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拋光機吸附和傳動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拋光機作為一種拋光設備,在2.5D、3D玻璃、藍寶石以及其它硬、脆材料的異形表面拋光中廣泛應用。
就現(xiàn)有拋光機而言,由于其設計上存在的不足,其存在對工件吸附效果欠佳、拋光效率較低等缺點。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對工件吸附效果好,且能改善拋光軌跡,提高拋光效率的拋光機吸附和傳動系統(tǒng)。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拋光機吸附和傳動系統(tǒng),包括安裝板、軸承Ⅰ、軸承座、軸承Ⅱ、支座、旋轉接頭Ⅰ、齒輪Ⅰ、旋轉接頭Ⅱ、齒輪Ⅱ、齒輪Ⅲ、中心軸、導向組件和回轉組件;所述中心軸為中空軸,所述中心軸上設有通氣孔;所述回轉組件上設有吸附通道;所述中心軸通過軸承Ⅰ和軸承Ⅱ安裝在軸承座上,所述軸承Ⅱ由固定件進行軸向定位,所述軸承座固定在支座上;所述齒輪Ⅰ安裝在中心軸底部,所述齒輪Ⅰ由固定件進行軸向定位;所述齒輪Ⅲ安裝在軸承座頂部;所述安裝板與中心軸固定連接,所述回轉組件固定在安裝板上,所述齒輪Ⅱ安裝在回轉組件上,所述齒輪Ⅱ與齒輪Ⅲ相嚙合;所述驅動裝置與齒輪Ⅰ相連;所述導向組件固定在安裝板上,所述旋轉接頭Ⅱ安裝在回轉組件的底部,所述旋轉接頭Ⅱ通過氣管與導向組件的底部相連,所述導向組件的頂部通過氣管與中心軸上的通氣孔相連;所述旋轉接頭Ⅰ安裝在中心軸底部。
進一步,所述回轉組件和導向組件分別為5組。
進一步,所述導向組件由一個內螺紋L型接頭、一個內螺紋T型接頭和兩根通氣管組成。
進一步,所述齒輪Ⅰ由圓螺母Ⅰ進行軸向定位。
進一步,所述軸承Ⅱ由圓螺母Ⅱ進行軸向定位。
進一步,所述軸承座通過螺栓螺母固定在支座上。
進一步,還設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通過氣管與旋轉接頭Ⅰ相連。
進一步,還設有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與齒輪Ⅰ相連。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yōu)點:
(1)采用行星運動的基本拋光原理有效的改善拋光軌跡,提高拋光效率;
(2)可以有效的利用真空泵實現(xiàn)工件在拋光過程中的有效吸附,同時利用其傳動方式可以實現(xiàn)工件的公轉和自轉;
(3)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安裝板,2.軸承Ⅰ,3.軸承座,4.軸承Ⅱ,5.真空泵,6.支座,7.旋轉接頭Ⅰ,8.圓螺母Ⅰ,9.驅動裝置,10.齒輪Ⅰ,11.圓螺母Ⅱ,12.旋轉接頭Ⅱ,13.齒輪Ⅱ,14.齒輪Ⅲ,15.中心軸,16.導向組件,17.回轉組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照圖1,本實施例包括安裝板1、軸承Ⅰ2、軸承座3、軸承Ⅱ4、真空泵5、支座6、旋轉接頭Ⅰ7、圓螺母Ⅰ8、驅動裝置9、齒輪Ⅰ10、圓螺母Ⅱ11、旋轉接頭Ⅱ12、齒輪Ⅱ13、齒輪Ⅲ14、中心軸15、導向組件16和回轉組件17; 所述中心軸15為中空軸,所述中心軸15上設有通氣孔;所述回轉組件17上設有吸附通道;所述中心軸15通過軸承Ⅰ2和軸承Ⅱ4安裝在軸承座3上,所述軸承Ⅱ4由圓螺母Ⅱ11進行軸向定位,所述軸承座3通過螺栓螺母固定在支座6上;所述齒輪Ⅰ10安裝在中心軸15底部,所述齒輪Ⅰ10由圓螺母Ⅰ8進行軸向定位;所述齒輪Ⅲ14安裝在軸承座3頂部;所述安裝板1與中心軸15固定連接,所述回轉組件17固定在安裝板1上,所述齒輪Ⅱ13安裝在回轉組件17上,所述齒輪Ⅱ13與齒輪Ⅲ14相嚙合;所述驅動裝置9與齒輪Ⅰ10相連;所述導向組件16固定在安裝板1上,所述旋轉接頭Ⅱ12安裝在回轉組件17的底部,所述旋轉接頭Ⅱ12通過氣管與導向組件16的底部相連,所述導向組件16的頂部通過氣管與中心軸15上的通氣孔相連;所述旋轉接頭Ⅰ7安裝在中心軸15底部,所述真空泵5通過氣管與旋轉接頭Ⅰ7相連。
本實施例中,所述回轉組件17和導向組件16分別為5組。
本實施例中,所述導向組件16由一個內螺紋L型接頭、一個內螺紋T型接頭和兩根通氣管組成。
本實施例通過真空泵5、旋轉接頭Ⅰ7、中心軸15、導向組件16、旋轉接頭Ⅱ12、回轉組件17上的吸附通道實現(xiàn)對工件的吸附;通過驅動裝置9、齒輪Ⅰ10、中心軸15、齒輪Ⅲ14、齒輪Ⅱ13、安裝板1實現(xiàn)回轉組件17的公轉和自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