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皮革鞣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皮革無鉻鞣鞣制工序的絡合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鞣制是制革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
自1858年Knapp研究發(fā)明鉻鞣法,特別是在1893年Dennis發(fā)明了一浴鉻鞣法以來,由于它操作簡單,易于控制,成革耐濕熱穩(wěn)定性高等優(yōu)點,很快在制革工業(yè)中得到廣泛應用并占據主導地位。經過一百多年的發(fā)展,現代制革工業(yè)已形成以鉻鞣法為基礎的一整套較完善的制革工藝體系。然而,常規(guī)鉻鞣法的鉻利用率僅為65%~75%,大量的未被吸收的鉻會被排放。
但眾所周知。鉻因其難以降解,破壞生態(tài)平衡,并存在生成劇毒六價鉻的潛在危險,是一種會帶來環(huán)境污染的重金屬。開發(fā)可以替代鉻且符合環(huán)境保護要求的鞣劑就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現有的非鉻類鞣劑主要有醛鞣劑、有機磷鞣劑、植物鞣劑以及鋯鞣劑、鈦鞣劑、鋁鞣劑和稀土金屬鹽等,但上述任何一種鞣劑在綜合性能上與鉻鞣劑相比都具有較大的差距。
而其中鈦鞣劑鞣制出來的皮革強度高、緊實,填充性好,與其它鞣劑鞣制的皮革相比,在狀態(tài)上更接近鉻鞣革。但是鈦鞣革收縮溫度較低,在78℃左右,在后續(xù)的整理過程中容易出現皮革質量事故,如鈦鞣革在削勻時可能導致皮革被“削焦”。鋯鞣劑鞣制的革純白,收縮溫度較高(可達97℃),彈性小,絨頭細密,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貯藏性。但是鋯鹽水解性強,滲透性差,鞣制均勻度低,鞣制的革板硬,手感差,成革偏重,吸水性強。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無鉻鞣制的使用中具備綜合性能良好、生產工藝簡單、對環(huán)境污染小的用于皮革無鉻鞣鞣制工序的絡合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皮革無鉻鞣鞣制工序的絡合劑,包含有耐強酸、耐強電解質和耐高濃度金屬溶液的親水性基團,絡合劑為總固體含量為35%、羧基中和度為95%、磺化程度為90%的磺化琥珀酸單酯鹽;
所述的用于皮革無鉻鞣鞣制工序的絡合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質量份數分別稱取67~100份的甘油,100份的馬來酸酐,以及0.15份的催化劑;
(2)將甘油加入反應器中,開啟冷凝水和攪拌器,調節(jié)溫度65-70℃,加入馬來酸酐,加料過程控制溫度不超過75℃,一次性投入催化劑,加入過程控制溫度不超過80℃,加料結束,開始升溫,溫度升至90-93℃,?;?.5小時后降溫45℃以下,出料得到有效物為100%的馬來酸丙三醇混合單酯中間體;
(3)按質量份數分別稱取100份的馬來酸丙三醇混合單酯中間體、1267份水、95份氨水和45~50份焦亞硫酸鈉;
(4)將水和馬來酸丙三醇混合單酯中間體加入反應器,設置溫度為50~55℃,打開冷凝水攪拌,將中間體分散成白色乳狀;滴加氨水進行中和反應,滴加時間控制在30~60分鐘,滴加過程體系溫度控制在60℃以內,中和結束體系pH值應在5.5~6;中和反應結束后將體系升溫至60℃,滴加磺化劑,磺化劑控制在60~120分鐘內加完,在滴加磺化劑的過程中體系溫度控制在65℃以內,滴加結束后體系溫度控制在80℃,攪拌進行磺化反應210分鐘,反應結束后體系pH值約為6,降溫出料,得到固含量為35%,羧基中和度為95%、磺化程度為90%的磺化琥珀酸單酯鹽。
本發(fā)明進一步設置:所述的催化劑是對苯甲磺酸;
本發(fā)明進一步設置:所述的磺化劑是30%的焦亞硫酸鈉溶液;
本發(fā)明進一步設置:所述的氨水是20%的氨水溶液。
在鞣劑投入體系反應3小時左右再行加入,用量為鞣劑用量的50%-75%。
