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建筑機械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建筑用鋼筋彎曲裝置。
背景技術(shù):
在民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前的布筋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在布筋過程中,除了對鋼筋實施預(yù)制外,在綁扎施工現(xiàn)場,對鋼筋實施折彎也是常用的手段?,F(xiàn)有技術(shù)就是用人力一根一根的彎下去,存在的問題是,鋼筋彎曲的折彎點不宜控制,彎曲的方向和平整度不宜掌握,導(dǎo)致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布筋質(zhì)量不高。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新的技術(shù)方案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有效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的建筑用鋼筋彎曲裝置。為了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shù)方案:一種建筑用鋼筋彎曲裝置,所述建筑用鋼筋彎曲裝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支撐板、位于所述支撐板上方的支撐裝置、位于所述支撐裝置上方的蓋板裝置、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第一推動裝置、位于所述第一推動裝置上方的第二推動裝置及位于所述支撐板下方的定位裝置,所述底板上設(shè)有位于其下方的第一支撐塊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撐塊下方的第一滾輪,所述支撐板上設(shè)有位于其上方的第一支撐桿、位于其右側(cè)的第一橫桿、設(shè)置于所述第一橫桿上的第二滾輪,所述支撐裝置包括第二支撐桿、設(shè)置于所述第二支撐桿上的第三滾輪、位于所述第二支撐桿右側(cè)的第三支撐桿、設(shè)置于所述第三支撐桿上的第四滾輪、位于所述第三支撐桿右側(cè)的第四支撐桿、設(shè)置于所述第四支撐桿上的第五滾輪、設(shè)置于所述第三支撐桿上的第二橫桿、位于所述第二橫桿上方的第一斜桿、位于所述第四支撐桿右側(cè)的第三橫桿及位于所述第三橫桿右側(cè)的第一彎曲桿,所述蓋板裝置包括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左側(cè)的第二支架、設(shè)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四橫桿、位于所述第四橫桿右側(cè)的第二豎桿、位于所述第二豎桿右側(cè)的第五橫桿、位于所述第五橫桿上方的第三豎桿、位于所述第五橫桿下方的第四豎桿、位于所述第四豎桿左側(cè)的第六橫桿、設(shè)置于所述第四豎桿上的第六滾輪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下方的蓋板,所述第一推動裝置包括第一氣缸、位于所述第一氣缸左側(cè)的第一推動桿、設(shè)置于所述第一推動桿上的第八滾輪、位于所述第一推動桿下方的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第三支架下方的第六豎桿、位于所述第六豎桿右側(cè)的第五支撐桿、位于所述第六豎桿左側(cè)的第一導(dǎo)向塊、位于所述第一導(dǎo)向塊右側(cè)的第四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推動桿上方的第二彎曲桿及位于所述第一氣缸右側(cè)的第五支架,所述第二推動裝置包括第六支架、設(shè)置于所述第六支架上的第二導(dǎo)向塊、位于所述第二導(dǎo)向塊上方的第七支架、位于所述第六支架右側(cè)的第二斜桿、設(shè)置于所述第六支架上的第二氣缸、位于所述第二氣缸下方的第二推動桿、設(shè)置于所述第二推動桿下端的第九滾輪、位于所述第二氣缸下方的第八支架、設(shè)置于所述第八支架上的第七豎桿及位于所述第八支架右側(cè)的第三斜桿,所述定位裝置包括第六支撐桿、位于所述第六支撐桿左側(cè)的第一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下方的第七支撐桿、位于所述第七支撐桿右側(cè)的第一連接桿、位于所述第六支撐桿右側(cè)的第二連接桿、位于所述第二連接桿上方的第八支撐桿、位于所述第二連接桿下方的第九支撐桿、位于所述第九支撐桿下方的第三連接桿、位于所述第三連接桿下方的彈簧及位于所述第三連接桿右側(cè)的第十支撐桿。所述第一支撐塊的橫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支撐塊的上表面與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塊的下表面設(shè)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滾輪設(shè)有兩個,所述第一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一滾輪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內(nèi)且與所述第一支撐塊軸轉(zhuǎn)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支撐桿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支撐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桿上設(shè)有貫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橫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橫桿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橫桿的左端與所述支撐板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桿的右端設(shè)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二滾輪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內(nèi)且與所述第一橫桿軸轉(zhuǎn)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二支撐桿豎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支撐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