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式自動邊口研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圓盤式自動邊口研磨機,包括第一旋轉圓盤和第二旋轉圓盤,還包括自動上料裝置、第一物料檢測裝置、第二物料檢測裝置、第一邊口研磨機、第二邊口研磨機、自動下料裝置、夾具和同步旋轉裝置;第一旋轉圓盤用于加工工件的一端,第二旋轉圓盤用于加工工件的另一端,從一個旋轉圓盤轉到另一個旋轉圓盤上的夾具夾持時,無需人工輔助操作,各工序間自動轉換銜接,工件夾持工具能夠自動旋轉啟閉,實現(xiàn)了無人工輔助拋光處理要求。本實用新型不僅能節(jié)省大量人工投入,而且大幅提升了處理效率,有效避免了安全生產(chǎn)事故,滿足了用戶多用途、高效率的拋光處理要求。
【專利說明】圓盤式自動邊口研磨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拋光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圓盤式自動邊口研磨機。
【背景技術】
[0002]在西餐餐具、廚具、五金工具、衛(wèi)浴等行業(yè),為了去除工件在沖壓、鑄造等上游加工過程中出現(xiàn)的毛刺等缺陷都需要在工件加工成型后進行研磨、拋光處理,經(jīng)拋光處理后,工件表面平整,光亮度高,外觀美觀,有些處理完的工件經(jīng)清洗后可直接交付使用,而無須再做噴涂、噴漆、電鍍等表面電化學處理,可節(jié)約大量能源,有效避免了電化學表面處理產(chǎn)生的環(huán)境污染。
[0003]目前,市場上現(xiàn)有一種單工位的邊口研磨機,不能一次性將復雜工件處理完成,需要人工拿著加工件在每臺邊口研磨機前處理,各工序間的加工需要人工來完成,故單臺邊口研磨機處理效率低;而且此類邊口研磨機加工時對工人的危險系數(shù)比較大,處理量小,產(chǎn)能低,邊口研磨機實現(xiàn)的動作單一,工件的前后移動,左右、上下動作需人工來完成,難以滿足用戶的對自動化處理要求。
[0004]因此,如何在工件邊口研磨操作中,提升處理效率和自動化程度,降低人工投入成本,提高產(chǎn)能,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圓盤式自動邊口研磨機,以提高工件研磨打邊處理效率和自動化程度,提高產(chǎn)能,降低人工投入成本。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0007]一種圓盤式自動邊口研磨機,包括第一旋轉圓盤和第二旋轉圓盤,還包括自動上料裝置、第一物料檢測裝置、第二物料檢測裝置、第一邊口研磨機、第二邊口研磨機、自動下料裝置、夾具和同步旋轉裝置,其中:
[0008]所述夾具分別均勻設置在所述第一旋轉圓盤和所述第二旋轉圓盤;
[0009]所述多個第一邊口研磨機均勻分布在所述第一旋轉圓盤的外側;所述多個第二邊口研磨機均勻分布在所述第二旋轉圓盤的外側;且均與多組所述夾具的位置相對應;
[0010]所述自動上料裝置設置在所述第一旋轉圓盤的外側,并與上料位置的所述夾具相對應;
[0011]所述自動下料裝置設置在所述第二旋轉圓盤的外側,并與下料位置的所述夾具相對應;
[0012]所述第一物料檢測裝置設置在所述第一旋轉圓盤的外側,并與自動上料裝置相鄰;所述第二物料檢測裝置設置在所述第二旋轉圓盤的外側,并與自動下料裝置相鄰;
[0013]所述同步旋轉裝置設置在第一旋轉圓盤和第二旋轉圓盤的下面,通過同步帶結構將兩個旋轉圓盤組合在一起,實現(xiàn)同步轉動。
[0014]優(yōu)選的,所述夾具由夾具體、上舌板、下舌板、壓板和氣缸組成。
[0015]優(yōu)選的,所述自動上料裝置包括底座、用于移動工件的推送機構和用于調整工件位置的理料機構,所述底座遠離旋轉圓盤一端固定有推送機構,靠近旋轉圓盤一端固定有理料機構;其中:
[0016]所述用于移動工件的推送機構包括有送料氣缸和滑動裝置,所述送料氣缸通過氣缸后座固定于所述底座上,送料氣缸工作端連接有Y型接頭,所述Y型接頭另一端固定有氣缸前座;滑動裝置包括固定于底座上的底盤,所述底盤上方設置有兩條滑軌,所述滑軌上方設置有滑塊,滑塊上方固定有滑桿架,滑桿架上方設置有推送桿、所述推送桿前端固定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與夾具相對應;所述驅動氣缸與滑動裝置通過所述氣缸前座連接在一起。
