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承托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銅管拉伸機床的感應承托裝置。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技術中,為了滿足對銅管不同直徑的需求,通常會通過拉伸機床對銅管拉伸,從而改變銅管的直徑,獲得所需直徑的銅管,銅管在拉伸成型后,會從引導管中脫落,最后掉落至機床的銅管容置槽中,但是由于沒有設置保護裝置,使得銅管在掉落過程中容易與機床發(fā)生碰撞,使得銅管發(fā)生碰傷、彎折等現(xiàn)象,影響銅管的加工質量,并且銅管隨意的散落在容置槽中,嚴重的影響了銅管的搬運效率。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上述所提及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能夠自動承托從引導管中脫落銅管,并且能引導銅管平穩(wěn)落入銅管容置槽中的銅管拉伸機床的感應承托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銅管拉伸機床的感應承托裝置,包括固定設置在機床機架上的氣缸和支撐座,支撐座連接有承托銅管的支承件,支撐座包括頂板、底板和連接底板與頂板的連接柱,支承件包括與頂板轉動連接的轉軸,轉軸包括柱體以及分別設置在柱體兩端的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第一連接部連接有支承板,支承板與轉軸呈45°-80°向下傾斜設置,第二連接部垂直連接有與底板抵接的轉動塊,氣缸與轉動塊自由端鉸接,氣缸還連接有感應裝置,感應裝置包括位置感應器以及與機床的滑軌滑動連接的滑塊。
優(yōu)選地,所述頂板上凸設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中心設置有貫穿頂板的第一通孔,轉軸通過第一通孔與頂板轉動連接。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凸起設置在頂板的中心。
優(yōu)選地,所述支承板與轉軸所成角度為60°-75°。
優(yōu)選地,所述頂板與底板大小相等且呈方體狀設置,所述連接柱設置有四根,分別垂直設置在頂板的四個對角處。
優(yōu)選地,所述轉動塊的長度小于第二連接部到連接柱的距離。
優(yōu)選地,所述支承板和轉動塊通過焊接的方式與轉軸固定連接。
有益效果是: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銅管拉伸機床的感應承托裝置通過在氣缸上連接有感應裝置,使得銅管在脫落時,感應裝置中的滑動剛好移動至位置感應器的上方,位置感應器發(fā)出信號,驅動氣缸運動,使氣缸帶動轉動塊轉動,轉動塊帶動轉軸旋轉,從而使得設置在轉軸上的支承板轉動,對從引導管中脫落的銅管起到承托作用,支承板與轉軸呈一定角度傾斜向下設置,這樣可以使得引導銅管緩慢、平穩(wěn)的滑落至銅管容置槽中整齊的放置,防止銅管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與機床發(fā)生劇烈碰撞,影響銅管的加工質量,并且使得銅管的搬運更加方便、快捷。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其中:
圖1 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銅管拉伸機床的感應承托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銅管拉伸機床的感應承托裝置,包括固定設置在機床機架上的氣缸1和支撐座2,以及用于承托銅管的支承件,氣缸1與支撐座2可以通過螺紋連接或者焊接的方式與機床固定連接,支撐座2包括頂板4、底板5和連接底板5與頂板4的連接柱6,支承件包括與頂板4轉動連接的轉軸7,轉軸7包括柱體8以及分別設置在柱體8兩端的第一連接部9和第二連接部10,第一