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車輛用空調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840758閱讀:13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車輛用空調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車輛用空調裝置(以下稱為縱型一體式空調裝置),即在空調單元內(nèi)上下并排設置加熱用及冷卻用熱交換器,從該空調單元下側的左右(車寬方向)任一側導入空調用的空氣,使空氣在該空調單元內(nèi)向上方流通,通過前述熱交換器產(chǎn)生調和空氣。
背景技術
目前,作為這種車輛用空調裝置,例如,如特開平9223748號公報或特開平10-244820號公報所公開的那樣,把加熱以及冷卻功能集中于一個空調單元內(nèi),謀求空調裝置全體的緊湊化。在這樣的現(xiàn)有的縱型一體式空調裝置中,在車輛的儀表盤內(nèi)配設的空調單元內(nèi)部、從下方順序地收容汽化器(冷卻用熱交換器),空氣混合調節(jié)風門,加熱芯(加熱用熱交換器)的同時,在其上方包含轉換調和空氣吹出方向的方向轉換部。
在前述空調單元的副座席一側上配置內(nèi)藏送風機的送風單元,從該送風單元來的空調用空氣導入到空調單元下端的導入空間部,從那里改變向上方,通過汽化器,通過空氣混和調節(jié)風門對加熱芯及與其迂回的旁通管通路進行分流后,再混合成為調和空氣,其后,從方向轉換部向車室內(nèi)經(jīng)通風道分配。
可是,通常如前述所示,由于在上下配置汽化器、加熱芯的縱型一體式空調裝置的空調單元在其上下方向尺寸較大,所以配置在車輛的儀表盤內(nèi)車寬方向的大體中央部上。
向該空調單元輸送空氣的送風單元配置為與副座席前方對應。此時,因為有必要確保副座席乘員足下空間寬闊,通常送風單元應當盡可能定位于上方,其結果,從該送風單元到空調單元的下端側輸送空氣的送風通風道配置為從送風單元向空調單元往下方傾斜。
然而,通過這樣將送風通風道傾斜配置,在該通風道內(nèi)流通的空氣流相對空調單元下側的導入空間部從傾斜上方流入,尤其是空氣的流量乃至流速,即風速乃至風量大時,存在以下問題,即空氣流與空調單元底壁部上面沖撞,產(chǎn)生較大紊亂,使送風效率下降的同時,從那里向上方彎曲,向著汽化器的空氣流向空調單元左右偏向很多,熱交換效率也下降。
空調單元的底壁部上面通常為接收從汽化器滴下的凝縮水的托盤,由于該凝縮水暫時滯留,如前述所示,一旦從送風道流入的空氣沖撞,則滯留的凝縮水濺起到汽化器上,由此熱交換效率往往也下降,此外,由于凝縮水濺起,也存在促進空氣流紊亂的不良情況。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鑒于此,其目的是,在把空氣從車輛寬度方向上并排設置的送風單元輸送到空調單元下側的導入空間部那樣的縱型一體式空調裝置上,主要在送風道乃至空調單元的空氣流的通路構成上想辦法,抑制在導入空間部的空氣紊亂,減輕通過冷卻用熱交換器的空氣流偏向的同時,預先防止由于凝縮水濺起產(chǎn)生的不良狀況。
為了達到前述目的,通過本發(fā)明的解決手段,沿著送風道,使從車輛寬度方向一側流入到空調單元下端的導入空間部的空氣流方向定向,以便在比冷卻用熱交換器下方還靠近面前處朝向上方。
具體講,本申請的第1發(fā)明是一種車輛用空調裝置,在車輛的儀表盤內(nèi)沿車寬方向并排設置空調單元和送風單元,將來自該送風單元的空氣導入到空調單元下端的導入空間部,在該空調單元內(nèi)從下側到上側流通的同時,通過在該空調單元內(nèi)配置的冷卻用熱交換器乃至其上方配置的加熱用熱交換器進行熱交換,產(chǎn)生調和空氣。
而且,前述冷卻用熱交換器配置為其下面面臨前述空調單元的導入空間部,而且大體呈水平地沿車寬方向延伸。此外,在空調單元的車寬方向一側上配置前述送風單元。從前述送風單元到空調單元的下端側的送風道配置為從該送風單元向空調單元朝下傾斜。而且,在前述空調單元乃至送風道上,在比冷卻用熱交換器車寬一側端部更加靠車寬方向一側的部位上設置使空氣流指向上方的空氣流定向部。
通過前述的構成,從送風單元送出且在送風道內(nèi)從車寬方向的一側向另一側向下傾斜流動的空氣流在該送風道乃至空調單元的空氣定向部指向上方,通過空調單元的冷卻用熱交換器在面前也成為大體的水平流,流入導入空間部。因此,該空氣流在空調單元的底壁面上面不引起激烈沖撞,防止因沖撞產(chǎn)生強的紊亂或凝縮水濺起。
通過前述空氣流定向部設置在比冷卻用熱交換器車寬方向一側端部還靠近車寬方向一側的部位上,在這里指向上方的空氣流的一部分直接朝向冷卻用熱交換器,該氣流如前述所示呈水平地流到導入空間部深處后,與向上方的空氣流主流合流,可以減輕通過冷卻熱交換部的空氣流的偏向。
即根據(jù)本發(fā)明,抑制導入空調單元下端的導入空間部的空氣流的紊亂,提高送風效率,減輕從那里向上方的空氣流的偏向,可以提高在冷卻用熱交換器內(nèi)氣流分布的均勻程度,而且防止了由空氣流產(chǎn)生的凝縮水濺起,可以預先防止其產(chǎn)生的不良情況。
在與第2發(fā)明有關的空調裝置里,由在送風道下側壁連續(xù)且在車寬方向大體呈水平延伸的平坦面形成空氣流定向部。
由此,沿通風道壁面向下方傾斜的空氣流沿著在該送風道下側壁面連續(xù)的平坦面可順暢地指向上方,因此可以充分地獲得前述第1發(fā)明的作用效果。
