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涉及電子設備檢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機械手的電子設備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電子設備的測試檢驗中多采用機械手取代人工完成部分檢測工作,但是由于電子設備存在多種復雜的電子部件,結構也具有多樣性,單單利用機械手進行檢測,存在一定固定困難;
目前的做法多采用以下兩種:一是配備使用四自由度以上高精度靈巧機械手,完成多數的擬人操作,但是缺點則是高成本投入;二是采用多個機械手分步完成所有擬人操作,而此方法則需要多個機械手,并且被測的設備需要在多個機械手之間進行傳遞,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機械手的電子設備檢測裝置,成本低廉,便于組裝,操作方便,借助多個定位伸縮桿協(xié)同合作,保證了檢測時的方位準確度,降低操作難度,提高了檢測效率,節(jié)省時間,減輕檢測人員的工作負擔。
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xiàn)的。
一種基于機械手的電子設備檢測裝置,包括:第一定位伸縮桿、第二定位伸縮桿、第三定位伸縮桿、第一固定塊、第二固定塊、檢測桿、通用檢測插槽;
所述第一定位伸縮桿與所述第二定位伸縮桿通過所述第一固定塊固定,所述第二定位伸縮桿與所述第三定位伸縮桿通過所述第二固定塊固定,所述第一定位伸縮桿、所述第二定位伸縮桿、所述第三定位伸縮桿兩兩垂直;
所述檢測桿設置在所述第三定位伸縮桿的外表面,所述檢測桿為自由端設置有橡膠墊片的桿狀結構;
所述通用檢測插槽包括:底板、通用插槽,所述通用插槽設置在所述底板表面,所述通用插槽內部設置多個電連接柱;
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所述第一定位伸縮桿、所述第二定位伸縮桿、所述第三定位伸縮桿、所述第一固定塊、所述第二固定塊用于進行方位固定,由于所述第一定位伸縮桿、所述第二定位伸縮桿、所述第三定位伸縮桿兩兩垂直,即所述第一定位伸縮桿、所述第二定位伸縮桿、所述第三定位伸縮桿形成一個類似x軸、y軸、z軸的立體直角坐標系,類似于三個可伸縮的相互垂直的機械手,便于在進行檢測時,平穩(wěn)準確的調整所述檢測桿的檢測方位;所述檢測桿則用于檢測接觸式顯示屏、按鍵開關等電子設備的工作情況,而所述通用檢測插槽則用于根據實際檢測需要,將檢測所需的設備與所述通用插槽內部的多個所述電連接柱連接,再將所述底板固定在合適區(qū)域,從而進行檢測;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成本低廉,便于組裝,操作方便,借助多個定位伸縮桿協(xié)同合作,保證了檢測時的方位準確度,降低操作難度,提高了檢測效率,節(jié)省時間,減輕檢測人員的工作負擔。
具體地,所述檢測桿為自由端設置有橡膠墊片的伸縮桿;
通過調節(jié)所述檢測桿自身的長度,來改變所述檢測桿的檢測高度,對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整體的結構穩(wěn)定性具有較好的保護作用。
具體地,所述檢測桿包括:檢測桿主體、檢測頭以及連接線,所述檢測頭為半球形橡膠塊,所述檢測頭可拆卸的設置在所述檢測桿主體的自由端,所述檢測頭的頂面通過所述連接線與所述所述檢測桿主體的自由端連接;
此結構的所述檢測桿具有較大的檢測范圍,檢測人員可將所述檢測頭從所述檢測桿主體上取下,僅依靠所述連接線將所述檢測頭與所述檢測桿主體進行連接,方便檢測人員調整所述檢測頭的接觸方向。
進一步地,所述檢測裝置還包括:伸縮滑塊,所述檢測桿通過所述伸縮滑塊設置在所述第三定位伸縮桿的外表面,所述伸縮滑塊可在所述第三定位伸縮桿的外邊面滑動;
借助所述伸縮滑塊,能夠在不伸縮所述第三定位伸縮桿的前提下,通過滑動所述伸縮滑塊,來改變所述檢測桿的高度,相對于伸縮所述第三定位伸縮桿來改變所述檢測桿高度的方法而言,具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避免所述第三定位伸縮桿在檢測過程中,因自重而進一步發(fā)生伸縮。
進一步地,所述檢測裝置還包括: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包括:固定板、多個固定部件;
所述固定板為表面設置有多個固定通孔的板件;
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固定部件主體、固定滑柱以及一對固定基柱,所述固定部件主體為立方體結構,所述固定滑柱滑動設置在所述固定部件主體的上表面,一對所述固定基柱間隔;
在實際對電子設備進行檢測時,需要對電子設備進行一定的固定,而此時則需要利用所述固定裝置對電子設備進行固定,以避免電子設備在進行檢測的過程中發(fā)生移動,影響檢測工作的進行;
