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是關于一種三維物件的后處理系統(tǒng),尤指一種以粉末成型的快速成型裝置完成的三維物件的后處理系統(tǒng)及后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快速成型技術(Rapid Prototyping,簡稱RP技術)為依據(jù)建構類似金字塔層層堆疊成型的概念所發(fā)展而成,其主要技術特征是成型的快捷性,能在不需要任何刀具,模具及治具的情況下自動、快速將任意復雜形狀的設計方案快速轉換為三維的實體模型,大大縮短了新產(chǎn)品的研發(fā)周期及減少研發(fā)成本,能夠確保新產(chǎn)品的上市時間和新產(chǎn)品開發(fā)的一次成功率,快速成型技術為技術人員之間,以及技術人員與企業(yè)決策者、產(chǎn)品的用戶等非技術人員之間提供了一個更加完整及方便的產(chǎn)品設計交流工具,從而明顯提高了產(chǎn)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和企業(yè)對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
隨著快速成型技術的發(fā)展,能夠產(chǎn)出三維實體模型的快速成型方法也有多元發(fā)展,例如:三維打印(3-D Printing,3-DP)、立體平版印刷(Stereo-Lithography,SLA)、選擇性激光燒結(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立體制版(Solider Process,SP)、混合沉積建模(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xiàn)DM)以及薄片疊層法(Laminated Object Manufacturing,LOM)等。其中,三維物件打印作業(yè)尚包含一般的快速成型噴印作業(yè),其制程主要為先進行成型粉末鋪料、對該鋪料噴印粘結劑、等待粘結劑干燥后去除余料、再次進行鋪料…如此層層堆砌成型出一三維物件。然而,于此制程所采用的成型粉末通常為石膏粉末,當其制成三維物件時,成品非常脆弱且有表面剝落的情形,且由于其屬于多孔性材質(zhì),故其三維物件亦會產(chǎn)生具有孔隙等問題。為了解決此問題,一般來說,會再對該三維物件進行后處理程序,以使其硬化、增強成品強度。
傳統(tǒng)進行三維物件之后處理程序多采用浸泡、涂抹、噴涂等方式 進行,此等后處理程序通常是為了使三維物件的硬度強化。然而,如前所述,三維物件由于其多孔性材質(zhì)的特點,故其孔隙會具有一定的深度,如欲增強三維物件的結構強度,于理論上,應采取高分子材料以進行后處理程序,但因高分子材料具備高粘度的特性,導致其不易滲入三維物件的孔隙中,是以亦有部分業(yè)者采用低粘度的丙烯酸樹脂以進行浸泡、涂抹、噴涂等后處理作業(yè),但當其進行浸泡、涂抹、噴涂等后處理作業(yè)時,丙烯酸樹脂附著于三維物件的表面即開始產(chǎn)生硬化的效果,導致其雖具有低粘度的特性,但仍然無法深入三維物件的孔隙深處,因而會導致其表面雖已硬化、但內(nèi)部仍是處于多孔隙的狀態(tài),如此一來。該三維物件的結構強度及應用性仍是受限。
有鑒于此,如何發(fā)展一種可增強結構強度、更可填補三維物件表面孔隙,使得臟污、霉菌不易附著、滲入其表面的三維物件之后處理系統(tǒng)及后處理方法,實為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三維物件之后處理系統(tǒng)及后處理方法,借由該后處理系統(tǒng)通過物理性的壓力、溫度、超音波震蕩等程序,以使三維物件內(nèi)部的空氣排出,以使后處理劑可滲入填補于三維物件的孔隙中,以增強結構強度、并使臟污、霉菌不易附著、滲入于三維物件的表面上。