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結構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預制獨立基礎架。
背景技術:
在澆筑獨立基礎模板之前,工人們需要在施工現(xiàn)場綁扎鋼筋,然后固定地腳螺栓,再把模板拼接好,最后澆筑混凝土,這樣的操作會導致現(xiàn)場施工精度低,質量難以保證,而且綁扎鋼筋和固定地腳螺栓是兩道不同的工序,操作時容易造成混亂,當預制完獨立基礎后,由于預制獨立基礎自重較大,在運輸?shù)绞┕がF(xiàn)場時,運輸較困難,現(xiàn)場定位困難,若運輸距離遠可能會對獨立基礎造成破壞的現(xiàn)象。
所以現(xiàn)在需要一種能夠解決上述問題的預制獨立基礎架。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預制獨立基礎架,該預制獨立基礎架解決了由于預制獨立基礎工序復雜而導致現(xiàn)場施工精度低,質量難以保證的問題,以及避免了運輸過程較遠時對預制獨立基礎造成破壞的現(xiàn)象。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預制獨立基礎架,包括外框架、固定架和地腳螺栓,所述外框架包括四個互相焊接且垂直設置的上桿、四個一端焊接在所述上桿的一端且與所述上桿垂直設置的豎桿、四個一端焊接在所述豎桿另一端的斜桿、四個一端焊接在所述斜桿另一端的立桿、四個兩端分別焊接在所述立桿兩端的連接桿和兩個兩端焊接在所述立桿一端且與所述立桿垂直設置的底桿;其中兩個所述連接桿與兩個所述底桿圍成一個底板框,所述底板框內部焊接有網(wǎng)狀的底板配筋;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包括四個互相焊接且垂直設置的第一橫桿、兩個兩端與所述第一橫桿焊接且與所述第一橫桿垂直設置的第一縱桿以及三個與所述第一縱桿垂直設置且與所述第一橫桿和所述第一縱桿皆焊接的第一固定桿,所述第二固定架包括四個互相焊接且垂直設置的第二橫桿、兩個兩端與所述第二橫桿焊接且與所述第二橫桿垂直設置的第二縱桿以及三個與所述第二縱桿垂直設置且與所述第二橫桿和所述第二縱桿皆焊接的第二固定桿;所述外框架還包括彎鋼筋,所述彎鋼筋的截面形狀為“L”形,所述彎鋼筋設置在四個所述上桿圍成的外框、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外框和所述第二固定架的外框上且與所述上桿、與所述第一橫桿和所述第一縱桿相交點以及與所述第二橫桿和所述第二縱桿的相交點焊接;所述地腳螺栓貫穿在所述第一固定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架之中且與所述第一縱桿、所述第一固定桿、所述第二縱桿和所述第二固定桿皆焊接。
優(yōu)選地,所述外框架四周通過螺栓連接有獨立基礎模板,所述獨立基礎模板與所述外框架之間設有墊塊或支架。
優(yōu)選地,所述地腳螺栓包括深埋部分和與深埋部分呈90度的彎鉤。
進一步地,所述深埋部分的長度L1為750-800mm。
進一步地,所述彎鉤的長度L2為100-120mm。
優(yōu)選地,所述地腳螺栓的數(shù)量為六個。
優(yōu)選地,所述地腳螺栓的截面形狀為“L”形。
優(yōu)選地,所述外框架、所述固定架和所述地腳螺栓的材質為Q235號鋼。
優(yōu)選地,所述底板配筋包括數(shù)個兩端焊接在所述連接桿上的橫向鋼筋和數(shù)個與所述橫向鋼筋垂直設置且與所述橫向鋼筋焊接的縱向鋼筋。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使用方便,通過將獨立基礎框架和地腳螺栓組合焊接在一起, 解決了由于預制獨立基礎工序復雜而導致現(xiàn)場施工精度低,質量難以保證的問題,以及避免了運輸過程較遠時對預制獨立基礎造成破壞的現(xiàn)象。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外框架與獨立基礎模板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地腳螺栓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外框架;11、上桿;12、豎桿;13、斜桿;14、立桿;15、連接桿;16、底桿;17、彎鋼筋;18、底板配筋;181、橫向鋼筋;182、縱向鋼筋;2、固定架;20、第一固定架;201、第一橫桿;202、第一縱桿;203、第一固定桿;21、第二固定架;211、第二橫桿;212、