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細紗機的牽伸裝置,該牽伸裝置紡制紗線股同時改變第一粗紗與第二粗紗的組合比。
背景技術:
例如國際公報No.WO2015/033811公開了這種類型的牽伸裝置。如圖16和圖17所示,牽伸裝置100包括前輥101、中帶圈對102和后帶圈對103。中帶圈對102和后帶圈對103位于前輥101的后方。每個中帶圈對102將第一粗紗S11給送至前輥101。每個后帶圈對103將第二粗紗S12給送至前輥101。兩個帶圈對在前輥101的后方布置成兩行。
前輥101包括前底部輥101a和前頂部輥101b。每個中帶圈對102包括中底部帶圈104和中頂部帶圈105。中底部帶圈104圍繞張力器桿106、中底部輥107和張緊器108延伸。中頂部帶圈105圍繞中頂部輥109和帶圈搖架110的張緊器111延伸。
每個后帶圈對103包括后底部帶圈112和后頂部帶圈113。后底部帶圈圍繞張力器桿106、后底部輥114和張緊器108延伸。后底部帶圈112——該后底部帶圈112與中底部帶圈104共用張力器桿106和張緊器108——繞開中底部輥107的外周部而圍繞后底部輥114延伸。
后頂部帶圈113圍繞后頂部輥115和帶圈搖架110的張緊器111延伸。后頂部帶圈113——該后頂部帶圈113與中頂部帶圈105共用張緊器111——繞開中頂部輥109的外周部而圍繞后頂部輥115延伸。
第一粗紗S11被給送至中帶圈對102并且然后在前輥101與中帶圈對102之間被牽伸成纖維狀物。第二粗紗S12被給送至后帶圈對103并且然后在前輥101與后帶圈對103之間被牽伸成纖維狀物。纖維狀物從前輥101排出并且然后捻擰成紗線股。
給送至后帶圈對103的第二粗紗S12由纖維形成。纖維中的一些纖維在纖維由前底部輥101a和前頂部輥101b保持的位置與纖維由后底部輥114和后頂部輥115保持的位置之間未由任何輥保持。這些纖維中的一些纖維與下述纖維纏結:所述纖維由前底部輥101a和前頂部輥101b保持且通過由前底部輥101a和前頂部輥101b保持的纖維牽拉。這可能會使纖維與第二粗紗S12在前底部輥101a和前頂部輥101b的保持位置與后底部輥114和后頂部輥115的保持位置之間分離以及使第二粗紗S12在前底部輥101a和前頂部輥101b的保持位置與后底部輥114和后頂部輥115的保持位置之間斷裂。
這這點上,可以通過減小張力器桿106與帶圈搖架110的張緊器111之間的間隙來增大后底部帶圈112與后頂部帶圈113之間的接觸壓力。這限制了纖維與第二粗紗S12在前底部輥101a和前頂部輥101b的保持位置與后底部輥114和后頂部輥115的保持位置之間的分離以及第二粗紗S12在前底部輥101a和前頂部輥101b的保持位置與后底部輥114和后頂部輥115的保持位置之間的斷裂。
然而,當張力器桿106與帶圈搖架110的張緊器111之間的間隙被減小時,中底部帶圈104與中頂部帶圈105之間的接觸壓力也被增大。這阻礙了形成第一粗紗S11的纖維的給送,該第一粗紗被給送至中帶圈對102,并且所述纖維由前底部輥101a和前頂部輥101b保持。因而,在前輥101與中帶圈對102之間阻礙了第一粗紗S11的牽伸。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細紗機的牽伸裝置,該牽伸裝置限制了給送至后帶圈對的第二粗紗的斷裂同時便于給送至中帶圈對的第一粗紗的牽伸。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細紗機的牽伸裝置,該牽伸裝置紡制紗線股同時改變第一粗紗與第二粗紗的組合比。