桿的上端設(shè)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三滾輪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內(nèi)且與所述第二支撐桿軸轉(zhuǎn)連接,所述第三支撐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三支撐桿豎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支撐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撐桿的上端設(shè)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四滾輪收容于所述第四凹槽內(nèi)且與所述第三支撐桿軸轉(zhuǎn)連接,所述第四支撐桿呈長方體,所述第四支撐桿豎直放置,所述第四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支撐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撐桿的上端設(shè)有第五凹槽,所述第五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五滾輪收容于所述第五凹槽內(nèi)且與所述第四支撐桿軸轉(zhuǎn)連接,所述第二橫桿設(shè)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三支撐桿的左右兩側(cè),所述第二橫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二橫桿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橫桿的一端與所述第三支撐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桿及第四支撐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桿上設(shè)有位于其下方的第一豎桿,所述第一豎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一豎桿的下表面與所述支撐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橫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桿設(shè)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三支撐桿的左右兩側(cè),所述第一斜桿呈傾斜狀,所述第一斜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三支撐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橫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橫桿呈水平狀,所述第三橫桿的左端與所述第四支撐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橫桿的右端與所述第一彎曲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彎曲桿呈彎曲狀,所述第一彎曲桿的一端與所述支撐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彎曲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橫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呈水平狀,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呈豎直狀且與所述蓋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蓋板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橫桿呈水平狀,所述第四橫桿的左端與所述第一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橫桿的右端與所述第二豎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豎桿呈豎直狀,所述第二豎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豎桿的下端與所述蓋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五橫桿呈水平狀,所述第五橫桿的左端與所述第二豎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三豎桿呈豎直狀,所述第三豎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三豎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五橫桿固定連接,所述第四豎桿呈長方體,所述第四豎桿豎直放置,所述第四豎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五橫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豎桿的下端設(shè)有第六凹槽,所述第六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六滾輪收容于所述第六凹槽且與所述第四豎桿軸轉(zhuǎn)連接,所述第六橫桿呈水平狀,所述第六橫桿的右端與所述第四豎桿固定連接,所述第六橫桿的左端與所述蓋板固定連接,所述蓋板呈彎曲狀,所述蓋板的左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蓋板上設(shè)有位于其下方的第五豎桿及設(shè)置于所述第五豎桿上的第七滾輪,所述第五豎桿呈豎直狀,所述第五豎桿的上端與所述蓋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五豎桿與所述第七滾輪軸轉(zhuǎn)連接,所述第七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七滾輪頂靠在所述第四滾輪上。