在與第3發(fā)明有關的空調裝置中,配置冷卻用熱交換器,以便其下面向車輛的前后方向傾斜,而且管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同時,在與該冷卻用熱交換器下面對置的空調單元的底壁部上面,設置向上方突出且在車寬方向延伸的遮蔽肋條,以便在該冷卻用熱交換器前后兩緣部中的相對下側緣部附近與導入空間部遮蔽開。
根據(jù)該構成,冷卻用熱交換器下面向車輛的前后方向傾斜,而且由于其管沿前后方向延伸,所以在該冷卻用熱交換器上產(chǎn)生的凝縮水沿管向前后方向流動,從相對下側的緣部向下方滴下。在這里,在前述冷卻用熱交換器的下側緣部附近設置從與下方對置的底壁部上面突出,而且向車寬方向延伸的遮蔽肋條,因為在該冷卻用熱交換器的下側緣部附近與導入空間部遮蔽開,所以從該下側緣部滴下的凝縮水不受導入空間部內(nèi)空氣流的影響,反之,也不會使空氣流紊亂。即進一步抑制了在空調單元的導入空間部空氣流的紊亂,而且可以提高來自冷卻用熱交換器的凝縮水的排出性。
此外,冷卻用熱交換器的凝縮水聚積在由遮蔽肋條將導入空間部遮蔽的部分上,所以也可以防止流入導入空間部的空氣流引起的凝縮水濺起。
以上,如說明的那樣,如果根據(jù)本申請的第1發(fā)明的車輛用空調裝置,則在縱型一體式的空調裝置中,對于空調單元下部的導入空間部,從車寬方向一側的送風單元導入大體水平的空氣流,提高送風效率,減輕向上方的熱交換器的空氣流偏向,可以提高熱交換效率,此外,可以防止凝縮水向熱交換器的濺起。
如果根據(jù)權利要求項2的發(fā)明,可以使沿著送風道向斜下方的空氣流順暢地定向,可以充分地得到前述權利要求項1的發(fā)明效果。
如果根據(jù)權利要求項3的發(fā)明,則可以進一步抑制在空調單元導入空間部的空氣流紊流,可以更可靠地防止空氣流引起的凝縮水的濺起。


圖1是示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空調裝置外觀的從正面左側看的立體圖。
圖2是示出空調裝置外觀的從正面右側看的立體圖。
圖3是示出空調裝置外觀的正視圖。
圖4是示出儀表盤內(nèi)的空調裝置布局的說明圖。
圖5是與示出空調裝置全體構成的圖3相當?shù)膱D。
圖6是示出空調單元下端的導入空間部構成的說明圖。
圖7是示出空調單元內(nèi)部構造的縱向剖面圖。
圖8是與在車寬方向看空調單元的空氣流的圖7相當?shù)膱D。
圖9是在前后方向看空調單元內(nèi)空氣流的說明圖。
圖10是示出空調單元的殼體主體部組合構造的說明圖。
圖11A是中間連接構件的正視圖,圖11B是側視圖,圖11C是仰視圖。
圖12是沿圖11B、C的XII-XII線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依據(jù)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加以說明。
圖1~圖3是示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空調裝置1的外觀圖,該空調裝置,如圖4所示收容在汽車(車輛的車室前方)上的儀表盤(instrumentpanel)2的內(nèi)側。該汽車是駕駛席及副座席分別設置在車體右側及左側的右方向盤車,在前述儀表盤2的里面(車體前側)設置將車室及其前方的發(fā)動機室隔開的儀表板(dash panel)P(只在圖6內(nèi)示出)。此外,在本說明書內(nèi),以下,以汽車的車體作為基準,其前側及后側各自只稱為前側及后側的同時,車體左側及右側各自只稱為左側及右側。因此,因為空調裝置1的正面?zhèn)任挥谲圀w后側,所以往往稱為空調裝置1的后側,反之,位于車體前側的空調裝置1的里側往往稱為空調裝置1的前側。
前述空調裝置1如圖1~3所示,由送風單元3;冷卻從該送風單元3來的空氣之后進行溫度調節(jié),將調和空氣向車室供給的空調單元4;和把從送風單元3來的空氣向空調單元4輸送的中間通風道5(送風道)構成。前述空調單元4配置在車寬方向大體中央部,而送風單元3從該空調單元4向車體左側間隔規(guī)定距離配置在副座席的前方。此時,把該送風單元3的下端部定位在比空調單元4的下端部靠上的位置上,可以確保副座席乘員的腳下足夠寬廣。
前述送風單元3在其車寬方向的大體中央部上包含左右分成兩部分的殼體6,它們用緊固件等一體化。在其殼體6的上側上設置用于向空調裝置1輸入空氣的空氣輸入部7,另一方面,在下側設置用于把輸入空氣向前述空調單元4送風的送風部8。在空氣輸入部7的上部,經(jīng)未圖示的通風道形成用于輸入車室外的空氣的室外氣輸入口10和用于輸入車室內(nèi)空氣的室內(nèi)氣輸入口11,室內(nèi)外氣轉換調節(jié)風門12(只在圖2示出)設置在該空氣輸入部7的內(nèi)側,以便使其中任一方處于關閉狀態(tài)的同時,另一方處于打開狀態(tài)。
更詳細地說,前述空氣輸入部7的上部作成在前后鄰接的兩傾斜面相互搭接的屋頂那樣的形狀,從車寬方向看作成具有大體三角形截面的三角屋頂部。該屋頂部的前述前面部及后面部分別開有前述室外氣輸入口10及室內(nèi)氣輸入口11,此外,在室內(nèi)氣輸入口11上一體形成柵格架13。前述空氣輸入部7的側面部設置成前面部及后面部的對應側緣彼此相連。前述室內(nèi)外氣轉換調節(jié)風門12作成比各輸入口10、11還大的矩形,在其上緣上具有在車寬方向延伸的軸,其兩端分別支持在前述空氣輸入部7的一對側面部的上端側上。
