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刷墻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Peaucellier連桿的可變胞刷墻裝置。
背景技術:
在房屋裝修時,時常需要粉刷墻壁,若通過手工粉刷,耗時耗力且粉刷效果不盡人意。
公開于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發(fā)明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xiàn)有技術。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變胞刷墻裝置,從而克服滾筒刷墻面時受力不均勻的缺點。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可變胞刷墻裝置,包括第一動力機構和Peaucellier連桿機構,所述第一動力機構設有底座上,所述Peaucellier連桿機構包括:主動桿,其一端與所述第一動力機構連接,另一端設有滑塊,所述滑塊上設有滑槽,并與所述主動桿鉸接;導桿,其一端與所述底座鉸接,另一端穿過所述滑塊的滑槽;支路底座連桿,其一端與導桿鉸接;另一端與伺服電機連接;伺服電機連桿,其一端與所述伺服電機連接;支路滑塊連桿,其一端與所述滑塊鉸接,另一端與所述伺服電機連桿的另一端鉸接;支路滑桿連桿,其一端與所述支路滑塊連桿的另一端鉸接,另一端與滾筒刷鉸接;以及滑桿,其可滑動的設于所述導桿的滑道內,端部與所述滾筒刷固定連接;其中,在所述伺服電機不通電的狀況下,所述滾筒刷的運動軌跡為豎直方向。
優(yōu)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滑塊的兩側分別設有轉軸。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發(fā)明可變胞刷墻裝置,采用改進的Peaucellier連桿,可實現(xiàn)末端滾筒刷直線上下運動,使墻面受力均勻,且占地面積小。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可變胞刷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可變胞刷墻裝置中導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可變胞刷墻裝置中滑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可變胞刷墻裝置的原理圖。
主要附圖標記說明:
1-底座,2-滾筒刷,3-電機,4-Peaucellier連桿機構,5-伺服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確表示,否則在整個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中,術語“包括”或其變換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將被理解為包括所陳述的元件或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組成部分。
如圖1至圖4所示,根據(jù)本發(fā)明具體實施方式的一種可變胞刷墻裝置,包括底座1、滾筒刷2、第一動力機構3,該動力機構為電機,Peaucellier連桿機構4。動力機構3驅動Peaucellier連桿機構4運動,Peaucellier連桿機構4驅動前叉在豎直方向上上下運動。
底座1上設有前轉軸11和后轉軸12,電機3設于底座1上,并與前轉軸11連接。Peaucellier連桿機構4中的主動桿41下端鉸接設于前轉軸11上,上端設有滑塊42,滑塊42上設有滑槽421,滑塊42的兩側分別設有轉軸422。導桿43一端與底座1上的后轉軸12鉸接,另一端穿過滑塊42的上滑槽421,并可滑動設設于滑槽421上。支路底座連桿44下端底座1上的后轉軸12鉸接,同時也與導桿43鉸接。上端與伺服電機5連接;伺服電機連桿45一端與伺服電機5連接,另一端與支路滑塊連桿46的上端鉸接。支路滑塊連桿46下端與滑塊上的轉軸422鉸接。支路滑桿連桿47一端與支路滑塊連桿46的上端鉸接,另一端與滾筒刷2鉸接。滑桿48可滑動的設于導桿43的滑道內,前端部與滾筒刷2固定連接。其中,主動桿41兩個鉸接點的距離與底座1上前轉軸11和后轉軸12水平距離相等,支路滑塊連桿46兩鉸接點的距離與支路滑桿連桿47上兩鉸接點的距離相等。
本發(fā)明可變胞刷墻裝置工作方式如下:主動桿41由底座電機3驅動后發(fā)生轉動,主動桿41通過滑塊42帶動導桿43旋轉,此時伺服電機5不通電,故伺服電機連桿45與支路底座連桿44無相對轉動,故底座1、主動桿41、支路滑塊連桿46、伺服電機連桿45、支路底座連桿44組成四桿機構,主動桿41轉動帶動導桿43、滑塊42運動,滑塊42推動支路滑塊連桿46運動,支路滑塊連桿46帶動伺服電機連桿45、支路底座連桿44與支路滑桿連桿47運動,支路滑桿連桿47的轉動使滑桿48相對導桿43進行滑動。通過幾何分析可知,滾筒刷2的軸線運動軌跡組成的平面與底座1兩端轉軸支座的軸所在的平面垂直。即前叉孔21的軸向運動軌跡沿著豎直方向上下運動。當伺服電機5不通電時,底座電機3通電實現(xiàn)墻面粉刷。
前述對本發(fā)明的具體示例性實施方案的描述是為了說明和例證的目的。這些描述并非想將本發(fā)明限定為所公開的精確形式,并且很顯然,根據(jù)上述教導,可以進行很多改變和變化。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選擇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釋本發(fā)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實際應用,從而使得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xiàn)并利用本發(fā)明的各種不同的示例性實施方案以及各種不同的選擇和改變。本發(fā)明的范圍意在由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