在操作時,工作人員將電子設備放置在所述固定板表面,根據電子設備的大小以及形狀選擇合適數量的所述固定部件,根據電子設備的形狀,將多個所述固定部件通過底部的一對所述固定基柱與多個所述固定通孔相配合,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進而將電子設備的外邊緣通過所述固定滑柱進行固定,此時電子設備的底面放置在多個所述固定部件主體的上表面上,電子設備的外邊緣被多個所述固定滑柱抵住,從而達到固定效果;所述固定裝置結構簡單,固定牢固,通過所述固定部件主體、多個所述固定部件相配合,能夠滿足多樣的固定需求。
其中,在實際工作時,所述固定滑柱在所述固定部件主體的上表面滑動時,具有一定的阻尼效果,即所述固定滑柱在所述固定部件主體的上表面滑動時,需提供較大推力,從而避免所述固定滑柱無法取得較牢固的固定效果;
另外,所述固定部件具有多種型號,無論是所述固定部件主體、所述固定滑柱的尺寸均存在多樣,而所述固定基柱的橫截面的型號略小于所述固定通孔的內邊緣形狀,而一對所述固定基柱的間隔距離與一對相鄰所述固定通孔的間隔距離相同,即一對所述固定基柱的間隔距離存在三種型號,同縱列相鄰所述固定通孔的間距、同橫列相鄰所述固定通孔的間距以及對角線相鄰所述固定通孔的間距,檢測人員可根據實際需求合理選擇。
進一步地,所述伸縮滑塊的底端設置有機械夾;檢測人員根據工作需要,調節(jié)所述伸縮滑塊的高度,從而利用所述機械夾固定需要進行固定的物體。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有益效果在于:
1、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成本低廉,便于組裝,操作方便,借助多個定位伸縮桿協(xié)同合作,保證了檢測時的方位準確度,降低操作難度,提高了檢測效率,節(jié)省時間,減輕檢測人員的工作負擔。
2、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借助伸縮滑塊,能夠在不伸縮第三定位伸縮桿的前提下,通過滑動伸縮滑塊,來改變檢測桿的高度,相對于伸縮第三定位伸縮桿來改變檢測桿高度的方法而言,具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避免第三定位伸縮桿在檢測過程中,因自重而進一步發(fā)生伸縮。
3、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固定裝置結構簡單,固定牢固,通過固定部件主體、多個固定部件相配合,能夠滿足多樣的固定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的第一定位伸縮桿、第二定位伸縮桿、第三定位伸縮桿、檢測桿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1的通用檢測插槽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2的檢測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3的伸縮滑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實施例4的固定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實施例4的固定部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實施例4的固定部件的側視圖。
圖8為實施例4的固定裝置的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
圖中:1、第一定位伸縮桿;2、第二定位伸縮桿;3、第三定位伸縮桿;4、第一固定塊;5、第二固定塊;6、檢測桿;601、檢測桿主體;602、檢測頭;603、連接線;7、通用檢測插槽;701、底板;702、通用插槽;703、電連接柱;8、伸縮滑塊;801、機械夾;9、固定裝置;901、固定板;9011、固定通孔;902、固定部件;9021、固定部件主體;9022、固定滑柱;9023、固定基柱;903、電子設備。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各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創(chuàng)造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所保護的范圍。
在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子并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2所示,一種基于機械手的電子設備檢測裝置,包括:第一定位伸縮桿1、第二定位伸縮桿2、第三定位伸縮桿3、第一固定塊4、第二固定塊5、檢測桿6、通用檢測插槽7;第一定位伸縮桿1與第二定位伸縮桿2通過第一固定塊4固定,第二定位伸縮桿2與第三定位伸縮桿3通過第二固定塊5固定,第一定位伸縮桿1、第二定位伸縮桿2、第三定位伸縮桿3兩兩垂直;檢測桿6設置在第三定位伸縮桿3的外表面,檢測桿6為自由端設置有橡膠墊片的桿狀結構;通用檢測插槽7包括:底板701、通用插槽702,通用插槽702設置在底板701表面,通用插槽702內部設置多個電連接柱703;