牽伸裝置包括:前輥,所述前輥包括前底部輥和前頂部輥;中輥,所述中輥包括中底部輥和中頂部輥;后輥,所述后輥包括后底部輥和后頂部輥;中帶圈對,該中帶圈對將第一粗紗給送至前輥;以及后帶圈對,該后帶圈對將第二粗紗給送至前輥。中帶圈對包括圍繞中底部輥延伸的中底部帶圈和圍繞中頂部輥延伸的中頂部帶圈。中頂部帶圈在由中底部帶圈按壓的同時由中底部輥驅動。后帶圈對包括圍繞后底部輥延伸的后底部帶圈和圍繞后頂部輥延伸的后頂部帶圈。后頂部帶圈在由后底部帶圈按壓的同時由后底部輥驅動。牽伸裝置包括接觸壓力調節(jié)部,該接觸壓力調節(jié)部在后帶圈對的至少一部分中增大后底部帶圈與后頂部帶圈之間的接觸壓力而不改變中底部帶圈與中頂部帶圈之間的接觸壓力。
通過以下描述結合作為示例示出本發(fā)明的原理的附圖,本發(fā)明的其他方面和優(yōu)勢將變得明顯。
附圖說明
本發(fā)明及其目的和優(yōu)勢將通過參照當前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的以下描述連同附圖而被最佳地理解,在附圖中:
圖1是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牽伸裝置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示意性立體圖;
圖2是牽伸裝置的示意性截面圖;
圖3是中間喇叭狀構件的示意性立體圖;
圖4是中間喇叭狀構件的截面圖;
圖5A是示出了中間喇叭狀構件和按壓構件的修改示例的分解立體圖;
圖5B是中間喇叭狀構件的示意性立體圖;
圖6是中間喇叭狀構件的截面圖;
圖7是示出了張力器桿的修改示例的示意性立體圖;
圖8是張力器桿的側視圖;
圖9是示出了張力器桿的修改示例的示意性立體圖;
圖10是示出了中頂部輥的修改示例的示意性立體圖;
圖11A是示出了當按壓構件未聯(lián)接至中頂部輥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
圖11B是示出了當按壓構件聯(lián)接至中頂部輥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
圖12是示出了牽伸裝置的修改示例的一部分的示意性立體圖;
圖13是示出了中間喇叭狀構件的修改示例的截面圖;
圖14是示出了中間喇叭狀構件的修改示例的截面圖;
圖15A和15B是示出了中間喇叭狀構件的修改示例的截面圖;
圖16是現(xiàn)有技術的牽伸裝置的示意性立體圖;以及
圖17是現(xiàn)有技術的牽伸裝置的示意性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xiàn)在將參照圖1至圖4對用于細紗機的牽伸裝置的一個實施方式進行描述。
參照圖1和圖2,牽伸裝置10包括前輥11、位于前輥11的后方的中輥12以及位于中輥12后方的后輥13。牽伸裝置10具有三輥構型。前輥11包括前底部輥11a和前頂部輥11b。每個中輥12包括中底部輥12a和中頂部輥12b。每個后輥13包括后底部輥13a和后頂部輥13b。牽伸裝置10包括中帶圈對14和后帶圈對15,其中,中帶圈對14將第一粗紗S1給送至前輥11,后帶圈對15將第二粗紗S2給送至前輥11。牽伸裝置10包括成兩行的帶圈對,使得兩種類型的粗紗被給送至共同的前輥11。
