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涉及液晶顯示裝置,更特別地,涉及可實現(xiàn)均勻亮度的液晶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lcd)裝置是用于通過調節(jié)從光源產生的光的透射率來顯示圖像的顯示裝置。在lcd裝置中,光源被設置在液晶下方,并且電場被施加到液晶以控制液晶的取向。lcd裝置被應用到諸如智能電話和平板pc的各種電子裝置。近來,正在積極研究用于提高設計自由度并且使有效區(qū)域最大化的包括窄邊框的lcd裝置。
典型的lcd裝置包括包含光源的背光單元和設置在背光單元上的液晶顯示面板。背光單元包括光源、導光板、光學片、反射板和導向模。反射板將從光源產生的光朝向導光板反射并且提高背光單元的光效率。通常,反射板被制造成薄片的形式并且接合到導光板的背表面。然而,從光源發(fā)射的光被反射板反射,然后集中在lcd裝置的特定區(qū)域中,這造成lcd裝置的亮度不均勻。因此,出現(xiàn)熱斑(hotspot)。熱斑是指在lcd裝置的屏幕的部分中具有比在周圍區(qū)域中更高的亮度的亮點缺陷。這個熱斑可被稱為常見熱斑。
另外,如果從光源發(fā)射的光被反射板反射并且更多的光集中在特定區(qū)域中,則出現(xiàn)搜索光型熱斑。在搜索光型熱斑中,由于更多的光被直接地傳播并且集中在特定區(qū)域中而沒有被散射,因此lcd裝置的亮度的不均勻性會增大。
特別地,隨著lcd裝置的邊框的厚度減小,有效區(qū)域和光源之間的距離減小。因此,在反射板的彎曲部分被反射的光更有可能在有效區(qū)域中相遇。因此,亮度的不均勻性會被放大。因此,會出現(xiàn)更多的作為亮點缺陷的熱斑,每個亮點缺陷在lcd裝置的屏幕的部分中具有比在周圍區(qū)域中更高的亮度。特別地,會出現(xiàn)搜索光型熱斑,并且因此,亮度的不均勻度會惡化。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公開的發(fā)明人識別到,在從光源發(fā)射光的光進入區(qū)域中,導光板和反射板彼此不接合。因此,反射板會彎曲。另外,發(fā)明人認識到,光的反射路徑由于反射板的彎曲而改變。因此,光集中在液晶顯示裝置的特定區(qū)域中。因此,本公開的發(fā)明人發(fā)明了一種液晶顯示裝置,該液晶顯示裝置通過將支承構件設置在反射板背面上以使反射板的彎曲最小化來形成集中在光進入區(qū)域中的光的均勻路徑,從而使光在特定區(qū)域中的集中度最小化。
本公開將實現(xiàn)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液晶顯示裝置,該液晶顯示裝置通過將支承構件設置在反射板背面上來使液晶顯示裝置的亮度的不均勻度最小化。
本公開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jù)下面的描述將清楚得知以上沒有提到的其它目的。
根據(jù)本公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液晶顯示裝置。該液晶顯示裝置包括:液晶顯示面板;光源,該光源在所述液晶顯示面板下方;導光板;反射板;導向模;以及支承構件。所述導光板與所述光源的一個表面接觸。所述反射板被設置在所述導光板下方。所述導向模將所述光源、所述導光板和所述反射板容納在所述導向模中。所述支承構件被設置在所述反射板下方并且支承所述反射板的一個表面的至少部分。根據(jù)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液晶顯示裝置包括支承構件,所述支承構件在所述反射板下方并且支承所述反射板的一個表面的至少部分。因此,可使所述反射板的彎曲最小化。因此,可以使由特定區(qū)域中的在反射板的彎曲部分處被反射的光的集中造成的液晶顯示裝置的亮度的不均勻度最小化。
