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排版盒及使用排版盒的孔版印刷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512540閱讀:23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排版盒及使用排版盒的孔版印刷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可自由裝卸地裝到裝置本體上并收納已使用的版原紙的排版盒及使用該排版盒的孔版印刷裝置。
并且,根據(jù)新的圖像數(shù)據(jù)進行印刷時,將裝到印版滾筒上的、已使用的孔版原紙取下,并將該取下的孔版原紙輸送至排版盒,從而進行收納于此的排版動作,另一方面,根據(jù)新的圖像數(shù)據(jù),將已制版的孔版原紙裝到印版滾筒上,以實施印刷作業(yè),可通過反復進行上述步驟,反復地實施新的印刷。


圖1為示出第1種以往例的排版盒100安裝狀態(tài)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在圖1中,印版滾筒101可自由回轉(zhuǎn)地裝到裝置本體102上,而孔版原紙103卷裝到該印版滾筒101的外周面。一對排版輸送滾筒104a,104b設置在印版滾筒101外周面附近,排版盒100設置成以該對排版輸送滾筒104a,104b的位置作為開口部。
排版盒100的構(gòu)成為,設有一對排版輸送滾筒104a,104b的前方一部分和上方的全部作為開口部105,與前方開口部相反一側(cè)設有把手部106。排版盒100可自由裝拆地安裝著,通過手持該把手部106相對裝置本體102插入或抽出的動作來進行。在裝置本體102一側(cè),排版盒100安裝位置處設有阻止其抽出的鎖緊部件107,該鎖緊部件107與鎖定操縱桿部107a形成為一體。通過向下推壓鎖定操縱桿部107a,就可解除鎖緊部件107的鎖定。
在上述結(jié)構(gòu)中,排版盒100中一旦充滿孔版原紙103,正如圖2A所示,使用者就用一只手向下推壓鎖定操縱桿部107a,用另一只手抓住排版盒100的把手部106,以從裝置本體102中拉出排版盒100。然后,如圖2B所示,將取出的排版盒100運到垃圾箱等處,使之傾斜,其內(nèi)部的孔版原紙103在自重作用下落入垃圾箱內(nèi)。之后,將該排空的排版盒100運到孔版印刷裝置處,正如圖2C所示,一手向下推壓鎖定操縱桿部107a的同時,用另一只手抓住把手部106,將排版盒100插入裝置本體102中,插入到安裝位置后安裝結(jié)束。
圖3為示出第2種以往例的排版盒110安裝狀態(tài)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在圖3中,印版滾筒101可自由回轉(zhuǎn)地安裝到裝置本體102上,在該印版滾筒101的外周面卷裝著孔版原紙103。一對排版輸送滾筒104a,104b設置在印版滾筒101的外周面附近,排版盒110設置成以該對排版輸送滾筒104a,104b的位置為開口部111。
排版盒110的構(gòu)成為,只以配置一對排版輸送滾筒104a,104b的前方的一部分作為開口部,上方由以支承軸112為中心可自由回轉(zhuǎn)的蓋113蓋住。該蓋113上設有開啟該蓋113的抓手部114。另外,在排版盒110上,與前方開口部111相反一側(cè)設有把手部115,鎖定解除操作部116設置在該把手部115內(nèi)側(cè)附近。
其結(jié)構(gòu)使得通過握持把手部115時,要同時握持鎖定解除操作部116以解除鎖定。在鎖定解除操作部116的作用下,可解除鎖定的鎖定部(圖中未示出)實現(xiàn)不能將排版盒110從安裝位置抽出的鎖定功能。排版盒110可自由裝拆地設置著,通過手持把手部115,相對裝置本體102的插入或抽出的動作來實現(xiàn)(參照日本特開平6-199029號公報)。