前底部輥11a由輥支架(未示出)支承。前頂部輥11b由支承臂17和配重臂16支承,該配重臂16位于中頂部輥12b和后頂部輥13b的上方。牽伸裝置10屬于雙主軸一體式類型并且包括頂部輥比如位于配重臂16的相反兩側處的前頂部輥11b。
每個中帶圈對14包括中底部帶圈14a和中頂部帶圈14b。中底部帶圈14a圍繞中底部輥12a、張力器桿20和張緊器21延伸。張力器桿20和張緊器21位于前輥11與中輥12之間。中頂部帶圈14b圍繞中頂部輥12b和帶圈搖架22延伸,帶圈搖架22位于前輥11與中輥12之間。中頂部帶圈14b在由中底部帶圈14a按壓的同時由中底部輥12a驅動。
每個后帶圈對15包括后底部帶圈15a和后頂部帶圈15b。后底部帶圈15a圍繞后底部輥13a、張力器桿20和張緊器21延伸。因而,中底部帶圈14a和后底部帶圈15a兩者圍繞張力器桿20和張緊器21延伸。后底部帶圈15a繞開中底部輥12a的外周部而圍繞后底部輥13a延伸。
后頂部帶圈15b圍繞后頂部輥13b和帶圈搖架22延伸。因而,中頂部帶圈14b和后頂部帶圈15b兩者圍繞帶圈搖架22延伸。后頂部帶圈15b繞開中頂部輥12b的外周部而圍繞后頂部輥13b延伸。后頂部帶圈15b在由后底部帶圈15a按壓的同時由后底部輥13a驅動。
支承桿18沿著中輥12和后輥13在中輥12與后輥13之間延伸。中間喇叭狀構件30聯(lián)接至支承桿18。因而,中間喇叭狀構件30位于中輥12與后輥13之間。此外,在后輥13的后方定位有支承桿19。后喇叭部19a聯(lián)接至支承桿19。每個后喇叭部19a將第二粗紗S2導引至對應的后帶圈對15。
如圖3所示,中間喇叭狀構件30包括長四角形的聯(lián)接部31。聯(lián)接部31包括后表面31a,該后表面31a與支承桿18相接觸。當聯(lián)接部31的縱向方向與支承桿18的縱向方向相吻合時,聯(lián)接部31被聯(lián)接至支承桿18。
聯(lián)接部31包括與四方管狀的中間喇叭部32一體地形成的上邊緣。中間喇叭部32將第一粗紗S1導引至對應的中帶圈對14。中間喇叭部32位于聯(lián)接部31的第一端上。中間喇叭部32包括給送端口32a和排出端口32b,其中,第一粗紗S1被給送至該給送端口32a,排出端口32b排出第一粗紗S1。給送端口32a和排出端口32b沿彼此正交的方向敞開。
此外,聯(lián)接部31的上邊緣與板狀后帶圈對導引件33一體地形成,該板狀后帶圈對導引件33導引后帶圈對15。因而,中間喇叭狀構件30包括中間喇叭部32和后帶圈對導引件33。后帶圈對導引件33位于聯(lián)接部31的第二端上。后帶圈對導引件33包括與中間喇叭部32對置的平的導引表面33a。后帶圈對15在由導引表面33a導引時布設在中間喇叭部32與后帶圈對導引件33的導引表面33a之間。
如圖4所示,支承桿18設置有內螺紋孔18a。聯(lián)接部31設置有螺釘插入孔31h。當螺釘35被插入通過螺釘插入孔31h并配裝到內螺紋孔18a中時,聯(lián)接部31被聯(lián)接至支承桿18。
聯(lián)接部31的上邊緣包括在中間喇叭部32與后帶圈對導引件33之間的限定按壓部31f的部分。按壓部31f將后底部帶圈15a按壓至后頂部帶圈15b。如由圖4中的箭頭X1所指示的,按壓部31f朝向下述方向傾斜:所述方向為后帶圈對15相對于聯(lián)接部31的橫向方向行進的方向。按壓部31f通過按壓后底部帶圈15a和后頂部帶圈15b而局部地增大后底部帶圈15a與后頂部帶圈15b之間的接觸壓力。然而,中底部帶圈14a與中頂部帶圈14b之間的接觸壓力不改變。因而,按壓部31f用于在后帶圈對15的至少一部分中增大后底部帶圈15a與后頂部帶圈15b之間的接觸壓力而不改變中底部帶圈14a與中頂部帶圈14b之間的接觸壓力。按壓部31f——該按壓部31f用作接觸壓力調節(jié)部——位于中輥12與后輥13之間。