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一較廣義實施態(tài)樣為提供一種三維物件之后處理系統(tǒng),包含:氣密式主容器,具有超音波裝置,氣密式主容器用以供立體成型后的三維物件設置于其內(nèi);壓縮機,通過第一管線與氣密式主容器相連通;供劑容器,用以儲存并提供后處理劑,并通過第二管線及供劑開關與氣密式主容器相連通;以及升降機構,用以承載供劑容器,以進行垂直升降位移;其中,壓縮機作動,經(jīng)由第一管線對氣密式主容器進行抽氣,使氣密式主容器內(nèi)部壓力趨近于零,再開啟供劑開關,使第二管線與氣密式主容器相連通,并借由升降機構將供劑容器升高,以通過液位差及壓力差使后處理劑經(jīng)由第二管線流至氣密式主容器中,當該后處理劑試劑完全浸泡三維物件,再通過氣密式主容器執(zhí)行超音波震蕩程序,以使三維物件之內(nèi)部空氣排出,以使后處理劑填充附著于三維物件上。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另一較廣義實施態(tài)樣為提供一種三維物 件之后處理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驟:(a)提供氣密式主容器、壓縮機以及供劑容器,壓縮機通過第一管線與氣密式主容器相連通,供劑容器通過第二管線及供劑開關與氣密式主容器相連通;(b)將立體成型后的三維物件設置于氣密式主容器內(nèi);(c)使壓縮機作動,通過第一管線對氣密式主容器進行抽氣;(d)當氣密式主容器內(nèi)部壓力趨近于零時,開啟供劑開關,使第二管線與氣密式主容器相連通;(e)通過升降機構將供劑容器升高,以通過液位差及壓力差使后處理劑由供劑容器經(jīng)由第二管線流至氣密式主容器中,使后處理試劑完全浸泡三維物件;(f)關閉供劑開關;(g)執(zhí)行超音波震蕩程序,以使三維物件之內(nèi)部空氣排出,以使后處理劑填充附著于三維物件上;以及(h)通過升降機構將供劑容器降低,并開啟供劑開關,通過液位差使處理劑由氣密式主容器經(jīng)由第二管線流至供劑容器中,以完成后處理劑的回收。
【附圖說明】
圖1A為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的三維物件的后處理系統(tǒng)的示意圖。
圖1B為圖1A所示的三維物件的后處理系統(tǒng)的超音波震蕩程序的示意圖。
圖1C為圖1A所示的三維物件的后處理系統(tǒng)的回收后處理劑的示意圖。
圖1D為圖1C所示的三維物件的后處理系統(tǒng)完成后處理劑回收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的三維物件的后處理方法的流程圖。
【符號說明】
1:三維物件的后處理系統(tǒng)
2:氣密式主容器
20、50:容置空間
21:插頭
3:三維物件
4:壓縮機
40:第一管線
5:供劑容器
51:第二管線
52:供劑開關
6:后處理劑
7:升降機構
S81-S88:三維物件的后處理方法的步驟
【具體實施方式】
體現(xiàn)本發(fā)明特征與優(yōu)點的一些典型實施例將在后段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發(fā)明能夠在不同的態(tài)樣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發(fā)明的范圍,且其中的說明及圖示在本質(zhì)上是當作說明之用,而非架構于限制本發(fā)明。
