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紙杯(碗)的外套紙杯機。
背景技術:
帶外套的紙杯(碗),具有外套60和內杯70(碗),具有隔熱功能,外套上面可以進行印刷,改善外觀質量、使用性和美觀性。在外套的底部進行卷底80,使外套與內杯之間形成中空,增強隔熱效果。主要用于咖啡茶飲、熱飲和方便面等速食行業(yè),改善紙杯的使用體驗,提高了產品的附價值。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鑒于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旨在提供一種能夠對外套進行機械卷底的外套杯的紙杯(碗)成型機。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外套杯的紙杯(碗)成型機,包括有機架、外套卷筒成型移送機構、轉盤裝置、升降臺、外套卷底成型機構、外套上膠機構、內杯下吸裝置、拍合機構以及出杯機構,轉盤裝置包括在機架上分度轉動的轉盤,升降臺位于轉盤上方升降動作,轉盤上設有套位孔,套位孔上方設有接套圈,接套圈在轉盤上升降設置,接套圈連有第一復位裝置,轉盤對應設置入套工位、外套卷底成型工位、外套上膠工位、下杯工位、拍合工位和出杯工位,外套卷筒成型移送機構與入套工位銜接,接套圈隨轉盤轉動依次通過上述各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卷底成型工位具有三道工位,三道工位分別為沾油工位、預卷工位和終卷工位,外套卷底成型機構包括有拍套裝置、第一公模裝置、第二公模裝置、油盤裝置、第一卷底裝置和第二卷底裝置,拍套裝置、第一公模裝置和第二公模裝置設置在升降臺上,油盤裝置、第一卷底裝置和第二卷底裝置位于轉盤的下方,拍套裝置與油盤裝置上下對應設置在沾油工位,第一公模裝置與第一卷底裝置上下對應設置在預卷工位,第二公模裝置與第二卷底裝置上下對應設置在終卷工位,轉盤帶動接套圈和套位孔通過沾油工位、預卷工位和終卷工位。
第一公模裝置與第二公模裝置均包括有芯模。
芯模設置在公模模座上,公模模座上還設有退套板,退套板升降設置在公模模座上,退套板連有第二復位裝置,退套板先于芯模接觸外套。
退套板通過第二螺栓設置在公模模座,第二復位裝置包括有第二復位彈簧,該第二復位彈簧套設在第二螺栓上。
第一卷底裝置包括有第一卷底模和第一模座,第一卷底模上設有一圈預卷凹槽,第一卷底模在第一模座上轉動設置。
第一卷底模連有供與驅動裝置連接的傳動輪。
第二卷底裝置包括有第二卷底模和第二模座,第二卷底模設置在第二模座上,第二卷底模上設有一圈終卷凹槽。
所述拍套裝置包括有沾油拍板,油盤裝置包括有油盤,沾油拍板設置在油盤的上方,轉盤位于沾油拍板和油盤之間,沾油拍板設置在升降臺上。
接套圈通過第一螺栓設置在轉盤上,第一復位裝置包括有第一復位彈簧,該第一復位彈簧套設在第一螺栓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在機架上通過轉盤與升降臺的配合,以及全新公模結構和卷底裝置的配合完成卷底80,實現(xiàn)外套(即杯套)卷底,單轉盤結構更加簡潔緊湊,對外套實現(xiàn)機械卷底。該成型機能夠將紙片成型成外套筒再進行外套卷底再與內杯進行貼合后出杯。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及實施例的有關細節(jié)及工作原理。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前視圖結構示意圖。
圖4為外套杯底部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外套卷底成型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油盤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公模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卷底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卷底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本實施方式中一種外套杯的紙杯(碗)成型機,將紙片制作呈錐筒形外套60,再與內杯70(紙杯或紙碗)進行貼合,外套60底部具有卷底80。它包括有機架1、外套卷筒成型移送機構2、轉盤裝置3、升降臺4、外套卷底成型機構、外套上膠機構5、內杯下吸裝置、拍合機構以及出杯機構。