參照圖1,第一粗紗S1被從第一粗紗卷繞給送通過中間喇叭部32且給送至中帶圈對14,其中,第一粗紗卷繞從線軸架(未示出)懸掛。此外,第二粗紗S2被從第二粗紗卷繞給送通過后喇叭部19a且給送至后帶圈對15,其中,第二粗紗卷繞從線軸架(未示出)懸掛。
第一粗紗S1被給送至中帶圈對14且在前輥11與中帶圈對14之間被牽伸成纖維狀物(fleece)。隨后,由第一粗紗S1形成的纖維狀物被導引至導紗鉤(未示出)和導絲鉤(未示出)(traveler)并且圍繞筒管纏繞。第二粗紗S2被給送至后帶圈對15且在前輥11與后帶圈對15之間被牽伸成纖維狀物。隨后,由第二粗紗S2形成的纖維狀物被導引至導紗鉤(未示出)和導絲鉤(未示出)并且圍繞筒管纏繞。
當?shù)谝淮旨哠1和第二粗紗S2被同時給送時,三個底部輥,即,前底部輥11a、中底部輥12a和后底部輥13a均被驅動。第一粗紗S1被從中間喇叭部32給送且在前輥11與中帶圈對14之間被牽伸成第一纖維狀物。第二粗紗S2被從后喇叭部19a給送且在前輥11與后帶圈對15之間被牽伸成第二纖維狀物。第一纖維狀物和第二纖維狀物被從前輥11給送且然后捻擰成紗線股。
紡制條件可以從第一粗紗S1和第二粗紗S2被同時給送的狀態(tài)改變至第一粗紗S1和第二粗紗S2中的僅一者被給送的狀態(tài)。在這樣的情況下,當停止粗紗的給送時,與粗紗對應的帶圈對被停用。例如,當停止第一粗紗S1的給送時,中底部輥12a被停用。中底部輥12a的停用使中底部帶圈14a停用。同時,中頂部帶圈14b也被停用。這使中帶圈對14停用。當中帶圈對14被停用時,第一粗紗S1在紡制期間在中帶圈對14與前輥11之間斷裂。當開始再次給送第一粗紗S1時,中底部輥12a被啟動。這使中帶圈對14啟動。因而,第一粗紗S1在前輥11與中帶圈對14之間被平滑地牽伸。
當停止第二粗紗S2的給送時,后底部輥13a被停用。后底部輥13a的停用使后底部帶圈15a停用。同時,后頂部帶圈15b被停用。這使后帶圈對15停用。當后帶圈對15被停用時,第二粗紗S2在紡制期間在后帶圈對15與前輥11之間斷裂。當開始再次給送第二粗紗S2時,后底部輥13a啟動。這啟動了后帶圈對15。因而,第二粗紗S2在前輥11與后帶圈對15之間被平滑地牽伸。
在紡制期間,通過對中帶圈對14和后帶圈對15的啟動和停用進行控制來改變第一粗紗S1與第二粗紗S2的組合比,其中,第一粗紗S1和第二粗紗S2形成兩種類型的粗紗。這連續(xù)地紡制目標紗線股。
在一個示例中,當紡制竹節(jié)花式紗線時,中帶圈對14和后帶圈對15的啟動和停用被控制成使得第一粗紗S1和第二粗紗S2中的一者被連續(xù)地給送同時另一粗紗被間歇地給送。在一個示例中,當?shù)谝淮旨哠1和第二粗紗S2具有不同顏色時,中帶圈對14和后帶圈對15的啟動和停用被控制成使得第一粗紗S1和第二粗紗S2被交替地給送。這紡制了下述紗線:在該紗線中,具有不同顏色的部分連續(xù)地交替出現(xiàn)。竹節(jié)花式紗線可以設定成具有任何厚度、任何長度、任何間隔和任何顏色組合比。當中底部輥12a和后底部輥13a根據(jù)以上設定被啟動時,期望的紗線可以被紡制。
現(xiàn)在將對本實施方式的操作進行描述。