在上述構(gòu)成中,當排版盒110中充滿孔版原紙103時,正如圖4A所示,使用者用一只手抓住排版盒110的把手部115,將排版盒110從裝置本體102中抽出。然后,如圖4B所示,將取出的排版盒110例如運到垃圾箱等處,使之傾斜的同時,用另一只手抓住抓手部114,向上拉開成開口,從而其內(nèi)部的孔版原紙103在自重作用下落入垃圾箱內(nèi)。之后,將排空的排版盒110運到孔版印刷裝置處,用一只手抓住把手部115,將排版盒110插入裝置本體102中,插入到安裝位置后安裝結(jié)束。
但是,在上述第1種以往例的排版盒100中,由于是上方開口,將排版盒100拉出裝置本體102之際,存在著內(nèi)部的孔版原紙103因壓縮解除而膨脹,會由開口部105上方往外溢出的問題??装嬖?03一旦溢出到排版盒100外,就會下落,不能用單只手握持運送,按住外溢的孔版原紙103的手上會沾滿油墨,不易進行孔版原紙103的廢棄作業(yè)。
另外,在第2種以往例的排版盒110中,由于上方由蓋113蓋住,在將排版盒110從裝置本體102中抽出之際,不存在內(nèi)部的孔版原紙103外溢的問題??墒?,必須要設置蓋住排版盒110上方的、可自由回轉(zhuǎn)地支承著的蓋113,存在著結(jié)構(gòu)復雜、成本高的問題。
本發(fā)明的一種技術方案為,在可自由裝卸地設置在裝置本體上并將從開口部導入的已使用的版原紙收納于內(nèi)部的排版盒中、具有底面部,帶有間隔地設置在該底面部上方的頂面部,還具有將該頂面部與所述底面部的一端作為所述開口部、同時將所述底面部與所述頂面部的另一端連接、在使所述底面部和所述頂面部接近方向的推壓力作用下、在關閉所述開口部的方向彈性變形的彈性變形部。
在該排版盒中,內(nèi)部充滿版原紙后,手持底面部和頂面部,朝兩者的表面相互接近的方向推壓,在彈性變形部的彈性變形作用下,底面部和頂面部接近,通過壓縮夾持內(nèi)部的版原紙,在該狀態(tài)下,將排版盒從裝置本體中抽出,并將抽出的排版盒運到垃圾箱等廢棄位置,在廢棄位置處,釋放對底面部和頂面部的推壓力,彈性變形部彈性復位變形,使底面部和頂面部之間空間放寬,被壓縮夾持的版原紙靠自重等下落,在插入動作中將排空的排版盒裝到裝置本體上,以結(jié)束版原紙的廢棄作業(yè)。將排版盒從裝置本體拉出之際,由于底面部和頂面部處于壓縮夾持狀態(tài),版原紙不會外溢,并且排版盒是由底面部和頂面部以及將兩者連接的彈性變形部構(gòu)成,沒有必要有回轉(zhuǎn)支承部等。排版盒由于是用單只手握持底面部和頂面部,因此,沒有必要另外設置把手部等。此外,由于底面部和頂面部的大小做成用單只手就可握持,在版原紙的廢棄作業(yè)全過程中可用單只手進行。
本發(fā)明進一步包括如下技術特征,即,在如上所述的排版盒中,所述底面部和所述頂面部以及所述彈性變形部由帶有彈性的成一體部件構(gòu)成。
使用該排版盒,除了如上所述的發(fā)明的作用外,例如可由薄板狀類單一部件制成。
本發(fā)明進一步包括如下技術特征,即,在如上所述的排版盒中,在所述底面部和所述頂面部的一端設有在向前方向且相互接近方向突出的握持爪部。
使用該排版盒,除了如上所述的發(fā)明的作用外,與靠近開口部內(nèi)部的版原紙相比,位于開口部附近的版原紙上用一對握持爪部施加以較大的壓縮力。
本發(fā)明進一步包括如下技術特征,即,在如上所述的排版盒中,設有鎖緊部,設置成使所述彈性變形部在關閉所述開口部的方向上彈性變形的狀態(tài)下,可插入所述裝置本體,通過在所述裝置本體的安裝位置、所述彈性變形部的彈性復位變形,阻止從所述裝置本體拉出,并且通過使所述彈性變形部在關閉所述開口部方向上的彈性變形,以解除鎖定。
使用該排版盒,除了如上所述的發(fā)明的作用外,在實施拉出排版盒這個動作之際,手持底面部和頂面部,朝兩者的表面相互接近的方向推壓,壓縮夾持版原紙的同時,鎖緊部的鎖定解除,在實施抻入排版盒這個動作之際,如握持底面部和頂面部的手離開,則鎖緊部成為鎖定狀態(tài)。