所述第五支撐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五支撐桿豎直放置,所述第五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五支撐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氣缸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推動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推動桿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推動桿的右端與所述第一氣缸連接,所述第一推動桿的左端設(shè)有第七凹槽,所述第八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八滾輪收容于所述第七凹槽內(nèi)且與所述第一推動桿軸轉(zhuǎn)連接,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五支撐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頂靠在所述第一推動桿的下表面上且與其滑動連接,所述第六豎桿呈豎直狀,所述第六豎桿的下端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第六豎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三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導(dǎo)向塊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導(dǎo)向塊的上表面呈彎曲狀,所述第四支架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導(dǎo)向塊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彎曲桿呈彎曲狀,所述第二彎曲桿的下端頂靠在所述第一推動桿的上表面上且與其滑動連接,所述第五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五支架的一端與所述底板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五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狀,所述第五支架上設(shè)有第一連接塊,所述第一連接塊的右表面與所述第五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塊的左表面與所述第一氣缸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六支架呈L型,所述第六支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氣缸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六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氣缸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彎曲桿的上端與所述第六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五支架與所述第六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導(dǎo)向塊的右表面與所述第六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導(dǎo)向塊的左表面呈彎曲狀,所述第七支架呈L型,所述第七支架的一端與所述第六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七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導(dǎo)向塊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斜桿呈傾斜狀,所述第二斜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五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斜桿的上端與所述第六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與所述第二氣缸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推動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二推動桿豎直放置,所述第二推動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氣缸連接,所述第二推動桿的下端設(shè)有第八凹槽,所述第九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九滾輪收容于所述第八凹槽內(nèi)且與所述第二推動桿軸轉(zhuǎn)連接,所述第八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八支架的一端與所述第六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八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五橫桿的右端與所述第八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斜桿呈傾斜狀,所述第三斜桿的右端與所述第六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斜桿的左端與所述第八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七豎桿設(shè)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二推動桿的左右兩側(cè),所述第七豎桿呈豎直狀,所述第七豎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氣缸固定連接,所述第七豎桿的下端與所述第八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六支撐桿呈長方體,所述第六支撐桿豎直放置,所述第六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六支撐桿的上端與所述支撐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固定架呈L型,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一端與所述第六支撐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另一端與所述支撐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七支撐桿呈豎直狀,所述第七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七支撐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桿呈水平狀,所述第一連接桿的左端與所述第七支撐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