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服裝生產(chǎn)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高效的用于服裝生產(chǎn)的磨毛整理設(shè)備。
背景技術(shù):
在紡織工業(yè)中,具有一種磨毛的工藝,其將布料通過磨毛機和金剛砂皮的摩擦,使得織物表面形成一層具有短絨毛層感覺,使得布料更加的柔軟,保暖性更好。然而,現(xiàn)有的對布料磨毛的裝置無法對布料進行有效的固定,并且磨毛塊按壓在布料上的力度不夠,使得磨毛效果較差,磨毛的效率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技術(shù)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有效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的高效的用于服裝生產(chǎn)的磨毛整理設(shè)備。
為達到本發(fā)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術(shù)方案:
一種高效的用于服裝生產(chǎn)的磨毛整理設(shè)備,所述高效的用于服裝生產(chǎn)的磨毛整理設(shè)備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電缸裝置、位于所述電缸裝置左右兩側(cè)的夾持裝置、位于所述夾持裝置下方的拉動裝置、設(shè)置于所述夾持裝置上的第一電機裝置、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支架裝置、設(shè)置于所述支架裝置上的磨毛塊裝置、位于所述支架裝置上方的按壓裝置及設(shè)置于所述支架裝置上的第二電機裝置,所述底板上設(shè)有位于其下方的若干萬向輪、位于其上方的第一支撐桿、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桿上方的第一定位桿,所述電缸裝置包括電缸、位于所述電缸上方的推動桿、位于所述推動桿上方的支撐板、位于所述推動桿左右兩側(cè)的第一固定桿、位于所述支撐板上方的金剛砂皮、位于所述推動桿左右兩側(cè)的第一支架、設(shè)置于所述第一支架端部的第一滾輪、設(shè)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二固定桿、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下方的第一彈簧、位于所述電缸右側(cè)的第二支架,所述夾持裝置設(shè)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電缸的左右兩側(cè),所述夾持裝置包括第一橫板、位于所述第一橫板一端的第一豎板、設(shè)置于所述第一豎板上的第二橫板、位于所述第二橫板下方的第一豎桿、設(shè)置于所述第一豎桿下端的第二滾輪、位于所述第一豎桿一側(cè)的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第三支架下方的若干第二豎桿、設(shè)置于所述第二豎桿下端的第三滾輪、設(shè)置于所述第三支架下端的第二彈簧及位于所述第一橫板下方的第一摩擦塊,所述第一電機裝置設(shè)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支撐板的左右兩側(cè),所述第一電機裝置包括移動板、位于所述移動板上方的第二摩擦塊、第二定位桿、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桿一側(cè)的第一拉線、第三彈簧、位于所述第一橫板上方的第三豎桿、設(shè)置于所述第三豎桿上端的第四滾輪、位于所述第二橫板上方的第一電機、設(shè)置于所述第一電機上的第一輸出軸,所述拉動裝置設(shè)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電缸的左右兩側(cè),所述拉動裝置包括第二電機、設(shè)置于所述第二電機上的第二輸出軸、位于所述第二電機一側(cè)的第四支架、設(shè)置于所述第二輸出軸上的第二拉線、設(shè)置于所述第四支架上的第三固定桿、設(shè)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桿上端的第五滾輪、位于所述第四支架上方的第四豎桿,所述支架裝置包括定位板、位于所述定位板下方的第五豎桿、位于所述第五豎桿左側(cè)的第三橫板、位于所述第三橫板下方的第二支撐桿、設(shè)置于所述第五豎桿上的第四固定桿、位于所述第三橫板上方的第一固定塊、位于所述定位板上方的第六豎桿、位于所述第六豎桿右側(cè)的第一橫桿、位于所述第一橫桿上方的第四彈簧、設(shè)置于所述定位板上的滑塊,所述磨毛塊裝置包括推動塊、位于所述推動塊下方的磨毛塊、位于所述推動塊上方的移動桿、位于所述移動桿左右兩側(cè)的第五彈簧、位于所述移動桿左右兩側(cè)的第二橫桿、位于所述第二橫桿上方的彈性桿,所述按壓裝置包括定位架、設(shè)置于所述定位架上的第三定位桿、位于所述第三定位桿上方的按壓板、位于所述按壓板下方的第六彈簧、位于所述定位架右側(cè)的第二固定塊、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塊上方的連接桿、位于所述連接桿上方的第一按壓架、設(shè)置于所述第一按壓架左端的第一按壓輪、位于所述第一按壓架左側(cè)的第二按壓架、設(shè)置于所述第二按壓架左端的第二按壓輪,所述第二電機裝置包括第一連接環(huán)、設(shè)置于所述第一連接環(huán)上的第三拉線、位于所述第三拉線下方的第二連接環(huán)、位于所述第二連接環(huán)左側(cè)的第七豎桿、位于所述第七豎桿右側(cè)的第三橫桿、位于所述第三橫桿右側(cè)的第八彈簧、位于所述第七豎桿左側(cè)的第三連接環(huán)、位于所述第三連接環(huán)左側(cè)的第四拉線、第八豎桿、設(shè)置于所述第八豎桿上端的第六滾輪、位于所述定位板下方的第九豎桿、設(shè)置于所述第九豎桿下端的第七滾輪、位于所述第九豎桿右側(cè)的第三電機、設(shè)置于所述第三電機上的第三輸出軸。