本發(fā)明起始原料中選用馬來酸酐和甘油,絡合劑需在強酸、強電解質、高濃度金屬溶液中使用,因其特殊的反應體系,該絡合劑必須耐強酸、強電解質、高濃度金屬溶液,進而決定了該絡合劑在結構上必須具有耐強酸、強電解質、高濃度金屬溶液的官能團。馬來酸酐是含不飽和鍵的五元環(huán)狀順酐,其分子中的雙鍵和酸酐兩種官能團,能進行加成反應、Diels——Alder反應、酯化反應、酰胺化反應、聚合反應等,而且馬來酸酐中的一個官能團反應之后,另一個光能團還可繼續(xù)反應。馬來酸酐同甘油的反應屬于酰化反應,馬來酸酐是一種?;瘎?,其分子中羰基碳的正電性是親核試劑對該碳原子進攻的原因。
反應步驟(2)酰化反應所得的產物中含有羧基、羥基、酯基等官能團,且兩個羧基之間的距離較遠,由馬來酸酐的結構決定了該不飽和單酯是順式結構,順式結構在水里的溶解度遠大于反式。反應步驟(4)即順丁烯二酸單酯在水相體系中經亞硫酸鹽磺化后得到的磺基琥珀酸酯鹽產品,反應步驟(2)所得的馬來酸丙三醇混合單酯磺化時用焦亞硫酸鈉做磺化劑,先對馬來酸丙三醇混合單酯進行中和,再用焦亞硫酸鈉磺化。反應步驟(2)所得的馬來酸丙三醇混合單酯含有羧基,具有一定的親水性,可直接分散于水相中,因此,在后續(xù)的磺化反應時無需加溶劑分散,而且,隨著磺化反應的進行產物的親水性會進一步增加,可完全形成水分散的產品。在反應步驟(4)所進行的磺化反應時,由于順丁烯二酸酐引入的C〓C雙鍵受到兩邊強極性的酯基和羧基吸電子效應的影響,呈現缺電子性(顯部分正電性),極易受到親核試劑的進攻而發(fā)生親核加成,因此,在并不苛刻的條件下即可發(fā)生磺化反應?;腔瘯r,磺酸基總是連接在單酯的α—C上??傻煤u基的磺化琥珀酸單酯鹽。
反應步驟(3)中稱取的馬來酸丙三醇混合單酯中間體的相對分子量是由反應步驟(1)中所稱取的甘油和馬來酸酐的份數所決定的,其相對分子量為:(馬來酸酐相對分子量乘以份數+甘油相對分子量乘以份數)除以馬來酸酐的份數。
用于皮革無鉻鞣鞣制工序的絡合劑在皮革鞣制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綿羊酸皮:選擇經過浸酸用于服裝革的綿羊皮;
(2)擠水:常規(guī)工序;
(3)稱重:稱重后增重至300%作為后續(xù)工序添加物的添加量的計算基準;
(4)回水:在轉鼓內加入6%-8%的常溫鹽水,投皮,轉動30min,測鼓中浴液pH值為2.5-2.8;
(5)鞣制:加入3%無鉻鞣伴侶,轉動15min;加入0.5%非離子油,6%-10%鋯鞣劑,轉動180min;加入3%-7.5%的絡合劑,轉動120min;
(6)提堿:分3-4次加入提堿劑,每加一次轉動30min,調節(jié)鼓中浴液pH值為3.8-4.0;加入100%60℃的水,保持轉鼓內浴液溫度為38℃,低速轉動,每分鐘轉2-3轉,過夜;
(7)水洗、出鼓:次日,測收縮溫度,水洗出鼓,靜置陳放1天以上;
(8)擠水、削勻:將鞣制陳放好的無鉻鞣綿羊皮擠水,削勻,雙層厚度為0.9mm-1.1mm,稱重,作為后續(xù)工序添加物的添加量的計算基準;
(9)中和:常規(guī)工序,轉鼓中加入100%的水,設置鼓內溫度為32℃-35℃,加入2%甲酸鈉,轉動30min,加入0.5%提堿劑,轉動60min,測pH值為4.5-4.8,控水;
(10)水洗:常規(guī)工序;
(11)加脂、填充、染色:常規(guī)工序;
(12)水洗、出鼓:常規(guī)工序;
(13)干燥整理:常規(guī)工序;
(14)干削:常規(guī)工序,削勻保持雙層厚度為0.4mm-0.8mm;
(15)摔軟、熨燙:常規(guī)工序;
(16)排尺、入庫:常規(guī)工序;
其中,所用原料按重量份數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發(fā)明克服了鋯鞣劑和鈦鞣劑鞣革性能的不足,是一種可以改善鋯鞣革和鈦鞣革綜合性能,不含鉻、對環(huán)境污染小的絡合劑,用于皮革無鉻鞣鞣制,可使皮革收縮溫度達到90℃以上。
(2)本發(fā)明以馬來酸酐和甘油為起始反應物,反應溫度低,生產工藝簡單,不需要特殊設備,且反應過程無需用到有機溶劑,對環(huán)境污染小,是環(huán)境友好型產品。在無鉻鞣制的使用中具備綜合性能良好。