本發(fā)明進一步包括如下技術特征,即,在如上所述的排版盒中,所述底面部和所述頂面部的外形形狀為上下、左右對稱。
使用該排版盒,除了如上所述的發(fā)明的作用外,底面部和頂面部可上下相反地安裝到裝置本體中。
本發(fā)明進一步包括如下技術特征,即,在如上所述的排版盒中,所述底面部和所述頂面部以及所述彈性變形部在生產(chǎn)階段為展開成薄板狀的板材形狀,通過將與該板材的上述彈性變形部相應之處彎曲變形以做成使用形狀。
使用該排版盒,除了如上所述的發(fā)明的作用外,便于搬運或保管。
本發(fā)明進一步包括如下技術特征,即,在如上所述的排版盒中,在所述底面部和所述頂面部的各內(nèi)表面,在沿著所述版原紙插入方向設有多個加強筋。
使用該排版盒,除了如上所述的發(fā)明的作用外,收納于內(nèi)部的版原紙只通過加強筋與底面部或頂面部接觸,接觸面積非常小。
本發(fā)明進一步包括如下技術特征,即,在涉及握持爪部的如上所述的排版盒中,在所述一對握持爪部各自的內(nèi)表面,在沿著所述版原紙插入方向設有多個加強筋。
使用該排版盒,除了如上所述的發(fā)明的作用外,用一對握持爪部握持的版原紙只通過加強筋而與各握持爪部接觸,接觸面積非常小。
本發(fā)明進一步包括如下技術特征,即,在涉及握持爪部的如上所述的排版盒中,所述一對握持爪部的前端,設有為避免干涉所述裝置本體側(cè)的排版輸送機構(gòu)的凹部。
使用該排版盒,除了如此所述的發(fā)明的作用外,可將一對握持爪部的前端設置于排版輸送機構(gòu)的輸送最下游的附近。
本申請的另一發(fā)明為一種孔版印刷裝置,其技術解決方案的主要之點在于設有可自由裝卸如上所述的排版盒的排版盒插入室。
在該孔版印刷裝置中,對于所裝上的排版盒,具有與如上所述的各發(fā)明的作用同樣的作用。
圖5~圖11B示出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示出本發(fā)明適用于孔版印刷裝置的排版盒的場合。圖5為孔版印刷裝置整體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6A為排版部件的透視圖,圖6B為取下排版部件上板的透視圖,圖7示出安裝排版盒狀態(tài)的剖視圖,圖8示出排版盒的透視圖,圖9示出手持排版盒狀態(tài)的透視圖,圖10A為排版盒的俯視圖,圖10B為排版盒的主視圖,圖10C為排版盒的側(cè)視圖,圖11A為從外側(cè)看排版盒在生產(chǎn)階段形狀為板材時的透視圖,圖11B為從內(nèi)側(cè)看排版盒在生產(chǎn)階段形狀為板材時的透視圖。
在圖5中,孔版印刷裝置1主要由原稿讀取部2、制版部3、印刷部4、供紙部5、排紙部6和排版部7構(gòu)成。
“原稿讀取部”原稿讀取部2具有可自由回轉(zhuǎn)地設置在裝置本體10上表面一側(cè)的原稿讀取部件11。并且,該原稿讀取部件11可在將裝置本體10內(nèi)上方開口部關閉的關閉位置和以回轉(zhuǎn)支承軸12為中心回轉(zhuǎn)、以開啟裝置本體10內(nèi)上方開口部的開啟位置之間自由回轉(zhuǎn)。原稿讀取部2具有設置于原稿讀取部件11上表面上的原稿斜置面13,將放置于原稿斜置面13上的原稿輸送的多個原稿輸送滾筒14,使原稿輸送滾筒14回轉(zhuǎn)的滾筒回轉(zhuǎn)驅(qū)動機構(gòu)(圖中未示出),對由原稿輸送滾筒14輸送的原稿的圖像數(shù)據(jù)加以讀取的線性圖像掃描儀15。
并且,置于原稿斜置面13上的原稿通過原稿輸送滾筒14的回轉(zhuǎn)而送進,并由線性圖像掃描儀15讀取所輸送來的原稿內(nèi)容。
“制版部”制版部3具有設置在裝置本體10上、收納卷成輥的長條狀版原紙的孔版原紙18且可自由回轉(zhuǎn)地支承著的原紙收納部19,相對該原紙收納部19配置于孔版原紙18的輸送方向下游的熱敏頭20,對置于熱敏頭20設置且在主電機(圖中未示出)驅(qū)動力作用下回轉(zhuǎn)的壓紙滾筒21,和相對熱敏頭20和壓紙滾筒21設置于孔版原紙18的輸送方向下游、并切斷孔版原紙18的原紙切斷器22。
