通 路部分41的一部分與傳動裝置6重疊。
位于導氣通路60 (或通路部分41)的前端部分處的進口 61在左右 方向位于與前格柵3的一部分相同的位置,位于導氣通路60 (或通路部
并且在前^方口向位于與罩io的在左右方]向^]中:部分的后端部^分、il基
本相同的位置。因此,進氣口22b在左右方向位于形成出口62的左右方 向的范圍內。
另外,通路部分41在左右方向位于與空氣濾清器22的左部相同的 位置,并且在前后方向位于與空氣濾清器22的前部相同的位置。因此, 當從前后方向看時整個通路部分41或整個空氣管道40布置在車頭燈4 的范圍內。
參照圖1至圖6,邊緣部分44沿導氣通路60形成開口45。開口45 以使得空氣管道40附接到內板12的狀態(tài)(以下稱為附接狀態(tài))從上方 覆蓋有罩部分30。因此,空氣管道40是在形成入口邊緣部分42與邊緣 部分44的范圍內在進口61和開口45處具有其橫截面(即,通路的橫截 面)開放的開放截面的部件。
通路部分41由具有開放截面的開放截面部分41a和具有其橫截面未 打開的關閉截面的關閉截面部分41b組成。另外,導氣通路60由上游側 通路60a和下游側通路60b組成,上游側通路60a由開放截面部分41a 和罩部分30形成,下游側部分60b僅由關閉截面部分41b形成。
開放截面部分41a具有底壁46,該底壁46在上下方向穿過導氣通 路60而與罩部分30相對;以及一對從底壁46隆起的側壁47、 48。因此, 開放截面部分的橫截面呈U形。該對側壁47、 48在左右方向經(jīng)導氣通路而彼此相對。
相應的側壁47、 48以及構成隨后所述的流出部分49的上端的邊緣 部分44具有凸緣形狀,并且在彈性變形時與罩部分30抵接,從而減少 流過導氣通路60的空氣從空氣管道40與罩部分30之間的間隙泄露,或 者優(yōu)選地,在空氣管道40與罩部分30之間形成基本氣密的狀態(tài)。因此, 邊緣部分44還構成空氣管道40的一部分。
進口邊緣部分42形成為當其向前延伸時向下平滑彎曲的漏斗形狀, 并在其自身與包括底部14a與周向部分14b、 15b的罩部分30之間限定 進口 61 (參照圖2)。
兩個側壁47、 48使已從進口 61流入上游側通路60a中的空氣流動 在左右方向上向左側偏轉,以將其引向出口 62和進氣口 22b。
具有出口邊緣部分43的關閉截面部分41b構成流出部分49,該流 出部分49將空氣從上游側通路60a向下排出而將其引向進氣口 22b。流 出部分49構成空氣管道40的由于具有封閉截面因此比開放截面部分41a 的剛度更大的部分,該流出部分49限定具有基本四邊形形狀的出口 62 和下游側通路60b。出口 62位于與隆起部分13相對的位置中,隆起部分 13構成在上下方向穿過導氣通路部分60的罩部分30的一部分(參照圖 2)。
另外,在流出部分49向下游延伸到接近出口 62時通路面積減小的 四個角部49a至49d中,在三個角部49a至49c中形成狹縫49e,以在大 到使得空氣管道40變形較大的負載從前方施加在空氣管道40上時易于 使流出部分49在前后方向壓縮。這樣,通過不在角部49a至49d的一部 分(即角部49d)中形成狹縫49e,而可容易確保關閉截面部分41b (或 流出部分49)的剛度,同時實現(xiàn)空氣管道40重量的減輕,借此抑制由于 從進氣口 22b傳送的進氣的脈動引起的導氣通路60內的氣壓變化而造成 的關閉截面部分41b的振動,因此抑制基于振動產(chǎn)生的噪聲。
通過從進口端部分42向前突出的一對附接部分40a、 40b來提高進 口端部分42的剛度。因此,抑制了因導氣通路60內的氣壓變化引起的 通過前體1傳遞的振動和入口端邊緣部分42的振動以及因而引起的開放截面部分41a的振動,并因此抑制了噪聲。