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本發(fā)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發(fā)明高效的用于服裝生產(chǎn)的磨毛整理設(shè)備能夠使得磨毛塊穩(wěn)定的按壓在布料上,進而可以保證磨毛的效果,并且通過不斷的左右拉動布料,使得對布料的磨毛效果顯著,同時無需對布料進行穩(wěn)固的固定,磨毛效果理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高效的用于服裝生產(chǎn)的磨毛整理設(shè)備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jié)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高效的用于服裝生產(chǎn)的磨毛整理設(shè)備做出清楚完整的說明。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高效的用于服裝生產(chǎn)的磨毛整理設(shè)備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電缸裝置2、位于所述電缸裝置2左右兩側(cè)的夾持裝置3、位于所述夾持裝置3下方的拉動裝置5、設(shè)置于所述夾持裝置3上的第一電機裝置4、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支架裝置6、設(shè)置于所述支架裝置6上的磨毛塊裝置7、位于所述支架裝置6上方的按壓裝置8及設(shè)置于所述支架裝置6上的第二電機裝置9。
如圖1所示,所述底板1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底板1上設(shè)有位于其下方的若干萬向輪11、位于其上方的第一支撐桿12、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桿12上方的第一定位桿13。所述萬向輪11設(shè)有四個,所述萬向輪11設(shè)置于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上,所述萬向輪11可以帶動所述底板1移動,所述萬向輪11為現(xiàn)有技術(shù)。所述第一支撐桿12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撐桿12的下端與所述底板1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桿12的上端與所述第一定位桿13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定位桿13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
如圖1所示,所述電缸裝置2包括電缸21、位于所述電缸21上方的推動桿22、位于所述推動桿22上方的支撐板24、位于所述推動桿22左右兩側(cè)的第一固定桿23、位于所述支撐板24上方的金剛砂皮25、位于所述推動桿22左右兩側(cè)的第一支架26、設(shè)置于所述第一支架26端部的第一滾輪28、設(shè)置于所述第一支架26上的第二固定桿27、位于所述第一支架26下方的第一彈簧29、位于所述電缸21右側(cè)的第二支架20。所述電缸21與電源(未圖示)電性連接,為所述電缸21提供電能,所述電缸21上設(shè)有開關(guān)(未圖示),方便控制所述電缸21打開或者關(guān)閉,所述電缸21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1固定連接。所述推動桿22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推動桿22的下端與所述電缸21連接,使得所述電缸21可以帶動所述推動桿22上下移動,所述推動桿22貫穿所述第一定位桿13的上下表面且與其滑動連接,所述推動桿22的上端與所述支撐板24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板24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固定桿23設(shè)有兩個,所述第一固定桿23的下端與所述推動桿22的側(c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固定桿23的上端與所述支撐板24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金剛砂皮25的下表面與所述支撐板24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26設(shè)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支撐板24下方的左右兩側(cè),所述第一支架26呈凹字形,所述第一支架26的一端與所述支撐板24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26的另一端呈豎直狀且設(shè)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滾輪28設(shè)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支撐板24的左右兩側(cè),所述第一滾輪28呈圓柱體,所述第一滾輪28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內(nèi)且與所述第一支架26樞軸連接,使得所述第一滾輪28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內(nèi)旋轉(zhuǎn)。所述第二固定桿27設(shè)有兩個,所述第二固定桿27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架26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固定桿27的另一端與所述支撐板24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29設(shè)有四個且左右各設(shè)有兩個,所述第一彈簧29的下端與所述底板1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29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支架26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20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20的下端與所述底板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20的上端與所述電缸21的右表面固定連接。
