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避難逃生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避難逃生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地震、火災、洪災、空難以及恐怖分子的破壞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 很大的損害,人們在面對這些災難或突發(fā)事件的時候,往往感到束手無策。目前的逃生裝置 主要是針對地震和火災而設計,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沒有設計出一種比較全面應對各種災 難的逃生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避難逃生裝置,能在地震、火災、洪災、空難以及 發(fā)生恐怖分子襲擊的時候,給人們提供一個比較安全的避難逃生場所。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避難逃生裝置,包括橢圓形外殼、橢圓形防水 內襯、透氣軟管、GPS定位儀、報警呼救裝置、攝像頭、安全氣囊、小型降落傘、安全頭盔、鴨絨 睡袋、可折疊式支架;防水內襯設置在外殼內,通過支撐柱連接固定,所述防水內襯上開設進入口,進入 口上安裝防水拉鏈,防水內襯內放置鴨絨睡袋和安全頭盔,其內壁安裝報警呼救裝置、安全 氣囊、LED燈和鋰電池,LED燈與鋰電池電連接;所述外殼由上半殼和下半殼組成,上半殼和下半殼均為半橢圓形,它們相互鉸接 形成橢圓形外殼,所述上半殼由第一至六鑲塊相互鉸接組成,下半殼由第七至十二鑲塊相 互鉸接組成,每塊鑲塊由外層的合金殼體粘接內層的石棉層組成;其中,第一至六鑲塊上分 別安裝一個攝像頭,GPS定位儀安裝在第二鑲塊內,分別與攝像頭和GPS定位儀相匹配的顯 示屏設置在防水內襯內壁;第五鑲塊上安裝小型降落傘,第七、九、十、十二鑲塊上安裝安全 氣囊;第八、第十一鑲塊為空腔結構,其中第八鑲塊的空腔中設置隔板,將空腔分隔為兩部 分,第八、第十一鑲塊內側均設置有與空腔相通的帶密封蓋的吸管,帶密封蓋的吸管向內伸 出穿過防水內襯;所述透氣軟管穿過外殼和防水內襯固定在外殼與防水內襯之間,透氣軟管靠近防 水內襯的端口處設置密封端蓋;外殼底部安裝可折疊式支架。作為優(yōu)選,所述外殼表面還設有連接扣。作為優(yōu)選,所述第五鑲塊外表面開有一凹槽,凹槽上設有密封蓋,凹槽內安裝小型 降落傘,其對應的控制按鈕設置在防水內襯內壁。作為優(yōu)選,所述第七、九、十、十二鑲塊外表面開設凹槽,安全氣囊安裝在凹槽中。作為優(yōu)選,所述攝像頭為針孔攝像頭。作為優(yōu)選,所述報警呼救裝置為一部衛(wèi)星電話。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結構新穎、使用方便、便于攜帶,能夠在地震、火災、洪災、空難以及發(fā)生恐怖分子襲擊的時候,給人們提供一個比較安全的避難逃生場所。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仰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圖3為圖2的A-A剖視圖;圖4為圖2的B-B剖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防水內襯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避難逃生裝置,包括橢圓形外殼、橢圓形防水內襯16、透氣軟管 7、GPS定位儀24、報警呼救裝置17、攝像頭5、安全氣囊9、小型降落傘2、安全頭盔19、鴨絨 睡袋18、可折疊式支架10。防水內襯16設置在外殼內,通過支撐柱21連接固定,所述防水內襯16上開設進 入口,進入口上安裝防水拉鏈23,防水內襯16內放置鴨絨睡袋18和安全頭盔19,其內壁安 裝報警呼救裝置17、安全氣囊9、LED燈25和鋰電池20,LED燈25與鋰電池20電連接。上 述報警呼救裝置17為一部衛(wèi)星電話。所述外殼由上半殼1和下半殼8組成,上半殼1和下半殼8均為半橢圓形,它們相 互鉸接形成橢圓形外殼,所述上半殼1由第一至六鑲塊101、102、103、104、105、106相互鉸 接組成,下半殼8由第七至十二鑲塊801、802、803、804、805、806相互鉸接組成,每塊鑲塊均 由外層的合金殼體14粘接內層的石棉層15組成。其中,第一至六鑲塊101、102、103、104、 105、106上分別安裝一個攝像頭5,所述攝像頭5為針孔攝像頭。GPS定位儀24安裝在第 二鑲塊102內,分別與攝像頭5和GPS定位儀24相匹配的顯示屏設置在防水內襯16內壁。 第五鑲塊105上安裝小型降落傘2,第七、九、十、十二鑲塊801、803、804、806上安裝安全氣 ^ 9 O第八、第十一鑲塊802、805為空腔結構,其中第八鑲塊802的空腔中設置隔板,將 空腔分隔為兩部分,第八、第十一鑲塊802、805內側均設置有與空腔相通的帶密封蓋的吸 管22,帶密封蓋的吸管22向內伸出穿過防水內襯16。所述吸管22為可伸縮式結構。人們 可在第八鑲塊802的空腔中分別灌入飲用水11和液體食物12,第十一鑲塊805的空腔中灌 入壓縮氧氣13。上述第五鑲塊105外表面開有一凹槽,凹槽上設有密封蓋3,凹槽內安裝小型降落 傘2,其對應的控制按鈕設置在防水內襯16內壁。第七、九、十、十二鑲塊801、803、804、806 外表面開設凹槽,安全氣囊9安裝在凹槽中。所述透氣軟管7穿過外殼和防水內襯16固定在外殼與防水內襯16之間,透氣軟 管7靠近防水內襯16的端口處設置密封端蓋。外殼底部安裝可折疊式支架10。所述外殼 表面還設有連接扣6,連接扣6安裝在第五鑲塊105表面。上述防水內襯16采用防水布料制成。