連接部9延伸出支撐座2,第二連接部10設置在支撐座2內,第一連接部9連接有支承板11,支承板11與轉軸7呈45°-80°向下傾斜設置,第二連接部10垂直連接有與底板5抵接的轉動塊12,頂板4與轉軸7轉動連接,對轉軸7起到支撐和限位作用,使得轉軸7可以繞其軸線進行轉動,并且可以在旋轉過程中始終與頂板4保持垂直,不會傾斜晃動,支承板11可以對從引導管中脫落的銅管起到承托作用,并且支承板11與轉軸7呈一定角度傾斜向下設置,這樣引導銅管緩慢的滑落至銅管容置槽中整齊的放置,防止銅管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與機床發(fā)生劇烈碰撞,影響銅管的加工質量,并且使得銅管的搬運更加方便、快捷,氣缸1與轉動塊12自由端鉸接,氣缸1還連接有感應裝置,感應裝置包括固定設置在機床上并與氣缸1連接的位置感應器,以及與機床的滑軌滑動連接的滑塊當銅管將要從引導管中脫落時,與機床滑動連接的滑塊剛好移動至位置感應器的正上方,此時位置感應器發(fā)出信號,驅動氣缸1推動轉動塊12轉動,轉動塊12帶動轉軸7轉動,使得設置在第一連接部9的支承板11轉動至銅管剛從引導管中脫落處,對銅管起到承托的作用,當銅管全部平穩(wěn)的滑入容置銅管容置槽中時,滑塊從位置感應器的正上方移開,此時位置感應器發(fā)出信號,驅動氣缸1拉動轉動塊12,從而使得支承板11轉動至原處,這樣的設置使得支承件可以自動對銅管起到承托作用,不需要人為的操控,控制更加精準,同時在不需要支承板11時,支承板11可以自動轉動至原處,不會影響機床的正常工作,轉動塊12與底板5相抵接,可以起到對轉軸7的平穩(wěn)支撐的作用,支撐座2采用頂板4與底板5通過連接柱6采用焊接的方式進行固定連接。
頂板4上可以凸設有第一凸起13,第一凸起13中心設置有貫穿頂板4的第一通孔14,第一通孔14直徑與轉軸7的軸徑相配合,轉軸7通過第一通孔14與頂板4轉動連接,這樣的設置使得第一通孔14的長度比直接在頂板4上設置通孔的長度更長,因此第一通孔14在與轉軸7轉動連接時,更加穩(wěn)定,轉軸7在轉動過程中,不會發(fā)生劇烈的晃動,轉動更加平穩(wěn)。
第一凸起13可以設置在頂板4的中心,這樣可以使得支承件在與頂板4轉動連接后,承托裝置的重心不會發(fā)生太大的偏移,從而使得轉軸7在轉動過程中,不會對支撐座2產(chǎn)生較大的傾翻力矩,保證了承托裝置與機床連接的穩(wěn)定性。
支承板11與轉軸7所成角度可以為60°-75°,支承板11與轉軸7之間的夾角過小,銅管沿著支承板11滑入銅管容置槽中的速度較大,銅管容易產(chǎn)生碰傷或者彎折的現(xiàn)象,支承板11與轉軸7之間的夾角過大,支承板11的長度需要設置的更長,才能使的支承板11的自由端伸入至銅管容置槽中,過長的支承板11的設置,在轉動過程中容易與其他物體發(fā)生碰撞,占用較大的使用空間,并且增加了銅管滑入銅管容置槽的時間,降低了生產(chǎn)效率,當支承板11與轉軸7之間的夾角為60°-75°時,銅管可以沿著支承板11安全、平穩(wěn)的滑入銅管容置槽中,這樣既不會影響銅管的質量,又能保證生產(chǎn)效率。
頂板4與底板5大小可以相等且呈方體狀設置,這樣可以使得頂板4與底板5的加工更加簡單,減少了生產(chǎn)成本,連接柱6可以設置有四根,分別垂直焊接在頂板4的四個對角處,從而將頂板4與底板5進行固定連接,四個對角設置連接柱6,使得頂板4與底板5的連接更加穩(wěn)定牢固,轉動塊12的長度可以小于第二連接部10到連接柱6的距離,這樣轉動塊12在旋轉過程中不會與連接柱6發(fā)生碰撞,從而使得轉軸7可以實現(xiàn)360度的旋轉。
支承板11和轉動塊12通過焊接的方式與轉軸7固定連接,通過焊接的方式使得支承板11和轉動塊12與轉軸7連接時更加簡單、方便,并且焊接的方式可以使得支承板11和轉動塊12與轉軸7之間的連接更加穩(wěn)定、牢固,從而使得轉動塊12、轉軸7和支承板11三者之間的傳動更加平穩(wěn)。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并非對其進行限制,凡未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