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互通式立交橋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立交橋領(lǐng)域,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能在城市道路改造中大大減少 房屋拆遷的互通式立交橋。
背景技術(shù):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已經(jīng)成為人們出行的代步工具, 另外由于城市化進程的逐漸深入,城市人口一直處于上升的趨勢,使得道路上的車輛亦日 益增多,從而使得城市交通堵塞狀況日益嚴重。交通堵塞不僅僅影響到了人們工作和出行的效率,而且其還會使得車輛經(jīng)常行駛 在低速狀態(tài)或者干脆處于停車狀態(tài),由此會增加汽車損耗以及油耗,進而增加汽車的消耗 成本以及環(huán)境污染的程度。目前隨著城市的發(fā)展,道路縱橫交錯,由此使得人們由起始地到目的地之間還需 經(jīng)過大量的交叉路口,這些交叉路口根據(jù)其各自形狀的不同還分為丁字路口、三岔路口和 十字路口,為了便于交通管理,上述交叉路口處都會設置有紅綠燈,由此駕駛?cè)藛T根據(jù)紅綠 燈而進行通行,即汽車在經(jīng)過上述交叉路口時必須等待一定時間,由此則會進一步加重交 通堵塞的狀況。為了解決上述交通堵塞的問題,目前各大城市普遍進行著道路改造,其通常是通 過架設高架橋的方式來緩解前述的交通堵塞現(xiàn)象;但是,在架設高架橋的過程中,通常需占 據(jù)原始道路周邊的空間,由此則會帶來因拆遷而造成的額外費用。有鑒于此,本發(fā)明人針對目前道路改造過程中因需占據(jù)原始道路周邊空間而需支 付拆遷費用的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產(chǎn)生。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互通式立交橋,其不僅能實現(xiàn)立體式交通,而且 還能解決現(xiàn)有道路改造過程中需占據(jù)原始道路而需支付拆遷費用的問題。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一種互通式立交橋,應用于具有東、西、南和北四個路口的交叉路口,其中,包括 十二種行車道,即西南向彎道、北南向直道、東南向彎道、南西向彎道、南北向直道、南東向 彎道、西東向直道、西北向彎道、北西向彎道、北東向彎道、東西向直道和東北向彎道,該西 南向彎道、南東向彎道、北西向彎道、東北向彎道、西東向直道和東西向直道為地面干道,該 北南向直道、南西向彎道、南北向直道和北東向彎道為高架干道,該東南向彎道和西北向彎 道為地下干道,該南西向彎道架設在北南向直道上方并呈現(xiàn)“門”字型構(gòu)造,該北東向彎道 架設在南北向直道上方并呈現(xiàn)“門,,字型構(gòu)造。進一步,該南西向彎道的高架段還與北南向直道的高架段相通。進一步,該北東向彎道的高架段還與南北向直道的高架段相通。進一步,北路口處的行車道與南路口處的行車道反對稱設置,而西路口處的行車道與東路口處的行車道反對稱設置。進一步,該北東向彎道和南西向彎道分別都設置在北南向直道和南北向直道的右 側(cè)。進一步,該地下干道、地面干道、高架干道均向上升高預定高度,該預定高度高于 地下干道的高度。進一步,該互通式立交橋地下還設置有地下通道,并在地下通道的兩側(cè)設置有供 商店設置的空余地,該地下通道在城市街區(qū)時每隔200 300m設置一條,在郊區(qū)時則每隔 300 500m設置一條。進一步,該東、西、南和北四個路口兩側(cè)都設置有供大樹種植的綠化地。進一步,該東、西、南和北四個路口兩側(cè)都設置有停車道。進一步,該停車道和前述行車道之間還設置有安全帶。采用上述結(jié)構(gòu)后,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互通式立交橋,其通過將南北向直道和 北南向直道設置為高架干道,從而使得南北向直道、北南向直道與西東向直道和東西向直 道相互獨立;其通過將南西向彎道設置為高架干道,從而使得南西向彎道和北南向直道能 相互獨立;其通過將北東向彎道設置為高架干道,從而使得北東向彎道和南北向直道能相 互獨立;其通過將西北向彎道設置為地下干道,則能使得西北向彎道與東西向直道相互獨 立;其通過將東南向彎道設置為地下干道,而能使得東南向彎道與西東向直道相互獨立。由 上可知,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互通式立交橋,車輛可以自由暢通地運行,而無需經(jīng)過任何紅綠 燈,由此能大大減少人們行車時的路上等待時間,提升了人們生活和工作的效率;同時由于 無需設置任何紅綠燈,故本實用新型能確保車輛一直處于較高速度運行的狀態(tài),從而能夠 避免因車輛速度慢而增加車輛損壞和油耗的問題,進而降低人們的用車成本以及環(huán)境污染 的程度。另外,由于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互通式立交橋,其南西向彎道和北東向彎道都呈“門” 字形,從而使得其所覆蓋的面積基本都位于原始道路上,故其無需額外占據(jù)周邊空間,進而 無需如現(xiàn)有大部分立交橋一樣而需要拆遷周邊房屋,由此也無需支付拆遷費用,并降低了 城市道路改造的成本。