在前述室外氣轉換調節(jié)風門12的下端側上設置貫通該側面部的連結部(未圖示),以便連接在空氣輸入部7的側面上安裝的驅動器15的輸出軸。在該側面部上一體形成由螺絲等緊固驅動器15用的凸起部。該驅動器15按照接收來自車體上配置的空調控制部(未圖示)的信號進行動作的方式而構成,來自空調控制部的信號線與驅動器15的聯(lián)接器17接線。
而且,通過前述驅動器15,使室內(nèi)外氣轉換調節(jié)風門12在其軸周圍旋轉,一旦使室外氣輸入口10處于全開位置,則室內(nèi)氣輸入口11成為全閉狀態(tài)。成為只輸入室外氣的室外氣輸入模式。反之,室內(nèi)外氣轉換調節(jié)風門12從前述狀態(tài)反方向旋轉,一旦使室外氣輸入口10處于全閉位置,則室內(nèi)氣輸入口11成為全開狀態(tài),成為所謂的室內(nèi)氣循環(huán)模式。
在前述空氣輸入部7的下部設置過濾器配置部21,如圖5的虛線所示,配置用于過濾輸入空氣的過濾器20。該過濾器配置部21的下方是送風部8,作為送風扇23的離心式多翼扇,使其旋轉軸向上下方向配置的同時,在該送風扇23的周圍形成渦旋狀的導風通路,此外,在送風扇23的下方配置風扇驅動馬達24。而且,在圖5中,如箭頭所示,通過送風扇23的旋轉,從空氣輸入部7的上部輸入空氣,通過過濾器20導入送風部8內(nèi)。
在前述送風部8的右側壁部上形成開口部,以便與導風通路連通,在該開口部上連接中間通風道5的左側端部。該中間通風道5從前述送風部8向著空調單元4的下端側,即從車寬方向一側(在本例為車體左側)向另一側(在本例為右側),沿斜下方延伸,其下端部連接在空調單元4的下端部。詳細說,在空調單元4的下端側設置大體呈水平地向外方延伸的通風道連接部25,如前述所示,從車體左側向右側,向下方傾斜的中間通風道5的右側端部連接在通風道連接部25的左側端部。在前述中間通風道5的上壁上設置用于控制送風扇23轉數(shù)的控制電路26,在其上部設置聯(lián)接器27。
前述通風道連接部25,如圖6所示在空調單元4的殼體30的下端側,從后述的殼體主體部32(圖中用虛線示出)向底壁部31延伸地設置,作為全體作成大體水平地延伸的三角筒狀,在其內(nèi)部形成的通路左側的端部與中間通風道5內(nèi)的通路的右端部連通,另一方面,該通路右側的端部與空調單元4的下端部區(qū)劃的空調用空氣導入空間部S1連通。換言之,通風道連接部25從空調單元4的殼體主體32延伸到車體左側,位于比在該殼體主體32內(nèi)配置的后述的汽化器33(用虛線示出)的左側(車寬方向一側)的端部還靠左側。
前述通風道連接部25內(nèi)的通路底面28在中間通風道5的下側壁面上連續(xù),在車寬方向大體水平地延伸的同時,即使對車體前后方向也是由大體水平的平坦面構成。而且,在同圖上作為箭頭a1所示那樣,在中間通風道5內(nèi)可以向下方傾斜流動的空氣流沿著前述通風道連接部25的通路底面28順暢地指向上方,成為大體水平的氣流a2,流向空調單元4的導入空調部S1。該空氣流的主流如圖中作為箭頭a3所示那樣,在車體右側的側壁部上沖撞定向,以便作為全體通向上方。氣流的一部分沿著包圍導入空間部S1的前后壁面折返。
空調單元的構成前述空調單元4作為全體具有在上下方向長,而且比前述送風單元3的殼體6還大的矩形箱狀地形成的殼體30。該殼體30分成底壁部31和在其上部配置的主體部32,此外,細節(jié)后述,然而該殼體主體部32,應當在其車寬方向的大體中央部分成左右兩部分。在殼體30內(nèi)部,如圖7所示配置作為冷凍循環(huán)的要素的汽化器33(冷卻用熱交換器),該汽化器33的下面面臨導入空間部S1。而且,如上述所示,經(jīng)中間通風道5,導入到導入空間部S1的空氣流在該導入空間部S1向上方改變方向,通過汽化器33。
在前述汽化器33的上方配置加熱芯34(加熱用熱交換器)用于對通過該汽化器33的空氣加熱,如前述所示,通過汽化器33的空氣流,如圖8的箭頭所示,在空調單元4內(nèi)從下側向上側流通,一旦向加熱芯34或將其迂回的旁通通路分配,其后再合流,成為調和空氣,隨后從在空調單元4的殼體30的上部形成的吹出口50、51、52向車室內(nèi)送出。
前述汽化器33是冷卻從送風單元3來的空氣的冷卻用熱交換器,例如是把由鋁等金屬薄板形成的管多個疊層,以便互相在同方向延伸,在鄰接的管間是把由相同金屬薄板形成的波紋狀葉片介插其間的。在該汽化器33的管內(nèi)由冷凍循環(huán)產(chǎn)生的低溫介質進行循環(huán),冷卻通過該汽化器33的空氣。即,在該汽化器33內(nèi),設置未圖示的在管的兩端側分別與該管連通的容器,一側的容器通過在管疊層方向的中央部分配置的間隔板,區(qū)分為流入容器部和流出容器部。而且,流入到流入容器部的冷介質經(jīng)與該流入容器部連接的上流側管,流到另一側的容器,其后,從該另一側的容器,經(jīng)下流側管到達前述一側容器的流出容器部。
配置前述汽化器33,使其在車寬方向大體水平方向延伸的同時,對于車體前后方向傾斜配置,以便位于車體后側附近的上方,此外,管的延伸方向朝向車體前后方向。該汽化器33的流入容器部和流出容器部內(nèi)分別與冷卻管(未圖示)連接,各冷卻管從在空調單元4的殼體30上的左側壁部向殼體30外方延出后彎曲,以便向車體前方延伸。通過這樣的汽化器33的傾斜配置,在該汽化器33產(chǎn)生的凝縮水,如在圖7作為箭頭W概略地示出那樣,主要沿管流到車體前側后,從汽化器的前緣部向底壁部31的上面滴下,從在該底壁部31上設置的排水管35向車室外排出。