如圖1所示,所述夾持裝置3設(shè)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電缸21的左右兩側(cè),所述夾持裝置3包括第一橫板31、位于所述第一橫板31一端的第一豎板32、設(shè)置于所述第一豎板32上的第二橫板33、位于所述第二橫板33下方的第一豎桿34、設(shè)置于所述第一豎桿34下端的第二滾輪35、位于所述第一豎桿34一側(cè)的第三支架36、位于所述第三支架36下方的若干第二豎桿37、設(shè)置于所述第二豎桿37下端的第三滾輪38、設(shè)置于所述第三支架36下端的第二彈簧39及位于所述第一橫板31下方的第一摩擦塊30。所述第一橫板31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橫板31上設(shè)有貫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311,所述第一通孔311呈圓形。所述第一豎板32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橫板31的端部與所述第一豎板32的側(c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板32上設(shè)有貫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二通孔321,所述第二通孔321呈方形。所述第二橫板33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橫板33的端部與所述第一豎板32的側(c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桿34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一豎桿34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橫板33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桿34上設(shè)有方孔341,所述方孔341呈方形。所述第二滾輪35呈圓柱體,所述第二滾輪35收容于所述方孔341內(nèi)且與所述第一豎桿34樞軸連接,使得所述第二滾輪35可以在所述方孔341內(nèi)旋轉(zhuǎn)。所述第三支架36呈l形,所述第三支架36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橫板33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36的下端呈水平狀。所述第二豎桿37設(shè)有兩個,所述第二豎桿37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二豎桿37的上端與所述第三支架36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豎桿37的下端設(shè)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滾輪38設(shè)有兩個,所述第三滾輪38呈圓柱體,所述第三滾輪38收容于所述第三凹槽內(nèi)且與所述第二豎桿37樞軸連接,使得所述第三滾輪38可以在所述第三凹槽內(nèi)旋轉(zhuǎn)。所述第二彈簧39呈水平狀,所述第二彈簧39的一端與所述第三支架36的下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摩擦塊30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摩擦塊30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一橫板3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摩擦塊30采用摩擦系數(shù)較大的材料制成,位于左右兩側(cè)的第一摩擦塊30相對放置。
如圖1所示,所述第一電機裝置4設(shè)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支撐板24的左右兩側(cè),所述第一電機裝置4包括移動板41、位于所述移動板41上方的第二摩擦塊42、第二定位桿43、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桿43一側(cè)的第一拉線45、第三彈簧44、位于所述第一橫板31上方的第三豎桿46、設(shè)置于所述第三豎桿46上端的第四滾輪47、位于所述第二橫板33上方的第一電機48、設(shè)置于所述第一電機48上的第一輸出軸49。所述移動板41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移動板41位于所述第一橫板31的下方。所述第二摩擦塊42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摩擦塊42位于所述第一摩擦塊30的下方,所述第二摩擦塊42采用摩擦系數(shù)較大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摩擦塊42的下表面與所述移動板4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定位桿43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二定位桿43的下端與所述移動板4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定位桿43貫穿所述第一橫板31的上下表面且與其滑動連接,使得所述第二定位桿43與所述移動板41可以豎直上下移動。所述第三彈簧44設(shè)有兩個,所述第三彈簧44的下端與所述移動板41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彈簧44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橫板3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彈簧44處于被壓縮狀態(tài)。