原稿收納部19通過將原稿讀取部件11置于開啟位置而向上開啟。然后,通過從該開啟的原紙收納部19將孔版原紙18取出放入,可進行該孔版原紙18的更換。熱敏頭20固定到原稿讀取部件11上,壓紙滾筒21由裝置本體10支承。熱敏頭20在原稿讀取部件11的開啟位置,處于離開壓紙滾筒21的間隔位置,而在原稿讀取部件11的關閉位置,處于與壓紙滾筒21壓接的壓接位置。
通過壓紙滾筒21的回轉(zhuǎn),以輸送位于熱敏頭20與壓紙滾筒21之間的孔版原紙18,根據(jù)由線性圖像掃描儀15讀取的圖像數(shù)據(jù),通過熱敏頭20各點狀發(fā)熱體有選擇的發(fā)熱動作,在孔版原紙18上感熱穿孔,以形成孔版圖像,接著,用原紙切斷器22切斷制版后的孔版原紙18的后游側(cè),以制成規(guī)定長度的孔版原紙18。
“印刷部”印刷部4具有印版滾筒25和夾緊部26,印版滾筒25由多孔構(gòu)造的通墨性部件(例如網(wǎng))構(gòu)成外周壁25a,通過主電機(圖中未示出)驅(qū)動力的作用沿圖5的箭頭a方向回轉(zhuǎn),夾緊部26設置在印版滾筒25的外周壁25a上、以夾持孔版原紙18前端。
另外,印刷部4還具有設置在前述印版滾筒25的內(nèi)部、并與外周壁25a的內(nèi)周面接觸的橡皮滾筒27,與該橡皮滾筒27有規(guī)定間隙的刮滾28,以及向兩個滾筒27、28之間的楔形區(qū)域供給油墨的油墨供給部29。另外,還具有通過印版滾筒25的外周壁25a對置于橡皮滾筒27的外側(cè)位置設置的推壓滾筒30,以及在將推壓滾筒30推壓到印版滾筒25的外周壁25a上的推壓位置(圖5中實線位置)與離開印版滾筒25的外周面的離開位置(圖5中虛線位置)間移動的加壓機構(gòu)(圖中未示出)。
推壓滾筒30的構(gòu)成為,在印刷時,與印版滾筒25連動回轉(zhuǎn),以在推壓位置與離開位置之間轉(zhuǎn)換,在隨著印版滾筒25回轉(zhuǎn)而輸送來作為印刷媒體的印刷用紙31通過時,其位于推壓位置,而除此之外時(印刷用紙31不通過時)位于離開位置。
并且,從制版部3輸送來的孔版原紙18的前端由夾緊部26夾持,在這種夾緊狀態(tài)下,使印版滾筒25回轉(zhuǎn),以使孔版原紙18卷裝到印版滾筒25的外周壁25a上,隨著印版滾筒25的回轉(zhuǎn)輸送來的印刷用紙31由推壓滾筒30推壓到印版滾筒25的孔版原紙18上,從而油墨從孔版原紙18的穿孔部分轉(zhuǎn)印到印刷用紙31上,以印刷上圖像。
“供紙部”
供紙部5具有將作為印刷媒體的印刷用紙31疊放的供紙臺35,從供紙臺35上只移動最上一張印刷用紙31的一次供紙滾筒36,隨著印版滾筒25的回轉(zhuǎn)將由該一次供紙滾筒36移動的印刷用紙31,輸送到印版滾筒25與推壓滾筒30之間的一對二次供紙滾筒37a,37b。一次供紙滾筒36和二次供紙滾筒37a,37b的構(gòu)成為,通過各供紙離合器(圖中未示出),有選擇地傳遞主電機(圖中未示出)的回轉(zhuǎn),以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回轉(zhuǎn)。
“排紙部”排紙部6具有在比印版滾筒25和推壓滾筒30進行印刷的場所更下游的輸送位置處、接近于印版滾筒25的外周壁25a設置的用紙分離爪部40,向該用紙分離爪部40與印版滾筒25的外周壁25a之間吹送空氣的送風機構(gòu)41,接收離開印版滾筒25的外周壁25a的印刷用紙31并輸送所接收到的印刷用紙31的皮帶輸送機構(gòu)42,以及位于皮帶輸送機構(gòu)42最下游的下方位置處、將排出的印刷用紙31以疊置狀態(tài)放置的排紙座43。