即,正如在前述圖6詳細地示出那樣,在與汽化器33下面對置的底壁部31的上面上形成沿其前緣部從車體右側向左側朝下方傾斜的排水溝部31a的同時,形成沿左側的緣部從車體后側向前側向下方傾斜的排水溝部31b,此外,從兩排水溝部31a、31b的合流的車體左側前方的角部直到向底壁部31的外方突出的排水管部35(延出部)的前端部為止,形成通路31c。而且前述排水管部35從殼體底壁部31的角部一旦向車寬方向突出后,向車體前方延伸,其前端部在車體前后方向看,在送風單元3及空調單元4的中間位置貫通儀表板P,緊臨發(fā)動機室,在其排水管部35的前端部上,前述通路31c的端部開口。因此,通過前述排水溝部31a、31b及通路31c構成排水管通路,如前述所示,從汽化器33向底壁部31上面滴下的凝縮水順暢地排出。
在這里,圖示的符號29是從底壁部31的上面突出、并沿著前述排水溝31a向車寬方向延伸的遮風筋條(遮蔽筋條)。該遮風筋條29按照將前述排水溝部31a和汽化器33的前緣部(相對下側的緣部)附近與導入空間部S1區(qū)分開的方式設置,因此,如圖示a1~a3所示,即使空調用空氣流入到導入空間部S1,該空氣流也不使從汽化器33滴下的凝縮水或排水溝部31a內(nèi)的凝縮水濺起,相反地,凝縮水也不使空氣流紊亂。在流入到導入空間部S1的空氣流中,沿著圍繞該導入空間部S1的前側壁面折返的氣流沿著在排水溝部31a內(nèi)凝縮水的水流行進,進一步提高其排出性。
前述加熱芯34是具有與前述汽化器33同樣地疊層的管及葉片,使在該管內(nèi)來自發(fā)動機的高溫冷卻水循環(huán),與通過前述管及葉片之間的空氣進行熱交換。即使在該加熱芯34內(nèi)也與前述汽化器33的各冷卻管同樣,設置流入及流出發(fā)動機冷卻水的各冷卻管(未圖示),分別從殼體30的左側壁部向外方延伸出后向車體前方延伸地形成。
在前述汽化器33和加熱芯34之間配置兩個空氣混合調節(jié)風門36、37,從而將通過汽化器的空氣流分配給加熱芯34乃至旁通通路C的同時,改變其分配比率,調節(jié)調和空氣的溫度。即,如圖7、8所示,在比汽化器33靠上的空調單元4內(nèi),通過殼體30的內(nèi)側一體成型的區(qū)劃壁39、40等區(qū)劃分為多個空間部S2~S5和旁通通路C,通過汽化器33的空氣流通過兩個空氣混合調節(jié)風門36、37分配給收容加熱芯34的空間部S3、S4和旁通通路C。
詳細說,從作為空氣流的上流側的下側開始順序地,首先,在汽化器33的上方設置下側區(qū)劃壁39,以便與加熱芯34隔開。從車寬方向看,該下側區(qū)劃壁39包括在車體前側(圖7左側)沿大體水平延伸的水平壁部;與其后端部連續(xù)、越向后側越位于下方地緩慢傾斜的緩斜壁部;與其后端部連續(xù)、越向后側越位于上方地急劇傾斜的第1急斜壁部;與其后端部連續(xù)、越向后側越位于下方地急劇傾斜的第2急斜壁部。
而且,在前述水平壁部及第1急斜壁部上分別形成連通汽化器33的上側空間部S2和加熱芯34的下側空間部S3的開口部41、42,此外,第2急斜壁部上形成旁通通路C的開口部43,各開口部41、42、43通過空氣混合調節(jié)風門36、37開閉。前述下側區(qū)劃壁39的第1急斜壁部區(qū)劃為加熱芯34的上下空間部S3、S4和旁通通路C,同時也具有支持該加熱芯34后端部的功能。
此外,在前述加熱芯34的上方設置覆蓋該加熱芯34的全體,區(qū)劃其上側的空間部S4和在殼體30上部的調和空氣的導出空間部S5的上側區(qū)劃壁40。該上側區(qū)劃壁40的細節(jié)后述,其由朝向殼體30的內(nèi)方,向左右兩側延出的一對筋條82、82(參照圖10)構成,該一對筋條82、82的前端部通過中間連接構件44(在圖7用虛線示出)相互連接。對該中間連接構件44的細節(jié)也后述,該構件44向車體前后方向延伸,前后兩端部分別與殼體30結合、固定,在提高該殼體30的剛性的同時,從加熱芯34的上側空間部S4遍及旁通通路C,把殼體30內(nèi)左右劃分。即中間連接構件44的主體部分44a在加熱芯34的上側空間部S4上連接筋條82、82的前端部,此外,在該主體部44a的后側上設置的分流板部44b向上下兩方向延伸,以便從加熱芯上側的空間部S4和連通旁通通路C的部分把該旁通通路C左右劃分。而且,正如圖9概略地示出那樣,在旁通通路C上升的空氣流通過前述分流板部44b左右分流。
此外,在前述中間連接構件44的分流板部44b上設置向左右方向延伸的整流葉片48(在圖7、圖8用實線示出),以便從上下方向看形成大體十字狀,該整流葉片48從車體左右任一側看是越向上側越位于車體前側,即越與加熱芯34接近地傾斜。通過該整流葉片48,正如在圖8箭頭所示,旁通通路C的空氣流整流,以便緩慢地朝向加熱芯上側空間部S4地定向。
前述兩個空氣混合調節(jié)風門36、37與室內(nèi)外氣轉換調節(jié)風門12同樣,各自具有在車寬方向延伸的軸,其兩端在殼體30上支持,驅動器45驅動連接在各自的車體左側的軸端。即該驅動器45配置在殼體30的左側壁部上,與室內(nèi)外氣轉換調節(jié)風門12的驅動器15同樣,固定在殼體上設置的凸起部上,同樣地,經(jīng)在殼體壁面上配置的連接機構46使前述兩個調節(jié)風門36、37連動。前側的空氣混合調節(jié)風門36從全開水平壁部的開口部41的位置直到全閉位置轉動,另一方面,后側的空氣混合調節(jié)風門37從全開第1急斜壁部的開口部42且全閉第2急斜壁部的開口部43的位置,轉動直到全閉開口部42且全開開口部43的位置為止。
