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土木工程技術(shù),尤其涉及可拆卸懸臂式擋土墻及施工技術(shù)。
背景技術(shù):
隨著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建筑施工工程的數(shù)目日益增多,伴隨著許多建筑施工中土體及其他建筑材料的堆放問題。尤其是邊坡、基坑等建筑施工時土體的堆放問題。在諸多的實際工程中,建筑所產(chǎn)生的土體或者所需要的土體,往往隨意堆積在施工場地中,并無固定位置,即使有固定的堆放位置,也無圍護結(jié)構(gòu)。這就造成了施工場地的浪費以及在降雨、大風情況下堆放土體對建筑周邊環(huán)境的污染,并且也不利于建筑的正常施工。目前,針對這一實際工程問題,并無相應的規(guī)范措施,因此一種可拆卸懸臂式擋土墻及施工方法就亟待解決。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拆卸懸臂式擋土墻及施工和回收方法。
本發(fā)明是可拆卸懸臂式擋土墻及施工和回收方法,可拆卸懸臂式擋土墻,包括擋土墻立柱1,楔形鋼板2,擋土墻底座3,卡槽4,螺栓5,埋入擋土墻底座3,擋土墻立柱1通過螺栓5與擋土墻底座3連接,楔形鋼板2通過卡槽4和楔形頭6與擋土墻立柱6連接。
可拆卸懸臂式擋土墻的施工方法,其步驟為:
(1)放線及定位:首先根據(jù)工程設(shè)計用測量儀器進行放線,其次平整場地,用測量儀器定位擋土墻底座3的施設(shè)位置;
(2)施工擋土墻底座3:依照擋土墻底座3的設(shè)計尺寸,在場地上開挖基槽,將擋土墻底座3置于基槽中,并將基槽中的剩余縫隙填埋;
(3)組裝擋土墻立柱1:通過螺栓5將擋土墻立柱1固定于擋土墻底座3之上;
(4)組裝楔形鋼板2:將楔形鋼板2上的楔形頭6安裝在卡槽4中,從而完成楔形鋼板2與擋土墻立柱1的連接;
(5)按工程設(shè)計的可拆卸懸臂式擋土墻的高度,確定所需楔形鋼板2的個數(shù),重復步驟(4);
(6)按步驟(2)~(5)的順序施工下一個定位點的擋土墻底座3、擋土墻立柱1、楔形鋼板2。
可拆卸懸臂式擋土墻的回收方法,其步驟為:
(1)拆卸楔形鋼板2:通過卡槽4和楔形頭6取出楔形鋼板2,回收楔形鋼板2;
(2)重復步驟(1)回收其余楔形鋼板2;
(3)拆卸擋土墻立柱1:放松螺栓5解除擋土墻底座3對擋土墻立柱1的約束,回收擋土墻立柱1;
(4)回收擋土墻底座3:將埋入基槽的擋土墻底座3挖出,進行回收;
(5)按步驟(1)~(4)的順序回收下一個定位點的擋土墻底座3、擋土墻立柱1、楔形鋼板2;
(6)場地平整:用土回填已開挖的基槽,并進行場地平整。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在邊坡、基坑施工中,將擋土墻底座3埋入地下,將擋土墻立柱1與擋土墻底座3連接,安裝楔形鋼板2,進而快速組裝完成可拆卸懸臂式擋土墻,從而用于施工中堆放施工用土以及其他建筑材料,保護周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節(jié)約施工用地;回收時,將楔形鋼板2取下,解除擋土墻立柱1與擋土墻底座3的約束,挖出擋土墻底座3,進而快速回收可拆卸懸臂式擋土墻,既環(huán)保,又降低工程造價,簡化工藝,技術(shù)簡單,回收簡便快速,可批量生產(chǎn),便于應用及推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可拆卸懸臂式擋土墻的立面圖,圖2是擋土墻立柱1的示意圖,圖3是楔形鋼板2的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擋土墻立柱1、楔形鋼板2、擋土墻底座3、卡槽4、螺栓5、楔形頭6。
具體實施方式
為進一步了解本發(fā)明的內(nèi)容、特點及效果,下面結(jié)合實例和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如圖1、圖2、圖3所示,可拆卸懸臂式擋土墻,包括擋土墻立柱1,楔形鋼板2,擋土墻底座3,卡槽4,螺栓5,埋入擋土墻底座3,擋土墻立柱1通過螺栓5與擋土墻底座3連接,楔形鋼板2通過卡槽4和楔形頭6與擋土墻立柱1連接。
如圖1所示,擋土墻底座3為鋼筋混凝土材料。
如圖1和圖2所示,擋土墻立柱1為金屬擋土墻立柱,或者木材擋土墻立柱。
如圖1和圖3所示,楔形鋼板2和楔形頭6均為鋼板,或者玻璃纖維板,或者木質(zhì)板。
如圖1所示,擋土墻立柱1和擋土墻底座3均設(shè)有與螺栓5相配對的螺栓孔。
如圖1和圖2所示,擋土墻立柱1為圓形立柱,或者長方形立柱。
如圖1所示,擋土墻底座3為長方形底座。
如圖2所示,卡槽4為楔形形狀。
本發(fā)明的施工方法,具體施工步驟為:
(1)放線及定位:首先根據(jù)工程設(shè)計用測量儀器進行放線,其次平整場地,用測量儀器定位擋土墻底座3的施設(shè)位置;
(2)施工擋土墻底座3:依照擋土墻底座3的設(shè)計尺寸,在場地上開挖基槽,將擋土墻底座3置于基槽中,并將基槽中的剩余縫隙填埋;
(3)組裝擋土墻立柱1:通過螺栓5將擋土墻立柱1固定于擋土墻底座3之上;
(4)組裝楔形鋼板2:將楔形鋼板2上的楔形頭6安裝在卡槽4中,從而完成楔形鋼板2與擋土墻立柱1的連接;
(5)按工程設(shè)計的可拆卸懸臂式擋土墻的高度,確定所需楔形鋼板2的個數(shù),重復步驟(4);
(6)按步驟(2)~(5)的順序施工下一個定位點的擋土墻底座3、擋土墻立柱1、楔形鋼板2。
本發(fā)明的回收方法,具體施工步驟為:
(1)拆卸楔形鋼板2:通過卡槽4和楔形頭6取出楔形鋼板2,回收楔形鋼板2;
(2)重復步驟(1)回收其余楔形鋼板2;
(3)拆卸擋土墻立柱1:放松螺栓5解除擋土墻底座3對擋土墻立柱1的約束,回收擋土墻立柱1;
(4)回收擋土墻底座3:將埋入基槽的擋土墻底座3挖出,進行回收;
(5)按步驟(1)~(4)的順序回收下一個定位點的擋土墻底座3、擋土墻立柱1、楔形鋼板2;
(6)場地平整:用土回填已挖的基槽,并進行場地平整。
以上所述的發(fā)明僅僅是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案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fā)明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fā)明設(shè)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對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fā)明權(quán)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