第二縱桿;213、第二固定桿;3、地腳螺栓;31、深埋部分;32、彎鉤;4、獨立基礎模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至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預制獨立基礎架的一個實施例,包括外框架1、固定架2和地腳螺栓3,所述外框架1包括四個互相焊接且垂直設置的上桿11、四個一端焊接在所述上桿11的一端且與所述上桿11垂直設置的豎桿12、四個一端焊接在所述豎桿12另一端的斜桿13、四個一端焊接在所述斜桿13另一端的立桿14、四個兩端分別焊接在所述立桿14兩端的連接桿15和兩個兩端焊接在所述立桿14一端且與所述立桿14垂直設置的底桿16;其中兩個所述連接桿15與兩個所述底桿16圍成一個底板框,所述底板框內部焊接有網(wǎng)狀的底板配筋18;所述固定架2包括第一固定架20和第二固定架21,所述第一固定架20包括四個互相焊接且垂直設置的第一橫桿201、兩個兩端與所述第一橫桿201焊接且與所述第一橫桿201垂直設置的第一縱桿202以及三個與所述第一縱桿202垂直設置且與所述第一橫桿201和所述第一縱桿202皆焊接的第一固定桿203,所述第二固定架21包括四個互相焊接且垂直設置的第二橫桿211、兩個兩端與所述第二橫桿211焊接且與所述第二橫桿211垂直設置的第二縱桿212以及三個與所述第二縱桿212垂直設置且與所述第二橫桿211和所述第二縱桿212皆焊接的第二固定桿213;所述外框架1還包括彎鋼筋17,所述彎鋼筋17的截面形狀為“L”形,所述彎鋼筋17設置在四個所述上桿11圍成的外框、所述第一固定架20的外框和所述第二固定架21的外框上且與所述上桿11、與所述第一橫桿201和所述第一縱桿202相交點以及與所述第二橫桿211和所述第二縱桿212的相交點焊接;所述地腳螺栓3貫穿在所述第一固定架20和所述第二固定架21之中且與所述第一縱桿202、所述第一固定桿203、所述第二縱桿212和所述第二固定桿213皆焊接。
在進行澆筑獨立基礎模板4之前,工人們可以將預制獨立基礎架直接搬運到施工現(xiàn)場,預制獨立基礎架相對于以前澆筑好的獨立基礎重量輕,搬運方便,當把預制獨立基礎架搬運到施工現(xiàn)場后,再進行后序的澆筑操作,這樣的操作解決了由于預制獨立基礎工序復雜而導致現(xiàn)場施工精度低和質量難以保證的問題,同時也避免了運輸過程較遠時對預制獨立基礎造成破壞的現(xiàn)象。
所述外框架1四周通過螺栓連接有獨立基礎模板4,所述獨立基礎模板4與所述外框架1之間設有墊塊或支架。在進行澆筑時,要保證獨立基礎模板4和外框架1之間要留有一定的距離,在獨立基礎模板4與外框架1之間設有墊塊或支架,可以保證獨立基礎模板4和外框架1之間要留有一定的距離。
所述地腳螺栓3包括深埋部分31和與深埋部分31呈90度的彎鉤32。設置深埋部分31和彎鉤32是為了保證地腳螺栓3與獨立基礎的摩擦力,不至于使地腳螺栓3發(fā)生拔出破壞的現(xiàn)象。
所述深埋部分31的長度L1為750-800mm。這樣設計不至于使地腳螺栓3發(fā)生拔出破壞的現(xiàn)象。
所述彎鉤32的長度L2為100-120mm。這樣設計不至于使地腳螺栓3發(fā)生拔出破壞的現(xiàn)象。
所述地腳螺栓3的數(shù)量為六個。這樣可以保證地腳螺栓3與獨立基礎之間的穩(wěn)固性。
所述地腳螺栓3的截面形狀為“L”形。設置“L”形是為了保證地腳螺栓3與獨立基礎的摩擦力,不至于使地腳螺栓3發(fā)生拔出破壞的現(xiàn)象。
所述外框架1、所述固定架2和所述地腳螺栓3的材質為Q235號鋼。采用Q235號鋼材質是由于焊接性能好,塑性好。
所述底板配筋18包括數(shù)個兩端焊接在所述連接桿15上的橫向鋼筋181和數(shù)個與所述橫向鋼筋181垂直設置且與所述橫向鋼筋181焊接的縱向鋼筋182。設置底板配筋18保證了在澆筑時外框架1的穩(wěn)定性。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使用方便,通過將獨立基礎框架和地腳螺栓3組合焊接在一起, 獨立基礎框架包括外框架1和固定架2,解決了由于預制獨立基礎工序復雜而導致現(xiàn)場施工精度低,質量難以保證的問題,以及避免了運輸過程較遠時對預制獨立基礎造成破壞的現(xiàn)象。
需要指出的是,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等序數(shù)詞,是為了區(qū)分相同名稱的不同結構,僅為了描述方便,不表示某種順序,更不應該理解為任何限定。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