[0017]所述用于調整工件位置的理料機構包括有送料座、調整座、取料氣缸、夾緊氣缸和送料舌頭裝置,所述送料座固定于所述底座一頭,送料座上方固定有托架座,托架座上方固定有側定位支柱架,側定位支柱架上固定有側定位柱左;所述托架座上固定有前托架和后托架;調整座一側固定有前托架,調整座另一側固定有側定位柱右;所述兩個取料氣缸分別固定設置在側定位柱左和側定位柱右下方;所述夾緊氣缸固定在與前托架下方固定連接的氣缸座上,所述取料氣缸上方設置有氣缸推柱;所述前托架上方連接有壓板調節(jié)柱,所述壓板調節(jié)柱連接有前壓板和后壓板;前托架通過連接件與一側的調節(jié)板連接,前托架另一側的設置有定位柱,所述調節(jié)板和定位柱通過調節(jié)套連接在一起。
[0018]所述送料舌頭裝置包括送料舌頭調整座,所述送料舌頭調整座上方設置有上送料舌頭彈簧座,送料舌頭調整座上固定上料舌頭支架,上料舌頭支架上連接有上送料舌頭軸,所述上送料舌頭軸上固定有左右上送料舌頭和中間上送料舌頭;上送料舌頭彈簧座上設置有上送料舌頭拉簧,左右送料舌頭與送料舌頭安裝在送料舌頭調整座上,所述舌頭調整座上固定有左右送料舌頭和中間送料舌頭。
[0019]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邊口研磨機、第二邊口研磨機結構相同,由箱體、推送裝置、傳動裝置、漲緊裝置和靠模裝置組成;其中:
[0020]所述推送裝置包括固定在箱體側壁上的氣缸座CA,氣缸座CA固定連接有氣缸座CB,所述氣缸座CB與氣缸相連;氣缸活塞桿端連接有彈簧架軸;彈簧架軸另一端固定有彈簧架軸座,彈簧架軸與外圍固定有滑道彈簧;所述彈簧架軸座同時與滑道托架相連;滑道托架兩頭上安裝有軸承;滑道托架內部水平固定有兩個滑架,所述滑架前端固定連接有前軸托架,前軸托架前端固定有前軸砂布帶輪;
[0021]所述傳動裝置包括箱體下方固定的電動機、所述電動機一端連接有電機輪,所述電機輪和前軸砂布帶輪通過砂布帶進行連接;
[0022]所述漲緊裝置包括氣缸,所述氣缸通過氣缸座固定于箱體的另一側壁上,氣缸活塞端連接有彈簧軸,彈簧軸外圍安裝有滑板彈簧,彈簧軸另一頭連接有氣缸推桿,氣缸推桿另一端跟調節(jié)主軸相連;調節(jié)主軸安裝在調節(jié)輪主軸座上,所述調節(jié)輪主軸座和彈簧軸一端固定的彈簧支塊之間設置有彈簧連接板;調節(jié)主軸通過調節(jié)輪連桿和調節(jié)軸相連;調節(jié)軸上設置有調節(jié)輪,通過氣缸的伸縮運動帶動調節(jié)輪的移動達到砂布帶的漲緊作用。
[0023]所述靠模裝置包括靠模座架,所述靠模座架固定在所述傳動裝置的滑架上,靠模座架一頭固定安裝有靠模座,靠模座中心位置設置有靠模軸,靠模軸與所述靠模座中間設置有軸承;靠模座架一端連接有前靠模座,前靠模座上固定有靠模壓板和前靠模。
[0024]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旋轉圓盤和第二旋轉圓盤結構相同,均包括轉盤底座,所述轉盤底座上方固定有接盤支架,所述接盤支架垂直中心上方固定有旋轉軸,所述旋轉軸下方外周連接有同步輪,所述旋轉軸上方固定有托盤;所述旋轉軸內部兩端均固定有兩組軸承。
[0025]優(yōu)選的,所述同步旋轉裝置包括減速機、一級齒輪和傳動軸座,所述減速機固定于所述轉盤底座的中間連接板上,所述減速機工作端與一級齒輪連接,所述一級齒輪與二級齒輪一側相嚙合,所述二級齒輪另一側與所述二級齒輪相嚙合;所述二級齒輪通過傳動軸座上固定的傳動軸帶動同步輪旋轉運動;所述二級齒輪通過所述傳動軸座上固定的另一傳動軸帶動同步輪旋轉運動;所述同步輪與所述第一旋轉圓盤下方的同步輪之間設置有同步帶,所述同步輪與所述第一旋轉圓盤下方的同步輪之間設置有同步帶。
[0026]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yōu)點: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圓盤式自動邊口研磨機,包括兩個旋轉圓盤,其中一個旋轉圓盤用于加工工件的一端,另一個旋轉圓盤用于加工工件的另一端,從一個旋轉圓盤轉由另一個旋轉圓盤上的夾具夾持時,無需人工輔助操作,此過程中工件夾持、工件換向均無需人工輔助操作,從而節(jié)省了大量人力,效率高,且安全性高。比單臺邊口研磨機自動化程度高,因單臺邊口研磨機,不能一次性將復雜工件處理完成,并且需要人工拿著加工件在每臺邊口研磨機前處理,故單臺邊口研磨機處理效率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總體分布示意圖;