一對附接部分40c、 40d在前后方向定位成比一對附接部分40a、 40b 更靠近流出部分49,該對附接部分40c、 40d從一對側壁47、 48分別向 右側和左側突出。加強肋55在底壁46的外表面上設置,以在前后方向 和左右方向延伸成格柵狀形狀,加強肋55還設置在側壁47、 48的相應 外表面上,以在上下方向延伸。
空氣管道40在構成其一部分的開放截面部分41a處局部布置在凹部 14、 15內。相應的側壁47、 48的高度與凹部14、 15的深度成比例。因 此,側壁47或側壁48的具有與底部14a或底部15a抵接的邊緣部分44 的部分形成為比具有與周向部分14b或周向部分15b抵接的邊緣部分44 部分高。因此,由于罩部分30的凹部14、 15構成上游側通路60a的通 路壁,因此導氣通路60的一部分構成由凹部14、 15限定的空間,因而, 通過利用如此限定的空間來形成導氣通路60。
另外,開放截面部分41a的底壁46具有彎曲部分,該彎曲部分定位 在位于流出部分49附近的部分中,并且當?shù)妆?6向下游延伸到靠近出 口 62和平坦部分50時該彎曲部分沿其靠近進氣口 22b的方向向下彎曲, 平坦部分50形成在基本平坦的平面中,并從進口邊緣部分42向彎曲部 分51延伸。彎曲部分51的下游部分與流出部分49的彎曲部分49f平滑 地連續(xù)。
另一方面,周向部分14b的構成罩部分30且位于比底部15a更向下 游并更靠近出口 62的部分構成將下游側通路60a內的空氣流動向下偏轉 的偏轉部分31,以將空氣引向出口 62和進氣口 22b。偏轉部分31為平 滑隆起的隆起部分,以在其進一步向下游延伸時,在上下方向逐漸靠近 包括彎曲部分51的底壁46。
另外,上游側通路60a具有增速部分(參照圖1和圖2),該增速部 分限定在偏轉部分31與底壁部分46之間同時保持在其間。位于進口 61 與出口 62之間的增速部分63在左右方向上穿過上游側通路60a,并延伸 過上游側通路60a的整個寬度以及在左右方向上橫跨在兩個側壁47、 48 之間的整個區(qū)域。另外,當增速部分63進一步引向下游側時其面積逐漸減小,借此增大空氣的流速。具體地,在增速部分63中,由于經(jīng)偏轉部 分31偏轉而被導向為沿彎曲部分51朝向出口 62和進氣口 22b流動的空 氣在由偏轉部分31和彎曲部分51限定的部分63a中(參照圖2)流速得 以增大,因此,流出出口62的空氣可以以良好的效率引導到進氣口22b。 另外,由于部分63a為增速部分63的最靠近出口 62的最下游端部分, 因此在部分63a中流速得以增大的空氣可以以更好的效率被引導到進氣 IU 22b。
因此,當內燃機20運轉時,由于為了降低發(fā)動機室2內的空氣壓力 而使發(fā)動機室2內的空氣從進氣口 22b進入內燃機20中,因此外部空氣 (位于發(fā)動機室2外部的空氣)可以通過前格柵3并從罩10和前體1之 間流入發(fā)動機室2中。
己流入發(fā)動機室2中的空氣從進口 61流入導氣通路60中、流過導 氣通路60并從出口 62朝進氣口 22b流出。當發(fā)生該情況時,在機動車 行進的同時,從前格柵3流入發(fā)動機室2中的流動空氣從進口 61流入導 氣通路60中。
導氣通路60內的空氣的流速借助于增速部分63和出口 62處的錐形 流出部分49而增大。于是,具有朝進氣口22b的高指向性的空氣從出口 62朝進氣口 22b流出,然后通過進氣系統(tǒng)20i而進入燃燒室。
接下來描述上述實施方式的功能和優(yōu)點。
