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炒鍋鍋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燙傷炒鍋鍋蓋。
背景技術:
鍋蓋一般為圓形,中間有提紐。鍋蓋的質地古時大多是木制,現(xiàn)在一般都是金屬,以鋁質常見,在云南地區(qū)也有草做的類似于草帽的鍋蓋。鍋蓋的主要作用是保持鍋內物質的溫度,并起到防止鍋內物質因受熱等因素引起的液體飛濺,蒸汽外逸的作用。在現(xiàn)代工業(yè)領域里,出現(xiàn)了各式各樣的鍋,它們有著各式各樣的形狀,也有著各式各樣的鍋蓋,它們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各自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現(xiàn)有的鍋蓋在炒菜的過程中需要打開鍋蓋,用鍋鏟進行翻炒,而手部離鍋口較近時很容易被高溫蒸汽以及濺出的高溫液體燙傷。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種防燙傷炒鍋鍋蓋,它包括鍋蓋本體、把手;把手安裝在鍋蓋本體的一側;它還包括:木柄套、曲柄、軸承、第一連接桿、第二連接桿、第三連接桿、球頭;所述鍋蓋本體的頂部設有供曲柄穿過的圓孔;軸承固定在鍋蓋本體的頂部;曲柄穿過軸承和鍋蓋本體的圓孔,曲柄和軸承之間為鍵連接;曲柄為z字形,曲柄的上部豎桿上套裝有木柄套;曲柄的下部豎桿上分別焊接有第一連桿、第二連接桿和第三連接桿;第一連桿、第二連接桿和第三連接桿繞曲柄的下部豎桿中心呈60度圓形陣列分布;第一連桿、第二連接桿和第三連接桿的底部均焊接有球頭;所述曲柄、第一連接桿、第二連接桿、第三連接桿和球頭均為不銹鋼制品。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發(fā)明有益效果為: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防燙傷炒鍋鍋蓋,它在炒菜時無需打開鍋蓋即可翻炒鍋內的菜,大大降低了被燙傷的可能。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
本技術:
的一部分,但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本發(fā)明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鍋蓋本體、2-把手、3-木柄套、4-曲柄、5-軸承、6-第一連接桿、7-第二連接桿、8-第三連接桿、9-球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fā)明,其中的示意性實施例以及說明僅用來解釋本發(fā)明,但并不作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定。
如圖1所示,本具體實施方式所述的一種防燙傷炒鍋鍋蓋,它包括鍋蓋本體1、把手2;把手2安裝在鍋蓋本體1的一側;它還包括:木柄套3、曲柄4、軸承5、第一連接桿6、第二連接桿7、第三連接桿8、球頭9;所述鍋蓋本體1的頂部設有供曲柄4穿過的圓孔;軸承5固定在鍋蓋本體1的頂部;曲柄4穿過軸承5和鍋蓋本體1的圓孔,曲柄4和軸承5之間為鍵連接;曲柄4為z字形,曲柄4的上部豎桿上套裝有木柄套3;曲柄4的下部豎桿上分別焊接有第一連桿6、第二連接桿7和第三連接桿8;第一連桿6、第二連接桿7和第三連接桿8繞曲柄4的下部豎桿中心呈60度圓形陣列分布;第一連桿6、第二連接桿7和第三連接桿8的底部均焊接有球頭9;所述曲柄4、第一連接桿6、第二連接桿7、第三連接桿8和球頭9均為不銹鋼制品。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連接桿6為l形。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連接桿7為l形。
進一步地:所述第三連接桿8為l形。
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防燙傷炒鍋鍋蓋,它在炒菜時蓋在炒鍋上,一手扶住把手2,另一只手通過木柄套3轉動曲柄4,曲柄4在軸承5中轉動,帶動第一連接桿6、第二連接桿7、第三連接桿8和球頭9對炒鍋中的菜進行翻炒;木柄套3起到防燙手的作用。
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防燙傷炒鍋鍋蓋,它采用在炒菜時無需打開鍋蓋即可翻炒鍋內的菜,大大降低了被燙傷的可能。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發(fā)明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發(fā)明專利申請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