[0028]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自動上料裝置主視圖;
[0029]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自動上料裝置右視圖;
[0030]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自動上料裝置的定位柱示意圖;
[0031]圖5_a是本實用新型的自動上料裝置的送料舌頭裝置主視圖;
[0032]圖5_b是本實用新型的自動上料裝置的送料舌頭裝置左視圖;
[0033]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自動上料裝置的送料舌頭裝置俯視圖;
[0034]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自動上料裝置的理料裝置示意圖;
[0035]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邊口研磨機主視圖;
[0036]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邊口研磨機左視圖;
[0037]圖10是本實用新型的邊口研磨機靠模裝置示意圖;
[0038]圖11是本實用新型的同步旋轉裝置主視圖;
[0039]圖12是本實用新型的同步旋轉裝置左視圖;
[0040]在附圖中:1、第一旋轉圓盤;2、第二旋轉圓盤;3、自動上料裝置;4、第一物料檢測裝置;5、第二物料檢測裝置;6、第一邊口研磨機;7、第二邊口研磨機;8、自動下料裝置;9、夾具;10、同步旋轉裝置;
[0041]3-1、底座;3_2、送料座;3_3、托架座;3_4、側定位柱支架;3_5、側定位柱左;3_6、前托架;3_7、氣缸壓板調節(jié)柱;3-8、壓板銷;3-9、調節(jié)手柄;3-10、側定位柱右;3_11、調整座;3-12、前壓板;3-13、夾緊氣缸座;3-14、取料氣缸;3_15、夾緊氣缸;3_16、推送桿;3-17、滑桿架;3-18、滑塊;3-19、滑軌;3_20、底盤滑軌;3_21、氣缸后座;3_22、氣缸銷;3-23、送料氣缸;3-24、Y型接頭;3-25、氣缸前座;3_26、定位板;3_27、氣缸推柱;3_28、導向鍵;3-29、壓板彈簧;3-30、后拖架;3-31、后定位板;3_32、調節(jié)板;3_33、調節(jié)套;3_34、定位柱;3-35、上送料舌頭支架;3-36、送料舌頭調整座;3-37、上送料舌頭彈簧座;3_38、左右上送料舌頭;3-39、中間上送料舌頭;3-40、上送料舌頭箍;3-41、上送料舌頭軸;3_42、左右送料舌頭;3-43、中間送料舌頭;3-44、上送料舌頭拉簧;
[0042]6-1、箱體;6_2、調節(jié)主軸座;6_3、彈簧支塊;6_4、氣缸座CA ;6_5、氣缸座CB ;6_6、氣缸;6-7、彈簧架軸;6-8、彈簧架軸座;6-9、滑道托架;6-10、軸承;6_11、滑架;6_12、前軸托架;6_13、前軸砂布帶輪;6-14、靠模軸;6-15、靠模座;6_16、軸承;6_17、靠模座架;6-18、軸承;6-19、氣缸座;6-20、氣缸銷軸;6_21、氣缸;6_22、滑板彈簧;6_23、電機輪;6-24、調節(jié)主軸;6-25、調節(jié)輪連桿;6-26、調節(jié)軸;6_27、調節(jié)輪;6_28、前輪;6_29、托架軸;6-30、后軸;6-31、定位銷;6-32、氣缸推桿;6_33、電動機;6_34、前靠模;6_35、靠模壓板;6-36、前靠模座;6-37、滑道彈簧;6-38、彈簧軸連接片;6_39、彈簧軸;6_40、連接片;
[0043]10-1、轉盤底座;10-2、接盤支架;10-3、軸承;10-4、同步輪;10-5、軸承;10-6、托盤;10_7、接盤支架;10-8、軸承;10-9、同步輪;10-10、軸承;10_11、托盤;10_12、同步輪;10-13、軸承;10-14、二級齒輪;10-15、傳動軸;10_16、傳動軸;10_17、同步輪;10_18、二級齒輪;10_19、傳動軸座;10-20、同步帶;10-21、同步帶;10_22、旋轉軸;10_23、旋轉軸;10-24、減速機;10-25、一級齒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44]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0045]圖1所示,一種圓盤式自動邊口研磨機,包括第一旋轉圓盤I和第二旋轉圓盤2,還包括自動上料裝置3、第一物料檢測裝置4、第二物料檢測裝置5,第一邊口研磨機6、第二邊口研磨機7,自動下料裝置8、夾具9和同步旋轉裝置10,其中:
[0046]所述夾具9分別均勻設置在所述第一旋轉圓盤I和所述第二旋轉圓盤2上;
[0047]所述多個第一邊口研磨機6均勻分布在所述第一旋轉圓盤I的外側;所述多個第二邊口研磨機7均勻分布在所述第二旋轉圓盤2的外側;且均與多組所述夾具9的位置相對應;
[0048]所述自動上料裝置3設置在所述第一旋轉圓盤I的外側,并與上料位置的所述夾具相對應;
[0049]所述自動下料裝置8設置在所述第二旋轉圓盤2的外側,并與下料位置的所述夾具相對應;
[0050]所述第一物料檢測裝置4設置在所述第一旋轉圓盤I的外側,并與自動上料裝置3相鄰;所述第二物料檢測裝置5設置在所述第二旋轉圓盤2的外側,并與自動下料裝置8相鄰;
[0051]所述同步旋轉裝置10設置在第一旋轉圓盤I和第二旋轉圓盤2的下面,通過同步帶結構將兩個旋轉圓盤組合在一起,實現(xiàn)同步轉動。
[0052]所述圓盤式自動邊口研磨機的工作過程如下:
[0053]待加工的工件首先放置在所述自動上料裝置3上,通過按下啟動按鈕將單個加工件送到自動上料裝置相對應的夾具9夾持,第一旋轉圓盤I轉動,帶動所述夾具9轉動,夾具9轉到第一物料檢測裝置4處,檢測沒有物料時不對所對應的夾具進行研磨處理,有物料時單元邊口研磨機對夾持的物件進行研磨,轉盤依次將所述工件送達單元邊口研磨機6-1、6-2、6-3、6-4,并由所述的四個單元邊口研磨機對工件的邊沿部位進行打磨、拋光處理;然后,夾具9上的工件轉換至第二旋轉圓盤2上相對應的夾具夾持,第二旋轉圓盤2轉動,帶動所述夾具9轉動,夾具9轉到第二物料檢測裝置5處,檢測沒有物料時不對所對應的夾具進行研磨處理,有物料時單元邊口研磨機對夾持的物件進行研磨,逐次將工件從單元邊口研磨機7-1、7-2、7-3、7-4進行加工件另一面的邊沿部位研磨、拋光處理;最后,將加工好的工件送達自動下料裝置8上,最終完成邊口部位研磨拋光處理,且該過程中各工序間自動轉換銜接。
[0054]所述夾具9包括夾具體、上舌板、下舌板、壓板和氣缸組成。
[0055]如圖2-6所示,所述自動上料裝置3包括底座3-1、用于移動工件的推送機構和用于調整工件位置的理料機構,所述底座3-1遠離旋轉圓盤一端固定有推送機構,靠近旋轉圓盤一端固定有理料機構;其中:
[0056]所述用于移動工件的推送機構包括有送料氣缸3-23和滑動裝置,所述送料氣缸3-23通過氣缸后座3-21固定于所述底座3-1上,送料氣缸3_23工作端連接有Y型接頭3-24,所述Y型接頭3-24另一端固定有氣缸前座3-25 ;滑動裝置包括固定于底座上的底盤3-20,所述底盤3-20上方設置有兩條滑軌3-19,所述滑軌3_19上方設置有滑塊3_18,滑塊上方固定有滑桿架3-17,滑桿架上方設置有推送桿3-16、所述推送桿3-16前端固定有定位板3-26,所述定位板3-26與夾具相對應;所述驅動氣缸與滑動裝置通過所述氣缸前座3-25連接在一起。
[0057]所述用于調整工件位置的理料機構包括有送料座3-2、調整座3-11、取料氣缸3-14、夾緊氣缸3-15和送料舌頭裝置,所述送料座3-2固定于所述底座3_1 —頭,送料座上方固定有托架座3-3,托架座上方固定有側定位支柱架3-4,側定位支柱架上固定有側定位柱左3-5 ;所述托架座3-3上固定有前托架3-6和后托架3-30 ;調整座3_11 —側固定有前托架3-6,調整座另一側固定有側定位柱右3-10 ;所述兩個取料氣缸3-14分別固定設置在側定位柱左3-5和側定位柱3-10下方;所述夾緊氣缸3-15固定在與前托架3-6下方固定連接的氣缸座3-13上,所述料氣缸3-14上方設置有氣缸推柱3-27 ;所述前托架3_6上方連接有壓板調節(jié)柱3-7,所述壓板調節(jié)柱3-7連接有前壓板3-12和后壓板3-31 ;前托架3_6通過連接件與一側的調節(jié)板3-32連接,前托架3-6另一側的設置有定位柱3-34,所述調節(jié)板3-32和定位柱3-34通過調節(jié)套3-33連接在一起。