而且,正如在圖7用實線所示,前側空氣混合調節(jié)風門36在全閉開口部41時,后側的空氣混合調節(jié)風門37全閉開口部42且全開開口部43,這時,通過汽化器33所有空氣在旁通通路C內(nèi)流通。相反,前側的空氣混合調節(jié)風門36全開開口部時,后側的空氣混合調節(jié)風門37全開開口部42且全閉開口部43,這時通過汽化器33的所有空氣經(jīng)空間部S3,導入加熱芯34。如圖8所示,如果空氣混合調節(jié)風門36、37分別處于前述兩個狀態(tài)的中間位置,則根據(jù)其調節(jié)風門36、37的位置,通過汽化器33的空氣流分配給加熱芯34以及旁通通路C。
這樣一來,一旦分配給加熱芯34及旁通通路C的空氣流如同圖的箭頭所示,在旁通通路C中,相對冷的空氣順暢地上升,而通過加熱芯34的相對暖的空氣在其上側的空間部S4向車體后側大大彎曲,在旁通通路C導出。換句話說,加熱芯34的上側空間部S4覆蓋該加熱芯34的上方,具有作為把通過它的空氣導出到旁通通路C的導出通路的功能。
在這里,從前述加熱芯上側空間部S4遍及旁通通路C配置中間連接構件44,因為通過該中間連接構件44的分流板部44b,旁通通路C左右區(qū)分,所以如圖9概略地示出,在旁通通路C上升的相對冷的空氣流與從加熱芯上側空間部S4導出的暖空氣流相會之前,在空調單元4的左右方向分流。根據(jù)這個事實,可以減輕在旁通通路C的空氣流在左右方向偏移的同時,使得在該旁通通路C內(nèi)空氣流在左右方向的偏移與通過加熱芯34的空氣流在左右方向的偏移成為大體相同的程度,因此,混合這些的調和氣體的溫度分布對空調單元4的左右方向大體均勻化。
通過在前述中間連接構件44的分流板部44b上設置的整流葉片48,在旁通通路C上升的相對暖的空氣流彎曲,以便朝向加熱芯上側空間部S4,從該空間部S4對與旁通通路C的空氣流合流的相對暖的空氣流以合適的角度沖撞。根據(jù)這個事實,作為全體使朝向上方的空氣流沒有大的紊亂地維持,使旁通通路C的冷空氣和來自加熱芯34的暖空氣充分混合,可以得到溫度分布均勻的調和空氣。
如圖3及圖5所示,在前述空氣混合調節(jié)風門36、37的驅動器45內(nèi)也與前述室內(nèi)外氣轉換調節(jié)風門12的驅動器15同樣,附設與來自空調控制部的配線連接的聯(lián)接器49。未圖示,但在前述汽化器33及加熱芯34上附設分別檢出溫度狀態(tài)的傳感器,各傳感器的這些信號線貫通空調單元4的左側壁部并延伸,與前述空調控制部連接。
而且,如上所述,在汽化器33乃至加熱芯34之間對空調用空氣進行熱交換得到的調和空氣,從殼體30上部的導出空間部S5向多個通風道內(nèi)分配,提供給車室內(nèi)。即,在空調單元4的殼體30的上部,在車體后側的傾斜部分上形成通風吹出口50、50……的同時,其前側大體水平的部分上形成除霜吹出口51,51。在該殼體30的上部的左側壁部及右側壁部上分別形成腳部吹出口52(圖7只示出右側的)。
在前述通風吹出口50,50上分別連接未圖示的通風道的一端部,該各通風道的另一端部連接儀表盤2上的通風格柵53,53,……(參照圖4),據(jù)此,從各通風吹出口50送出的調和空氣從前述通風格柵53,53……主要向乘員的上半身吹出。一方面,前述除霜吹出口51,51與前述通風吹出口50同樣,經(jīng)各自通風道(未圖示),與儀表盤2的除霜格柵54,54連接,據(jù)此,從各除霜吹出口51送出的調和空氣朝向前窗內(nèi)面吹出。并且在前述左右的腳底吹出口52,52上,連接分別向下方延伸的通風道56,57的上端部,在該兩個通風道56、57的下端側上,在儀表盤2的下側,設置司機席乘員及副座席乘員的腳下近旁開口的開口部55(只在圖2示出),從那里使調和空氣向乘員的腳下吹出。
在與前述腳底吹出口52,52連接的通風道56,57中,司機席側的通風道56與該殼體30一體設置,以便從殼體30的右側壁部向后側壁部繞入,具有較大的截面積,作為向著后席乘員的調和空氣也一起通過的后席用的兼用通風道。而且,該兼用的通風道56的下端部連接在殼體30的底壁部31上一體成型的連接部58,58上,經(jīng)該連接部,與未圖示的地面通風道的端部連接。
在前述殼體30上部的導出空間部S5上,開閉前述吹出口50、51、52,改變調和空氣吹出方向的兩個吹出方向轉換調節(jié)風門60、61與前述空氣混合調節(jié)風門36、37同樣地設置,它們通過在空調單元4的殼體30的左側壁部配置的連接機構62及該左側壁部的凸起部上固定的驅動器63動作。
前述吹出方向轉換調節(jié)風門60、61中的前側的調節(jié)風門是開閉除霜吹出口51,51的除霜調節(jié)風門60,后側調節(jié)風門是開閉通風吹出口50,50,……的通風調節(jié)風門61。各個調節(jié)風門60、61通過前述連接機構62連動,通過由前述驅動器63驅動,分別以與各吹出模式對應的開度加以控制。即該空調單元4通過兩個調節(jié)風門60、61的開閉狀態(tài),主要轉換為從前述通風吹出口50,50,……送出調和空氣的吹風模式,主要從前述除霜吹出口51,51送出調和空氣的去霜模式,主要從前述腳底吹出口52,52送出調和空氣的腳底模式,從前述通風以及腳底的各吹出口50,52送出調和空氣的高級模式等的吹出模式。前述吹出方向轉換調節(jié)風門60、61的驅動器63也與前述室內(nèi)外空氣轉換調節(jié)風門12的驅動器15同樣,包含連接空調控制部的信號線的聯(lián)接器65(只在圖3及圖5示出)。