下面結合說明書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發(fā)明公開的一種用于皮革無鉻鞣鞣制工序的絡合劑,其特征在于:包含有耐強酸、耐強電解質和耐高濃度金屬溶液的親水性基團,絡合劑為總固體含量為35%、羧基中和度為95%、磺化程度為90%的磺化琥珀酸單酯鹽;
所述的用于皮革無鉻鞣鞣制工序的絡合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質量份數分別稱取67~100份的甘油,100份的馬來酸酐,以及0.15份的催化劑;
(2)將甘油加入反應器中,開啟冷凝水和攪拌器,調節(jié)溫度65-70℃,加入馬來酸酐,加料過程控制溫度不超過75℃,一次性投入催化劑,加入過程控制溫度不超過80℃,加料結束,開始升溫,溫度升至90-93℃,酰化2.5小時后降溫45℃以下,出料得到有效物為100%的馬來酸丙三醇混合單酯中間體;
(3)按質量份數分別稱取100份的馬來酸丙三醇混合單酯中間體、1267份水、95份氨水和45~50份焦亞硫酸鈉;
(4)將水和馬來酸丙三醇混合單酯中間體加入反應器,設置溫度為50~55℃,打開冷凝水攪拌,將中間體分散成白色乳狀;滴加氨水進行中和反應,滴加時間控制在30~60分鐘,滴加過程體系溫度控制在60℃以內,中和結束體系pH值應在5.5~6;中和反應結束后將體系升溫至60℃,滴加磺化劑,磺化劑控制在60~120分鐘內加完,在滴加磺化劑的過程中體系溫度控制在65℃以內,滴加結束后體系溫度控制在80℃,攪拌進行磺化反應210分鐘,反應結束后體系pH值約為6,降溫出料,得到固含量為35%,羧基中和度為95%、磺化程度為90%的磺化琥珀酸單酯鹽。
本發(fā)明進一步設置:所述的催化劑是對苯甲磺酸;
本發(fā)明進一步設置:所述的磺化劑是30%的焦亞硫酸鈉溶液;
本發(fā)明進一步設置:所述的氨水是20%的氨水溶液。
在鞣劑投入體系反應3小時左右再行加入,用量為鞣劑用量的50%-75%。
本發(fā)明起始原料中選用馬來酸酐和甘油,絡合劑需在強酸、強電解質、高濃度金屬溶液中使用,因其特殊的反應體系,該絡合劑必須耐強酸、強電解質、高濃度金屬溶液,進而決定了該絡合劑在結構上必須具有耐強酸、強電解質、高濃度金屬溶液的官能團。馬來酸酐是含不飽和鍵的五元環(huán)狀順酐,其分子中的雙鍵和酸酐兩種官能團,能進行加成反應、Diels——Alder反應、酯化反應、酰胺化反應、聚合反應等,而且馬來酸酐中的一個官能團反應之后,另一個光能團還可繼續(xù)反應。馬來酸酐同甘油的反應屬于酰化反應,馬來酸酐是一種?;瘎?,其分子中羰基碳的正電性是親核試劑對該碳原子進攻的原因。
反應步驟(2)?;磻玫漠a物中含有羧基、羥基、酯基等官能團,且兩個羧基之間的距離較遠,由馬來酸酐的結構決定了該不飽和單酯是順式結構,順式結構在水里的溶解度遠大于反式。反應步驟(4)即順丁烯二酸單酯在水相體系中經亞硫酸鹽磺化后得到的磺基琥珀酸酯鹽產品,反應步驟(2)所得的馬來酸丙三醇混合單酯磺化時用焦亞硫酸鈉做磺化劑,先對馬來酸丙三醇混合單酯進行中和,再用焦亞硫酸鈉磺化。反應步驟(2)所得的馬來酸丙三醇混合單酯含有羧基,具有一定的親水性,可直接分散于水相中,因此,在后續(xù)的磺化反應時無需加溶劑分散,而且,隨著磺化反應的進行產物的親水性會進一步增加,可完全形成水分散的產品。在反應步驟(4)所進行的磺化反應時,由于順丁烯二酸酐引入的C〓C雙鍵受到兩邊強極性的酯基和羧基吸電子效應的影響,呈現缺電子性(顯部分正電性),極易受到親核試劑的進攻而發(fā)生親核加成,因此,在并不苛刻的條件下即可發(fā)生磺化反應?;腔瘯r,磺酸基總是連接在單酯的α—C上??傻煤u基的磺化琥珀酸單酯鹽。
反應步驟(3)中稱取的馬來酸丙三醇混合單酯中間體的相對分子量是由反應步驟(1)中所稱取的甘油和馬來酸酐的份數所決定的,其相對分子量為:(馬來酸酐相對分子量乘以份數+甘油相對分子量乘以份數)除以馬來酸酐的份數。
用于皮革無鉻鞣鞣制工序的絡合劑在皮革鞣制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綿羊酸皮:選擇經過浸酸用于服裝革的綿羊皮;
(2)擠水:常規(guī)工序;