[0058]如圖5-a、圖5-b、圖6所示,所述送料舌頭裝置包括送料舌頭調整座3_36,所述送料舌頭調整座3-36上方設置有上送料舌頭彈簧座3-37,送料舌頭調整座上固定上料舌頭支架3-35,上料舌頭支架3-35上連接有上送料舌頭軸3-41,所述上送料舌頭軸3_41上固定有左右上送料舌頭3-38和中間上送料舌頭3-39,上送料舌頭軸3-41兩頭通過上送料舌頭箍3-40進行緊固;上送料舌頭彈簧座3-37上設置有上送料舌頭拉簧3-44,左右送料舌頭3-42與送料舌頭3-43安裝在送料舌頭調整座上,所述舌頭調整座3-36上固定有左右送料舌頭3-42和中間送料舌頭3-43。
[0059]所述推送裝置和理料裝置的工作過程如下:
[0060]先打開氣源,將工件放入三根定位柱3-34中,旋轉調節(jié)手柄3-9和側定位柱右3-10,使工件不得前后左右晃動;打開氣源后,夾緊氣缸3-15處于伸出狀態(tài),帶動前壓板3-12與后壓板3-31夾緊工件,不讓工件脫落;當取料氣缸3-14回縮到位時,夾緊氣缸3_15開始回退,這時就會有一個工件落在取料氣缸3-14的托板上;然后夾緊氣缸3-15活塞桿伸出,使前壓板3-12與后壓板3-12夾緊工件,不讓工件脫落,取料氣缸3-14活塞桿伸出到位后,送料氣缸3-23將剛取下的工件,送到左右送料舌頭3-42、中間送料舌頭3-43、左右上送料舌頭3-38、中間上送料舌頭3-39處,在上送料舌頭拉簧3-44的作用下,使工件在送料氣缸3-23的推動下產(chǎn)生慣性,等到旋轉圓盤上的夾具到位后將工件送至夾具9上完成一次送料過程。
[0061]如圖7、圖8、圖9所示,所述第一邊口研磨機6、第二邊口研磨機7結構相同,由箱體6-1、推送裝置、傳動裝置、漲緊裝置和靠模裝置組成;其中:
[0062]所述推送裝置包括固定在箱體6-1側壁上的氣缸座CA6-4,氣缸座CA固定連接有氣缸座CB6-5,所述氣缸座CB6-5與氣缸6_6相連;氣缸6_6活塞桿端連接有彈簧架軸6_7 ;彈簧架軸6-7另一端固定有彈簧架軸座6-8,彈簧架軸6-7與外圍固定有滑道彈簧6-37 ;所述彈簧架軸座6-8同時與滑道托架6-9相連;滑道托架6-9兩頭上安裝有軸承6-10和軸承6-18 ;滑道托架6-9內部水平固定有兩個滑架6-11,所述滑架6-11前端固定連接有前軸托架6-12,前軸托架6-12前端固定有前軸砂布帶輪6-13 ;
[0063]所述推送裝置【具體實施方式】:
[0064]所述氣缸6-6的活塞桿伸出時,帶動和活塞桿連接的彈簧軸架6-7,因所述彈簧架軸6-7與彈簧架軸座6-8相連,彈簧架軸座6-8與滑道托架6-9相連,軸承6_10、6_18安裝在滑道托架6-9上,滑道托架6-9內部水平固定有兩個滑架6-11,滑架6-11前端固定連接有前軸托架6-12,前軸托架6-12前端固定有前軸砂布帶輪6-13,所以帶動前軸砂布帶輪6-13向前推動;反之,氣缸6-6的活塞桿回退時,前軸砂布帶輪6-13也跟著回退。
[0065]其中,滑道彈簧6-37在前軸砂布帶輪伸出狀態(tài)時,研磨工件時會隨著仿型件反復的伸縮運動,達到研磨工件受力均勻實現(xiàn)仿型運動;軸承6-10安裝在滑道托架6-9上來實現(xiàn)滑架6-11的上下移動;軸承6-18與滑道托架6-9相連控制滑架6-11的前后移動。
[0066]所述傳動裝置包括箱體6-1下方固定的電動機6-33、所述電動機6-33—端連接有電機輪6-23,所述電機輪6-23和前軸砂布帶輪6-13通過砂布帶進行連接;電機輪6_23啟動通過砂布帶帶動前軸砂布帶輪6-13旋轉運動。
[0067]所述漲緊裝置包括氣缸6-21,所述氣缸6-21通過氣缸座6_19固定于箱體6_1的另一側壁上,氣缸6-21活塞端連接有彈簧軸6-39,彈簧軸6-39外圍安裝有滑板彈簧6_22,彈簧軸6-39另一頭連接有氣缸推桿6-32,氣缸推桿6-32另一端跟調節(jié)主軸6_24相連;調節(jié)主軸6-24安裝在調節(jié)輪主軸座6-2上,所述調節(jié)輪主軸座6-2和彈簧軸6_39 —端固定的彈簧支塊6-3之間設置有彈簧連接板6-38 ;調節(jié)主軸6-24通過調節(jié)輪連桿6_25和調節(jié)軸6-26相連;調節(jié)軸6-26上設置有調節(jié)輪6-27,通過氣缸6_21的伸縮運動帶動調節(jié)輪6_27的移動達到砂布帶的漲緊作用。
[0068]所述漲緊裝置【具體實施方式】:
[0069]氣缸6-21吸氣時活塞桿伸出時,通過相互連接的彈簧軸6-39、調節(jié)主軸6_24、調節(jié)輪連桿6-25、調節(jié)軸6-26帶動調節(jié)輪6-27向前運動,安裝的砂布帶被漲緊。反之氣缸6-21反向吸氣時活塞桿回退時,調節(jié)輪6-27向后運動,砂布帶處于放松狀態(tài),可以輕松的將砂布帶取下。其中,滑板彈簧6-22的作用是在砂布帶漲緊狀態(tài)時,調節(jié)工件和砂布帶的受力,在砂布帶研磨工件時,使得不規(guī)整的工件受到均勻的摩擦力。