在其中形成發(fā)動機導氣通路60的用于將流入發(fā)動機室2中的空氣引 導到進氣系統(tǒng)20i的空氣管道40 —體附接到罩10的內表面10i的機動車 中,空氣管道40在其自身與構成罩10 —部分的罩部分30之間形成導氣 通路60,以利用罩部分30作為導氣通路60的通路壁。通過這種構造, 由于罩10構成與空氣管道40—起形成導氣通路60的通路壁,因此,通 過空氣管道40與罩10之間的協(xié)作形成導氣通路60。結果,與其中僅由 空氣管道形成導氣通路60的情況相比,通過由罩10構成導氣通路60的 通路壁的一部分,相應地使得空氣管道40的尺寸更小且重量更輕,而且, 由于可將空氣管道40布置成更接近所述罩,因此一體設置在罩10上的 空氣管道40可以以緊湊的方式布置在發(fā)動機室2內。由于通過具有設置在罩的內表面10i上以朝罩10的外表面10o凹進 的凹部14、 15的罩部分30,為了提高罩10的剛度而通過在罩10的內表 面10i上設置的不規(guī)則構造的凹部14、 15所限定的空間構成導氣通路60, 因此通過該空間構成導氣通路60的一部分,相應地可確保導氣通路60 所需的通路面積,同時使空氣管道40的尺寸更小。結果,通過利用設置 在罩10上的凹部14、 15,可使空氣管道40的尺寸更小且重量更輕,并 可緊湊布置空氣管道40。
在空氣管道40中,與罩10附接且與罩部分30抵接的邊緣部分40 沿導氣通路60形成開口 45,空氣管道40的一部分布置在凹部內。因此, 由于具有沿導氣通路60的開口 45或所謂的開放截面的空氣管道40用作 形成導氣通路60的管道,因此容易設定為了使導氣通路60內的空氣靠 近進氣口22b的空氣流動方向,從而增加與罩的凹部14、 15協(xié)作形成導 氣通路60的空氣管道40的布置自由度。而且,由于空氣管道40布置在 凹部14、 15中,因此可實現(xiàn)與罩10—體附接的空氣管道40的尺寸減小 和重量減輕,并使空氣管道40緊湊地布置在發(fā)動機室2內。
在空氣管道40中,導氣通路60的出口 62形成在經(jīng)導氣通路60與 罩部分30相對的位置中,罩部分30具有將導氣通路60內的空氣流動朝 出口 62偏轉的偏轉部分31。因此,由于構成朝出口 62偏轉的空氣在導 氣通路60內碰撞的部分的偏轉部分31由作為罩10的剛度高的部分的罩 部分30組成,所以在不提高空氣管道40的剛度的情況下,可減小由于 引入進氣系統(tǒng)20i中的空氣脈動引起的導氣通路60內的氣壓變化而產(chǎn)生 的振動。結果,由于用于偏轉空氣流動的偏轉部分31是利用罩10構成 的,因此可抑制空氣管道40的振動,并可使空氣管道40的重量更輕。
空氣管道40具有彎曲部分51,彎曲部分51在進一步向下游延伸時, 其在靠近進氣系統(tǒng)20i的進氣口 22b的方向上彎曲,罩部分30具有偏轉 部分31,偏轉部分31在進一步向下游延伸時,作為朝彎曲部分51隆起 的隆起部分,導氣通路60具有保持在彎曲部分51和偏轉部分31之間而 形成的增速部分63,當導氣通路60進一步向下游延伸時,增速部分63 中的導氣通路60的面積減小。因此,由于沿彎曲部分51的空氣流速通過偏轉部分31增大,該彎曲部分51在其靠近進氣系統(tǒng)20i的進氣口 22b 的方向上彎曲,偏轉部分31當其進一步在增速部分63的部分63a中向 下游延伸時朝彎曲部分51隆起,增速部分63由彎曲部分51和偏轉部分 31形成,因此通過導氣通路60引導到進氣系統(tǒng)20i的空氣的效率得以提高。
由于通過兼作為空氣管道40與罩部分30之間的密封件并由彈性體 制成的空氣管道40的邊緣部分44減少了空氣從導氣通路60的泄漏,因 此不需要在空氣管道40與罩部分30之間設置單獨的密封部件,這有助 于降低生產(chǎn)成本。
以下針對前述實施方式的改型部分的形式,描述改型構造。 通路形成構件可以是具有除了 U形外的其它截面形狀的管道或者可 以是平板狀部件。
通路形成構件可以與罩10或內板12 —體模制而成,以一體設置在 罩10上。