根據(jù)本公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液晶顯示裝置。該液晶顯示裝置包括:液晶顯示面板;以及背光單元,該背光單元在所述液晶顯示面板下方。所述背光單元包括光源、導光板、反射板和支承構件。所述導光板被構造成改變從所述光源發(fā)射的光的路徑。所述反射板在所述導光板下方并且被構造成反射光。所述支承構件將所述反射板的上表面平坦化,以使所述液晶顯示面板的特定區(qū)域中的從所述光源發(fā)射并且被所述反射板反射的光的集中度最小化。
在對本公開和附圖的詳細說明中將包括其它示例性實施方式的細節(jié)。
根據(jù)本公開,提供支承構件以在從光源發(fā)射光的光進入區(qū)域中將反射板的上表面平坦化。因此,可使反射板的彎曲最小化并且可抑制由反射板的彎曲造成的光的集中。因此,可以提高液晶顯示裝置的亮度的均勻度。
根據(jù)本公開,支承構件被構造成抑制特定區(qū)域中從光源發(fā)射的光的集中。因此,可以改善由液晶顯示裝置的亮度的不均勻度造成的常見熱斑或搜索光型熱斑。
本公開的效果不限于上述效果,并且各種其它效果被包括在本說明書中。
附圖說明
根據(jù)下面結合附圖進行的詳細描述,將會更清楚地理解本公開的以上和其它方面、特征和其它優(yōu)點,其中:
圖1是根據(jù)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液晶顯示裝置的示意性分解立體圖;
圖2是沿著圖1中的ii-ii'線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圖;
圖3是圖2中示出的液晶顯示裝置的部分a的部分放大的截面圖;
圖4是根據(jù)比較示例的液晶顯示裝置的示意性截面圖,提供該比較示例來說明使根據(jù)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液晶顯示裝置的亮度的不均勻度最小化的原理;以及
圖5是根據(jù)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液晶顯示裝置的示意性平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下面參照附圖描述的示例性實施方式,將會更清楚地理解本公開的優(yōu)點和特征及其實現(xiàn)方法。然而,本公開不限于以下示例性實施方式,可以按照各種不同形式來實現(xiàn)本公開。提供示例性實施方式只是為了完全公開本公開并且向本公開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完全地提供本公開的類別,本公開將通過所附權利要求書進行限定。
附圖中示出的用于描述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形狀、大小、比例、角度、數(shù)量等只是示例,本公開不限于此。在整個說明書中,類似的附圖標記一般表示類似的元件。另外,在下面的描述中,可省略對已知相關技術的詳細說明,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了本公開的主題。本文中使用的諸如“包括”、“具有”和“由…組成”的術語一般旨在允許添加其它組件,除非這些術語與術語“僅僅”一起使用。對單數(shù)的任何引用可包括復數(shù),除非另外明確表示。
即使沒有明確表示,組件也被理解為包括常見誤差范圍。
當使用諸如“上”、“上方”、“下方”和“旁邊”等的術語來描述兩個部件之間的位置關系時,可在這兩個部件之間放置一個或更多個部件,除非這些術語與術語“正好”或“直接”使用。
當元件或層被稱為“在”另一個元件或層“上”時,它可直接在該另一個元件或層上,或者可存在中間元件或中間層。
盡管術語“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各種組件,但這些組件不受這些術語限制。這些術語只是用于將一個組件與其它組件區(qū)分開。因此,在本公開的技術構思中,以下將提到的第一組件可以是第二組件。
在整個說明書中,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的元件。
由于附圖中示出的各組件的大小和厚度是為了方便說明而呈現(xiàn)的,因此本公開不一定限于示出的各組件的大小和厚度。