所述第三豎桿46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三豎桿46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橫板31固定連接,所述第三豎桿46的上端設(shè)有第二凹槽。所述第四滾輪47呈圓柱體,所述第四滾輪47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內(nèi)且與所述第三豎桿46樞軸連接,使得所述第四滾輪47可以在所述第二凹槽內(nèi)旋轉(zhuǎn)。所述第一電機48與電源(未圖示)電性連接,為所述第一電機48提供電能,所述第一電機48上設(shè)有開關(guān)(未圖示),方便控制所述第一電機48打開或者關(guān)閉,所述第一電機48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二橫板33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電機48的側(cè)面與所述第一豎板32的側(c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輸出軸49呈圓柱體,所述第一輸出軸49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電機48連接,使得所述第一電機48可以帶動所述第一輸出軸49旋轉(zhuǎn)。所述第一拉線45的一端與所述移動板41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拉線45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輸出軸49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拉線45穿過所述第一通孔311及第二通孔321,且頂靠在所述第四滾輪47上,從而對所述第一拉線45起到支撐作用。
如圖1所示,所述拉動裝置5設(shè)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電缸21的左右兩側(cè),所述拉動裝置5包括第二電機51、設(shè)置于所述第二電機51上的第二輸出軸52、位于所述第二電機51一側(cè)的第四支架53、設(shè)置于所述第二輸出軸52上的第二拉線54、設(shè)置于所述第四支架53上的第三固定桿55、設(shè)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桿55上端的第五滾輪56、位于所述第四支架53上方的第四豎桿57。所述第四支架53的下端與所述底板1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53的上端呈水平狀,所述第四支架53的上端穿過所述方孔341且與所述第一豎桿34滑動連接,所述第二滾輪35、第三滾輪38頂靠在所述第四支架53的上表面上且可以在所述第四支架53上滾動。所述第二電機51位于所述第四支架53與所述電缸21之間,所述第二電機51與電源(未圖示)電性連接,為所述第二電機51提供電能,所述第二電機51上設(shè)有開關(guān)(未圖示),方便控制所述第二電機51打開或者關(guān)閉,所述第二電機51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輸出軸52呈圓柱體,所述第二輸出軸52的一端與所述第二電機51連接,使得所述第二電機51可以帶動所述第二輸出軸52旋轉(zhuǎn)。所述第三固定桿55呈傾斜狀,所述第三固定桿55的下端與所述第四支架53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固定桿55的上端設(shè)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五滾輪56呈圓柱體,所述第五滾輪56收容于所述第四凹槽內(nèi)且與所述第三固定桿55樞軸連接,使得所述第五滾輪56可以在所述第四凹槽內(nèi)旋轉(zhuǎn)。所述第四豎桿57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四豎桿57的下端與所述第四支架53固定連接,所述第四豎桿57上設(shè)有貫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三通孔571,所述第三通孔571呈方形。所述第二拉線54的一端與所述第二輸出軸52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拉線54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豎桿37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拉線54穿過所述第三通孔571且頂靠在所述第五滾輪56上,所述第二彈簧39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三豎桿37的側(c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彈簧39處于被壓縮狀態(tài)。
如圖1所示,所述支架裝置6包括定位板61、位于所述定位板61下方的第五豎桿62、位于所述第五豎桿62左側(cè)的第三橫板63、位于所述第三橫板63下方的第二支撐桿64、設(shè)置于所述第五豎桿62上的第四固定桿65、位于所述第三橫板63上方的第一固定塊66、位于所述定位板61上方的第六豎桿67、位于所述第六豎桿67右側(cè)的第一橫桿68、位于所述第一橫桿68上方的第四彈簧69、設(shè)置于所述定位板61上的滑塊60。所述定位板61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定位板61上設(shè)有貫穿其上下表面的第四通孔611、位于所述第四通孔611左側(cè)的第五通孔612及位于所述第五通孔612左側(cè)的第六通孔613,所述第四通孔611、第五通孔612及第六通孔631呈圓形。