桿的右端與所述第六支撐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桿呈水平狀,所述第二連接桿的左端與所述第六支撐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桿的右端與所述第十支撐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八支撐桿呈豎直狀,所述第八支撐桿的上端與所述支撐板固定連接,所述第八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二連接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九支撐桿設(shè)有兩個,所述第九支撐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二連接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九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三連接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三連接桿呈水平狀,所述第三連接桿的左端與所述第六支撐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三連接桿的右端與所述第十支撐桿固定連接。所述彈簧呈水平狀,所述彈簧的左端與所述第六支撐桿固定連接,所述彈簧的右端設(shè)有頂靠塊,所述頂靠塊呈長方體,所述頂靠塊與所述底板及第三連接桿滑動連接,所述彈簧的右端與所述頂靠塊固定連接,所述第十支撐桿呈長方體,所述第十支撐桿豎直放置,所述第十支撐桿的上端與所述支撐板固定連接,所述第十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第十支撐桿的下端設(shè)有第九凹槽,所述第十支撐桿上設(shè)有位于其右側(cè)的定位塊、位于所述定位塊上方的第四連接桿及位于所述第四連接桿上方的第二固定架,所述定位塊的左表面與所述第十支撐桿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定位塊的右表面呈彎曲狀,所述第四連接桿呈豎直狀,所述第四連接桿的下端與所述定位塊固定連接,所述第四連接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二固定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固定架呈L型,所述第二固定架的一端與所述第十支撐桿7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固定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橫桿固定連接。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后,本發(fā)明具有如下優(yōu)點:本發(fā)明建筑用鋼筋彎曲裝置結(jié)構(gòu)簡單,使用方便,能夠?qū)︿摻钸M(jìn)行有效的彎曲,彎曲效率高,并且可以大大降低人工勞動強度,同時可以控制鋼筋的折彎點,操作簡便。附圖說明下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建筑用鋼筋彎曲裝置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jìn)一步說明:圖1為本發(fā)明建筑用鋼筋彎曲裝置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建筑用鋼筋彎曲裝置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支撐板2、位于所述支撐板2上方的支撐裝置3、位于所述支撐裝置3上方的蓋板裝置4、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第一推動裝置5、位于所述第一推動裝置5上方的第二推動裝置6及位于所述支撐板2下方的定位裝置7。如圖1所示,所述底板1呈長方體,所述底板1水平放置,所述底板1上設(shè)有位于其下方的第一支撐塊11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撐塊11下方的第一滾輪12,所述第一支撐塊11設(shè)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底板1下方的左右兩側(cè),所述第一支撐塊11的橫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支撐塊11的上表面與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塊11的下表面設(shè)有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一滾輪12設(shè)有兩個,所述第一滾輪12呈圓柱體,所述第一滾輪12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111內(nèi)且與所述第一支撐塊11軸轉(zhuǎn)連接。如圖1所示,所述支撐板2呈長方體,所述支撐板2水平放置,所述支撐板2上設(shè)有位于其上方的第一支撐桿21、位于其右側(cè)的第一橫桿22、設(shè)置于所述第一橫桿22的第二滾輪23。所述第一支撐桿21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支撐桿21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撐桿21的下端與所述支撐板2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桿21上設(shè)有貫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一通孔211,所述第一通孔211呈長方體狀。所述第一橫桿22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橫桿22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橫桿22的左端與所述支撐板2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桿22的右端設(shè)有第二凹槽221,所述第二凹槽221呈長方體狀。所述第二滾輪23呈圓柱體,所述第二滾輪23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221內(nèi)且與所述第一橫桿22軸轉(zhuǎn)連接。如圖1所示,所述支撐裝置3包括第二支撐桿31、設(shè)置于所述第二支撐桿31上的第三滾輪32、位于所述第二支撐桿31右側(cè)的第三支撐桿33、設(shè)置于所述第三支撐桿33上的第四滾輪34、位于所述第三支撐桿33右側(cè)的第四支撐桿35、設(shè)置于所述第四支撐桿35上的第五滾輪36、設(shè)置于所述第三支撐桿33上的第二橫桿37、位于所述第二橫桿37上方的第一斜桿38、位于所述第四支撐桿35右側(cè)的第三橫桿30及位于所述第三橫桿30右側(cè)的第一彎曲桿39。