本公開的各種實施方式的特征可部分或完全彼此結合或組合并且可按技術上的各種方式進行互鎖和操作,并且實施方式可彼此獨立地或關聯(lián)地執(zhí)行。
下文中,將參照附圖詳細地描述本公開的各種示例性實施方式。
圖1是根據(jù)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液晶顯示裝置的示意性分解立體圖。圖2是沿著圖1中的ii-ii'線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圖。參照圖1和圖2,液晶顯示裝置100包括液晶顯示面板110、環(huán)形帶120和背光單元130。
參照圖1和圖2,液晶顯示面板110被設置在背光單元130上。液晶顯示面板110包括顯示圖像的有效區(qū)域和包圍有效區(qū)域的邊框區(qū)域。
液晶顯示面板110包括下偏振板111、下基板112、上基板113和上偏振板114。下偏振板111被構造成使從背光單元130發(fā)射的光偏振,以向下基板112提供光。提供到下基板112的光穿過在下基板112和上基板113之間設置的液晶并且朝向上偏振板114傳播。
液晶、像素電極、公共電極、晶體管和電容器被設置在下基板112和上基板113之間。晶體管被構造成基于數(shù)據(jù)驅動信號和選通驅動信號來在像素電極和公共電極之間形成電場?;谙袼仉姌O和公共電極之間的電場來改變液晶的取向。通過改變液晶的取向來控制穿透液晶的光的透射率。
上基板113包括濾色器。穿透液晶的光通過穿過上基板113的濾色器而具有特定顏色。穿過上基板113的光向上發(fā)射,穿過上偏振板114,并且在液晶顯示面板110上顯示圖像。
如圖1中所示,環(huán)帶120被設置在液晶顯示面板110和背光單元130之間并且將液晶顯示面板110和背光單元130接合。與液晶顯示面板110的邊框區(qū)域對應地設置環(huán)帶120,以使液晶顯示面板110的可視性的減小最小化。環(huán)帶120可形成為具有高吸光性的雙面膠帶,以使從背光單元130發(fā)射的光泄漏到外部的程度最小化。
在一些示例性實施方式中,可省去環(huán)帶120。也就是說,可用吸光樹脂將液晶顯示面板110和背光單元130彼此接合。吸光樹脂可將液晶顯示面板110的側表面和背光單元130的側表面接合。
背光單元130向液晶顯示面板110提供光并且被設置在液晶顯示面板110下方。背光單元130包括光學片131、導光板132、光源133、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134、反射板135、接合構件137、支承構件138和導向模136。
導向模136將光學片131、導光板132、光源133、fpcb134、反射板135、接合構件137和支承構件138容納在導向模136中,并且構成背光單元130的外部。導向模136具有開頂盒的形狀并且上述組件被容納在導向模136內,如圖1中所示。導向模136可由容易制模的塑料形成。例如,導向模136可具有包括由具有高吸光性的黑塑料形成的外模和由具有高反射性的白塑料形成的內模的雙重結構,但不限于此。導向模136可具有各種顏色、各種結構和各種形狀。
光源133和fpcb134沿著導向模136的一個側表面設置。如果光源133沿著導向模136的一個側表面設置,則光沿著導向模136的所述一個側表面發(fā)射。上述光源133可被稱為邊緣型光源。光源133可包括多個發(fā)光二極管(led),但不限于此。光源133可包括諸如冷陰極熒光燈(ccfl)、外部電極熒光燈(effl)或量子點(qd)發(fā)光二極管的各種發(fā)光元件。光源133產生白光。例如,光源133可被形成為包括產生藍光的藍光發(fā)射二極管和黃色熒光材料的封裝,但不限于此。光源133可被形成為包括藍光發(fā)射二極管、紅光發(fā)射二極管和綠光發(fā)射二極管的封裝。
fpcb134連接到光源133并且依次向光源133提供電信號,以發(fā)射光。fpcb134和光源133可連接到設置在背光單元130下方的印刷電路板(pcb),并且光源133可基于從設置在pcb上的電路傳送的驅動信號進行操作。