所述第五豎桿62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五豎桿62的上端與所述定位板6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橫板63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橫板63的右端與所述第五豎桿62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桿64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撐桿64的下端與所述底板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桿64的上端與所述第三橫板63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桿64上設(shè)有貫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七通孔641,所述第七通孔641呈方形。所述第四固定桿65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四固定桿65的右端與所述第五豎桿62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固定塊66呈長方體,所述第一固定塊66的下端與所述第三橫板63固定連接。所述第六豎桿67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六豎桿67的下端與所述定位板6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桿68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橫桿68的左端與所述第六豎桿67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彈簧69呈豎直狀,所述第四彈簧69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橫桿68固定連接。所述滑塊60呈圓柱體,所述滑塊60收容于所述第五通孔612內(nèi)且與所述定位板61固定連接,所述滑塊60采用摩擦系數(shù)較小的材料制成,即采用光滑的材料制成。
如圖1所示,所述磨毛塊裝置7包括推動塊71、位于所述推動塊71下方的磨毛塊72、位于所述推動塊71上方的移動桿73、位于所述移動桿73左右兩側(cè)的第五彈簧74、位于所述移動桿73左右兩側(cè)的第二橫桿75、位于所述第二橫桿75上方的彈性桿76。所述推動塊71的橫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推動塊71位于所述金剛砂皮25的上方。所述磨毛塊72呈長方體,所述磨毛塊72的上表面與所述推動塊7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移動桿73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移動桿73的下端與所述推動塊7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移動桿73貫穿所述滑塊60的上下表面且與其滑動連接,使得所述移動桿73可以豎直上下移動。所述第五彈簧74設(shè)有兩個,所述第五彈簧74呈豎直狀,所述第五彈簧74的下端與所述推動塊71固定連接,所述第五彈簧74的上端與所述定位板6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從而對所述推動塊71起到支撐作用。所述第二橫桿75設(shè)有兩個,所述第二橫桿75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橫桿75的一端與所述移動桿73的側(cè)面固定連接。所述彈性桿76設(shè)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移動桿73的左右兩側(cè),所述彈性桿76呈彎曲狀,所述彈性桿76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橫桿75固定連接,所述彈性桿76采用彈性材料制成,使其可以彎曲變形。
如圖1所示,所述按壓裝置8包括定位架81、設(shè)置于所述定位架81上的第三定位桿82、位于所述第三定位桿82上方的按壓板83、位于所述按壓板83下方的第六彈簧831、位于所述定位架81右側(cè)的第二固定塊84、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塊84上方的連接桿85、位于所述連接桿85上方的第一按壓架86、設(shè)置于所述第一按壓架86左端的第一按壓輪87、位于所述第一按壓架86左側(cè)的第二按壓架88、設(shè)置于所述第二按壓架88左端的第二按壓輪89。所述定位架81的下端與所述定位板61固定連接,所述定位架81的上端呈水平狀。所述第三定位桿82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三定位桿82的上端與所述按壓板83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定位桿82貫穿所述定位架81的上下表面且與其滑動連接,所述第三定位桿82位于所述第六通孔613的上方,所述第三定位桿82向下可以穿過所述第六通孔613。所述按壓板83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彈性桿76的上端與所述按壓板83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六彈簧831呈豎直狀,所述第六彈簧831的上端與所述按壓板83固定連接,所述第六彈簧831的下端與所述移動桿73的上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固定塊84呈長方體,所述第二固定塊84的下表面與所述定位板6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桿85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按壓架86的下端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桿85的下端設(shè)有第五凹槽,所述第二固定塊84收容于所述第五凹槽內(nèi)且與所述連接桿85樞軸連接,使得所述連接桿85可以圍繞所述第二固定塊84旋轉(zhuǎn)。