為了把如上述所示構成的空調裝置1安裝在汽車的儀表板P上,在前述送風單元3上,在送風部8左右兩側上各自設置安裝腳68,68,此外,安裝從前述過濾器配置部21的右側向車體右側傾斜突出的安裝腳69。而空調單元4的安裝部由與殼體30的底壁部31一體成型的安裝腳70和在殼體30上部左右兩則分別設置的一對安裝腳71,71構成。
殼體主體部的安裝其次,基于圖10~12,就前述空調單元4的殼體主體部32的分割及組合的構造加以說明。
如上述所示,空調單元4的殼體30作為全體是在上下方向長的矩形箱狀,除了汽化器33及加熱芯34之外由收裝空氣混合調節(jié)風門36、37和吹出方向轉換調節(jié)風門60、61的大型殼體主體部32,和封止其下端開口的底壁部31構成。而且,大型的殼體主體部32在車寬方向的大體中央部分割為車體左側的左側殼體構件80和車體右側的右側殼體構件81。該左側及右側殼體構件80、81在周緣部相互接合,在該接合部分分別形成溝部及凸條部,該溝部及凸條部是相互嵌合的構造。
然而,由于把大型殼體主體部32左右分割為兩個,所以左側及右側殼體構件80、81成為分別具有非常大開口部構造,其自身確保充分的剛性是困難的。因此,在兩個殼體構件80、81相互組合時,使其周緣部彼此之間正確合縫是困難的,擔心安裝操作性降低。
與此相反,在本實施方式中,設置延伸的多個筋條82、83,以便在前述左側及右側殼體構件80、81上相互對置的同時,設置連接其前端部且從殼體構件80、81的前端直到后端延伸的中間連接構件44,提高了各殼體構件80、81的剛性,使其安裝容易進行。
具體講,如圖10所示,在前述左側及右側殼體構件80、81的內(nèi)面,分別設置延伸的三條筋條82、83、84(只圖示右側殼體構件81的),以便從上下方向的中間部分相互對置,并將它們相互組合。即在三條筋條82、83、84內(nèi)位于最上位的筋條82通過中間連接構件44的主體部44b連接各前端緣,與該中間連接構件44共同地構成加熱芯34上方的上側區(qū)劃壁40。在該筋條82的上面,設置向斜上方傾斜延伸的突片82a。此外,是位于比前述筋條82靠下方的兩條筋條83、84一體地構成下側隔壁部39。
在前述各筋條82、83、84前端的多個規(guī)定位置上設置比筋條主體厚度還稍大直徑的圓形支承部85,85,……。它是在使殼體構件80、8 1成型后通過預射釘(pre-ejector pin)從模子取出時,由該釘前端推壓的部分,通過設置該支承部85,85,……,使筋條82~84的脫模良好,提高操作性。
前述中間連接構件44,如圖11詳細示出那樣,是由在前后方向長的大體矩形板狀的主體部44a,和其正面?zhèn)榷瞬?圖(b)的右側端部,即車體后側端部)上連續(xù)的大體三角形的分流板部44b構成的左右對稱形狀的。也如圖12所示,沿前述主體部44a的上緣設置在左右兩側分別延伸的延出壁部86,86,該各延出壁部86的前端上形成溝部86a(結合部只在圖12示出),分別在沿筋條82的前端部形成的凸條部(未圖示)上結合。
在前述延出壁部86下側上設置在規(guī)定位置上從主體部44a向左右兩側分別延伸直到比延出壁部86還外方為止突出的多個突起部87,87,……。該各突起部87從主體部44a的側面沿著延出壁部86的下面延伸,在從該延出壁部86前端離開,進一步向外方延伸的上緣部上,朝向前端形成向下側傾斜的傾斜部87a。該傾斜部87a在組合中間連接構件44和筋條82時成為導向的導向部,以便使該筋條82前端的凸條部朝向延出壁部86前端的溝部86a。此外,未圖示,在殼體構件80、81的筋條82的前端側也設置具有同樣傾斜部的多個突起部。
此外,在前述延出壁部86的上側上形成向斜上方突出的突片88,以便與殼體構件80、81的筋條82的突片82a對應,在該突片88的側部上也與前述延出壁部86同樣地形成溝部88a,與在筋條82的突片82a側部上形成的突狀部結合。
此外,在前述主體部44a下側上與分流板部44b聯(lián)系部分上,設置沿著該部分的彎曲形狀、與前述的上側延出壁部86同樣地在左右延出的彎曲形狀的延出壁部89。未圖示,在其延出壁部89的前端上也各自形成溝部(結合部)。與殼體構件80、81的筋條83的前端的凸條部結合。此外,沿著前述延出壁部89的上面,設置具有與前述的突起部87同樣形狀及功能的突起部90(導向部)。
此外,在中間連接構件44的前后兩端部,即主體部44a的背面?zhèn)鹊亩瞬?圖(b)的左側端部,即車體前側端部)和分流板44b的正面?zhèn)榷瞬?圖(b)右側端部,即車體后側端部)上分別設置與殼體構件80、81周緣部結合、固定的結合固定部91、92。該結合固定部91、92由分別通過兩個殼體構件80、81的周緣部夾入的凸條部以及突部構成,此外,在各凸條部的下端附近與前述突起部87、90同樣地分別設置具有作為組合時導向部功能的突起部93、94。
通過這樣的構成,在相互組合左側及右側殼體構件80、81時,首先,相對任一方的殼體構件(以下,以右側構件作為例子加以說明)組合中間連接構件44。即把中間連接構件44在主體部44a前端的結合固定部91與殼體構件81的前側周緣部結合,另外,把分流板部44b后端的結合固定部92與殼體構件81的后側周緣部結合,此外,使中間連接構件44的延出壁部86、89與殼體構件81的筋條82、83相互結合。此時,通過在延出壁部86、89和筋條82、83上分別設置的多個突起部87,…,90,…,筋條82、83的前端相對該延出壁部86、89的溝部導向,因為容易結合,所以中間連接構件44極容易地向殼體構件81組合。
