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燈管銅電極的沖鉚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燈管的制造設備,尤其是一種燈管銅電極的沖鉚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現有T系列的燈管,不管是熒光燈管還是LED燈管,燈管的兩端都需要設置兩個燈頭,每個燈頭上設置有兩個銅電極,在裝配燈管的過程中,每個銅電極需要與穿入銅電極內孔的導線鉚接在一起。傳統鉚接方式是由手工鉚接,手工鉚接生產效率低、勞動強度大,且鉚接質量不穩(wěn)定。因此現有的鉚接方式大多采用壓鉚機來進行鉚接。但現有壓鉚機無法與生產燈管的生產線相配合,還需要人工移動燈管來進行鉚接,生產效率和自動化程度還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燈管銅電極的沖鉚裝置,其可移位對靜止狀態(tài)的燈管銅電極進行沖鉚,有利于與燈管生產線相配合,提高自動化程度。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燈管銅電極的沖鉚裝置,包括基座,其特征在于:
[0005]基座上部設置有滑軌,滑軌上連接有滑座,滑座由第一驅動部件帶動來回移動;
[0006]滑座上至少設置一組沖鉚機構,每組所述沖鉚機構包括固定在滑座上的多根豎向導柱,多根豎向導柱上套有上模座和下模座;
[0007]下模座上固定有下模,下模的上端面設有兩道定位凹槽與燈管一端兩個銅電極相配合;
[0008]上模座的下部裝有可上下移位的上模,上模的下端面設有兩道夾緊凹槽與該燈管一端兩個銅電極相配合;上模座的下部固定兩根沖桿,每根沖桿的下端對應下模上端面的一道定位凹槽,當上模與下模合模時,兩根所述沖桿分別沖壓該燈管一端的兩個銅電極。
[0009]進一步改進,所述下模上還設置兩根豎向定位銷,所述上模上設有兩個定位孔與所述兩根定位銷相配合。進一步提升鉚接精度。
[0010]優(yōu)選所述第一驅動部件為第一氣缸,第一氣缸的殼體固定在基座上,第一氣缸的活塞桿連接滑座。
[0011]進一步改進,所述上模座上設有多個豎向導孔,上模固連多根導桿與上模座的多個豎向導孔相配合,上模與上模座之間還裝有驅使上模與上模座相互離開的彈性件。
[0012]優(yōu)選所述彈性件包括多個第一復位壓簧,每個第一復位壓簧套在一根導桿上。
[0013]再進一步改進,所述上模座的下部固連一可拆卸的上座與上模相配合,兩根所述沖桿固定在上座上,多個所述豎向導孔設置在上座上,所述導桿為T形導桿,所述導桿穿過所述豎向導孔與上模通過固定銷相固連。以方便上模的裝配。
[0014]所述上模座由上驅動組件帶動向下移動或向上復位,優(yōu)選所述上驅動組件包括一個第二氣缸和兩個第二復位壓簧,第二氣缸的殼體固定在多根豎向導柱的上部,第二氣缸的活塞桿上固定有壓塊與上模座相配合;兩個第二復位壓簧設置在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間,上模座和下模座上分別固定有兩根階梯形圓柱銷與兩個第二復位壓簧相套接。
[0015]所述下模座由下驅動組件帶動向上移動或向下復位,下驅動組件帶動下模座向上移動時還能支撐下模座,優(yōu)選所述下驅動組件包括一個第三氣缸和兩個第三復位壓簧,第三氣缸的殼體固定在滑座上,第三氣缸的活塞桿連接一推塊,推塊套在一導向塊上,導向塊固定在滑座上,推塊的驅動端與下模座之間設有相互配合的斜面,兩個第三復位壓簧套在兩根T形桿上,兩根T形桿穿過下模座固連在滑座上,每個第三復位壓簧的下端頂在下模座的上部,每個第三復位壓簧的上端頂在一根T形桿的端頭上。
[0016]進一步改進,所述沖桿的下部為錐形狀。