形成第二粗紗S2——其被給送至后帶圈對15——的纖維中的一些纖維不由介于前底部輥11a和前頂部輥11b的保持位置與后底部輥13a和后頂部輥13b的保持位置之間的任何輥保持。這樣的纖維中的一些纖維與下述纖維纏結:所述纖維由前底部輥11a和前頂部輥11b保持且通過由前底部輥11a和前頂部輥11b保持的纖維牽拉。這可能會使纖維與第二粗紗S2在前底部輥11a和前頂部輥11b的保持位置與后底部輥13a和后頂部輥13b的保持位置之間分離以及使第二粗紗S2在前底部輥11a和前頂部輥11b的保持位置與后底部輥13a和后頂部輥13b的保持位置之間斷裂。
在這點上,在本實施方式中,按壓部31f通過將后底部帶圈15a按壓至后頂部帶圈15b而在后帶圈對15的至少一部分中增大后底部帶圈15a與后頂部帶圈15b之間的接觸壓力。這限制了纖維與第二粗紗S2在前底部輥11a和前頂部輥11b的保持位置與后底部輥13a和后頂部輥13b的保持位置之間的分離以及第二粗紗S2在前底部輥11a和前頂部輥11b的保持位置與后底部輥13a和后頂部輥13b的保持位置之間的斷裂。
本實施方式具有下面所描述的優(yōu)點。
(1)牽伸裝置10包括按壓部31f。每個按壓部31f用作接觸壓力調節(jié)部,該接觸壓力調節(jié)部在后帶圈對15的至少一部分中增大后底部帶圈15a與后頂部帶圈15b之間的接觸壓力而不改變中底部帶圈14a與中頂部帶圈14b之間的接觸壓力。在該構型中,中底部帶圈14a與中頂部帶圈14b之間的接觸壓力將不會根據(jù)后底部帶圈15a與后頂部帶圈15b之間的接觸壓力而增大。因而,中底部帶圈14a與中頂部帶圈14b之間的接觸壓力不增大。這不阻礙第一粗紗S1的由前底部輥11a和前頂部輥11b保持的纖維的給送。此外,如與不包括按壓部31f的構型相比,限制了在前底部輥11a和前頂部輥11b的保持位置與后底部輥13a和后頂部輥13b的保持位置之間的纖維與第二粗紗S2的分離以及第二粗紗S2的斷裂。因此,第二粗紗S2——該第二粗紗S2被給送至后帶圈對15——的斷裂被控制同時便于第一粗紗S1——該第一粗紗S1被給送至中帶圈對14——的牽伸。
(2)按壓部31f位于中輥12與后輥13之間。因而,按壓部31f增大后底部帶圈15a與后頂部帶圈15b之間的接觸壓力的位置相比于當按壓部31f位于前輥11與中輥12之間時會與前輥11分離。這防止了下述情形:在該情形中,由前底部輥11a和前頂部輥11b保持的第二粗紗S2的給送由于由按壓部31f增大的后底部帶圈15a與后頂部帶圈15b之間的接觸壓力而被阻礙。
(3)按壓部31f布置在中間喇叭狀構件30上。中間喇叭狀構件30位于中輥12與后輥13之間。因而,用于將按壓部31f布置在中間喇叭狀構件30上的支承構件不需要單獨地布置在中輥12與后輥13之間。這簡化了裝置的整個結構。
(4)當按壓部31f和中間喇叭狀構件30為單獨的構件時,用于將按壓部31f聯(lián)接至中間喇叭狀構件30的任務是必須的。在這點上,在本實施方式中,按壓部31f與中間喇叭狀構件30一體地形成。該構型消除了用于將按壓部31f聯(lián)接至中間喇叭狀構件30的任務的需要。因而,提高了聯(lián)接效率。此外,部件的數(shù)量被減少。
(5)按壓部31f相對于聯(lián)接部31的橫向方向朝向后帶圈對15的行進方向傾斜。與當按壓部31f相對于聯(lián)接部31的橫向方向朝向與后帶圈對15的行進方向相反的一側傾斜時相比,這允許后帶圈對15平滑地行進。
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明顯的是,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的范圍的情況下本發(fā)明可以以許多其他具體形式實施。特別地,應當理解的是,本發(fā)明可以以下述形式實施。