[0070]所述靠模裝置包括靠模座架6-17,所述靠模座架6-17固定在所述傳動裝置的滑架6-11上,靠模座架6-17 —頭固定安裝有靠模座6-15,靠模座6_15中心位置設置有靠模軸6-14,靠模軸6-14與所述靠模座6-15中間設置有軸承6_16 ;靠模座架6_17 —端連接有前靠模座6-36,前靠模座6-36上固定有靠模壓板6-35和前靠模6_34。
[0071]所述靠模裝置的【具體實施方式】:
[0072]模型工件放置在靠模壓板6-35和前靠模座6-36中間,前靠模6_34是將靠模軸
6-14導向到模型工件上,由于靠模座架6-17與傳動裝置的滑架6-11相連,當靠模軸6_14接觸磨具時,滑道彈簧6-37會隨著磨具的外形伸縮變化,隨之砂布帶也隨著靠模軸6-14與磨具之間的變化而變化。此裝置不依賴電子設定的凸輪軸及工控軟件,對工人的操作技能要求不高,更加便捷的更換待加工的工件。
[0073]如圖10、11所示,所述第一旋轉圓盤I和第二旋轉圓盤2結構相同,均包括轉盤底座10-1,所述轉盤底座10-1上方固定有接盤支架10-2、10-7,所述接盤支架垂直中心上方固定有旋轉軸10-22、10-23,所述旋轉軸下方外周連接有同步輪10-4、10-9,所述旋轉軸上方固定有托盤10-6、10-11 ;所述旋轉軸10-22、10-23內部兩端均固定有兩組軸承10_8、10-13。
[0074]所述同步旋轉裝置10包括減速機10-24、一級齒輪10_25和傳動軸座10_19,所述減速機10-24固定于所述轉盤底座10-1的中間連接板上,所述減速機工作端與一級齒輪10-25連接,所述一級齒輪10-25與二級齒輪10-18 —側相嚙合,所述二級齒輪10-18另一側與所述二級齒輪10-14相嚙合;所述二級齒輪10-14通過傳動軸座10-19上固定的傳動軸10-15帶動同步輪10-12旋轉運動;所述二級齒輪10-18通過所述傳動軸座10-19上固定的另一傳動軸10-16帶動同步輪10-13旋轉運動;所述同步輪10-12與所述第一旋轉圓盤下方的同步輪10-4之間設置有同步帶10-20,所述同步輪10-17與所述第一旋轉圓盤下方的同步輪10-9之間設置有同步帶10-21。
[0075]所述同步旋轉裝置的【具體實施方式】:
[0076]啟動減速機10-24帶動一級齒輪10-25轉動,帶動與一級齒輪10_25相連接的二級齒輪10-18也隨之轉動,因同步輪10-17與二級齒輪10-18在同一傳動軸10-16上所以同步輪10-17轉動,通過同步帶10-21的連接帶動同步輪10-9轉動,遂帶動旋轉軸上方固定的托盤10-11轉動,并且托盤10-11和二級齒輪10-18的轉向相同;同理,一級齒輪10-25轉動,帶動與二級齒輪10-18相嚙合的二級齒輪10-14反向旋轉,因同步輪10-12與二級齒輪10-14在同一傳動軸10-15上所以同步輪10-12也轉動,通過同步帶10-20的連接帶動同步輪10-4轉動,遂帶動旋轉軸上方固定的托盤10-6轉動,并且托盤10-6和二級齒輪10-14的轉向相同。綜合所述,減速機10-24啟動后,通過相互嚙合的二級齒輪10-14和二級齒輪10-18旋轉,帶動第一旋轉圓盤I和第二旋轉圓盤2內的托盤10-6和托盤10-11同步方向旋轉。
[0077]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圓盤式自動邊口研磨機,工件夾持工具能夠自動旋轉啟閉,所述多個邊口研磨機完成了全方位移動處理功能且工件自動改變夾持位置,實現(xiàn)了無人工輔助工件邊口部位拋光處理要求,不僅節(jié)省了大量人力,而且大幅提高了處理效率,有效避免了安全生產(chǎn)事故的發(fā)生。
[0078]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并非對其的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圓盤式自動邊口研磨機,包括第一旋轉圓盤(I)和第二旋轉圓盤(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自動上料裝置(3)、第一物料檢測裝置(4)、第二物料檢測裝置(5),第一邊口研磨機(6)、第二邊口研磨機(7),自動下料裝置(8)、夾具(9)和同步旋轉裝置(10),其中: 所述夾具(9)分別均勻設置在所述第一旋轉圓盤(I)和所述第二旋轉圓盤(2)上; 