那樣,通過組合中間連接構件44,提高右側殼體構件81的剛性,尤其是,可以充分確保與左側殼體構件80接合的開口部周緣的剛性。而且,右側殼體構件81的周緣部位于大體相同的假想平面上,此外中間連接構件44也位于假想平面上。那樣一來,相對組合中間連接構件44的右側殼體構件81組合左側殼體構件80。其際,如前述所示,以與右側殼體構件81組合的中間連接構件44作為目標,而如果組合左側殼體構件80的筋條82、83,則通過在該筋條82的前端部及中間連接構件44的延出壁部86等上設置的多個突起部87,…,90,筋條82、83的前端相對該延出壁部86、89被導向、結合。由此,在成型時,即使在筋條或殼體構件80、81上產(chǎn)生變形也可以容易地對其組合。
即,相對具有大開口部的兩個殼體構件80、81,分別設置成對的筋條82、83的同時,即使通過中間連接構件44對這些筋條的82、83前端部彼此之間導向、連接的簡單構成,也可以容易且可靠地組合兩構件80、81。
空調用的空氣流其次,如果對如上所示構成的空調裝置1內(nèi)的空調用空氣流加以說明,則首先,作為全體如圖5箭頭所示,從送風單元3送出的空氣流在中間通風道5內(nèi)的車寬方向從左側向右側向斜下方向流動,到達通風道連接部25,如圖6或圖9所示,沿通風道連接部25內(nèi)的通路,流暢地指向上方,大體上成為水平流,流入到空調單元4的導入空間部S1。
這樣,因為向導入空間部S1的空氣流大體成為水平流,所以其流不會在空調單元4的底壁部31上面激烈沖撞,防止強紊亂的產(chǎn)生或凝縮水濺起。而且因為滴下凝縮水的汽化器33前緣部通過遮風筋條29與導入空間部S1遮蔽開,所以該凝縮水也不會導致氣流紊亂。
那樣大體水平地向導入空間部S1流入的空氣流主流,正如圖9空白的粗箭頭所示,由于在面臨導入空間部S1的車體右側的側壁部沖撞,向上方彎曲,而通過前述通風道連接部25的通路底面28指向上方的空氣流的一部分如同圖虛線的粗箭頭所示直接朝向汽化器33,該氣流如前述所示與在導向空間部S1內(nèi)朝向上方的主流合流,可以進一步減輕汽化器33內(nèi)的空氣流向左右方向的偏移。
即,通過在左右方向傾斜延伸的中間通風道5和導入空間部S1之間設置大體水平的通風道連接部25,抑制從中間通風道25導入空調單元下端的導入空間部的導入空氣流的紊亂,提高送風效率,此外,因為減輕從那里向上方的空氣流的左右方向偏移,可以提高汽化器33內(nèi)氣流分布均勻程度。也防止在導入空間部S1內(nèi)的凝縮水濺起。
而且,通過汽化器33的空氣流,例如如圖8箭頭所示,根據(jù)空氣混合調節(jié)風門36、37的開度分配給加熱芯34以及旁通通路C,這時在旁通通路C上升的相對冷的空氣流,如圖9箭頭所示,通過中間連接構件44的分流板部44b左右分流,可以進一步減輕該氣流的左右方向偏移。此外,如前述圖8所示,在旁通通路C上升的空氣流通過整流葉片48導向,以便靠近加熱芯34。
通過加熱芯34的相對暖的空氣流,如圖8箭頭所示,從加熱芯上側空間部S4在旁通通路C導出,在這里,如前述所示,以合適角度與通過整流葉片48導向的冷空氣流沖撞,充分混合,成為溫度分布均勻的調和空氣,而其后,經(jīng)導出空間部S5,從通風道50、51、52…向車室內(nèi)送出。可是,如前述所示,使旁通通路C內(nèi)冷的空氣流的偏移充分小,因為其偏移程度成為與從加熱芯34來的暖空氣流大體相同程度,所以混合這些空氣的調和空氣的溫度狀態(tài)對空調單元4的左右方向而言,成為大體均勻的狀態(tài)。
因此,如果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的車輛用空調裝置,首先,使空調單元4的殼體主體部32在其大體的中央部分為左右兩部分,因為分別由具有大開口部的兩個殼體構件80、81構成,所以通過減少部件數(shù)來謀求減低成本。其際,把左側及右側殼體構件80、81的周緣部定位在大體相同的假想平面上的同時,設置具有引導兩個部件80、81的組合功能的中間連接構件44,因為其中間連接構件44也定位于前述假想平面上,所以對兩個構件80、81的組合作業(yè)可以極為容易地進行。
因為在本實施方式的空調裝置1中,沿中間通風道5,從車寬方向的一側流入空調單元4下端的導入空間部S1的空氣流,通過在該中間通風道5的通路和導入空間部S1之間設置的通風道連接部25,在比汽化器33的下方位置還靠面前地指向上方,所以使該空氣流的主流大體水平地導入到導入空間部S1,提高了送風效率,可以減輕從導入空間部S1向上方通過汽化器33的空氣流偏移,據(jù)此,可以提高熱交換效率。
可是,要使汽化器33在前后方向傾斜,從其前緣部附近滴下凝縮水,而且,要通過遮風筋條29在該前緣部附近遮蔽導入空間部S1的空氣流,防止凝縮水向汽化器33的濺起,據(jù)此也可以提高熱交換效率。
此外,在該實施方式的空調裝置1中,通過如前述所示,減輕通過汽化器33的空氣流的左右方向的偏移,通過在殼體主體部32的大體中央部設置的中間連接構件44的分流板部44b,尤其是通過在旁通通路C上升的空氣流左右分流,可以進一步減小該氣流左右方向的偏移,據(jù)此,也可以提高熱交換效率的同時,可以認為空調單元4內(nèi)的調和空氣在左右方向的溫度分布是大體均勻的。因此,使從空調單元4經(jīng)通風道提供給車室內(nèi)的調和空氣的溫度狀態(tài)成為左右大體相同的狀態(tài),也能消除伴隨風量變化等的變化,得到良好的使用感。