雖然在該實施方式中,引擎罩部件為罩IO,但是也可以采用從除了 上方外的其它方向覆蓋發(fā)動機的引擎罩部件。
與罩部分30和空氣管道40分離的密封部件可以布置在它們之間, 在這樣布置時,如此布置的密封部件構成罩部分30的一部分或構成空氣 管道40的邊緣部分44的一部分。
注意,本專利申請是以2007年8月9日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申請 號為2007-208219)為基礎的申請,因此該申請的全部內容通過引用結合 于此。
權利要求
1.一種機動車,該機動車包括發(fā)動機,該發(fā)動機布置在覆蓋有罩的發(fā)動機室內,以及通路形成構件,該通路形成構件一體設置在所述罩的內表面上,其中,所述通路形成構件形成發(fā)動機導氣通路,該發(fā)動機導氣通路將流入所述發(fā)動機室中的空氣引導到所述發(fā)動機的進氣系統(tǒng),并且所述通路形成構件在構成所述罩的一部分的罩部分與其自身之間形成所述導氣通路,以將所述罩部分用作所述導氣通路的通路壁。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動車,其中,所述罩部分具有凹部,該凹部設置在所述罩的內表面上,以朝所述 罩的外表面凹進。
3.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機動車,其中,所述通路形成構件為附接于所述罩的空氣管道,并且該空氣管道與 所述罩部分抵接的邊緣部分沿所述導氣通路形成幵口,并且 所述空氣管道布置在所述凹部內。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機動車,其中, 所述通路形成構件在經(jīng)所述導氣通路而與所述罩部分相對的位置形成所述導氣通路的出口,并且所述罩部分將所述導氣通路內的空氣流動朝所述出口偏轉。
5. 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機動車,其中, 所述通路形成構件具有彎曲部分,該彎曲部分沿當其朝下游側延伸時靠近所述進氣系統(tǒng)的進氣口的方向彎曲,所述罩部分具有隆起部分,該隆起部分朝所述彎曲部分隆起, 所述導氣通路具有增速部分,該增速部分形成為被保持在所述彎曲部分與隆起部分之間,并且所述導氣通路在所述增速部分處的面積減小,以增大被所述隆起部分偏轉成沿所述彎曲部分流動的空氣的速度。
全文摘要
一種具有空氣管道的機動車,空氣管道與罩的內表面一體形成,并形成用于將流入發(fā)動機室中的空氣引導到內燃機的進氣裝置的導氣通路??諝夤艿赖某叽鐪p小且重量減輕,并緊湊地安裝在發(fā)動機室中。機動車具有放置在發(fā)動機室中的內燃機(20),還具有與罩(10)的內表面一體設置的空氣管道(40)。空氣管道(40)與作為罩(10)的一部分的罩部分(30)協(xié)作而在空氣管道(40)與罩部分(30)之間形成導氣通路(60)。導氣通路(60)將發(fā)動機室中的空氣引導到內燃機(20)的進氣裝置(20i)。空氣管道(40)在其安裝狀態(tài)下具有開放截面,在該開放截面中與罩部分(30)接觸的邊緣(44)形成沿導氣通路(60)延伸的開口。
文檔編號B60K13/02GK101589221SQ20088000208
公開日2009年11月25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8月9日
發(fā)明者古賀謙司, 大園美由紀 申請人: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