皮帶輸送機構(gòu)42具有一對皮帶跨繞部件44a,44b,跨繞在該對皮帶跨繞部件44a,44b之間的皮帶45,為吸住該皮帶45的印刷用紙31輸送面?zhèn)鹊奈龣C構(gòu)(圖中未示出),和通過上述皮帶跨繞部件44a(或44b)、在主電機(圖中未示出)的驅(qū)動力作用下轉(zhuǎn)動皮帶45的皮帶驅(qū)動機構(gòu)(圖中未示出)。并且,經(jīng)過印刷場所后的印刷用紙18的前端靠送風機構(gòu)41的氣體以及用紙分離爪部40的剝離離開印版滾筒25,并用皮帶輸送機構(gòu)42將脫離開的印刷用紙31輸送到排紙座43上。
“排版部”排版部7具有可自由直線移動地設置在裝置本體10上表面的排版部件50,該排版部件50可在關閉裝置本體10內(nèi)上方開口部的關閉位置,與在平行連桿部件51a,51b的平行移動下、直線移動以開啟裝置本體10內(nèi)上方開口部的開啟位置之間自由移動。也就是說,在裝置本體10的上表面一側(cè),設有原稿讀取部件11和排版部件50,通過將這些部件11,50移動到開啟位置,裝置本體10的上表面一側(cè)以大致全開的狀態(tài)開啟。
排版部7具有將卷裝到印版滾筒25上的孔版原紙18前端的鎖定解除、將該解除鎖定的孔版原紙18邊剝離印版滾筒25邊輸送的、作為排版輸送機構(gòu)的一對排版輸送滾筒52a,52b,接收由這一對排版輸送滾筒52a,52b輸送來的孔版原紙18的排版盒53。一對排版輸送滾筒52a,52b的構(gòu)成為,由排版部件50支承,在排版部件50的關閉位置,將主電機(圖中未示出)的回轉(zhuǎn)經(jīng)排版離合器(圖中未示出),有選擇地傳遞到排版輸送滾筒52b。
“排版盒的結(jié)構(gòu)”下面,用圖6~圖11B詳細地說明與排版盒53有關的結(jié)構(gòu)。正如圖6A,圖6B和圖7所示,在排版部件50上,由上板50a和下板50b圍成排版盒插入室54,該排版盒插入室54的后方向外露出。從該后方露出部插入排版盒53,就可將其裝到前述排版盒插入室54上,相反,從前述排版盒插入室54拉出所裝上的排版盒53就可將其取出。
排版盒53正如圖8~圖10C所示,側(cè)面形狀成為橫著的大致U字形形狀,具有寬度至少大于孔版原紙18的寬度的大致平板狀底面部55,以規(guī)定間隔設置于該底面部55的上方且大致平行設置的、同樣大致為平板狀的頂面部56,以及將頂面部56與底面部55的一端做成開口部57的同時,將頂面部56與底面部55的另一端連接、在使頂面部56和底面部55的接近方向的推壓力作用下,在關閉開口部57的方向彈性變形的圓弧狀彈性變形部58。排版盒53設置成,在排版盒插入室54的安裝位置,使其一端的開口部57面對著一對排版輸送滾筒52a,52b。
另外,排版盒53由彈性部件例如聚丙烯等成一體部件構(gòu)成,將頂面部56和底面部55之間的尺寸設定成使用者可用單只手握持的程度。在底面部55和頂面部56的一端分別設有在向前方向而且是在相互接近方向突出的握持爪部59、60。在該對握持爪部59、60的前端設有不干涉一對排版輸送滾筒52a,52b的凹部59a,60a,將一對握持爪部59,60的前端設置得充分接近一對排版輸送滾筒52a,60a。
此外,在底面部55和頂面部56的外表面分別設有向上突出的鎖定部61,在處于各鎖定部61安裝位置的排版部件50對應位置設有鎖緊連接固定部62(圖7所示)。排版盒53可使彈性變形部58朝關閉一端開口部57的方向彈性變形的狀態(tài)下,插入排版盒插入室54中,在安裝位置,通過彈性變形部58的彈性復位變形,鎖定部61與鎖定連接固定部62連接固定,以阻止排版盒53從排版盒插入室54中拉出。另外,在安裝位置,通過使彈性變形部58在關閉開口部57的方向上的彈性變形,鎖定部61脫離鎖緊連接固定部62,以解除鎖定。
再有,在底面部55和頂面部56的各內(nèi)表面以及一對握持爪部的各內(nèi)表面設有沿著孔版原紙18插入方向的多個加強筋63,64。另外,排版盒53做成底面部55和頂面部56上下、左右對稱的外形形狀。具體為,握持爪部59,60、握持爪部59、60的凹部59a,60a、鎖定部61設置成上下、左右對稱。
排版盒53在形成使用形狀前的階段,正如圖11A,圖11B所示,在生產(chǎn)階段,為底面部55、頂面部56和彈性變形部58展開成薄板狀板材70的形狀。