外套卷筒成型移送機構2包括紙片架、送紙裝置、成型模、超聲波粘合裝置和勾桶裝置。與紙杯成型機的杯身制作原理相同,為現(xiàn)有技術,不再贅述。
轉盤裝置3包括在機架1上分度轉動的轉盤8,轉盤8的分度轉動由分度傳動機構驅動,分度傳動機構可以采用分度凸輪傳動機構或分度箱傳動機構或精密間歇傳動機構。升降臺4位于轉盤8的上方進行升降動作,升降臺4的升降可以由主機的凸輪傳動機構驅動,升降臺4的導軸穿過轉盤8芯軸。
轉盤8上設有套位孔9,套位孔9為通孔,本實施例中轉盤8上等分設置若干個套位孔9(如十個套位孔9),分度機構驅動則對應驅動進行十等分轉動。套位孔9上方設有接套圈10,外套由接套圈10接住,接套圈10充當外模,接套圈10在轉盤8上升降設置,接套圈10連有第一復位裝置,本實施例中第一復位裝置設置在接套圈10與轉盤8之間。當位于接套圈10內的外套受到外力(如芯模20或拍板下文涉及)向下壓送時,接套圈10將下移,當芯模20或拍板上移后,接套圈10在第一復位裝置的作用上移復位。本實施方式中,第一復位裝置包括第一復位彈簧圖未示出,接套圈10通過在第一螺栓33連接在轉盤8上,在第一螺栓可以導向接套圈10穩(wěn)定移動,第一復位彈簧套設在在第一螺栓33上,可以第一復位彈簧設置在接套圈10和轉盤8之間。
轉盤8對應設置有入套工位、外套卷底成型工位、外套上膠工位、下杯工位、拍合工位和出杯工位。外套卷筒成型移送機構2與入套工位銜接,外套卷筒成型移送機構2能夠將外套錐形卷筒成型后轉移到入套工位,可以通過機械手轉移,也可以通過滑道進行轉移,使外套錐形卷筒進入的接套圈10內。接套圈10隨轉盤8轉動依次通過上述各工位即入套工位、外套卷底成型工位、外套上膠工位、下杯工位、拍合工位和出杯工位,在入套工位接收杯套錐形卷筒,在外套卷底成型工位進行卷底,在外套上膠工位進行內壁上膠,在下杯工位將內杯取下放入杯套內,在拍合工位進行內杯和外套的固定,出杯工位進行帶外套的紙杯或紙碗出杯。
外套上膠工位的外套上膠機構5包括有甩膠裝置,甩膠裝置設置在升降臺4,該甩膠裝置包括有甩膠盤和甩膠電機,甩膠盤的側面設有出膠孔,通過甩膠裝置能夠在外套內壁上甩出一圈膠水,膠從膠孔中甩出,甩膠盤將隨升降臺4升降,當升降臺4下降時甩膠盤將進入到下方轉盤8的接杯圈上的外套內,通過甩膠電機(如伺服電機)驅動甩膠盤轉動,利用離心作用從出膠孔中甩出膠,膠被甩在外套內壁上,以便紙杯內杯置入外套內進行貼合。
下杯工位處設有內杯下吸裝置。內杯下吸裝置包括設置紙杯筒和位于紙杯筒下方的吸嘴,吸嘴與氣源連接并進行上下動作,紙杯筒和吸嘴分設于轉盤8的上下兩側。本實施例中的內杯下吸裝置采用分杯下杯機構,它包括下杯筒、上插板和下插板,下杯筒具有供紙杯或紙碗通過的通道,通道與紙杯或紙碗相匹配,下杯筒設有開口分別供上插板和下插板插入通道內,上插板由第一傳動裝置(如氣缸)帶動向通道內和向通道外移動,下插板由第二傳動裝置(如氣缸)帶動向通道內和向通道外移動,上插板和下插板移動插入到通道內時將卡在對應紙杯或紙碗的卷邊口的下沿,并且上插板和下插板插入到通道內時上插板和下插板之間為一個紙杯或紙碗的卷邊口;下杯筒的通道的下方設有取杯裝置,取杯裝置包括吸頭,吸頭由第三傳動裝置帶動進行上下移動,工況下吸頭與氣源裝置連接。下杯筒與吸頭分設在轉盤8的上下兩側。下杯筒內可以放置內杯,本實施例中直接放置內杯;也可以與內杯成型設備進行連接將內杯直接出杯到下杯筒內。
拍合工位設置有紙杯與外套結合裝置包括上拍板和下拍板,上拍板和下拍板分設在轉盤8的上下兩側,上拍板和下拍板進行上下配合動作,工作時,上拍板向下、下拍板向上配合動作將紙杯和外套進行定型。上拍板和下拍板的上下動作可以通過設置上下兩個氣缸進行配合動作。
出杯工位的出杯機構7具有成型杯頂出裝置包括頂桿,頂桿設置在轉盤8的下方,頂桿進行上下動作,向上動作時,將轉盤8上的紙杯頂出,轉盤8的上方與風動收杯系統(tǒng)入口銜接,該入口位于頂桿的上方。