(3)稱重:稱重后增重至300%作為后續(xù)工序添加物的添加量的計算基準;
(4)回水:在轉鼓內加入6%-8%的常溫鹽水,投皮,轉動30min,測鼓中浴液pH值為2.5-2.8;
(5)鞣制:加入3%無鉻鞣伴侶,轉動15min;加入0.5%非離子油,6%-10%鋯鞣劑,轉動180min;加入3%-7.5%的絡合劑,轉動120min;
(6)提堿:分3-4次加入提堿劑,每加一次轉動30min,調節(jié)鼓中浴液pH值為3.8-4.0;加入100%60℃的水,保持轉鼓內浴液溫度為38℃,低速轉動,每分鐘轉2-3轉,過夜;
(7)水洗、出鼓:次日,測收縮溫度,水洗出鼓,靜置陳放1天以上;
(8)擠水、削勻:將鞣制陳放好的無鉻鞣綿羊皮擠水,削勻,雙層厚度為0.9mm-1.1mm,稱重,作為后續(xù)工序添加物的添加量的計算基準;
(9)中和:常規(guī)工序,轉鼓中加入100%的水,設置鼓內溫度為32℃-35℃,加入2%甲酸鈉,轉動30min,加入0.5%提堿劑,轉動60min,測pH值為4.5-4.8,控水;
(10)水洗:常規(guī)工序;
(11)加脂、填充、染色:常規(guī)工序;
(12)水洗、出鼓:常規(guī)工序;
(13)干燥整理:常規(guī)工序;
(14)干削:常規(guī)工序,削勻保持雙層厚度為0.4mm-0.8mm;
(15)摔軟、熨燙:常規(guī)工序;
(16)排尺、入庫:常規(guī)工序;
其中,所用原料按重量份數計。
本實施例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發(fā)明克服了鋯鞣劑和鈦鞣劑鞣革性能的不足,是一種可以改善鋯鞣革和鈦鞣革綜合性能,不含鉻、對環(huán)境污染小的絡合劑,用于皮革無鉻鞣鞣制,可使皮革收縮溫度達到90℃以上。
(2)本發(fā)明以馬來酸酐和甘油為起始反應物,反應溫度低,生產工藝簡單,不需要特殊設備,且反應過程無需用到有機溶劑,對環(huán)境污染小,是環(huán)境友好型產品。在無鉻鞣制的使用中具備綜合性能良好。
實施例2
絡合劑的合成具體操作:
(1)按質量份數分別稱取100份的甘油,100份的馬來酸酐,以及0.15份的對甲苯磺酸。
(2)將甘油加入四口瓶中,調節(jié)水浴控溫裝置的溫度67℃,開啟冷凝水和攪拌器,在攪拌過程緩慢加入馬來酸酐,加料過程控制溫度不超過75℃。一次性投入催化劑,加入過程控制溫度不超過80℃。加料結束,開始升溫,溫度升至90-93℃,酰化2.5小時。后降溫45℃以下,出料得到有效物為100%的馬來酸丙三醇混合單酯中間體。
(3)按質量份數分別稱取100份馬來酸丙三醇混合單酯中間體,1267份水,90份20%的氨水,45份30%的焦亞硫酸鈉。
(4)將水和馬來酸丙三醇混合單酯中間體加入四口瓶,調節(jié)水浴控溫裝置的溫度為52℃,打開冷凝水,攪拌,將中間體分散成白色乳狀;滴加20%的氨水進行中和反應,滴加時間控制在30-60分鐘,滴加過程體系溫度控制在60℃以內,中和結束體系pH值應在5.9;中和反應結束后將體系升溫至60℃,滴加30%的焦亞硫酸鈉,焦亞硫酸鈉控制在60-120分鐘內加完,在滴加焦亞硫酸鈉的過程中體系溫度控制在65℃以內。滴加結束后體系溫度控制在80℃,攪拌進行磺化反應210分鐘。反應結束后體系pH值約為6。降溫出料,即得到固含量為35%,羧基中和度為95%、磺化程度為89%的磺化琥珀酸單酯鹽。
絡合劑的應用具體工序為:
常規(guī)綿羊酸皮→擠水→稱重→回水→鞣制→提堿→水洗、出鼓→擠水→中和→水洗→加脂、填充、染色→水洗、出鼓→干燥整理→干削→摔軟、熨燙→排尺、入庫。
(1)綿羊酸皮:選擇經過浸酸用于服裝革的綿羊皮;
(2)擠水;
(3)稱重:稱重600g,增重至1800g,作為后續(xù)工序添加物的添加量的計算基準,按質量百分數計;
(4)回水:在轉鼓內加入8%的常溫鹽水,投皮,轉動30min,測鼓中浴液pH值為2.5;
(5)鞣制:加入3%無鉻鞣伴侶,轉動15min;加入0.5%非離子油,8%鋯鞣劑,轉動180min;加入6%的絡合劑,轉動120min;
(6)提堿:分3次加入2.1%提堿劑,每加一次轉動30min,調節(jié)鼓中浴液pH值為3.8-4.0;加入100%60℃的水,保持轉鼓內浴液溫度為38℃,低速轉動,每分鐘轉2-3轉,過夜;