所述GPS定位儀24、報警呼救裝置17和攝 像頭5自帶電源,并且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0028]在地震、火災、洪災、空難以及發(fā)生恐怖分子襲擊的時候,人們打開外殼,拉開防水 內襯16上的防水拉鏈23進入此避難逃生裝置中。其外殼由外層的合金殼體14粘接內層 的石棉層15組成,不僅堅硬而且防火隔熱,在遭受外部撞擊、火燒的情況下都能保證內部 人員的安全。打開裝置頂部透氣軟管7的密封端蓋,外部的新鮮空氣進入內部,防止人們缺 氧;如果外面的環(huán)境惡劣,導致外面的空氣無法使用,人們可打開吸管22上的密封端蓋使 用第十一鑲塊805中的壓縮氧氣13。為了方便觀察外部的情況,外殼上安裝有攝像頭5,人 們在裝置內部可以通過顯示屏進行觀察。為了防止人們長時間在黑暗的環(huán)境中,感覺害怕 或被獲救后眼睛突然見光而引起眼睛不適,防水內襯16內壁安裝有LED燈25進行照明。人 們可以打開GPS定位儀24確定目前的位置,然后通過報警呼救裝置17進行求救。如果等 待救援的時間很長,人們可以戴上安全頭盔19進入鴨絨睡袋18中睡覺,并且可以通過吸管 22使用第八鑲塊802中的飲用水11和液體食物12維持生命。如果發(fā)生空難或者是人們被困在高處,人們躲入此裝置中從高空落下,按下防水 內襯16內壁上的控制按鈕使外殼上第五鑲塊105外表面凹槽上的密封蓋3彈開,小型降落 傘2彈出并打開,裝置就會緩慢的下降,在著陸的時候如果發(fā)生劇烈撞擊,外殼上的四個安 全氣囊9自動打開起到緩沖減震作用。防水內襯16中的兩個安全氣囊9也會自動打開,避 免人們受傷。另外,為了防止在混亂的情況下大家被分散開,幾個裝置還可以通過外殼上的 連接扣6連接在一起,或者固定在周圍的固定物上。在使用完畢后,此裝置可以折疊,打開上半殼1和下半殼8,然后將各個鑲塊折疊 在一起。折疊后此裝置體積變小,不僅輕便而且便于攜帶。
權利要求一種避難逃生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橢圓形外殼、橢圓形防水內襯、透氣軟管、GPS定位儀、報警呼救裝置、攝像頭、安全氣囊、小型降落傘、安全頭盔、鴨絨睡袋、可折疊式支架;防水內襯設置在外殼內,通過支撐柱連接固定,所述防水內襯上開設進入口,進入口上安裝防水拉鏈,防水內襯內放置鴨絨睡袋和安全頭盔,其內壁安裝報警呼救裝置、安全氣囊、LED燈和鋰電池,LED燈與鋰電池電連接;所述外殼由上半殼和下半殼組成,上半殼和下半殼均為半橢圓形,它們相互鉸接形成橢圓形外殼,所述上半殼由第一至六鑲塊相互鉸接組成,下半殼由第七至十二鑲塊相互鉸接組成,每塊鑲塊由外層的合金殼體粘接內層的石棉層組成;其中,第一至六鑲塊上分別安裝一個攝像頭,GPS定位儀安裝在第二鑲塊內,分別與攝像頭和GPS定位儀相匹配的顯示屏設置在防水內襯內壁;第五鑲塊上安裝小型降落傘,第七、九、十、十二鑲塊上安裝安全氣囊;第八、第十一鑲塊為空腔結構,其中第八鑲塊的空腔中設置隔板,將空腔分隔為兩部分,第八、第十一鑲塊內側均設置有與空腔相通的帶密封蓋的吸管,帶密封蓋的吸管向內伸出穿過防水內襯;所述透氣軟管穿過外殼和防水內襯固定在外殼與防水內襯之間,透氣軟管靠近防水內襯的端口處設置密封端蓋;外殼底部安裝可折疊式支架。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避難逃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表面還設有連接扣。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避難逃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鑲塊外表面 開有一凹槽,凹槽上設有密封蓋,凹槽內安裝小型降落傘,其對應的控制按鈕設置在防水內 襯內壁。
4.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避難逃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九、十、十二 鑲塊外表面開設凹槽,安全氣囊安裝在凹槽中。
5.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避難逃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攝像頭為針孔攝 像頭。
6.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避難逃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報警呼救裝置為 一部衛(wèi)星電話。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避難逃生裝置,外殼內設置防水內襯,防水內襯內放置鴨絨睡袋和安全頭盔,其內壁安裝報警呼救裝置、安全氣囊、LED燈和鋰電池。上半殼和下半殼相互鉸接形成橢圓形外殼,上、下半殼均由鑲塊相互鉸接組成,每塊鑲塊由合金殼體粘接內層的石棉層組成;攝像頭,GPS定位儀、小型降落傘,安全氣囊安裝在外殼上;外殼中還灌充有飲用水、液體食物和壓縮氧氣,供人們維持生命。裝置頂部設置透氣軟管,底部安裝可折疊式支架。本實用新型結構新穎、使用方便、便于攜帶,能夠在地震、火災、洪災、空難以及發(fā)生恐怖分子襲擊的時候,給人們提供一個比較安全的避難逃生場所。
文檔編號A62B31/00GK201631946SQ20102016946
公開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21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4月21日
發(fā)明者楊玲 申請人: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