所述第二支撐桿31呈長方體,所述第二支撐桿31豎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撐桿31的下端與所述支撐板2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桿31的上端設(shè)有第三凹槽311,所述第三凹槽311呈長方體狀。所述第三滾輪32呈圓柱體,所述第三滾輪32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311內(nèi)且與所述第二支撐桿31軸轉(zhuǎn)連接,使得所述第三滾輪32可以在所述第三凹槽311內(nèi)旋轉(zhuǎn)。所述第三支撐桿33呈長方體,所述第三支撐桿33豎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撐桿33的下端與所述支撐板2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撐桿33的上端設(shè)有第四凹槽331,所述第四凹槽331呈長方體狀。所述第四滾輪34呈圓柱體,所述第四滾輪34收容于所述第四凹槽331內(nèi)且與所述第三支撐桿33軸轉(zhuǎn)連接。所述第四支撐桿35呈長方體,所述第四支撐桿35豎直放置,所述第四支撐桿35的下端與所述支撐板2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撐桿35的上端設(shè)有第五凹槽351,所述第五凹槽351呈長方體狀。所述第五滾輪36呈圓柱體,所述第五滾輪36收容于所述第五凹槽351內(nèi)且與所述第四支撐桿35軸轉(zhuǎn)連接。所述第二橫桿37設(shè)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三支撐桿33的左右兩側(cè),所述第二橫桿37呈長方體,所述第二橫桿37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橫桿37的一端與所述第三支撐桿33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桿37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桿31及第四支撐桿35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桿37上設(shè)有位于其下方的第一豎桿371,所述第一豎桿371呈長方體,所述第一豎桿371的下表面與所述支撐板2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桿371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橫桿37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桿38設(shè)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三支撐桿33的左右兩側(cè),所述第一斜桿38呈傾斜狀,所述第一斜桿38的上端與所述第三支撐桿33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桿38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橫桿37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橫桿30呈水平狀,所述第三橫桿30的左端與所述第四支撐桿35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橫桿30的右端與所述第一彎曲桿39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彎曲桿39呈彎曲狀,所述第一彎曲桿39的一端與所述支撐板2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彎曲桿39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橫桿22固定連接。如圖1所示,所述蓋板裝置4包括第一支架41、位于所述第一支架41左側(cè)的第二支架42、設(shè)置于所述第一支架41上的第四橫桿43、位于所述第四橫桿43右側(cè)的第二豎桿44、位于所述第二豎桿44右側(cè)的第五橫桿45、位于所述第五橫桿45上方的第三豎桿46、位于所述第五橫桿45下方的第四豎桿47、位于所述第四豎桿47左側(cè)的第六橫桿48、設(shè)置于所述第四豎桿47上的第六滾輪49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架41下方的蓋板40。所述第一支架41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41的一端呈水平狀,所述第一支架41的另一端呈豎直狀且與所述蓋板40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42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42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架4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42的另一端與所述蓋板40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橫桿43呈水平狀,所述第四橫桿43的左端與所述第一支架41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橫桿43的右端與所述第二豎桿44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豎桿44呈豎直狀,所述第二豎桿44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支架4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豎桿44的下端與所述蓋板40固定連接。所述第五橫桿45呈水平狀,所述第五橫桿45的左端與所述第二豎桿44固定連接。所述第三豎桿46呈豎直狀,所述第三豎桿46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支架41固定連接,所述第三豎桿46的下端與所述第五橫桿45固定連接。所述第四豎桿47呈長方體,所述第四豎桿47豎直放置,所述第四豎桿47的上端與所述第五橫桿45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豎桿47的下端設(shè)有第六凹槽471,所述第六凹槽471呈長方體狀。所述第六滾輪49呈圓柱體,所述第六滾輪49收容于所述第六凹槽471且與所述第四豎桿47軸轉(zhuǎn)連接。