本實施方式中外套卷底成型工位具有三道工位,三道工位分別為沾油工位11、預卷工位12和終卷工位13,外套卷底成型機構包括有拍套裝置14、第一公模裝置15、第二公模裝置16、油盤裝置17、第一卷底裝置18和第二卷底裝置19,拍套裝置14、第一公模裝置15和第二公模裝置16設置在升降臺4上進行同步升降,效率更高,油盤裝置17、第一卷底裝置18和第二卷底裝置19位于轉盤8的下方,拍套裝置14與油盤裝置17上下對應設置在沾油工位11,第一公模裝置15與第一卷底裝置18上下對應設置在預卷工位12,第二公模裝置16與第二卷底裝置19上下對應設置在終卷工位13,轉盤8帶動接套圈10和套位孔9依次通過沾油工位11、預卷工位12和終卷工位13。當外套位于接套圈10上時,由轉動帶動依次通過沾油工位11、預卷工位12和終卷工位13,依次完成杯套底部沾油、預卷、終卷,實現(xiàn)外套卷底。
拍套裝置14包括有沾油拍板,油盤裝置17包括有油盤32,沾油拍板設置在油盤的上方,轉盤8位于拍板沾油和油盤之間。拍板沾油隨升降臺4升降,下降時,拍板沾油將拍壓下方轉盤8上的外套,使外套隨接套圈10在轉盤8上升降,外套底部將與油盤接觸,進行沾油。
第一公模裝置15與第二公模裝置16均包括有芯模20。芯模20向下移動的時候將頂在外套內,用于支撐外套,使預卷和終卷更加順利,卷底質量更高。
芯模20設置在公模模座21上,公模模座21上還設有退套板22,退套板22升降設置在公模模座21上,退套板22連有第二復位裝置,退套板22早于芯模20接觸外套。退套板22位于芯模20與公模模座21之間,退套板22能夠限位外套上升,將外套與芯模20進行分離,避免外套隨芯模20一起上移。
退套板22通過第二螺栓23設置在公模模座21,該第二螺栓23可以導向退套板22穩(wěn)定移動,第二復位裝置包括有第二復位彈簧24,該第二復位彈簧24套設在第二螺栓23上,可將第二復位彈簧24設置在退套板22與公模模座21之間。
第一公模裝置15和第二公模裝置16隨升降臺4升降,升降臺4上升和下降均為連續(xù)過程,為說明方便進行分段說明。升降臺4下降時,芯模20進入到外套內,但退套板22先接觸外套,本實施例中退套板22接觸外套的上沿,接著繼續(xù)下降此時第二復位裝置(如第二復位彈簧24)變形至芯模20頂在外套內,芯模20與外套接觸,繼續(xù)下降此時第一復位裝置(如第一復位彈簧)變形芯模20頂傳外套和接套圈10下降,使外套底部進入第一卷底裝置18或第二卷底裝置19中進行預卷或終卷。完成預卷或終卷后,升降臺4上升,在第一復位裝置作用下接套圈10和外套復位上升,然后升降臺4繼續(xù)上升至芯模20與外套分離,此時外套與退套板22仍然接觸,因此退套板22能夠限位外套上升,將外套與芯模20進行分離,避免外套隨芯模20一起上移,接著升降臺4繼續(xù)上升第二復位裝置開始復位退套板22與外套分離。
外套底部進入第一卷底裝置18中完成預卷。第一卷底裝置18包括有第一卷底模25和第一模座26,第一卷底模25上設有一圈預卷凹槽27(如R槽),第一卷底模25在第一模座26上轉動設置。第一卷底模25連有傳動輪28(如鏈輪、帶輪),傳動輪28用于與驅動裝置(如電機)連接,通過驅動裝置能夠帶動第一卷底模25轉動,卷底效果更好。
外套底部進入第二卷底裝置19完成終卷。第二卷底裝置19包括有第二卷底模29和第二模座31,第二卷底模29設置在第二模座31上。第二卷底模29上設有一圈終卷凹槽30。
外套卷底成型機構工作時,外套將被傳入接杯圈中,轉盤8轉動移送外套依次通過沾油工位11、預卷工位12和終卷工位13。在沾油工位11時,升降臺4下降使拍套裝置14拍壓外套下降,外套底部下沿將接觸油盤裝置17完成沾油,沾油后復位。在預卷工位12時,升降臺4下降第一公模裝置15將頂壓外套下降,外套底部下沿將進入到第一卷底裝置18內完成預卷,預卷后復位。在終工位時,升降臺4下降第二公模裝置16將頂壓外套下降,外套底部下沿將進入到第二卷底裝置19內完成終卷,終卷后復位。升降臺4將同步帶動拍套裝置14、第一公模裝置15和第二公模裝置16升降,三個工位內的外套分別完成沾油、預卷、終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