請同時參閱圖1A及圖1B,圖1A為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的三維物件之后處理系統(tǒng)的示意圖,圖1B為圖1A所示的三維物件的后處理系統(tǒng)的超音波震蕩程序的示意圖。如圖所示,本發(fā)明的三維物件的后處理系統(tǒng)1包含氣密式主容器2、壓縮機4、供劑容器5及升降機構7,其中氣密式主容器2用以供立體成型后的三維物件3設置于其內(nèi);壓縮機4通過第一管線40與氣密式主容器2相連通;供劑容器5用以儲存并提供后處理劑6,并通過第二管線51及供劑開關52與氣密式主容器2相連通;升降機構7用以承載供劑容器5,以進行垂直升降位移;當壓縮機4作動,則可經(jīng)由第一管線40對氣密式主容器2進行抽氣,使氣密式主容器2內(nèi)部壓力趨近于零,再開啟供劑開關52,使第二管線51與氣密式主容器2相連通,并借由升降機構7將供劑容器5升高,以通過液位差及壓力差使后處理劑6經(jīng)由第二管線51流至氣密式主容器2中,當該后處理試劑6完全浸泡三維物件3,再通過氣密式主容器2執(zhí)行超音波震蕩程序,以使三維物件3之內(nèi)部空氣排出,以使后處理劑6填充附著于三維物件3上。
請參閱圖1A及圖1B,如圖所示,氣密式主容器2之內(nèi)部具有容置空間20,用以供立體成型后的三維物件3設置于其中。該氣密式主容器2的材質(zhì)是可為但不限為由可耐化學試劑、耐受至少1大氣壓力的材質(zhì)所構成,且于一些實施例中,該材質(zhì)為不銹鋼材質(zhì)。第一管線40的材質(zhì)并不限制,其可由塑料材質(zhì)或是金屬材質(zhì)所構成,至于第二管線51的材質(zhì)則為由耐化學試劑的材質(zhì)所構成,其較佳者為由金屬材質(zhì),例如不銹鋼材質(zhì)所構成,但亦不以此為限。供劑容器5 之內(nèi)部亦具有容置空間50,用以供后處理劑6設置于其中,且該供劑容器5的材質(zhì)是可為但不限為由可耐化學試劑的材質(zhì)所構成,例如:不銹鋼材質(zhì),但不以此為限。
于本實施例中,氣密式主容器2更可包含一超音波裝置(未圖示)、一溫度控制裝置(未圖示)及一電源裝置(未圖示),但不以此為限,其中,該超音波裝置具有一超音波震動開關(未圖示),以啟閉該超音波裝置;該溫度控制裝置用以控制氣密式主容器2內(nèi)部的溫度;該電源裝置則可通過一插頭21連接于市電,以用于提供電源,供該超音波裝置及該溫度控制裝置進行運作。
請同時參閱圖1A、圖1B、圖1C、圖1D及圖2,其中圖1C為圖1A所示的三維物件的后處理系統(tǒng)的回收后處理劑的示意圖,圖1D為圖1C所示的三維物件的后處理系統(tǒng)完成后處理劑回收的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的三維物件的后處理方法的流程圖。當欲進行本發(fā)明的三維物件的后處理方法時,首先即如圖1A及圖2的步驟S81所示,先提供氣密式主容器2、壓縮機4以及供劑容器5,且壓縮機4是如前所述,通過第一管線40與氣密式主容器2相連通,供劑容器5則是通過第二管線51及供劑開關52而與氣密式主容器2相連通;其后,如步驟S82所述,將完成立體成型后的三維物件3設置于氣密式主容器2的容置空間20內(nèi);再如步驟S83所述,將氣密式主容器2的一蓋體(未圖示)蓋上,以確保其內(nèi)部的氣密性,再使壓縮機4作動,通過第一管線40對氣密式主容器2內(nèi)部的容置空間20進行抽氣;接著如步驟S84所述,當氣密式主容器2的容置空間20的內(nèi)部壓力趨近于零時,則開啟供劑開關52,使第二管線52與氣密式主容器2的容置空間相連通;然后,再如圖1B所示、及如圖2的步驟S85所述,通過升降機構7將供劑容器5升高,以通過液位差及壓力差使后處理劑6由供劑容器5內(nèi)部的容置空間50經(jīng)由第二管線51流至氣密式主容器2的容置空間20中,并覆蓋且淹沒于該三維物件3;其后,再如步驟S86所述,關閉該供劑開關52,使后處理劑6不再繼續(xù)流入氣密式主容器2的容置空間20中;并如步驟S87所述,開啟氣密式主容器2的超音波震動開關(未圖示),以進行超音波震蕩程序,借由超音波震蕩以使三維物件3的內(nèi)部空氣排出,即使其孔隙中的空氣均可通過超音波震蕩而排出,進而可使后處理劑6填充附著于三維物件3的孔隙之中;最后,再 如圖1C所示及如圖2的步驟S88所述,通過升降機構7的帶動以將供劑容器5降低,并再次開啟供劑開關52,通過液位差使氣密式主容器2的容置空間20內(nèi)的后處理劑6經(jīng)由第二管線51而流回至供劑容器5的容置空間50中,待后處理劑6完全回流至供劑容器5內(nèi)后,再如圖1D所示,關閉供劑開關52,并開啟氣密式主容器2的蓋體(未圖示),使其內(nèi)部壓力與外界壓力相同,如此以完成后處理劑6的回收程序。