其它的實施方式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對右方向盤車上搭載規(guī)格的空調裝置加以說明,而本發(fā)明的空調裝置1也能適用于左方向盤的車。這時,車寬方向一側成為車體右側,另一側成為左側。這時,在車體右側的副座席前方配置送風單元3,與前述實施方式同樣,也可以通過中間通風道5連接空調單元4,然而其間,送風單元3或空調單元4的形狀成為與前述實施方式的左右相反的形狀。
而且,如果那樣使左右相反的空調單元4的殼體主體部32與前述實施方式同樣地分為左側及右側構件,使各自的周緣部的形狀或筋條形狀與前述實施方式的相同,則中間連接構件44自身成為左右對稱形狀的,所以其中間連接構件44可以用在右方向盤車用規(guī)格和左方向盤車用規(guī)格共通使用的,據(jù)此通過大批量生產(chǎn)而降低部件成本。
權利要求
1.一種車輛用空調裝置,其在車輛的儀表盤內(nèi)在車寬方向并排配置空調單元和送風單元,將來自該送風單元的空氣導入到空調單元下端的導入空間部,使之在該空調單元內(nèi)從下側到上側流通的同時,通過在該空調單元內(nèi)配置的冷卻用熱交換器乃至其上方配置的加熱用熱交換器進行熱交換,產(chǎn)生調和空氣,其特征為,所述冷卻用熱交換器配置為其下面面臨所述空調單元的導入空間部,而且在車寬方向大體水平延伸,所述送風單元配置在空調單元的車寬方向一側,從所述送風單元到空調單元的下端側的送風道配置為從該送風單元向著空調單元朝下方傾斜,在所述空調單元乃至送風道上設置空氣流定向部,用于在比冷卻用熱交換器的車寬方向一側的端部更靠車寬方向一側的部位上使空氣流指向上方。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空調裝置,其特征為,空氣流定向部由在送風道通路的下側壁面上連續(xù)且在車寬方向大體水平延伸的平坦面構成。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空調裝置,其特征為,冷卻用熱交換器配置為其下面向車輛的前后方向傾斜,而且管向前后方向延伸,在與所述冷卻用熱交換器的下面對置的空調單元的底壁部上面,設置向上方突出且在車寬方向延伸的遮蔽筋條,以便在冷卻用熱交換器的前后兩緣部中的相對下側的緣部附近與導入空間部遮蔽開。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空調裝置,其特征為,加熱用熱交換器在空調單元內(nèi)配置在相對靠近車體前方處,在該加熱用熱交換器的車體后方的空調單元內(nèi),形成使通過冷卻用熱交換器的空氣流在所述加熱用熱交換器的下流側旁通的通路。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空調裝置,其特征為,在空調單元的殼體底壁部上,形成從車寬方向一側且從車體前方的角部向外方延伸出的延出部,設置從所述殼體底壁部上面貫通所述延出部并到達殼體外的排泄通路。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車輛用空調裝置,其特征為,延出部從空調單元殼體的底壁部一旦向車寬方向突出后,向車體前方延伸,在車體前后方向看,該延出部的前端側位于所述空調單元和送風單元的中間位置,貫通車輛的儀表板,排泄通路的下流端部在所述延出部的前端開口。
7.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輛用空調裝置,其特征為,在空調單元的殼體底壁部上面,在比遮蔽筋條靠前的車體前方側,將來自冷卻用熱交換器的凝縮水排出到殼體外的排泄通路的上流端開口。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車輛用空調裝置,其特征為,在空調單元的殼體底壁部上面,形成從車寬方向一側且從車體前方的角部一旦向車寬方向突出后,向車體前方延伸的延出部,該延出部的前端側在車體前后方向看,位于所述空調單元和送風單元的中間位置,貫通車輛的儀表板,從所述殼體的底壁部上面在縱向貫通所述延出部的排泄通路的下流端部在所述延出部的前端開口。
全文摘要
一種縱型一體式空調裝置,對于在車輛儀表盤內(nèi)大體中央配置的空調單元(4),從副座席側配置的送風單元(3)送出空調用空氣,向空調單元(4)下端側傾斜配置的中間通風道(5)的端部上設置通風道連接部(25),形成該通風道連接部(25)內(nèi)部的通路底面(28),以便在中間通風道(5)的通路下側壁面上連續(xù),大體水平地延伸。據(jù)此,使在中間通風道(25)向斜下方流動的空氣流在比汽化器(33)在副座席側的端部靠外側(副座席側附近)的部位上指向上方,可以作為大體水平流流入導入空間部(S1),借此,抑制其空氣流的紊亂,可以減輕通過上方的汽化器(33)的空氣流偏移的同時,可以防止凝縮水向該汽化器(33)的濺起。
文檔編號B60H1/32GK1703329SQ0280290
公開日2005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02年9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01年9月6日
發(fā)明者保田秀明, 永田博道, 山本努 申請人:日本空調系統(tǒng)股份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