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端面立式磨床的磨頭移動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金屬切削加工領域,主要指軸承滾柱成型磨削、壓簧成型磨削等雙端面立式磨床,用于磨削機械零件的兩個端面,本發(fā)明具體指雙端面立式磨床的磨頭移動機構。
背景技術:
軸承(如滾柱、軸承圈)、汽車(如氣門彈簧、離合器彈簧)、油嘴油泵壓簧等是機械設備和汽車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機械零件,這些機械零件不但要求兩端面平行、兩端面與軸心線垂直,而且生產數(shù)量大?,F(xiàn)有技術通常是把待加工的多個零件插入到陣列在磨盤圓周上的多個孔內,讓砂輪旋轉著從上下兩個方向進給,當上下砂輪間距達到設定工藝值時,零件雙端面磨削完成,砂輪旋轉部件固定在磨頭筒里,磨頭筒的移動速度、移動方向和移動精度決定了雙端面立式磨床的磨削效率和磨削精度。現(xiàn)有技術的砂輪多數(shù)是電機主軸通過蝸輪、蝸桿減速,再通過齒輪、齒條把圓周運動轉變成直線移動,用導向桿控制磨頭筒不能轉動,只能直線移動。由于用一副齒輪、齒條在磨頭筒的一側推拉磨頭筒移動,移動力對磨頭筒傳動軸產生彎矩,所以磨頭筒移動時會產生一頓一頓的“爬行”現(xiàn)象;如果在磨頭筒兩側同時使用二副齒輪、齒條傳動,則難以保證兩者同步,也會產生“爬行”現(xiàn)象。齒輪、齒條傳動還有結構復雜、制造成本高的缺陷,亟待改進。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移動平穩(wěn)、精確的雙端面立式磨床的磨頭移動機構,
本發(fā)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實現(xiàn)的
雙端面立式磨床的磨頭移動機構,包括磨頭筒、齒輪、內套筒、滾珠架和滾珠,外套筒、固定座,平鍵;
磨頭筒上段設置的螺旋和內套筒內壁的螺旋適配,在內套筒旋轉時能驅動磨頭筒上下移動;磨頭筒螺旋設計成螺距大、牙深小的特殊形狀,藉以減少轉角處應力;螺距在12 — 36毫米之間,牙深在2 - 3毫米之間;磨頭筒下段設置了鍵槽,固定座和平鍵組成的滑道限制磨頭筒只能作垂直升降,而不能轉動;磨頭筒頂端沿圓周均布了數(shù)個沉頭孔和圓孔,用于固定砂輪旋轉部件;
內套筒內壁設置了螺旋,外壁上部圓周上固定著齒輪,下部圓周上設置了圓弧形環(huán)槽,配合外套筒內壁上的圓弧形環(huán)槽夾持了滾珠架和滾珠,使內套筒和外套筒能相對旋轉,具備并超越了深溝球軸承的功能;而且內套筒和外套筒的圓弧形環(huán)槽是本發(fā)明的創(chuàng)新設計,其截面由多道圓弧組成,二端是大圓弧,中間是小圓弧;滾珠直徑和大圓弧直徑相同;二段圓弧的圓心不重合;
外套筒固定在固定座上,其內壁上的圓弧形環(huán)槽和滾珠架和滾珠接觸。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當齒輪帶動內套筒旋轉時,在滾珠架和滾珠的配合下,內套筒旋轉輕松,內套筒內壁上的螺旋驅動磨頭筒升降。用齒輪旋轉的轉速、轉向來控制磨頭筒的移動速度和移動方向,齒輪和砂輪的軸心線重合,不會對磨頭筒產生彎矩,比齒輪、齒條的單側傳動更平穩(wěn)、更精確,本發(fā)明結構簡單,使用壽命長,制造成本低。
圖1為雙端面立式磨床的磨頭移動機構的裝配外形圖;圖2為雙端面立式磨床的磨頭移動機構的前視圖3為圖2沿A-A線的剖視圖;圖4為圖3的B放大圖5為雙端面立式磨床的磨頭移動機構的結構分解圖。附圖標記說明
1磨頭筒、1 - 1螺旋、1 - 2鍵槽,2齒輪、3內套筒、3 - 1滾珠架和滾珠,4外套筒、5固定座,5 — 1平鍵。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來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