如圖5A和圖5B所示,包括按壓部41f的按壓構件41可以與中間喇叭狀構件30分離。按壓構件41為長四方形板。當按壓構件41的縱向方向與聯(lián)接部31的橫向方向相吻合時,按壓構件41被定位在中間喇叭部32與后帶圈對導引件33之間。按壓構件41設置有限定螺釘插入孔41h的橢圓形孔。螺釘插入孔41h沿按壓構件41的縱向方向延伸。當螺釘35被插入通過螺釘插入孔41h和螺釘插入孔31h且配裝到內螺紋孔18a中時,按壓構件41和聯(lián)接部31聯(lián)接至支承桿18。
如圖6所示,按壓構件41包括向上突出超過聯(lián)接部31的上邊緣的位于中間喇叭部32與后帶圈對導引件33之間的部分的上端。此外,按壓構件41的上端限定按壓部41f,該按壓部41f將后底部帶圈15a按壓至后頂部帶圈15b。當按壓部41f將后底部帶圈15a按壓至后頂部帶圈15b時,后底部帶圈15a與后頂部帶圈15b之間的接觸壓力在后帶圈對15的至少一部分中被增大而不改變中底部帶圈14a與中頂部帶圈14b之間的接觸壓力。
在以上構型中,按壓構件41以可移除的方式附接至中間喇叭狀構件30。因而,可以調節(jié)后底部帶圈15a與后頂部帶圈15b之間的接觸壓力。這進一步限制了第二粗紗S2的斷裂,該第二粗紗S2被給送至后帶圈對15。此外,螺釘插入孔41h為橢圓形孔。因而,可以通過調節(jié)螺釘35相對于螺釘插入孔41h的位置來調節(jié)按壓構件的從聯(lián)接部31的上邊緣的突出量。因此,可以容易地調節(jié)后底部帶圈15a與后頂部帶圈15B之間的接觸壓力。
如圖7和圖8所示,張力器桿20——中底部帶圈14a和后底部帶圈15a都圍繞該張力器桿20延伸——可以包括按壓部51f。按壓部51f位于張力器桿20的布設后底部帶圈15a的表面上。張力器桿20布設后底部帶圈15a的表面——即,按壓部51f——位于張力器桿20的布設中底部帶圈14a的表面的上方。在這種情況下,與當按壓部51f和張力器桿20的布設中底部帶圈14a的表面位于相同高度處相比,后底部帶圈15a布設在接近后頂部帶圈15b的位置上。因而,后底部帶圈15a被按壓部51f按壓至后頂部帶圈15b。在該構型中,張力器桿20——該張力器桿20為位于前輥11與中輥12之間的常規(guī)構件——包括按壓部51f。因而,支承按壓部51f的構件不需要單獨地布置在前輥11與中輥12之間。這簡化了裝置的整個結構。
如圖9所示,包括按壓部61f的按壓構件61可以聯(lián)接至張力器桿20。更具體地,按壓部61f和張力器桿20可以為單獨的構件。
如圖10所示,按壓構件71可以位于每個中頂部輥12b的在與后頂部帶圈15b重疊的位置處的周向表面上。呈管狀的按壓構件71聯(lián)接至中頂部輥12b的周向表面并且由中頂部輥12b以可旋轉的方式支承。按壓構件71在不允許后底部帶圈15a與中底部輥12a相接觸的情況下增大后底部帶圈15a與后頂部帶圈15b之間的接觸壓力。中頂部輥12b的與后頂部帶圈15b重疊的部分具有比中頂部輥12b的與中頂部帶圈14b重疊的部分更小的外徑。按壓構件71具有比中頂部輥12b的與中頂部帶圈14b重疊的部分更小的外徑。