如圖2中所示,導光板132與光源133的一個表面接觸。另外,導光板132漫射或收集從光源133發(fā)射的光,以使光朝向液晶顯示面板110的下偏振板111傳播。導光板132可具有如圖2中所示的平板形狀,或者可具有楔形形狀。
光學片131被設置在導光板132上并且提高從光源133生成的光的亮度。光學片131可包括多個片,這些片包括漫射片和棱鏡片。
反射板135反射從光源133產生的光。反射板135反射的光可通過導光板132和光學片131入射到液晶顯示面板110的下偏振板111。反射板135被形成為膜并且由具有高反射率的各種材料形成。例如,反射板135可被形成為具有大約100μm至大約200μm的厚度并且包括金屬反射材料的薄膜。
反射板135接合到導光板132的背表面。如圖1中所示,接合構件137接合到導光板132的背表面,以與導光板132的三邊邊緣相對應。另外,反射板135通過接合構件137接合到導光板132的背表面。
接合構件137被形成為透明雙面膠帶。盡管接合構件137具有透明性,但是光可在接合構件137和導光板132之間的界面處被不規(guī)則反射。因此,接合構件137沿著顯示圖像的有效區(qū)域的外周進行設置。此外,接合構件137沒有被設置在來自光源133的光入射到導光板132中的光進入區(qū)域中。
本文中,光進入區(qū)域意指與光源133相鄰的區(qū)域并且還意指從發(fā)光源133發(fā)射的光被漫射的區(qū)域。光進入區(qū)域通常意指與發(fā)射光的光源133隔開特定距離內的區(qū)域。隨后,將參照圖3描述光進入區(qū)域的細節(jié)。
如果接合構件137被設置在光進入區(qū)域中,則光在接合構件137和導光板132之間的界面處被不規(guī)則地反射。因此,接合構件137的形狀可被視為斑(即,不均勻(mura))。因此,接合構件137沒有被設置在導光板132的與光進入區(qū)域相對應的一個側表面上,以使在光進入區(qū)域處的不規(guī)則反射最小化。因此,接合構件137被設置在除有效區(qū)域和從光源133發(fā)射光的光進入區(qū)以外的其它區(qū)域中,以使因接合構件137造成的顯示裝置100的可視性減小程度最小化。
此外,反射板135和導向模136隔開。如上所述,光源133和fpcb134沿著導向模136的一個側表面進行設置。由于fpcb134被設置在光源133下方,因此fpcb134被設置成與導向模136的內底部接觸。此外,導光板132被布置成盡可能地靠近光源133,以盡可能多地接收從光源133發(fā)射的光。因此,導光板132的一個表面和光源133的一個表面彼此接觸,并且導光板132被設置在fpcb134上方。反射板135接合到導光板132的背表面。由于fpcb134具有比反射板135的厚度大的厚度,因此由于fpcb134的厚度會在反射板135和導向模136之間形成間隔。
在一些示例性實施方式中,可在導向模136的內底部上設置其它組件。例如,可在導向模136的內底部上設置用于感測用戶輸入到顯示裝置100的觸摸輸入的力的感測焊盤。在這種情況下,可在導向模136的內底部和反射板135之間形成間隔,旨在確保用于感測焊盤的物理間隔。
支承構件138被設置在反射板135下方并且支承反射板135的一個表面的至少部分。具體地,支承構件138在從光源133發(fā)射光的光進入區(qū)域中支承反射板135的一個表面。如圖2中所示,支承構件138填充導向模136和反射板135之間的間隔并且將反射板135和導向模136接合。支承構件138可被形成為雙面膠帶,以將導向模136和反射板135彼此接合。
在一些示例性實施方式中,可在導向模136的背表面上設置其它結構,并且可在其它結構上設置支承構件138,以支承反射板135的一個表面。
支承構件138將反射板135的這個表面平坦化。由于反射板135的這個表面被平坦化,因此反射板135和導光板132之間的距離變得均勻。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使在反射板135的一個區(qū)域處反射的光和在另一個區(qū)域處反射的光彼此相交并且集中在特定區(qū)域中的現(xiàn)象最小化。將參照圖3更詳細地描述此原理。