下面,簡單地說明上述孔版印刷裝置1的制版、印刷動作。選擇制版動作時,檢查孔版原紙18是否卷裝到印版滾筒25上,在安裝上的場合,解除對孔版原紙18前端的夾持,將孔版原紙18的前端導入一對排版輸送滾筒52a,52b之間,在一對排版輸送滾筒52a,52b的回轉(zhuǎn)下,孔版原紙18邊剝離印版滾筒25邊輸送。由一對排版輸送滾筒52a,52b輸送的孔版原紙18經(jīng)排版盒53的開口部57送入內(nèi)部,由此結(jié)束排版動作。
一旦結(jié)束排版處理,根據(jù)由原稿讀取動作讀取的圖像數(shù)據(jù),用熱敏頭20在孔版原紙18上感熱穿孔。然后,進行將制版后的孔版原紙18卷裝到印版滾筒25上的裝版處理,由此結(jié)束制版動作。
接著,若選擇印刷動作,則檢查印刷用紙31是否位于供紙臺35上,如沒有印刷用紙31,則進行無紙的誤差處理。另外,檢查孔版原紙18是否裝版到印版滾筒25上,如孔版原紙18沒有裝版,則進行無版的誤差處理。再有,檢查油墨是否存留在橡皮滾筒27和刮滾28之間,如無油墨,則進行無油墨的誤差處理。
在這些檢查全部通過后,使印版滾筒25回轉(zhuǎn),隨著該回轉(zhuǎn),將來自供紙部5的印刷用紙31供給到印版滾筒25上。所供給的印刷用紙31由推壓滾筒30推壓印版滾筒25的孔版原紙18,以將油墨圖像轉(zhuǎn)印到印刷用紙31上,印刷后的印刷用紙31在用紙分離爪部40以及送風機構(gòu)41等的作用下,從印版滾筒25的外周壁25a上剝離,由皮帶輸送機構(gòu)42輸送,從皮帶45的最下游向排紙座43排出。排到排紙座43上的印刷用紙31在此以疊置狀態(tài)放置。該印刷動作只進行設定張數(shù)的印刷,之后,結(jié)束印刷動作。
下面,說明排版盒53內(nèi)孔版原紙18的廢棄動作。排版盒53內(nèi)部的孔版原紙18例如充滿時,如圖9所示,使用者用手握持底面部55和頂面部56,朝55、56這兩面相互接近的方向推壓。如此,在彈性變形部58的彈性變形作用下,底面部55和頂面部56接近,通過壓縮夾持內(nèi)部的孔版原紙18,在該狀態(tài)下,將排版盒53從排版盒插入室54中拉出。將拉出的排版盒53運至垃圾箱等廢棄位置,在廢棄位置,放松對底面部55和頂面部56的推壓力,則彈性變形部58彈性復位變形,底面部55與頂面部56之間變大,被壓縮夾持的孔版原紙18靠自重等落下。通過將排空的排版盒53插裝到排版盒插入室54中,以結(jié)束孔版原紙18的廢棄作業(yè)。
在上述的孔版原紙18的廢棄作業(yè)中,在將排版盒53從裝置本體10上抽出之際,孔版原紙18不會在底面部55和頂面部56成為壓縮夾持狀態(tài)下外溢,此外,排版盒53由底面部55和頂面部56以及與這兩者連接的彈性變形部58構(gòu)成,不必有回轉(zhuǎn)支承部等。由此,可易于進行孔版原紙18的廢棄作業(yè),而且結(jié)構(gòu)簡單、成本低。
另外,排版盒53可由使用者手持底面部55和頂面部56而握持,沒有必要設置第1、第2以往例那樣的另外設置的把手部等。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中,排版盒53的大小可用單只手握持底面部55和頂面部56,在孔版原紙18的廢棄作業(yè)中,可完全用單只手進行。也就是說,在第1以往例場合,在排版盒抽出動作、插入動作中,以及在有必要用手推著從排版盒外溢的孔版原紙的場合,必須用兩手,在第2以往例場合,打開排版盒蓋時必須用兩手,但在上述實施例中,用單只手就可完全進行孔版原紙18的廢棄動作。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中,底面部55和頂面部56以及彈性變形部58是由具有彈性的成一體部件構(gòu)成,用單一部件就可制成排版盒53,成本更低。
此外,排版盒53也可以將多個部件組合而成,例如,底面部55和頂面部56由彈性變形小的剛性部件構(gòu)成,只是彈性變形部58由富有彈性變形的部件構(gòu)成。