(7)水洗、出鼓:次日,測收縮溫度為94℃,加400%水,轉動10min,出鼓,靜置陳放1天;
(8)擠水、削勻:將鞣制陳放好的無鉻鞣綿羊皮擠水,削勻,雙層厚度為0.9mm-1.1mm,稱重,作為后續(xù)工序添加物的添加量的計算基準;
(9)中和:轉鼓中加入100%的水,設置鼓內溫度為32℃-35℃,加入2%甲酸鈉,轉動30min,加入0.5%提堿劑,轉動60min,測pH值為4.7,控水;
(10)水洗:400%水,轉動10min,控水;
(11)加脂、填充、染色:常規(guī)工序,測pH值為3.8;
(12)水洗、出鼓:常規(guī)工序,測收縮溫度為90.5℃;
(13)干燥整理:常規(guī)工序;
(14)干削:常規(guī)工序,削勻保持雙層厚度為0.4mm-0.8mm;
(15)摔軟、熨燙:常規(guī)工序;
(16)排尺、入庫:常規(guī)工序。
實施例3
絡合劑的合成具體操作:
(1)按質量份數分別稱取100份的甘油,150份的馬來酸酐,以及0.15份的對甲苯磺酸。
(2)將甘油加入四口瓶中,調節(jié)水浴控溫裝置的溫度67℃,開啟冷凝水和攪拌器,在攪拌過程緩慢加入馬來酸酐,加料過程控制溫度不超過75℃。一次性投入催化劑,加入過程控制溫度不超過80℃。加料結束,開始升溫,溫度升至90-93℃,酰化2.5小時。后降溫45℃以下,出料得到有效物為100%的馬來酸丙三醇混合單酯中間體。
(3)按質量份數分別稱取100份馬來酸丙三醇混合單酯中間體,1267份水,95份20%的氨水,45份30%的焦亞硫酸鈉。
(4)將水和馬來酸丙三醇混合單酯中間體加入四口瓶,調節(jié)水浴控溫裝置的溫度為52℃,打開冷凝水,攪拌,將中間體分散成白色乳狀;滴加20%的氨水進行中和反應,滴加時間控制在30-60分鐘,滴加過程體系溫度控制在60℃以內,中和結束體系pH值應在6;中和反應結束后將體系升溫至60℃,滴加30%的焦亞硫酸鈉,焦亞硫酸鈉控制在60-120分鐘內加完,在滴加焦亞硫酸鈉的過程中體系溫度控制在65℃以內。滴加結束后體系溫度控制在80℃,攪拌進行磺化反應210分鐘。反應結束后體系pH值約為6。降溫出料,即得到固含量為35%,羧基中和度為95%、磺化程度為90%的磺化琥珀酸單酯鹽。
絡合劑的應用具體工序為:
常規(guī)綿羊酸皮→擠水→稱重→回水→鞣制→提堿→水洗、出鼓→擠水→中和→水洗→加脂、填充、染色→水洗、出鼓→干燥整理→干削→摔軟、熨燙→排尺、入庫。
(1)綿羊酸皮:選擇經過浸酸用于服裝革的綿羊皮;
(2)擠水;
(3)稱重:稱重470g,增重至1410g,作為后續(xù)工序添加物的添加量的計算基準,按質量百分數計;
(4)回水:在轉鼓內加入8%的常溫鹽水,投皮,轉動30min,測鼓中浴液pH值為2.5;
(5)鞣制:加入3%無鉻鞣伴侶,轉動15min;加入0.5%非離子油,8%鋯鞣劑,轉動180min;加入6%的絡合劑,轉動120min;
(6)提堿:分3次加入2.1%提堿劑,每加一次轉動30min,調節(jié)鼓中浴液pH值為3.8-4.0;加入100%60℃的水,保持轉鼓內浴液溫度為38℃,低速轉動,每分鐘轉2-3轉,過夜;
(7)水洗、出鼓:次日,測收縮溫度為93℃,加400%水,轉動10min,出鼓,靜置陳放1天;
(8)擠水、削勻:將鞣制陳放好的無鉻鞣綿羊皮擠水,削勻,雙層厚度為0.9mm-1.1mm,稱重,作為后續(xù)工序添加物的添加量的計算基準;
(9)中和:轉鼓中加入100%的水,設置鼓內溫度為32℃-35℃,加入2%甲酸鈉,轉動30min,加入0.5%提堿劑,轉動60min,測pH值為4.6,控水;
(10)水洗:400%水,轉動10min,控水;
(11)加脂、填充、染色:常規(guī)工序,測pH值為3.8;
(12)水洗、出鼓:常規(guī)工序,測收縮溫度為90℃;
(13)干燥整理:常規(guī)工序;
(14)干削:常規(guī)工序,削勻保持雙層厚度為0.4mm-0.8mm;
(15)摔軟、熨燙:常規(guī)工序;
(16)排尺、入庫:常規(guī)工序。
實施例4
絡合劑的合成具體操作:
(1)按質量份數分別稱取100份的甘油,150份的馬來酸酐,以及0.15份的對甲苯磺酸。