圖3是為了說明使根據(jù)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液晶顯示裝置的亮度的不均勻度最小化的原理而提供的示意性截面圖。參照圖3,在從光源133發(fā)射光的光進入區(qū)域中,通過支承構件138將反射板135的上表面平坦化。
本文中,光進入區(qū)域意指從光源133發(fā)射的光被漫射的區(qū)域。具體地,光進入區(qū)域意指與光源133隔開預定距離內的區(qū)域。如果光源133是邊緣型的,則從設置有光源133的一個表面發(fā)射光。因此,光進入區(qū)域意指光源133的一個表面p1和與這個表面p1隔開特定距離的界面p2之間的區(qū)域。圖3示出與光源133的這個表面p1隔開第一距離d1的界面p2。可根據(jù)光源133的種類、光源133的大小和光源133之間的距離來不同地確定用于確定光進入區(qū)域的大小的第一距離d1。例如,第一距離d1可被定義為0.75mm,但不限于此。
相比于其它區(qū)域,光不可能在光進入區(qū)域中被充分漫射。因此,在光進入區(qū)域中出現(xiàn)各種光學問題。例如,來自光源133的光不可能在光進入區(qū)域中被充分漫射。因此,在區(qū)域之間會存在光分布上的差異。具體地,從光源133徑向發(fā)射光。從光源133發(fā)射的光以錐形形狀漫射并且可與從另一個相鄰光源133發(fā)射并且以錐形形狀漫射的另一光相交。在這種情況下,這兩個錐形彼此相交的區(qū)域具有大量光并且變成亮部分。另外,這兩個錐形沒有彼此相交的區(qū)域具有少量光并且變成暗部分。在遠離光源133的區(qū)域中,來自光源133的光均勻分布。因此,沒有產生亮部分和暗部分。然而,在與光源133相鄰的光進入區(qū)域中,光沒有充分分布。因此,光可集中在特定區(qū)域中或者在特定區(qū)域中是不充分的,因此產生亮部分和暗部分。
可通過導光板132來抑制光進入區(qū)域中的亮部分和暗部分的產生。例如,導光板132可被形成為在光進入區(qū)域中具有斜坡。在這種情況下,光可在導光板132的斜坡上被反射,因此,光可被有意地入射到光不充分的暗部分中。因此,暗部分和亮部分之間的亮度差會減小,并且背光單元130可向顯示面板110均勻地提供光。
此外,如上所述,接合構件137沒有被設置在光進入區(qū)域中,因此,反射板135和導光板132在光進入區(qū)域中沒有彼此接合。由于反射板135被形成為薄膜,因此反射板135可在沒有設置接合構件137的光進入區(qū)域中彎曲。如果反射板135彎曲,則反射板135和導光板132之間的距離可變得不均勻并且反射板135所反射的光的傳播路徑可改變。將參照圖4描述其細節(jié)。
圖4是根據(jù)比較例的液晶顯示裝置的示意性截面圖,提供該比較例來說明使根據(jù)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液晶顯示裝置的亮度的不均勻度最小化的原理。以下,將省略對參照根據(jù)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液晶顯示裝置100進行描述的組件的冗余說明。
參照圖4,如果沒有支承構件,反射板435可在特定區(qū)域中彎曲。接合構件437沒有被設置在導光板432的一個表面上,因此,在從光源433發(fā)射光的光進入區(qū)域中,反射板435沒有接合到導光板432。因此,如圖4中所示,薄片形式的反射板435可在光進入區(qū)域中彎曲。由于反射板435彎曲,光的反射路徑可在光進入區(qū)域中局部地改變,并且光可集中在特定區(qū)域中。
具體地,從光源433徑向發(fā)射從光源433產生的光。如圖4中所示,從光源433產生的光當中的第一光l1可入射到反射板435的彎曲部分上。在這種情況下,第一光l1在反射板435和導光板432之間的間隔中折射并且在反射板435的彎曲部分處被反射,以入射到導光板432的背表面上。入射到導光板432的第一光l1可沿著特定路徑傳播并且可發(fā)射到液晶顯示面板410中的特定區(qū)域。此外,從光源433產生的光當中的第二光l2可入射到反射板435的未彎曲部分上。在這種情況下,第二光l2在反射板435和導光板432之間的間隔中折射并且在反射板435的未彎曲部分處被反射。被反射的第二光l2可入射到導光板432的背表面上。入射到導光板432的第二光l2可沿著特定路徑傳播并且可發(fā)射到液晶顯示面板410中的特定區(qū)域。