所述多個第一邊口研磨機(6)均勻分布在所述第一旋轉圓盤(I)的外側;所述多個第二邊口研磨機(7)均勻分布在所述第二旋轉圓盤(2)的外側;且均與多組所述夾具(9)的位置相對應; 所述自動上料裝置(3)設置在所述第一旋轉圓盤(I)的外側,并與上料位置的所述夾具相對應; 所述自動下料裝置(8)設置在所述第二旋轉圓盤(2)的外側,并與下料位置的所述夾具相對應; 所述第一物料檢測裝置(4)設置在所述第一旋轉圓盤(I)的外側,并與自動上料裝置(3)相鄰;所述第二物料檢測裝置(5)設置在所述第二旋轉圓盤(2)的外側,并與自動下料裝置(8)相鄰; 所述同步旋轉裝置(10)設置在第一旋轉圓盤(I)和第二旋轉圓盤(2)的下面,通過同步帶結構將兩個旋轉圓盤組合在一起,實現(xiàn)同步轉動。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圓盤式自動邊口研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具(9)包括夾具體、上舌板、下舌板、壓板和氣缸組成。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圓盤式自動邊口研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上料裝置(3)包括底座(3-1)、用于移動工件的推送機構和用于調整工件位置的理料機構,所述底座(3-1)遠離旋轉圓盤一端固定有推送機構,靠近旋轉圓盤一端固定有理料機構;其中: 所述用于移動工件的推送機構包括有送料氣缸(3-23)和滑動裝置,所述送料氣缸(3-23 )通過氣缸后座(3-21)固定于所述底座(3-1)上,送料氣缸(3-23 )工作端連接有Y型接頭(3-24 ),所述Y型接頭(3-24 )另一端固定有氣缸前座(3-25 );滑動裝置包括固定于底座上的底盤(3-20 ),所述底盤(3-20 )上方設置有兩條滑軌(3-19 ),所述滑軌(3-19)上方設置有滑塊(3-18),滑塊上方固定有滑桿架(3-17),滑桿架上方設置有推送桿(3-16)、所述推送桿(3-16)前端固定有定位板(3-26),所述定位板(3-26)與夾具相對應;所述驅動氣缸與滑動裝置通過所述氣缸前座(3-25)連接在一起; 所述用于調整工件位置的理料機構包括有送料座(3-2)、調整座(3-11)、取料氣缸(3-14)、夾緊氣缸(3-15)和送料舌頭裝置,所述送料座(3-2)固定于所述底座(3_1) —頭,送料座上方固定有托架座(3-3),托架座上方固定有側定位支柱架(3-4),側定位支柱架上固定有側定位柱左(3-5);所述托架座(3-3)上固定有前托架(3-6)和后托架(3-30);調整座(3-11) —側固定有前托架(3-6),調整座另一側固定有側定位柱右(3-10);所述兩個取料氣缸(3-14)分別固定設置在側定位柱左(3-5)和側定位柱(3-10)下方;所述夾緊氣缸(3-15)固定在與前托架(3-6)下方固定連接的氣缸座(3-13)上,所述取料氣缸(3_14)上方設置有氣缸推柱(3-27);所述前托架(3-6)上方連接有壓板調節(jié)柱(3-7),所述壓板調節(jié)柱(3-7)連接有前壓板(3-12)和后壓板(3-31);前托架(3_6)通過連接件與一側的調節(jié)板(3-32 )連接,前托架(3-6 )另一側的設置有定位柱(3-34 ),所述調節(jié)板(3-32 )和定位柱(3-34)通過調節(jié)套(3-33)連接在一起; 所述送料舌頭裝置包括送料舌頭調整座(3-36),所述送料舌頭調整座(3-36)上方設置有上送料舌頭彈簧座(3-37),送料舌頭調整座上固定上料舌頭支架(3-35),上料舌頭支架(3-35)上連接有上送料舌頭軸(3-41),所述上送料舌頭軸(3-41)上固定有左右上送料舌頭(3-38 )和中間上送料舌頭(3-39 );上送料舌頭彈簧座(3-37 )上設置有上送料舌頭拉簧(3-44 ),左右送料舌頭(3-42 )與送料舌頭(3-43 )安裝在送料舌頭調整座上,所述舌頭調整座(3-36)上固定有左右送料舌頭(3-42)和中間送料舌頭(3-43)。