圖1為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互通式立交橋的俯視圖;圖2為去除圖1中高架干道部分的俯視圖。圖中立交橋100東路口11西路口13西南向彎道21北西向彎道23西東向直道25北南向直道31南北向直道33東南向彎道41
南路口 12 北路口 14 南東向彎道22 東北向彎道M 東西向直道26 南西向彎道32 北東向彎道34 西北向彎道42[0032]綠化地5停車道6地下通道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 行詳細闡述。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互通式立交橋100,其能應用于具有東、 西、南和北四個路口的交叉路口,并包括十二種行車道,該十二種行車到具體為西南向彎道 21、北南向直道31、東南向彎道41、南西向彎道32、南北向直道33、南東向彎道22、西東向直 道25、西北向彎道42、北西向彎道23、北東向彎道34、東西向直道沈和東北向彎道M,其 中,該西南向彎道21、南東向彎道22、北西向彎道23、東北向彎道M、西東向直道25和東西 向直道沈為地面干道,該北南向直道31、南西向彎道32、南北向直道33和北東向彎道34 為高架干道,該東南向彎道41和西北向彎道42為地下干道,該南西向彎道32架設在北南 向直道31上方并呈現(xiàn)“門,,字型構(gòu)造,該北東向彎道34架設在南北向直道33上方并呈現(xiàn) “門”字型構(gòu)造。具體的,北路口 14處的行車道與南路口 12處的行車道反對稱設置;而同時 該西路口 13處的行車道與東路口 11處的行車道反對稱設置,由此使得便于人們駕駛的功 效。由此,本實用新型由于南北向直道33和北南向直道31被設置為高架干道,從而使 得南北向直道33、北南向直道31與西東向直道25和東西向直道沈相互獨立;由于將南西 向彎道32設置為高架干道,從而使得南西向彎道32和北南向直道31能相互獨立;由于將 北東向彎道34設置為高架干道,從而使得北東向彎道34和南北向直道33能相互獨立;由 于將西北向彎道42設置為地下干道,從而能使得西北向彎道42與東西向直道沈相互獨 立;由于將東南向彎道41設置為地下干道,從而能使得東南向彎道41與西東向直道25相 互獨立。由上可知,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互通式立交橋100,無論車輛處于哪里路口,要到那個 方向去,其都可以自由暢通地運行,而無需經(jīng)過任何紅綠燈,由此能大大減少人們行車時的 路上等待時間,并提升了人們生活和工作的效率;同時由于無需設置任何紅綠燈,故本實用 新型能確保車輛一直處于較高速度運行的狀態(tài),從而能夠避免因車輛速度慢而增加車輛損 壞和油耗的問題,進而降低人們的用車成本以及環(huán)境污染的程度。并且,為了讓該南西向彎 道32能具有足夠的轉(zhuǎn)彎空間,并無需額外占據(jù)道路的周邊空間,該南西向彎道32架設在北 南向直道31上方并呈現(xiàn)“門”字型構(gòu)造,從而使得南西向彎道32在轉(zhuǎn)彎時通過三個彎道來 實現(xiàn)轉(zhuǎn)彎,進而大大提升轉(zhuǎn)彎空間;同時由于無需如現(xiàn)有大部分立交橋一樣而需要拆遷周 邊房屋,由此也無需支付拆遷費用,并降低了城市道路改造的成本,而讓道路改造的回收大 于投資,即具有巨大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理,該北東向彎道34架設在南北向直道33 上方并呈現(xiàn)“門”字型構(gòu)造。優(yōu)選的,該南西向彎道32的高架段還與北南向直道31的高架段相通,從而能便于 人們掉頭,即南北向直道33上的車輛能掉頭行駛到北南向直道31上;同時該北東向彎道 34的高架段還與南北向直道33的高架段相通,從而能便于人們掉頭,S卩北南向直道31上的 車輛能掉頭行駛到南北向直道33上。當整個道路較窄時,為了提升北東向彎道34和南西向彎道32的轉(zhuǎn)彎直徑,該北東向彎道34設置在北南向直道31的右側(cè),而該南西向彎道32則設置在南北向直道33的右 側(cè)。如此使得較窄的道路也能充分應用本實用新型涉及的立交橋。當遇到城市地下水位高或者管道網(wǎng)較多時,為了防止挖地下而帶來的一些隱患, 該地下干道、地面干道、高架干道均向上升高預定高度,具體的,該預定高度需高于地下干 道的高度,其實際高度根據(jù)當前需要來設定。為了讓本實用新型涉及立交橋100能實現(xiàn)人流和車流的自動分流,并讓人們能在 逛商場的同時穿過馬路,該互通式立交橋100地下還設置有地下通道7,并在地下通道7的 兩側(cè)設置有供商店設置的空余地(圖中未示出);優(yōu)選的,該地下通道7寬度至少需要大于 4m,高度則至少大于2. 5m,其上方局部位置可安放寬20cm左右的鋼化玻璃采光,底部直徑 50cm以上的管道聯(lián)通,并接至相關(guān)設施,從而保證通風、排水、提取地冷和地熱,進而達到冬 暖夏涼的功效。另外,為了讓所述地下通道7能更加便于人們通行,該地下通道7在城市街 區(qū)時每隔200 300m設置一條,在郊區(qū)時則每隔300 500m設置一條,并同時能保證該地 下通道7的利用率。