在反射板435的彎曲部分中的導光板432和反射板435之間的距離大于在反射板435的未彎曲部分中的導光板432和反射板435之間的距離。因此,第一光l1的傳播路徑和第二光l2的傳播路徑可彼此不同。在這種情況下,第一光l1和第二光l2可集中在特定區(qū)域h/a中。另外,由于光的集中,液晶顯示面板410中的特定區(qū)域h/a可比其它區(qū)域亮。特別地,在從光源433發(fā)射光的光進入區(qū)域中會強烈地出現(xiàn)光的集中,因此,液晶顯示裝置400的亮度會變得不均勻。
具體地,第一光l1和第二光l2會彼此相交并且在液晶顯示面板410中沿著同一路徑傳播。例如,第一光l1和第二光l2兩者可穿過液晶顯示面板410的紅色濾色器。此外,從光源433發(fā)射并且入射到液晶顯示面板410上的第三光會穿過與紅色濾色器相鄰的藍色濾色器。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一種光(即,第三光)穿過藍色濾色器,而兩種光(即,第一光l1和第二光l2)穿過紅色濾色器。因此,穿過紅色濾色器的光的數(shù)量相對大于穿過藍色濾色器的光的數(shù)量。因此,液晶顯示裝置中的特定區(qū)域h/a會略微傾向于具有紅色,并且會在特定區(qū)域h/a中看到微小的紅斑。結果,液晶顯示裝置的亮度會變得不均勻。
特別地,如果反射板435在光進入區(qū)域的亮部分中彎曲,則液晶顯示裝置的亮度的不均勻度會由于光的集中而惡化。具體地,光進入區(qū)域是指從光源433發(fā)射的光被漫射的區(qū)域,因此具有相對高的光密度。特別地,光進入區(qū)域的亮部分是指從兩個相鄰光源433發(fā)射的光被集中從而具有相對高的光密度的區(qū)域。如果反射板435在光進入區(qū)域的亮部分中彎曲并且光由于彎曲的反射板435而集中在特定區(qū)域中,則液晶顯示裝置400的亮度的不均勻度在特定區(qū)域中會被放大。
然而,在根據(jù)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液晶顯示裝置100中,可使亮度的不均勻度最小化。再參照圖3,根據(jù)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液晶顯示裝置100包括支承構件138,支承構件138被構造成在光進入區(qū)域中支承反射板135的一個表面的至少部分。支承構件138將反射板135的上表面平坦化并且使從光源133發(fā)射并且被反射板135反射的光在特定區(qū)域中的集中最小化。
具體地,通過光進入區(qū)域中的支承構件138將反射板435的上表面平坦化。也就是說,支承構件138的上表面在光進入區(qū)域中是基本平坦的并且從光源133發(fā)射的光可不被集中。例如,從光源133發(fā)射的第一光l1入射到導光板132中。第一光l1傳播到光進入區(qū)域中的導光板132的背面并且在導光板132和反射板135之間的間隔中折射。導光板132和反射板135之間的間隔是通過接合構件137形成的。也就是說,接合構件137在導光板132的三邊邊緣處將導光板132和反射板135接合。因此,導光板132和反射板135在沒有設置接合構件137的區(qū)域中彼此隔開。穿過導光板132和反射板135之間的間隔的第一光l1被光進入區(qū)域中的反射板135的上表面反射,然后入射到導光板132的背表面上。入射到導光板132的背表面中的第一光l1可再次朝向反射板135的上表面折射,然后穿過光學片131入射到液晶顯示面板110中。
此外,從光源133發(fā)射的第二光l2入射到導光板132上。第二光l2朝向導光板132的背表面?zhèn)鞑ゲ⑶以诔膺M入區(qū)域外的任何區(qū)域中被反射板135反射。被反射板135反射的第二光l2入射到導光板132的背表面上,并且沿著導光板132中的筆直路徑傳播,以穿過光學片131入射到液晶顯示面板110上。