(2)將甘油加入四口瓶中,調節(jié)水浴控溫裝置的溫度67℃,開啟冷凝水和攪拌器,在攪拌過程緩慢加入馬來酸酐,加料過程控制溫度不超過75℃。一次性投入催化劑,加入過程控制溫度不超過80℃。加料結束,開始升溫,溫度升至90-93℃,?;?.5小時。后降溫45℃以下,出料得到有效物為100%的馬來酸丙三醇混合單酯中間體。
(3)按質量份數分別稱取100份馬來酸丙三醇混合單酯中間體,1267份水,95份20%的氨水,50份30%的焦亞硫酸鈉。
(4)將水和馬來酸丙三醇混合單酯中間體加入四口瓶,調節(jié)水浴控溫裝置的溫度為52℃,打開冷凝水,攪拌,將中間體分散成白色乳狀;滴加20%的氨水進行中和反應,滴加時間控制在30-60分鐘,滴加過程體系溫度控制在60℃以內,中和結束體系pH值應在6;中和反應結束后將體系升溫至60℃,滴加30%的焦亞硫酸鈉,焦亞硫酸鈉控制在60-120分鐘內加完,在滴加焦亞硫酸鈉的過程中體系溫度控制在65℃以內。滴加結束后體系溫度控制在80℃,攪拌進行磺化反應210分鐘。反應結束后體系pH值約為6。降溫出料,即得到固含量為35%,羧基中和度為95%、磺化程度為90%的磺化琥珀酸單酯鹽。
絡合劑的應用具體工序為:
常規(guī)綿羊酸皮→擠水→稱重→回水→鞣制→提堿→水洗、出鼓→擠水→中和→水洗→加脂、填充、染色→水洗、出鼓→干燥整理→干削→摔軟、熨燙→排尺、入庫。
(1)綿羊酸皮:選擇經過浸酸用于服裝革的綿羊皮;
(2)擠水;
(3)稱重:稱重530g,增重至1590g,作為后續(xù)工序添加物的添加量的計算基準,按質量百分數計;
(4)回水:在轉鼓內加入8%的常溫鹽水,投皮,轉動30min,測鼓中浴液pH值為2.5;
(5)鞣制:加入3%無鉻鞣伴侶,轉動15min;加入0.5%非離子油,8%鋯鞣劑,轉動180min;加入6%的絡合劑,轉動120min;
(6)提堿:分3次加入2.1%提堿劑,每加一次轉動30min,調節(jié)鼓中浴液pH值為3.8-4.0;加入100%60℃的水,保持轉鼓內浴液溫度為38℃,低速轉動,每分鐘轉2-3轉,過夜;
(7)水洗、出鼓:次日,測收縮溫度為96℃,加400%水,轉動10min,出鼓,靜置陳放1天;
(8)擠水、削勻:將鞣制陳放好的無鉻鞣綿羊皮擠水,削勻,雙層厚度為0.9mm-1.1mm,稱重,作為后續(xù)工序添加物的添加量的計算基準;
(9)中和:轉鼓中加入100%的水,設置鼓內溫度為32℃-35℃,加入2%甲酸鈉,轉動30min,加入0.5%提堿劑,轉動60min,測pH值為4.8,控水;
(10)水洗:400%水,轉動10min,控水;
(11)加脂、填充、染色:常規(guī)工序,測pH值為3.9;
(12)水洗、出鼓:常規(guī)工序,測收縮溫度為91℃;
(13)干燥整理:常規(guī)工序;
(14)干削:常規(guī)工序,削勻保持雙層厚度為0.4mm-0.8mm;
(15)摔軟、熨燙:常規(guī)工序;
(16)排尺、入庫:常規(guī)工序。
實施例5
絡合劑的合成具體操作步驟:
(1)按質量份數分別稱取100份的甘油,130份的馬來酸酐,以及0.15份的對甲苯磺酸。
(2)將甘油加入四口瓶中,調節(jié)水浴控溫裝置的溫度67℃,開啟冷凝水和攪拌器,在攪拌過程緩慢加入馬來酸酐,加料過程控制溫度不超過75℃。一次性投入催化劑,加入過程控制溫度不超過80℃。加料結束,開始升溫,溫度升至90-93℃,?;?.5小時。后降溫45℃以下,出料得到有效物為100%的馬來酸丙三醇混合單酯中間體。
(3)按質量份數分別稱取100份馬來酸丙三醇混合單酯中間體,1267份水,95份20%的氨水,50份30%的焦亞硫酸鈉。
(4)將水和馬來酸丙三醇混合單酯中間體加入四口瓶,調節(jié)水浴控溫裝置的溫度為52℃,打開冷凝水,攪拌,將中間體分散成白色乳狀;滴加20%的氨水進行中和反應,滴加時間控制在30-60分鐘,滴加過程體系溫度控制在60℃以內,中和結束體系pH值應在6;中和反應結束后將體系升溫至60℃,滴加30%的焦亞硫酸鈉,焦亞硫酸鈉控制在60-120分鐘內加完,在滴加焦亞硫酸鈉的過程中體系溫度控制在65℃以內。滴加結束后體系溫度控制在80℃,攪拌進行磺化反應210分鐘。反應結束后體系pH值約為6。降溫出料,即得到固含量為35%,羧基中和度為95%、磺化程度為90%的磺化琥珀酸單酯鹽。
絡合劑的應用具體工序為:
常規(guī)綿羊酸皮→擠水→稱重→回水→鞣制→提堿→水洗、出鼓→擠水→中和→水洗→加脂、填充、染色→水洗、出鼓→干燥整理→干削→摔軟、熨燙→排尺、入庫。
(1)綿羊酸皮:選擇經過浸酸用于服裝革的綿羊皮;
(2)擠水;
(3)稱重:稱重520g,增重至1560g,作為后續(xù)工序添加物的添加量的計算基準,按質量百分數計;
(4)回水:在轉鼓內加入8%的常溫鹽水,投皮,轉動30min,測鼓中浴液pH值為2.5;
(5)鞣制:加入3%無鉻鞣伴侶,轉動15min;加入0.5%非離子油,8%鋯鞣劑,轉動180min;加入6%的絡合劑,轉動120min;
(6)提堿:分3次加入2.1%提堿劑,每加一次轉動30min,調節(jié)鼓中浴液pH值為3.8-4.0;加入100%60℃的水,保持轉鼓內浴液溫度為38℃,低速轉動,每分鐘轉2-3轉,過夜;
(7)水洗、出鼓:次日,測收縮溫度為95.5℃,加400%水,轉動10min,出鼓,靜置陳放1天;
(8)擠水、削勻:將鞣制陳放好的無鉻鞣綿羊皮擠水,削勻,雙層厚度為0.9mm-1.1mm,稱重,作為后續(xù)工序添加物的添加量的計算基準;
(9)中和:轉鼓中加入100%的水,設置鼓內溫度為32℃-35℃,加入2%甲酸鈉,轉動30min,加入0.5%提堿劑,轉動60min,測pH值為4.8,控水;
(10)水洗:400%水,轉動10min,控水;
(11)加脂、填充、染色:常規(guī)工序,測pH值為3.9
(12)水洗、出鼓:常規(guī)工序,測收縮溫度為91℃;
(13)干燥整理:常規(guī)工序;
(14)干削:常規(guī)工序,削勻保持雙層厚度為0.4mm-0.8mm;
(15)摔軟、熨燙:常規(guī)工序;
(16)排尺、入庫:常規(guī)工序。
實施例6
絡合劑的合成具體操作步驟:
(1)按質量份數分別稱取100份的甘油,120份的馬來酸酐,以及0.15份的對甲苯磺酸。
(2)將甘油加入四口瓶中,調節(jié)水浴控溫裝置的溫度67℃,開啟冷凝水和攪拌器,在攪拌過程緩慢加入馬來酸酐,加料過程控制溫度不超過75℃。一次性投入催化劑,加入過程控制溫度不超過80℃。加料結束,開始升溫,溫度升至90-93℃,?;?.5小時。后降溫45℃以下,出料得到有效物為100%的馬來酸丙三醇混合單酯中間體。
(3)按質量份數分別稱取100份馬來酸丙三醇混合單酯中間體,1267份水,95份20%的氨水,50份30%的焦亞硫酸鈉。
(4)將水和馬來酸丙三醇混合單酯中間體加入四口瓶,調節(jié)水浴控溫裝置的溫度為52℃,打開冷凝水,攪拌,將中間體分散成白色乳狀;滴加20%的氨水進行中和反應,滴加時間控制在30-60分鐘,滴加過程體系溫度控制在60℃以內,中和結束體系pH值應在6;中和反應結束后將體系升溫至60℃,滴加30%的焦亞硫酸鈉,焦亞硫酸鈉控制在60-120分鐘內加完,在滴加焦亞硫酸鈉的過程中體系溫度控制在65℃以內。滴加結束后體系溫度控制在80℃,攪拌進行磺化反應210分鐘。反應結束后體系pH值約為6。降溫出料,即得到固含量為35%,羧基中和度為95%、磺化程度為90%的磺化琥珀酸單酯鹽。
絡合劑的應用具體工序為:
常規(guī)綿羊酸皮→擠水→稱重→回水→鞣制→提堿→水洗、出鼓→擠水→中和→水洗→加脂、填充、染色→水洗、出鼓→干燥整理→干削→摔軟、熨燙→排尺、入庫
(1)綿羊酸皮:選擇經過浸酸用于服裝革的綿羊皮;
(2)擠水;
(3)稱重:稱重550g,增重至1650g,作為后續(xù)工序添加物的添加量的計算基準,按質量百分數計;
(4)回水:在轉鼓內加入8%的常溫鹽水,投皮,轉動30min,測鼓中浴液pH值為2.5;
(5)鞣制:加入3%無鉻鞣伴侶,轉動15min;加入0.5%非離子油,8%鋯鞣劑,轉動180min;加入6%的絡合劑,轉動120min;
(6)提堿:分3次加入2.1%提堿劑,每加一次轉動30min,調節(jié)鼓中浴液pH值為3.8-4.0;加入100%60℃的水,保持轉鼓內浴液溫度為38℃,低速轉動,每分鐘轉2-3轉,過夜;
(7)水洗、出鼓:次日,測收縮溫度為94.5℃,加400%水,轉動10min,出鼓,靜置陳放1天;
(8)擠水、削勻:將鞣制陳放好的無鉻鞣綿羊皮擠水,削勻,雙層厚度為0.9mm-1.1mm,稱重,作為后續(xù)工序添加物的添加量的計算基準;
