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模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耐腐建筑用鋁合金模板。
背景技術:
建筑模板是一種臨時性支護結構,按設計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結構、構件按規(guī)定的位置、幾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確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載。進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證混凝土工程質量與施工安全、加快施工進度和降低工程成本,鋁模板體系組成部分需要根據(jù)樓層特點進行配套設計,對設計技術人員的能力要求較高。鋁模板系統(tǒng)中約80%的模塊可以在多個項目中循環(huán)利用,而其余20%僅能在一類標準樓層中循環(huán)應用,因此鋁模板系統(tǒng)適用于標準化程度較高超高層建筑或多層樓群和別墅群。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建筑材料涌現(xiàn)出來,其中有些建材具有一定的腐蝕性,因此會使得在搭建的時候,普通的模板會被腐蝕,導致模板的損壞和建筑工程的拖延,因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耐腐建筑用鋁合金模板解決以上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耐腐建筑用鋁合金模板。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耐腐建筑用鋁合金模板,包括模板主體,所述模板主體為中空結構,且模板主體的內部設有多個第一加強桿和第二加強桿,所述第一加強桿和第二加強桿間隔分布,且模板主體的內部形狀與第一加強桿和第二加強桿的形狀適配,所述模板主體的頂部設有防腐層,且模板主體的底部固定連接有連接柱,所述連接柱的四周焊接固定有梯形固定塊,所述梯形固定塊的個數(shù)為四個,所述梯形固定塊的頂部與模板主體的底部焊接固定,所述連接柱的底部設有第一螺孔,且連接柱的底部設有固定桿,所述固定桿上設有第二螺孔,第二螺孔與第一螺孔大小一致,且第二螺孔位于第一螺孔的正下方,且第二螺孔內螺紋連接有固定螺絲,所述連接柱和固定桿通過固定螺絲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固定桿的兩端頂部分別焊接固定有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所述第一連接塊遠離模板主體的一側設有多個等距離分布的凹槽,且第二連接塊遠離模板主體的一側設有等距離分布的凸塊。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分別位于模板主體的兩側。
優(yōu)選的,所述凹槽與相應的凸塊大小適配,且位于同一條直線上。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加強桿的形狀為為矩形。
優(yōu)選的,所述第二加強桿的形狀為工字型。
優(yōu)選的,所述固定桿的正面和背面均設有多個連接定位孔,且固定桿的底部設有固定槽。
本實用新型中,設置的防腐層可以保護模板主體免受腐蝕材料的腐蝕破壞;設置的第一加強桿和第二加強桿能增強模板主體的抗拉和抗壓能力;第一連接塊、第二連接塊和固定桿形成一個支撐整體,支撐整體可以和模板主體拆卸組裝,使用靈活;固定桿底部設置的固定槽可以用于鋼管頂托支撐,且固定槽可以防止鋼管與模板主體底部發(fā)生的側移;等距離分布的凹槽和凸塊,可以用于模板間的拼接,操作簡單靈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耐腐建筑用鋁合金模板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耐腐建筑用鋁合金模板的固定桿布置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耐腐建筑用鋁合金模板的梯形固定塊布置示意圖。
圖中:1模板主體、2防腐層、3第一加強桿、4連接柱、5梯形固定塊、6固定桿、7第二加強桿、8第一連接塊、9固定螺絲、10第二連接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3,一種耐腐建筑用鋁合金模板,包括模板主體1,模板主體1為中空結構,且模板主體1的內部設有多個第一加強桿3和第二加強桿7,第一加強桿3和第二加強桿7間隔分布,且模板主體1的內部形狀與第一加強桿3和第二加強桿7的形狀適配,模板主體1的頂部設有防腐層2,且模板主體1的底部固定連接有連接柱4,連接柱4的四周焊接固定有梯形固定塊5,梯形固定塊5的個數(shù)為四個,梯形固定塊5的頂部與模板主體1的底部焊接固定,連接柱4的底部設有第一螺孔,且連接柱4的底部設有固定桿6,固定桿6上設有第二螺孔,第二螺孔與第一螺孔大小一致,且第二螺孔位于第一螺孔的正下方,且第二螺孔內螺紋連接有固定螺絲9,連接柱4和固定桿6通過固定螺絲9固定連接在一起,固定桿6的兩端頂部分別焊接固定有第一連接塊8和第二連接塊10,第一連接塊8遠離模板主體1的一側設有多個等距離分布的凹槽,且第二連接塊10遠離模板主體1的一側設有等距離分布的凸塊,第一連接塊8和第二連接塊10分別位于模板主體1的兩側,凹槽與相應的凸塊大小適配,且位于同一條直線上,第一加強桿3的形狀為為矩形,第二加強桿7的形狀為工字型,固定桿6的正面和背面均設有多個連接定位孔,且固定桿6的底部設有固定槽。
工作原理:矩形的第一加強桿3和工字形的第二加強桿7間隔分布,可以增強模板主體1的抗拉和抗壓能力,進而使模板主體1在頂部承重時更加安全可靠。第一連接塊8、第二連接塊10和固定桿6形成一個支撐整體,旋松固定螺絲9即可將支撐整體與模板主體1分開,可以實現(xiàn)模板主體1的更換,使用靈活。固定桿6底部設置的固定槽可以用于鋼管頂托支撐,且設置固定槽可以防止鋼管與模板主體1底部發(fā)生側移。第一連接塊8上等距離分布的凹槽和第二連接塊10上等距離分布的凸塊,可以用于模板間的簡單拼接,使用簡單靈活。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