支承構件138被設置在光源133的這個表面p1和與這個表面p1隔開第一距離d1的界面p2之間的間隔中。也就是說,支承構件138將反射板135在光進入區(qū)域中的上表面平坦化。如上所述,接合構件137沒有被設置在光進入區(qū)域中,因此,反射板135有可能在光進入區(qū)域中彎曲。另外,光進入區(qū)域是指光沒有被充分漫射從而具有比其它區(qū)域的光密度更高的光密度的區(qū)域。相比于在其它區(qū)域中,在光進入區(qū)域中,彎曲的反射板135的效果更大。然而,根據(jù)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液晶顯示裝置100包括設置在光進入區(qū)域中的支承構件138。因此,光進入區(qū)域中的反射板135的彎曲可被最小化,并且因反射板135的彎曲而造成的液晶顯示裝置100的亮度的不均勻度也可被最小化。因此,可以改善液晶顯示裝置100中的常見熱斑或搜索光型熱斑。
可通過支承構件138均勻地保持反射板135和導光板132之間的距離。例如,支承構件138可填充導向模136和反射板135的背表面之間的間隔,以將反射板135的上表面平坦化,但不限于此。支承構件138可僅均勻地保持導光板132和反射板135之間的距離。在這種情況下,反射板135的上表面可在除光進入區(qū)域以外的任何區(qū)域中彎曲,但光在除光進入區(qū)域以外的區(qū)域中被充分漫射。因此,反射板135的彎曲不會造成大問題。
圖5是根據(jù)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液晶顯示裝置的示意性平面圖。參照圖5,支承構件138被設置在沒有設置接合構件137的光進入區(qū)域中。具體地,邊緣型光源133被設置在液晶顯示面板110的上部區(qū)域中。為了方便說明,設置有光源133的上部區(qū)域被定義為光源區(qū)域la。
接合構件137沿著導光板132的三邊邊緣被設置在導光板132的背表面上,以將導光板132和反射板135接合。如圖5中所示,導光板132的三邊邊緣對應于液晶顯示裝置100的三邊邊緣區(qū)域。為了方便說明,設置有接合構件137的三邊邊緣被定義為接合區(qū)域ba。
支承構件138被設置在除設置有接合構件137并且與光源區(qū)la相鄰的接合區(qū)域ba以外的任何區(qū)域中。也就是說,支承構件138被設置在光進入區(qū)域中。由于通過支承構件138將反射板135的上表面平坦化,因此設置有支承構件138的區(qū)域被定義為平坦化區(qū)pa。支承構件138在光源133接觸導光板132的光源133的這個表面p1和與這個表面p1隔開第一距離d1的界面p2之間的間隔中將反射板135的上表面平坦化。也就是說,如圖5中所示,從光源區(qū)la的一個表面到平坦化區(qū)pa的距離對應于第一距離d1。支承構件138可在除光進入區(qū)域以外的任何區(qū)域中將反射板135的上表面平坦化。因此,第一距離d1可大于限定光進入區(qū)域的距離。例如,第一距離d1可大于0.75mm。在這種情況下,支承構件138可在光進入區(qū)域中將反射板135的上表面平坦化。
在一些示例性實施方式中,支承構件138可被設置成與反射板135的整個背表面接觸。在這種情況下,反射板135的正表面可被平坦化,因此,液晶顯示裝置100的亮度的不均勻度可被最小化。因此,可以改善液晶顯示裝置100中的常見熱斑或搜索光型熱斑。然而,在這種情況下,支承構件138被形成為與反射板135的整個背表面接觸。因此,需要大量用于支承構件138的材料并且另一個結構不可被插入到導向模136和反射板135之間。
結果,根據(jù)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液晶顯示裝置100包括支承構件138,支承構件138被接合在反射板135下方并且支承反射板135的一個表面的至少部分。支承構件138將反射板135的上表面平坦化,以使在特定區(qū)域中從光源133發(fā)射并且被反射板135反射的光的集中最小化。特別地,反射板135沒有接合到光進入區(qū)域中的導光板132,因此,反射板135有可能彎曲。由于反射板135彎曲,因此光的傳播路徑被改變,因此,光可集中在特定區(qū)域中。如上所述,光進入區(qū)域是指從光源133發(fā)射的光沒有被充分漫射的區(qū)域。因此,反射板135在光進入區(qū)域中的彎曲會顯著影響液晶顯示裝置100的顏色質量。然而,根據(jù)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液晶顯示裝置100的支承構件138被設置在光進入區(qū)域中并且使反射板135的彎曲最小化。因此,可使在光進入區(qū)域中沒有被漫射而是被反射的光在特定區(qū)域的集中最小化。因此,可提高液晶顯示裝置100的亮度并且可提高液晶顯示裝置100的圖像質量。