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第一定位伸縮桿1、第二定位伸縮桿2、第三定位伸縮桿3、第一固定塊4、第二固定塊5用于進行方位固定,由于第一定位伸縮桿1、第二定位伸縮桿2、第三定位伸縮桿3兩兩垂直,即第一定位伸縮桿1、第二定位伸縮桿2、第三定位伸縮桿3形成一個類似x軸、y軸、z軸的立體直角坐標系,類似于三個可伸縮的相互垂直的機械手,便于在進行檢測時,平穩(wěn)準確的調整檢測桿6的檢測方位;檢測桿6則用于檢測接觸式顯示屏、按鍵開關等電子設備的工作情況,而通用檢測插槽7則用于根據實際檢測需要,將檢測所需的設備與通用插槽702內部的多個電連接柱703連接,再將底板701固定在合適區(qū)域,從而進行檢測;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成本低廉,便于組裝,操作方便,借助多個定位伸縮桿協(xié)同合作,保證了檢測時的方位準確度,降低操作難度,提高了檢測效率,節(jié)省時間,減輕檢測人員的工作負擔。
本實施例中,檢測桿6為自由端設置有橡膠墊片的伸縮桿;
通過調節(jié)檢測桿6自身的長度,來改變檢測桿6的檢測高度,對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整體的結構穩(wěn)定性具有較好的保護作用。
實施例2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除塵裝置,與實施例1的區(qū)別在于,檢測桿6包括:檢測桿主體601、檢測頭602以及連接線603,檢測頭602為半球形橡膠塊,檢測頭602可拆卸的設置在檢測桿主體601的自由端,檢測頭602的頂面通過連接線603與檢測桿主體601的自由端連接;
此結構的檢測桿6具有較大的檢測范圍,檢測人員可將檢測頭602從檢測桿主體601上取下,僅依靠連接線603將檢測頭602與檢測桿主體601進行連接,方便檢測人員調整檢測頭602的接觸方向。
實施例3
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除塵裝置,與實施例1、2的區(qū)別在于,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還包括:伸縮滑塊8,檢測桿6通過伸縮滑塊8設置在第三定位伸縮桿3的外表面,伸縮滑塊8可在第三定位伸縮桿3的外邊面滑動;
借助伸縮滑塊8,能夠在不伸縮第三定位伸縮桿3的前提下,通過滑動伸縮滑塊8,來改變檢測桿6的高度,相對于伸縮第三定位伸縮桿3來改變檢測桿6高度的方法而言,具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避免第三定位伸縮桿3在檢測過程中,因自重而進一步發(fā)生伸縮。
本實施例中,伸縮滑塊8的底端設置有機械夾801;檢測人員根據工作需要,調節(jié)伸縮滑塊8的高度,從而利用機械夾801固定需要進行固定的物體。
實施例4
如圖5至圖8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除塵裝置,與實施例1、2、3的區(qū)別在于,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還包括:固定裝置9,固定裝置9包括:固定板901、多個固定部件902;固定板901為表面設置有多個固定通孔9011的板件;固定部件902包括:固定部件主體9021、固定滑柱9022以及一對固定基柱9023,固定部件主體9021為立方體結構,固定滑柱9022滑動設置在固定部件主體9021的上表面,一對固定基柱9023間隔;
在實際對電子設備903進行檢測時,需要對電子設備903進行一定的固定,而此時則需要利用固定裝置9對電子設備903進行固定,以避免電子設備903在進行檢測的過程中發(fā)生移動,影響檢測工作的進行;
在操作時,工作人員將電子設備903放置在固定板901表面,根據電子設備903的大小以及形狀選擇合適數量的固定部件902,根據電子設備903的形狀,將多個固定部件902通過底部的一對固定基柱9023與多個固定通孔9011相配合,固定在固定板901的上表面,進而將電子設備903的外邊緣通過固定滑柱9022進行固定,此時電子設備903的底面放置在多個固定部件主體9021的上表面上,電子設備903的外邊緣被多個固定滑柱9022抵住,從而達到固定效果;固定裝置9結構簡單,固定牢固,通過固定部件主體901、多個固定部件902相配合,能夠滿足多樣的固定需求。
其中,在實際工作時,固定滑柱9022在固定部件主體9021的上表面滑動時,具有一定的阻尼效果,即固定滑柱9022在固定部件主體9021的上表面滑動時,需提供較大推力,從而避免固定滑柱9022無法取得較牢固的固定效果;
另外,固定部件902具有多種型號,無論是固定部件主體9021、固定滑柱9022的尺寸均存在多樣,而固定基柱9023的橫截面的型號略小于固定通孔9011的內邊緣形狀,而一對固定基柱9023的間隔距離與一對相鄰固定通孔9011的間隔距離相同,即一對固定基柱9023的間隔距離存在三種型號,同縱列相鄰固定通孔9011的間距、同橫列相鄰固定通孔9011的間距以及對角線相鄰固定通孔9011的間距,檢測人員可根據實際需求合理選擇。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實施例技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