[0017]進一步改進,所述下模的上端面在每道定位凹槽的一端設有兩個豎向限位凸起,所述上模在每道夾緊凹槽的一端側面設有讓位槽與兩個所述豎向限位凸起相配合。這樣可以更好定位燈管的燈頭位置。
[0018]進一步改進,每組沖鉚機構還包括一燈頭夾緊部件,燈頭夾緊部件包括與滑座相固定的手指氣缸,以及裝在手指氣缸上的兩個夾塊。以進一步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能。
[0019]本發(fā)明由于可以自行移動對靜止狀態(tài)的燈管的銅電極進行鉚接,就能與燈管生產線相配合,提高生產燈管的自動化程度和生產效率。
[0020]本發(fā)明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1、定位準確,鉚接質量較高,鉚點更加均勾;定位方式為三次定位提高了定位精度:導柱對上下模座的限位(粗定位)_上下模定位銷與定位銷孔配合定位(細定位)_下模上定位凹槽與上模上夾緊凹槽相配合限位(精定位);在定位精度高的前提下就確保了鉚接質量。
[0022]2、鉚接速度快,生產效率高,減少了操作者的勞動強度,經試驗,本發(fā)明每小時可鉚接1200根燈管。
[0023]3、設計結構緊湊,制造成本低廉。
【附圖說明】
[0024]圖1是本發(fā)明立體圖;
[0025]圖2是圖1的A向視圖;
[0026]圖3是本發(fā)明隱藏燈頭夾緊部件立體圖;
[0027]圖4是本發(fā)明下模、上模與上座相互配合立體放大圖;
[0028]圖5是圖4隱藏上模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30]圖1至圖5所示,一種燈管銅電極的沖鉚裝置,包括一基座1,基座1上部設置有兩根平行的滑軌11,兩根滑軌11上連接有一滑座2,滑座2由第一驅動部件3帶動沿兩根滑軌11來回移動;所述第一驅動部件3為第一氣缸31,第一氣缸31的殼體固定在基座1上,第一氣缸31的活塞桿連接滑座2,基座1上設置一豎板12與第一氣缸31的殼體相固定。
[0031]滑座2上設置兩組沖鉚機構4,每組所述沖鉚機構4包括固定在滑座2上的兩根豎向導柱41,兩根豎向導柱41上套有上模座42和下模座43,上模座42和下模座43可以通過直線軸承與兩根豎向導柱41相配合。
[0032]上模座42由上驅動組件5帶動向下移動或向上復位;所述上驅動組件5包括一個第二氣缸51和兩個第二復位壓簧52,第二氣缸51的殼體固定在兩根豎向導柱41的上部,第二氣缸51的活塞桿上固定有壓塊511與上模座42相配合,第二氣缸51的活塞桿伸出時,壓塊511驅動上模座42向下移動;兩個第二復位壓簧52設置在上模座42和下模座43之間,上模座42和下模座43上分別固定有兩根階梯形圓柱銷53與兩個第二復位壓簧52相套接。
[0033]下模座43由下驅動組件6帶動向上移動或向下復位,下驅動組件6帶動下模座43向上移動時還能支撐下模座43 ;所述下驅動組件6包括一個第三氣缸61和兩個第三復位壓簧62,第三氣缸61的殼體固定在滑座2上,滑座2上設置一豎板21與第三氣缸61的殼體相固連,第三氣缸61的活塞桿連接一推塊63,本實施例的第三氣缸61的活塞桿通過一連接板611同時與兩個推塊63相固連,每個推塊63套在一導向塊64上,導向塊64固定在滑座2上,推塊63的驅動端與下模座43之間設有相互配合的斜面631、431 ;兩個第三復位壓簧62套在兩根T形桿65上,兩根T形桿65穿過下模座43固連在滑座2上,每個第三復位壓簧62的下端頂在下模座43的上部,每個第三復位壓簧62的上端頂在一根T形桿65的端頭上。
[0034]下模座43上固定有下模7,下模7的上端面設有兩道定位凹槽71與燈管一端兩個銅電極相配合;
[0035]上模座42的下部裝有可上下移位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