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圓盤式自動邊口研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邊口研磨機(6)、第二邊口研磨機(7)結構相同,由箱體(6-1)、推送裝置、傳動裝置、漲緊裝置和靠模裝置組成;其中: 所述推送裝置包括固定在箱體(6-1)側壁上的氣缸座CA (6-4),氣缸座CA固定連接有氣缸座CB (6-5),所述氣缸座CB (6-5)與氣缸(6_6)相連;氣缸(6_6)活塞桿端連接有彈簧架軸(6-7);彈簧架軸(6-7)另一端固定有彈簧架軸座(6-8),彈簧架軸¢-7)與外圍固定有滑道彈簧(6-37);所述彈簧架軸座(6-8)同時與滑道托架(6-9)相連;滑道托架(6_9)兩頭上安裝有軸承(6-10、6-18);滑道托架(6-9)內部水平固定有兩個滑架(6-11),所述滑架(6-11)前端固定連接有前軸托架(6-12),前軸托架(6-12)前端固定有前軸砂布帶輪(6-13); 所述傳動裝置包括箱體(6-1)下方固定的電動機(6-33)、所述電動機(6-33) —端連接有電機輪(6-23),所述電機輪(6-23)和前軸砂布帶輪(6-13)通過砂布帶進行連接; 所述漲緊裝置包括氣缸(6-21),所述氣缸(6-21)通過氣缸座(6-19 )固定于箱體(6_1)的另一側壁上,氣缸(6-21)活塞端連接有彈簧軸(6-39 ),彈簧軸(6-39 )外圍安裝有滑板彈簧(6-22 ),彈簧軸(6-39 )另一頭連接有氣缸推桿(6-32 ),氣缸推桿(6_32 )另一端跟調節(jié)主軸(6-24)相連;調節(jié)主軸(6-24)安裝在調節(jié)輪主軸座(6-2)上,所述調節(jié)輪主軸座(6-2)和彈簧軸(6-39 ) 一端固定的彈簧支塊(6-3 )之間設置有彈簧連接板(6-38 );調節(jié)主軸(6-24 )通過調節(jié)輪連桿(6-25)和調節(jié)軸(6-26)相連;調節(jié)軸(6-26)上設置有調節(jié)輪(6_27),通過氣缸(6-21)的伸縮運動帶動調節(jié)輪(6-27)的移動達到砂布帶的漲緊作用; 所述靠模裝置包括靠模座架(6-17),所述靠模座架(6-17)固定在所述傳動裝置的滑架(6-11)上,靠模座架(6-17) —頭固定安裝有靠模座(6-15),靠模座(6-15)中心位置設置有靠模軸(6-14),靠模軸(6-14)與所述靠模座(6-15)中間設置有軸承(6_16);靠模座架(6-17) —端連接有前靠模座(6-36),前靠模座(6-36)上固定有靠模壓板(6_35)和前靠模(6-34)。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圓盤式自動邊口研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轉圓盤(I)和第二旋轉圓盤(2)結構相同,均包括轉盤底座(10-1),所述轉盤底座(10-1)上方固定有接盤支架(10-2、10-7),所述接盤支架垂直中心上方固定有旋轉軸(10-22、10-23),所述旋轉軸下方外周連接有同步輪(10-4、10-9),所述旋轉軸上方固定有托盤(10-6、10-11);所述旋轉軸(10-22、10-23)內部兩端均固定有兩組軸承(10-8、10-13)。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種圓盤式自動邊口研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旋轉裝置(10)包括減速機(10-24)、一級齒輪(10-25)和傳動軸座(10_19),所述減速機(10-24)固定于所述轉盤底座(10-1)的中間連接板上,所述減速機工作端與一級齒輪(10-25)連接,所述一級齒輪(10-25)與二級齒輪(10-18) —側相嚙合,所述二級齒輪(10-18)另一側與所述二級齒輪(10-14)相嚙合;所述二級齒輪(10-14)通過傳動軸座(10-19)上固定的傳動軸(10-15、)帶動同步輪(10-12)旋轉運動;所述二級齒輪(10-18)通過所述傳動軸座(10-19)上固定的另一傳動軸(10-16)帶動同步輪(10-13)旋轉運動;所述同步輪(10-12)與所述第一旋轉圓盤下方的同步輪(10-4)之間設置有同步帶(10-20),所述同步輪(10-17)與所述第一旋轉圓盤下方的同步輪(10-9)之間設置有同步帶(10-21)。
【文檔編號】B24B9/04GK204235318SQ201420670771
【公開日】2015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1月12日
【發(fā)明者】楊樹強 申請人:楊樹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