再有,在上述實施例中,底面部55和頂面部56的開口部57的一端設有在向前方向且在相互接近的方向上突出的握持爪部59,60,與位于開口部57內(nèi)部的孔版原紙18相比,位于開口部57附近的孔版原紙18由一對握持爪部59,60作用上較大的壓縮力,從而能夠可靠地握持開口部57附近的孔版原紙18,有效地防止孔版原紙18的廢棄殘存等引起的干擾。
在上述實施例中,設置成可在彈性變形部58朝著關閉開口部57的方向彈性變形的狀態(tài)下,插入排版盒插入室54中,并在安裝位置,通過彈性變形部58的彈性復位變形,阻止從排版盒插入室54拉出,并且設有通過彈性變形部58在關閉開口部57的方向彈性變形以解除鎖定的鎖緊部61,由此,在進行拉出排版盒53的動作之際,手持底面部55和頂面部56,朝55、56兩面相互接近的方向推壓,由此壓縮并夾持孔版原紙18,同時解除鎖緊部61的鎖定,另外,在進行排版盒53的插入動作之際,如握持底面部55和頂面部56的手離開,則由此鎖緊部61就成為鎖定狀態(tài),沒有必要分別進行鎖緊解除或鎖緊的操作,便于操縱。
在上述實施例中,排版盒53頂面和底面的鎖緊部61具有突起形狀,而裝置本體10方面(排版盒插入室54中)的鎖定連接固定部62具有凹槽形狀,相反,也可以是排版盒53方面的鎖緊部61為凹槽形狀,而裝置本體10的鎖定連接固定部62為突起形狀。但是,裝置本體10的鎖定連接固定部62為突起形狀時,有必要設計成鎖定連接固定部62在底面部55和頂面部56上過于突出,也不會妨礙孔版原紙18的導入動作。
在上述實施例中,底面部55和頂面部56的外形形狀設置成上下、左右對稱,因此,即使將底面部55和頂面部56上下顛倒,也可裝到裝置本體10的排版盒插入室54中,沒有必要對上下加以區(qū)別,便于操縱。
在上述實施例中,底面部55和頂面部56以及彈性變形部58在生產(chǎn)階段為這三者展開成薄板狀板材70的形狀,通過將相當于板材70的彈性變形部58的場所彎曲變形而成使用形狀,由此搬運或保管時體積小,便于搬運和保管。
在上述實施例中,在底面部55和頂面部56的各內(nèi)表面,沿著孔版原紙18插入方向設有多個加強筋63,由此,收納于內(nèi)部的孔版原紙18只通過加強筋63與底面部55或頂面部56緊密接觸,接觸面積非常小,可防止因油墨等粘黏性等,孔版原紙18與底面部55或頂面部56或彈性變形部58緊密接觸、難以取下的情況,能夠順暢地進行廢棄作業(yè)。另外,在彈性變形部58的內(nèi)表面同樣也可設置加強筋,這樣的話,可防止孔版原紙18緊貼到彈性變形部58的內(nèi)表面、難以取下的情況。
再有,在上述實施例中,在一對握持爪部59,60各自的內(nèi)表面也沿著孔版原紙18插入方向設置多個加強筋64,由此,由一對握持爪部59,60握持的孔版原紙18也只通過加強筋64與各握持爪部59,60接觸,由于接觸面積非常小,可防止因油墨等粘黏性等,孔版原紙18與一對握持爪部59,60緊密接觸、難以取下的情況,能夠順暢地進行廢棄作業(yè)。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中,在一對握持爪部59,60的前端,設有為避免干涉裝置本體10方面的排版輸送滾筒52a,52b的凹部59a,60a,由此,可將一對握持爪部59,60的前端設置到排版輸送滾筒52a,52b的輸送最下游附近處,能夠可靠地廢棄開口部57附近的孔版原紙18,有效地防止孔版原紙18廢棄殘存等引起的排版干擾。
采用上述實施例,盡管示出了排版盒53用于孔版印刷裝置1的場合,但也可適用于裝置本體具有收納印刷中使用版原紙的排版盒的印刷裝置中。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排版盒,可自由裝卸地設置在裝置本體上并將從開口部導入的已使用的版原紙收納于內(nèi)部,其特征在于,具有底面部,帶有間隔地設置在該底面部上方的頂面部,還具有將該頂面部與所述底面部的一端作為所述開口部、同時將所述底面部與所述頂面部的另一端連接、在使所述底面部和所述頂面部接近方向的推壓力作用下、在關閉所述開口部的方向彈性變形的彈性變形部。