還可如下地描述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
根據(jù)本公開的一方面,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包括:液晶顯示面板;光源,該光源在液晶顯示面板下方;導光板;反射板;導向模;和支承構件。導光板與光源的一個表面接觸。反射板被設置在導光板下方。導向模將光源、導光板和反射板容納在導向模中。支承構件被設置在反射板下方并且支承反射板的一個表面的至少部分。根據(jù)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液晶顯示裝置包括支承構件,支承構件在反射板下方并且支承反射板的一個表面的至少部分。因此,可使反射板的彎曲最小化。因此,可使因在反射板的彎曲部分處被反射的光在特定區(qū)域的集中而造成的液晶顯示裝置的亮度的不均勻度最小化。
光源可沿著導向模的一個側表面設置。支承構件可在光源的這個表面和與光源的這個表面隔開第一距離的界面之間的間隔中并且可支承反射板的這個表面。
第一距離可大于0.75mm。
支承構件可將反射板接合到導向模。
液晶顯示裝置還包括柔性印刷電路板,柔性印刷電路板連接到光源并且與導向模的一個表面接觸。反射板可與導向模的一個表面隔開。
液晶顯示裝置還包括接合構件,接合構件將反射板接合到導光板。支承構件可被設置在除設置有接合構件的區(qū)域以外的任何區(qū)域中。
在設置有支承構件的區(qū)域中,反射板和導光板之間的距離可以是均勻的。
根據(jù)本公開的一方面,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包括:液晶顯示面板;以及背光單元,該背光單元在液晶顯示面板下方。背光單元包括光源、導光板、反射板和支承構件。導光板被構造成改變從光源發(fā)射的光的路徑。反射板在導光板下方并且被構造成反射光。支承構件將反射板的上表面平坦化,以使液晶顯示面板的特定區(qū)域中的從光源發(fā)射并且被反射板反射的光的集中度最小化。
支承構件可被構造成在從發(fā)射光的光源的一個表面起的特定區(qū)域內將反射板的上表面平坦化。
反射板和導光板可在除特定區(qū)域以外的任何區(qū)域中彼此接合。支承構件可被構造成使特定區(qū)域中的反射板的彎曲最小化。
盡管已經參照附圖詳細描述了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但本公開不限于此并且可在不脫離本公開的技術構思的情況下按許多不同形式實施。因此,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僅僅是為了例證目的而提供的,而不旨在限制本公開的技術構思。本公開的技術構思的范圍不限于此。因此,應該理解,上述示例性實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例證性的,并不是限制本公開。本公開的保護范圍應該基于隨附權利要求書進行理解,并且其等同范圍內的所有技術構思應該被理解為落入本公開的范圍內。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要求于2015年12月29日在韓國知識產權局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no.10-2015-0189061的優(yōu)先權,通過引用方式將該專利申請的公開并入本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