所述第六橫桿48呈水平狀,所述第六橫桿48的右端與所述第四豎桿47固定連接,所述第六橫桿48的左端與所述蓋板40固定連接。所述蓋板40呈彎曲狀,所述蓋板40的左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21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蓋板40上設(shè)有位于其下方的第五豎桿401及設(shè)置于所述第五豎桿401上的第七滾輪402,所述第五豎桿401呈豎直狀,所述第五豎桿401的上端與所述蓋板40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五豎桿401與所述第七滾輪402軸轉(zhuǎn)連接。所述第七滾輪402呈圓柱體,所述第七滾輪402頂靠在所述第四滾輪34上。如圖1所示,所述第一推動裝置5包括第一氣缸51、位于所述第一氣缸51左側(cè)的第一推動桿52、設(shè)置于所述第一推動桿52上的第八滾輪53、位于所述第一推動桿52下方的第三支架54、位于所述第三支架54下方的第六豎桿55、位于所述第六豎桿55右側(cè)的第五支撐桿56、位于所述第六豎桿55左側(cè)的第一導(dǎo)向塊57、位于所述第一導(dǎo)向塊57右側(cè)的第四支架58、位于所述第一推動桿52上方的第二彎曲桿59及位于所述第一氣缸51右側(cè)的第五支架50。所述第五支撐桿56呈長方體,所述第五支撐桿56豎直放置,所述第五支撐桿56的下端與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五支撐桿56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氣缸5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推動桿52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推動桿52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推動桿52的右端與所述第一氣缸51連接,使得所述第一氣缸51帶動所述第一推動桿52左右移動,所述第一推動桿52的左端設(shè)有第七凹槽521,所述第七凹槽521呈長方體狀。所述第八滾輪53呈圓柱體,所述第八滾輪53收容于所述第七凹槽521內(nèi)且與所述第一推動桿52軸轉(zhuǎn)連接。所述第三支架54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54的一端與所述第五支撐桿56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54的另一端頂靠在所述第一推動桿52的下表面上且與其滑動連接。所述第六豎桿55呈豎直狀,所述第六豎桿55的下端與所述底板1固定連接,所述第六豎桿55的上端與所述第三支架54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導(dǎo)向塊57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1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導(dǎo)向塊57的上表面呈彎曲狀。所述第四支架58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58的一端與所述底板1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58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導(dǎo)向塊57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彎曲桿59呈彎曲狀,所述第二彎曲桿59的下端頂靠在所述第一推動桿52的上表面上且與其滑動連接。所述第五支架50呈凹字形,所述第五支架50的一端與所述底板1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五支架50的另一端呈水平狀,所述第五支架50上設(shè)有第一連接塊501,所述第一連接塊501的右表面與所述第五支架50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塊501的左表面與所述第一氣缸51的右表面固定連接。如圖1所示,所述第二推動裝置6包括第六支架61、設(shè)置于所述第六支架61上的第二導(dǎo)向塊62、位于所述第二導(dǎo)向塊62上方的第七支架63、位于所述第六支架61右側(cè)的第二斜桿64、設(shè)置于所述第六支架61上的第二氣缸65、位于所述第二氣缸65下方的第二推動桿66、設(shè)置于所述第二推動桿66下端的第九滾輪67、位于所述第二氣缸65下方的第八支架68、設(shè)置于所述第八支架68上的第七豎桿60及位于所述第八支架68右側(cè)的第三斜桿69。所述第六支架61呈L型,所述第六支架61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氣缸5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六支架61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氣缸65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彎曲桿59的上端與所述第六支架61固定連接,所述第五支架50與所述第六支架6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導(dǎo)向塊62的右表面與所述第六支架6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導(dǎo)向塊62的左表面呈彎曲狀。所述第七支架63呈L型,所述第七支架63的一端與所述第六支架61固定連接,所述第七支架63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導(dǎo)向塊62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斜桿64呈傾斜狀,所述第二斜桿64的下端與所述第五支架50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斜桿64的上端與所述第六支架61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41與所述第二氣缸65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推動桿66呈長方體,所述第二推動桿66豎直放置,所述第二推動桿66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氣缸65連接,使得所述第二氣缸65帶動所述第二推動桿66上下移動,所述第二推動桿66的下端設(shè)有第八凹槽661,所述第八凹槽661呈長方體狀。所述第九滾輪67呈圓柱體,所述第九滾輪67收容于所述第八凹槽661內(nèi)且與所述第二推動桿66軸轉(zhuǎn)連接。