2.按照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排版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部和所述頂面部以及所述彈性變形部由帶有彈性的成一體部件構(gòu)成。
3.按照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版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面部和所述頂面部的一端設有在向前方向且相互接近方向突出的握持爪部。
4.按照權(quán)利要求1~3所述的排版盒,其特征在于,設有鎖緊部,設置成使所述彈性變形部在關閉所述開口部的方向上彈性變形的狀態(tài)下,可插入所述裝置本體,通過在所述裝置本體的安裝位置、所述彈性變形部的彈性復位變形,阻止從所述裝置本體拉出,并且通過使所述彈性變形部在關閉所述開口部方向上的彈性變形,以解除鎖定。
5.按照權(quán)利要求1~4所述的排版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部和所述頂面部的外形形狀為上下、左右對稱。
6.按照權(quán)利要求1~5所述的排版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部和所述頂面部以及所述彈性變形部在生產(chǎn)階段為展開成薄板狀的板材形狀,通過將與該板材的上述彈性變形部相應之處彎曲變形以做成使用形狀
7.按照權(quán)利要求1~6所述的排版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面部和所述頂面部的各內(nèi)表面,在沿著所述版原紙插入方向設有多個加強筋。
8.按照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排版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對握持爪部各自的內(nèi)表面,在沿著所述版原紙插入方向設有多個加強筋。
9.按照權(quán)利要求3~8所述的排版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對握持爪部的前端,設有為避免干涉所述裝置本體側(cè)的排版輸送機構(gòu)的凹部。
10.一種孔版印刷裝置,其特征在于,設有可自由裝卸權(quán)利要求1~9所述的排版盒的排版盒插入室。
全文摘要
一種排版盒,由底面部55、帶有間隔地設置在該底面部55上方的頂面部56,將該頂面部56與底面部55的一端作為開口部57的同時,將底面部55與頂面部56的另一端連接、在使底面部55和頂面部56接近方向的推壓力作用下、在關閉開口部57的方向彈性變形的彈性變形部58構(gòu)成大致U字形。另外,在底面部55和頂面部56的一端設有在相互接近方向突出的握持爪部59,60。此外,還設有鎖緊部61,設置成使彈性變形部58在關閉開口部57的方向上彈性變形的狀態(tài)下,可插入裝置本體,在裝置本體的安裝位置、通過彈性變形部58的彈性復位變形,阻止從裝置本體拉出,并且通過使彈性變形部58在關閉開口部57方向上的彈性變形,以解除鎖定。
文檔編號B41L13/14GK1344623SQ011418
公開日2002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01年9月2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0年9月21日
發(fā)明者木次谷光晴 申請人:理想科學工業(yè)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