于本實施例中,于步驟S86之后,即為關閉供劑開關52之后,更可包含另一子步驟:啟動溫度控制裝置(未圖示),進而以控制氣密式主容器2的容置空間20之內(nèi)部溫度。以本實施例為例,此步驟主要是對氣密式主容器2的容置空間20內(nèi)的后處理劑6進行加熱,使其加熱至一特定溫度,以增加其反應速率,至于該溫度的范圍則可依據(jù)后處理劑6的種類而任施變化,主要以不超過后處理劑6的沸點為限。并于此加熱步驟后,再施行步驟S87的超音波震蕩程序,且在步驟S87的超音波震蕩程序結束后,再進行另一子步驟:進行靜置及降溫程序,使三維物件3靜置,并使氣密式主容器2的容置空間20之內(nèi)部溫度降至室溫溫度,即為使后處理劑6的溫度降下,最后再如步驟S88所述,進行后處理劑6的回收程序。
于本實施例中,后處理劑6是可為但不限為一丙烯酸脂類、一抗氧化劑及一阻燃劑的混合物,且該丙烯酸脂類是可為但不限為一乙基、一異丙基、一新戊基、一丁基、一辛基、一乙基己基、一甲氧基的至少其中之一,該抗氧化劑為一對苯二酚,該阻燃劑為一磷酸三辛酯(TOP)。其中抗氧化劑的含量是可占后處理劑6的0.5~1%,但不以此為限,用以減緩丙烯酸脂類的反應速度,進而以防止其在三維物件3的表面即產(chǎn)生硬化的情形,且阻燃劑的含量亦可占后處理劑6的0.5~1%,但不以此為限,用以增加丙烯酸脂類使用上的安全性并增加耐候性。
于另一些實施例中,后處理劑6是可由主劑及硬化劑所構成的雙劑混合物,其中該主劑是可為但不限為環(huán)氧樹脂、分散劑及促進劑的混合物,其具備硬化后收縮程度小、抗化學性佳,適合用于填補多孔隙材料的孔洞等優(yōu)點,且該環(huán)氧樹脂為雙酚A型、雙酚F型的至少其中之一。分散劑的含量為占主劑的10~20%,但不以此為限,且分散劑是可為但不限為縮水甘油12-14烷基醚,以用于降 低環(huán)氧樹脂的粘度,使后處理劑6更具微米以下的填縫能力。促進劑的含量為占主劑的5~10%,但不以此為限,其是可為但不限為苯甲醇,用以加速環(huán)氧樹脂于室溫下的交聯(lián)反應。
且于此實施例中,硬化劑可為但不限為脂肪胺類及促進劑的混合物,脂肪胺類可于較低溫度下固化,然若是將的加熱至40~50度C,則可顯著地加快其反應時間,且脂肪胺類是可為但不限為聚醚胺、酚醛類變性胺的至少其中之一,促進劑的含量為占主劑的5~10%,但不以此為限,其是可為但不限為苯甲醇,用以加速主劑與硬化劑的反應。
由此可見,本發(fā)明之后處理劑6的選用時可依據(jù)實際施作情形而任施變化,且依據(jù)后處理劑6的選用,氣密式主容器2更可調(diào)控不同的溫度,以促使后處理劑6的加速反應,再搭配氣密式主容器2內(nèi)物理性的壓力、溫度、超音波震蕩等調(diào)控,以使三維物件3的孔隙中的空氣得以順利排出,并促使后處理劑6可有效滲透、填補、并附著于三維物件3的孔隙中,進而以提升三維物件3的結構強度。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的三維物件之后處理系統(tǒng)及后處理方法,主要通過升降機構帶動供劑容器升降,進而可通過液位差及壓差而使后處理劑進入氣密式主容器內(nèi)、或是排出于氣密式主容器之外,并通過氣密式主容器內(nèi)部的物理性的壓力、溫度、超音波震蕩等程序,以使三維物件內(nèi)部的空氣排出,并使后處理劑可有效滲入、填補于三維物件的孔隙中,進而可達到增強三維物件的結構強度、并可使臟污、霉菌不易附著、滲入于三維物件的表面上等功效。
本發(fā)明得由熟知此技術的人士任施匠思而為諸般修飾,然皆不脫如附申請專利范圍所欲保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