所述第八支架68呈凹字形,所述第八支架68的一端與所述第六支架61固定連接,所述第八支架68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架41固定連接,所述第五橫桿45的右端與所述第八支架68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斜桿69呈傾斜狀,所述第三斜桿69的右端與所述第六支架61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斜桿69的左端與所述第八支架68固定連接。所述第七豎桿60設(shè)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二推動桿66的左右兩側(cè),所述第七豎桿60呈豎直狀,所述第七豎桿60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氣缸65固定連接,所述第七豎桿60的下端與所述第八支架68固定連接。如圖1所示,所述定位裝置7包括第六支撐桿71、位于所述第六支撐桿71左側(cè)的第一固定架72、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架72下方的第七支撐桿73、位于所述第七支撐桿73右側(cè)的第一連接桿74、位于所述第六支撐桿71右側(cè)的第二連接桿75、位于所述第二連接桿75上方的第八支撐桿76、位于所述第二連接桿75下方的第九支撐桿77、位于所述第九支撐桿77下方的第三連接桿78、位于所述第三連接桿78下方的彈簧79及位于所述第三連接桿78右側(cè)的第十支撐桿70。所述第六支撐桿71呈長方體,所述第六支撐桿71豎直放置,所述第六支撐桿71的下端與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六支撐桿71的上端與所述支撐板2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固定架72呈L型,所述第一固定架72的一端與所述第六支撐桿71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固定架72的另一端與所述支撐板2固定連接。所述第七支撐桿73呈豎直狀,所述第七支撐桿73的下端與所述底板1固定連接,所述第七支撐桿73的上端與所述第一固定架72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桿74呈水平狀,所述第一連接桿74的左端與所述第七支撐桿73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桿74的右端與所述第六支撐桿7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桿75呈水平狀,所述第二連接桿75的左端與所述第六支撐桿7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桿75的右端與所述第十支撐桿70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八支撐桿76呈豎直狀,所述第八支撐桿76的上端與所述支撐板2固定連接,所述第八支撐桿76的下端與所述第二連接桿75固定連接。所述第九支撐桿77設(shè)有兩個,所述第九支撐桿77的上端與所述第二連接桿75固定連接,所述第九支撐桿77的下端與所述第三連接桿78固定連接。所述第三連接桿78呈水平狀,所述第三連接桿78的左端與所述第六支撐桿71固定連接,所述第三連接桿78的右端與所述第十支撐桿70固定連接。所述彈簧79呈水平狀,所述彈簧79的左端與所述第六支撐桿71固定連接,所述彈簧79的右端設(shè)有頂靠塊791,所述頂靠塊791呈長方體,所述頂靠塊791與所述底板1及第三連接桿78滑動連接,所述彈簧79的右端與所述頂靠塊791固定連接。所述第十支撐桿70呈長方體,所述第十支撐桿70豎直放置,所述第十支撐桿70的上端與所述支撐板2固定連接,所述第十支撐桿70的下端與所述底板1固定連接,所述第十支撐桿70的下端設(shè)有第九凹槽701,所述第九凹槽701呈長方體狀。所述第十支撐桿70上設(shè)有位于其右側(cè)的定位塊702、位于所述定位塊702上方的第四連接桿703及位于所述第四連接桿703上方的第二固定架704,所述定位塊702的左表面與所述第十支撐桿70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定位塊702的右表面呈彎曲狀。所述第四連接桿703呈豎直狀,所述第四連接桿703的下端與所述定位塊702固定連接,所述第四連接桿703的上端與所述第二固定架704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固定架704呈L型,所述第二固定架704的一端與所述第十支撐桿70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固定架704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橫桿22固定連接。如圖1所示,所述本發(fā)明建筑用鋼筋彎曲裝置使用時,首先將鋼筋穿過第一通孔211,且穿過第三滾輪32的上方,同時穿過第四滾輪34及第七滾輪402之間,然后穿過第五滾輪36的上方向右移動,然后頂靠在第二導(dǎo)向塊62上,然后啟動第二氣缸65,使得第二推動桿66向下移動,進(jìn)而使得第九滾輪67向下移動,直至第九滾輪67頂靠在鋼筋上,然后第二推動桿66繼續(xù)向下移動,使得第九滾輪67繼續(xù)向下推動鋼筋,鋼筋的右端順著第二導(dǎo)向塊62向下移動,并且鋼筋頂靠在第一彎曲桿39上,進(jìn)而使得鋼筋被彎曲,然后鋼筋的右端繼續(xù)向下移動,直至鋼筋的右端移動到下方,且位于第八滾輪53的左側(cè)。然后啟動第一氣缸51,使得第一推動桿52向左推動第八滾輪53,使得第八滾輪53向左移動頂靠在鋼筋上,使得鋼筋繼續(xù)向左移動,然后鋼筋順著定位塊702向左移動,且穿過第九凹槽701進(jìn)入到第三連接桿78的下方且頂靠在頂靠塊791上,此時彈簧79被壓縮,使得鋼筋處于繃直狀態(tài),從而可以完成對鋼筋的彎曲。至此,本發(fā)明建筑用鋼筋彎曲裝置使用過程描述完畢。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hù)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shù)領(lǐng)域的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shù)范圍內(nèi),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yīng)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hù)范圍之內(nèi)。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hù)范圍應(yīng)以所述權(quán)利要求的保護(hù)范圍為準(zhǔ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