另外,該東、西、南和北四個路口兩側(cè)都設置有綠化地5,該綠化地5優(yōu) 選地用于種植大樹,并將占用地面的低矮植被全部清除,從而能使得道路能具有最大的使 用寬度。為了便于停車,該東、西、南和北四個路口兩側(cè)都設置有停車道6,從而使得讓過往 的車輛能夠停下來而進行休息或者購物,該停車道6優(yōu)選設置為寬:3m左右,而停車道6與 機動車到中間必須設置大于或等于0. 8m的安全帶(圖中未示出),并讓行駛中的車輛和停 車后上下車人員嚴禁超越安全帶外線,從而保證安全性;具體的,對于立交橋100旁邊的非 機動車道和人行道,優(yōu)選只將人行道設置為3 6米,而將非機動車道設置為2 3米,其 余則盡量安排機動車道和停車到,從而保證交通的速度、流量和停車。上述實施例和圖式并非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產(chǎn)品形態(tài)和式樣,任何所屬技術(shù)領(lǐng)域的 普通技術(shù)人員對其所做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疇。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互通式立交橋,應用于具有東、西、南和北四個路口的交叉路口,其特征在于,包 括十二種行車道,即西南向彎道、北南向直道、東南向彎道、南西向彎道、南北向直道、南東 向彎道、西東向直道、西北向彎道、北西向彎道、北東向彎道、東西向直道和東北向彎道,該 西南向彎道、南東向彎道、北西向彎道、東北向彎道、西東向直道和東西向直道為地面干道, 該北南向直道、南西向彎道、南北向直道和北東向彎道為高架干道,該東南向彎道和西北向 彎道為地下干道,該南西向彎道架設在北南向直道上方并呈現(xiàn)“門”字型構(gòu)造,該北東向彎 道架設在南北向直道上方并呈現(xiàn)“門,,字型構(gòu)造。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互通式立交橋,其特征在于,該南西向彎道的高架段還與 北南向直道的高架段相通。
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互通式立交橋,其特征在于,該北東向彎道的高架段還與 南北向直道的高架段相通。
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互通式立交橋,其特征在于,北路口處的行車道與南路口 處的行車道反對稱設置,而西路口處的行車道與東路口處的行車道反對稱設置。
5.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互通式立交橋,其特征在于,該北東向彎道和南西向彎道 分別都設置在北南向直道和南北向直道的右側(cè)。
6.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互通式立交橋,其特征在于,該地下干道、地面干道、高架 干道均向上升高預定高度,該預定高度高于地下干道的高度。
7.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互通式立交橋,其特征在于,該互通式立交橋地下還設置 有地下通道,并在地下通道的兩側(cè)設置有供商店設置的空余地,該地下通道在城市街區(qū)時 每隔200 300m設置一條,在郊區(qū)時則每隔300 500m設置一條。
8.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互通式立交橋,其特征在于,該東、西、南和北四個路口兩 側(cè)都設置有供大樹種植的綠化地。
9.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互通式立交橋,其特征在于,該東、西、南和北四個路口兩 側(cè)都設置有停車道。
10.如權(quán)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互通式立交橋,其特征在于,該停車道和前述行車道之間還設置有安全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互通式立交橋,包括西南向彎道、北南向直道、東南向彎道、南西向彎道、南北向直道、南東向彎道、西東向直道、西北向彎道、北西向彎道、北東向彎道、東西向直道和東北向彎道,該西南向彎道、南東向彎道、北西向彎道、東北向彎道、西東向直道和東西向直道為地面干道,北南向直道、南西向彎道、南北向直道和北東向彎道為高架干道,該東南向彎道和西北向彎道為地下干道,該南西向彎道架設在北南向直道上方并呈現(xiàn)“門”字型構(gòu)造,該北東向彎道架設在南北向直道上方并呈現(xiàn)“門”字型構(gòu)造。本實用新型無需紅綠燈,能避免因車輛速度慢而增加車輛損壞和油耗的問題,并無需額外占據(jù)周邊空間而支付拆遷費用,即降低了道路改造成本。
文檔編號E01C1/04GK201933379SQ20112005452
公開日2011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3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1年3月3日
發(fā)明者吳金營 申請人:吳金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