雙端面立式磨床的磨頭移動機構如圖1一圖5所示。內套筒3的內壁和磨頭筒1的外壁上有適配的螺旋,本實施例的螺距為沈毫米,牙深為2. 5毫米。當齒輪2按磨床控制系統(tǒng)設定的工藝參數(shù)旋轉時,和齒輪2固定在一起的內套筒3通過螺旋1 一 1驅動磨頭筒1升降,內套筒3、滾珠架和滾珠3 - 1和外套筒4組合成類似深溝球軸承,不但使齒輪2的旋轉輕松,并且讓齒輪2在旋轉過程中,其軸心線始終和磨頭筒1的軸心線重合,驅動力不會對砂輪傳動軸產生彎矩,使砂輪的動平衡性能更好。固定座5的內壁設置了平鍵5 — 1,嵌入磨頭筒1的鍵槽1 一 2中,限制磨頭筒只能作直線運動而不能旋轉。內套筒3和外套筒4的相對位置上設置了適配的圓弧形環(huán)槽,其截面由三道圓弧組成,二端是大圓弧,中間一段是小圓弧,大小圓弧的圓心不重合,滾珠架和滾珠3 — 1的鋼珠直徑和圓弧形環(huán)槽的大圓弧直徑相同。鋼珠在圓弧形環(huán)槽里滾動時,接觸點是大、小圓弧過渡處的四個點,其中內套筒3和外套筒4各占二個點,它們的接觸角會隨著大、小圓弧直徑的不同選擇而變化。根據(jù)磨頭筒1軸向力和齒輪2所受的徑向力以及所有翻轉力矩,可以選擇最佳接觸角,改善砂輪動平衡性能,提高傳動精度。
權利要求
1.雙端面立式磨床的磨頭移動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磨頭筒、齒輪、內套筒、滾珠架和滾珠,外套筒、固定座,平鍵;磨頭筒上段設置的螺旋和內套筒內壁的螺旋適配,在內套筒旋轉時能驅動磨頭筒上下移動;磨頭筒下段設置了鍵槽,固定座和平鍵組成的滑道限制磨頭筒只能作垂直升降,而不能轉動;磨頭筒頂端沿圓周均布了數(shù)個沉頭孔和圓孔;內套筒內壁設置了螺旋,外壁上部圓周上固定著齒輪,下部圓周上設置了圓弧形環(huán)槽,配合外套筒內壁上的圓弧形環(huán)槽夾持了滾珠架和滾珠,使內套筒和外套筒能相對旋轉;外套筒固定在固定座上,其內壁上的圓弧形環(huán)槽和滾珠架和滾珠接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端面立式磨床的磨頭移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頭筒螺旋設計成螺距大、牙深小的特殊形狀,螺距在12 - 36毫米之間,牙深在2 - 4毫米之間。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端面立式磨床的磨頭移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套筒和外套筒的圓弧形環(huán)槽,其截面由多道圓弧組成,二端是大圓弧,中間是小圓??;滾珠直徑和大圓弧直徑相同;二段圓弧的圓心不重合。
全文摘要
雙端面立式磨床的磨頭移動機構,包括磨頭筒、齒輪、內套筒、滾珠架和滾珠,外套筒、固定座,平鍵; 磨頭筒上段外壁上設置的螺旋和內套筒內壁設置的螺旋適配,下段對稱設置了兩道鍵槽;固定座和平鍵組成的滑道限制磨頭筒只能作垂直升降;磨頭筒頂端均布了數(shù)個沉頭孔和圓孔,用于固定砂輪旋轉部件;內套筒外壁上部固定著齒輪,下部圓周外壁上設置了圓弧形環(huán)槽,配合外套筒內壁上的圓弧形環(huán)槽夾持了滾珠架和滾珠,使內套筒和外套筒能相對旋轉,類似深溝球軸承;外套筒固定在固定座上。齒輪轉動時,通過內套筒的螺旋驅動磨頭筒上下升降。本發(fā)明傳動平穩(wěn)、精確,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
文檔編號B24B41/00GK102390026SQ20111034909
公開日2012年3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1月8日
發(fā)明者俞家林, 俞度, 俞毓彪, 黃花麗 申請人:紹興市家度彈簧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