如圖11A所示,當按壓構件71未聯(lián)接至中頂部輥12b時,后頂部帶圈15b不與中頂部輥12b相接觸。此外,后底部帶圈15a不與中底部輥12a相接觸。如圖11B所示,當按壓構件71聯(lián)接至中頂部輥12b時,按壓構件71與后頂部帶圈15b相接觸并且按壓構件71將后頂部帶圈15b按壓至后底部帶圈15a。這在后帶圈對15的至少一部分中增大后底部帶圈15a與后頂部帶圈15b之間的接觸壓力。即使在這種狀態(tài)下,后底部帶圈15a仍不與中底部輥12a相接觸。此外,按壓構件71相對于中頂部輥12b旋轉。這減小了按壓構件71與后頂部帶圈15b之間的摩擦。按壓構件71——該按壓構件71用作接觸壓力調節(jié)部——可以布置在中頂部輥12b上,該中頂部輥12b為常規(guī)構件。按壓構件71可以布置在中頂部輥12b上使得按壓構件71與中頂部輥12b一體地旋轉而不是相對于中頂部輥12b旋轉。
如圖12所示,按壓構件81可以位于每個中頂部輥12b與對應的后頂部輥13b之間。按壓構件81包括按壓部81f,該按壓部81f將后頂部帶圈15b按壓至后底部帶圈15a。按壓構件81包括按壓部81f和支承部81a,該支承部81a與按壓部81f連續(xù)形成且由中頂部輥12b支承。按壓部81f和支承部81a是桿狀的。支承部81a可以繞中頂部輥12b的旋轉軸線樞轉。當支承部81a繞中頂部輥12b的旋轉軸線朝向后底部帶圈15a樞轉時,按壓部81f將后頂部帶圈15b按壓至后底部帶圈15a。這在后帶圈對15的至少一部分中增大后底部帶圈15a與后頂部帶圈15b之間的接觸壓力。
如圖13所示,按壓構件41的上端可以包括旋轉構件41a。旋轉構件41a可以旋轉同時接觸后底部帶圈15a。旋轉構件41a將后底部帶圈15a按壓至后頂部帶圈15b。因而,旋轉構件41a用作接觸壓力調節(jié)部,該接觸壓力調節(jié)部在后帶圈對15的至少一部分中增大后底部帶圈15a與后頂部帶圈15b之間的接觸壓力。在這種情況下,旋轉構件41a旋轉同時接觸后底部帶圈15a。這允許后底部帶圈對15a平滑地行進。
如圖14所示,在圖13中示出的實施方式中,旋轉構件41b可以定位成與旋轉構件41a對置。旋轉構件41b由配重臂16支承,使得旋轉構件41b可以旋轉同時接觸后頂部帶圈15b。旋轉構件41b將后頂部帶圈15b按壓至后底部帶圈15a。因而,后帶圈對15保持在兩個旋轉構件41a、41b之間。這增大后底部帶圈15a與后頂部帶圈15b之間的接觸壓力。兩個旋轉構件41a、41b用作接觸壓力調節(jié)部,該接觸壓力調節(jié)部在后帶圈對15的至少一部分中增大后底部帶圈15a與后頂部帶圈15b之間的接觸壓力。這限制了后帶圈對15的行進路徑的彎折并且允許后帶圈對15平滑地行進。
如圖15A所示,按壓部31f可以沿聯(lián)接部31的橫向方向延伸。此外,如圖15B所示,按壓部31f可以相對于聯(lián)接部31的橫向方向朝向與后帶圈對15的行進方向相反的一側傾斜。
中間喇叭狀構件30并非必須包括中間喇叭部32和后帶圈對導引件33。中間喇叭狀構件30僅需要包括中間喇叭部32。因而,中間喇叭狀構件30僅需要至少將第一粗紗S1導引至中帶圈對14。
牽伸裝置不限于三輥構型并且可以具有四輥構型。例如,在后帶圈對15的后方可以布置有第二后輥。然后,第一粗紗S1和第二粗紗S2可以在中帶圈對14與第二后輥之間以及后帶圈對15與第二后輥之間被牽伸。在四輥構型中,代替粗紗,紗條(sliver)可以被供給至牽伸裝置10以紡制紗線。
細紗機可以是粗紗機。
本示例和實施方式被認為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本發(fā)明并不限于本文中給出的細節(jié),而是可以在所附權利要求的范圍和等效方案內進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