(9)中和:轉鼓中加入100%的水,設置鼓內溫度為32℃-35℃,加入2%甲酸鈉,轉動30min,加入0.5%提堿劑,轉動60min,測pH值為4.8,控水;
(10)水洗:400%水,轉動10min,控水;
(11)加脂、填充、染色:常規(guī)工序,測pH值為3.8;
(12)水洗、出鼓:常規(guī)工序,測收縮溫度為91℃;
(13)干燥整理:常規(guī)工序;
(14)干削:常規(guī)工序,削勻保持雙層厚度為0.4mm-0.8mm;
(15)摔軟、熨燙:常規(guī)工序;
(16)排尺、入庫:常規(guī)工序。
實施例7
絡合劑的合成具體操作步驟:
(1)按質量份數分別稱取100份的甘油,140份的馬來酸酐,以及0.15份的對甲苯磺酸。
(2)將甘油加入四口瓶中,調節(jié)水浴控溫裝置的溫度67℃,開啟冷凝水和攪拌器,在攪拌過程緩慢加入馬來酸酐,加料過程控制溫度不超過75℃。一次性投入催化劑,加入過程控制溫度不超過80℃。加料結束,開始升溫,溫度升至90-93℃,?;?.5小時。后降溫45℃以下,出料得到有效物為100%的馬來酸丙三醇混合單酯中間體。
(3)按質量份數分別稱取100份馬來酸丙三醇混合單酯中間體,1267份水,95份20%的氨水,45份30%的焦亞硫酸鈉。
(4)將水和馬來酸丙三醇混合單酯中間體加入四口瓶,調節(jié)水浴控溫裝置的溫度為52℃,打開冷凝水,攪拌,將中間體分散成白色乳狀;滴加20%的氨水進行中和反應,滴加時間控制在30-60分鐘,滴加過程體系溫度控制在60℃以內,中和結束體系pH值應在6;中和反應結束后將體系升溫至60℃,滴加30%的焦亞硫酸鈉,焦亞硫酸鈉控制在60-120分鐘內加完,在滴加焦亞硫酸鈉的過程中體系溫度控制在65℃以內。滴加結束后體系溫度控制在80℃,攪拌進行磺化反應210分鐘。反應結束后體系pH值約為6。降溫出料,即得到固含量為35%,羧基中和度為95%、磺化程度為89%的磺化琥珀酸單酯鹽。
絡合劑的應用具體工序為:
常規(guī)綿羊酸皮→擠水→稱重→回水→鞣制→提堿→水洗、出鼓→擠水→中和→水洗→加脂、填充、染色→水洗、出鼓→干燥整理→干削→摔軟、熨燙→排尺、入庫
(1)綿羊酸皮:選擇經過浸酸用于服裝革的綿羊皮;
(2)擠水;
(3)稱重:稱重570g,增重至1710g,作為后續(xù)工序添加物的添加量的計算基準,按質量百分數計;
(4)回水:在轉鼓內加入8%的常溫鹽水,投皮,轉動30min,測鼓中浴液pH值為2.5;
(5)鞣制:加入3%無鉻鞣伴侶,轉動15min;加入0.5%非離子油,8%鋯鞣劑,轉動180min;加入6%的絡合劑,轉動120min;
(6)提堿:分3次加入2.1%提堿劑,每加一次轉動30min,調節(jié)鼓中浴液pH值為3.8-4.0;加入100%60℃的水,保持轉鼓內浴液溫度為38℃,低速轉動,每分鐘轉2-3轉,過夜;
(7)水洗、出鼓:次日,測收縮溫度為95℃,加400%水,轉動10min,出鼓,靜置陳放1天;
(8)擠水、削勻:將鞣制陳放好的無鉻鞣綿羊皮擠水,削勻,雙層厚度為0.9mm-1.1mm,稱重,作為后續(xù)工序添加物的添加量的計算基準;
(9)中和:轉鼓中加入100%的水,設置鼓內溫度為32℃-35℃,加入2%甲酸鈉,轉動30min,加入0.5%提堿劑,轉動60min,測pH值為4.8,控水;
(10)水洗:400%水,轉動10min,控水;
(11)加脂、填充、染色:常規(guī)工序,測pH值為3.9;
(12)水洗、出鼓:常規(guī)工序,測收縮溫度為90.5℃;
(13)干燥整理:常規(guī)工序;
(14)干削:常規(guī)工序,削勻保持雙層厚度為0.4mm-0.8mm;
(15)摔軟、熨燙:常規(guī)工序;
(16)排尺、入庫:常規(guī)工序。
上述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具體描述,只用于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保護范圍的限定,本領域的技術工程師根據上述發(fā)明的內容對本發(fā)明作出一些非本質的改進和調整均落入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