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循環(huán)利用裝置,尤其是一種廢水收集利用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質(zhì)量有了較大的提升,城市人口也不斷增多。然而,人口的增多勢必造成資源的消耗加劇,特別是在大中型城市,人口的增多加劇了水資源的嚴峻形勢,水資源消耗成了人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目前,人們的節(jié)水意識雖然有較大的進步,然而仍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水資源浪費的問題,因此生產(chǎn)一款水循環(huán)利用裝置迫在眉睫。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廢水收集利用裝置。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廢水收集利用裝置,是主要由太陽能電池板、蓄電池、線纜、裝置支架、沖廁水箱、水位檢測開關、沖廁水箱出水管、總控制系統(tǒng)盒、控制系統(tǒng)開關、廢水收集箱系統(tǒng)、電動閥門系統(tǒng)、水收集管道組成的,其特征在于:太陽能電池板通過線纜與蓄電池連接,蓄電池通過線纜與裝置連接在一起,水收集管道通過固定裝置固定在廢水收集箱系統(tǒng),整個裝置固定在裝置支架上,總控制系統(tǒng)盒安裝在裝置支架前方,控制系統(tǒng)開關安裝在總控制系統(tǒng)盒,電動閥門系統(tǒng)也安裝在裝置支架上,此外,沖廁水箱固定在裝置支架上,水位檢測開關安裝在沖廁水箱之中,與沖廁水箱相連的是入水管道和出水管道。
該實用新型的有益之處是:該裝置利用太陽能電池板和蓄電池的組合為裝置持續(xù)供電,而且本裝置可以將多種來源的廢水都進行收集并有簡單過濾廢水的功能。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jié)構效果圖
附圖2為廢水收集箱系統(tǒng)裝配圖
附圖3為電動閥門裝配圖
附圖4為廢水收集水管的結(jié)構示意圖
圖中:1、墻面,2、窗戶,3、廚房桌面,4、洗菜盆,5、洗菜水收集管,6、太陽能電池板,7、蓄電池,8、線纜,9、裝置支架,10、沖廁水箱,11、水位檢測開關,12、沖廁水箱出水管,13、總控制系統(tǒng)盒,14、控制系統(tǒng)開關,15、廢水收集箱系統(tǒng),1501、廢水入水管支架,1502、廢水收集箱,1503、廢水過濾器,1504、水位檢測開關,1505、微型水泵供電線,1506、泵后水管,1507、微型水泵,1508、泵前水管,1509、防過量通水管,16、馬桶,17、電動閥門系統(tǒng),1701、自來水入水管,1702、電動閥門,1703、電動閥門供電線,1704、電動閥門開關,18、水收集管道,1801、廢水來源水管、1802、小直角雙通頭,1803、水管固定架,1804、大直角雙通頭,1805、廢水放水龍頭。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廢水收集利用裝置,是主要由太陽能電池板6、蓄電池7、線纜8、裝置支架9、沖廁水箱10、水位檢測開關11、沖廁水箱出水管12、總控制系統(tǒng)盒13、控制系統(tǒng)開關14、廢水收集箱系統(tǒng)15、電動閥門系統(tǒng)17、水收集管道18組成的,此外效果圖中還包括墻面1、窗戶2、廚房桌面3、洗菜盆4、洗菜水收集管5,其特征在于:太陽能電池板6通過線纜8與蓄電池7連接,蓄電池7通過線纜8與微型水泵供電線1505、電動閥門供電線1703和總控制系統(tǒng)盒13連接在一起,電動閥門開關1704與電動閥門1702連接在一起,水收集管道18固定在廢水收集箱1502上,廢水入水管支架1501與水管固定架1803相連接,微型水泵1507連接泵后水管1506和泵前水管1508,防過量通水管1509與廢水 收集箱1502相連,總控制系統(tǒng)盒13安裝在裝置支架9前方,控制系統(tǒng)開關14安裝在總控制系統(tǒng)盒13,電動閥門系統(tǒng)17也安裝在裝置支架9上,此外,沖廁水箱10固定在裝置支架9上,水位檢測開關11安裝在沖廁水箱10之中,與沖廁水箱10相連的是泵后水管1506和沖廁水箱出水管12。
當該裝置工作時,流過廢水來源水管1801、小直角雙通頭1802、大直角雙通頭1804和廢水放水龍頭1805的廢水經(jīng)過廢水過濾器1503的過濾將廢水儲存于廢水收集箱1502中。當需要用水沖廁時,水位檢測開關11先檢測沖廁水箱10中水量是否充足,若不足,則需要進水,與此同時,水位檢測開關1504也檢測廢水收集箱1502中水是否充足,若充足則由泵前水管1508、泵后水管1506向沖廁水箱10供水,若廢水收集箱1502中水量不足,則自來水由自來水入水管1701和電動閥門1702導入到?jīng)_廁水箱10中。該裝置運行的過程中,太陽能電池板6接收光能將光能轉(zhuǎn)化為電能儲存于蓄電池7中,通過線纜8持續(xù)為微型水泵1507、總控制系統(tǒng)盒13和電動閥門1702供電。
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教導,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與精神的情況下,對實施方式所進行的改變、修改、替換和變型仍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