所述第一按壓架86的上端設(shè)有第六凹槽,所述第四彈簧69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按壓架86固定連接,所述第四彈簧69處于被壓縮狀態(tài),從而對所述第一按壓架86起到支撐作用,所述第一按壓架86上設(shè)有第三固定塊861及第七彈簧862,所述第三固定塊861與所述第一按壓架86固定連接,所述第七彈簧862的右端與所述第一按壓架86的上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按壓輪87呈圓柱體,所述第一按壓輪87收容于所述第六凹槽內(nèi)且與所述第一按壓架86樞軸連接,使得所述第一按壓輪87可以在所述第六凹槽內(nèi)旋轉(zhuǎn),所述第一按壓輪87頂靠在所述按壓板83的上表面上,且可以在所述按壓板83的上表面上滾動。所述第二按壓架88上設(shè)有位于其右端的第七凹槽及位于其左端的第八凹槽,所述第三固定塊861收容于所述第七凹槽內(nèi)且與所述第三固定塊861樞軸連接,使得所述第二按壓架88可以圍繞所述第三固定塊861旋轉(zhuǎn),所述第七彈簧862的左端與所述第二按壓架88固定連接,所述第七彈簧862處于拉伸狀態(tài),所述第七彈簧862向右拉動所述第二按壓架88。所述第二按壓輪89呈圓柱體,所述第二按壓輪89收容于所述第八凹槽內(nèi)且與所述第二按壓架88樞軸連接,使得所述第二按壓輪89可以在所述第八凹槽內(nèi)旋轉(zhuǎn),所述第二按壓輪89頂靠在所述按壓板83的上表面上,且可以在所述按壓板83的上表面上滾動。
如圖1所示,所述第二電機裝置9包括第一連接環(huán)91、設(shè)置于所述第一連接環(huán)91上的第三拉線92、位于所述第三拉線92下方的第二連接環(huán)94、位于所述第二連接環(huán)94左側(cè)的第七豎桿93、位于所述第七豎桿93右側(cè)的第三橫桿95、位于所述第三橫桿95右側(cè)的第八彈簧96、位于所述第七豎桿93左側(cè)的第三連接環(huán)97、位于所述第三連接環(huán)97左側(cè)的第四拉線902、第八豎桿98、設(shè)置于所述第八豎桿98上端的第六滾輪981、位于所述定位板61下方的第九豎桿99、設(shè)置于所述第九豎桿99下端的第七滾輪991、位于所述第九豎桿99右側(cè)的第三電機90、設(shè)置于所述第三電機90上的第三輸出軸901。所述第一連接環(huán)91呈彎曲狀,所述第一連接環(huán)91的兩端與所述第一按壓架86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拉線92的上端與所述第一連接環(huán)91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拉線92的下端與所述第二連接環(huán)94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環(huán)94呈彎曲狀,所述第二連接環(huán)94的兩端與所述第七豎桿93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七豎桿93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七豎桿93的下表面與所述定位板61的上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三橫桿95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橫桿95的左端與所述第七豎桿93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橫桿95的下表面與所述定位板61的上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三橫桿95貫穿所述第六豎桿67的左右表面且與其滑動連接,使得所述第三橫桿95只能左右移動。所述第八彈簧96的右端與所述第二固定塊84固定連接,所述第八彈簧96的左端與所述第三橫桿95的右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三連接環(huán)97呈彎曲狀,所述第三連接環(huán)97的兩端與所述第七豎桿93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八豎桿98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八豎桿98的下端與所述定位板61固定連接,所述第八豎桿98上設(shè)有位于其上端的第九凹槽,所述第八豎桿98位于所述第四通孔611的右側(cè)。所述第六滾輪981呈圓柱體,所述第六滾輪981收容于所述第九凹槽內(nèi)且與所述第八豎桿98樞軸連接,使得所述第六滾輪981可以在所述第九凹槽內(nèi)旋轉(zhuǎn)。所述第九豎桿99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九豎桿99的上端與所述定位板6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九豎桿99的下端設(shè)有第十凹槽。所述第七滾輪991呈圓柱體,所述第七滾輪991收容于所述第十凹槽內(nèi)且與所述第九豎桿99樞軸連接,使得所述第七滾輪991可以在所述第十凹槽內(nèi)旋轉(zhuǎn)。所述第三電機90與電源(未圖示)電性連接,為所述第三電機90提供電能,所述第三電機90上設(shè)有開關(guān)(未圖示),方便控制所述第三電機90打開或者關(guān)閉,所述第三電機90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三橫板63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固定桿65的左端與所述第三電機90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固定塊66與所述第三電機90固定連接。所述第三輸出軸901呈圓柱體,所述第三輸出軸901的一端與所述第三電機90連接,使得所述第三電機90可以帶動所述第三輸出軸901旋轉(zhuǎn)。所述第四拉線902的上端與所述第三連接環(huán)97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拉線902的下端與所述第三輸出軸901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拉線902穿過所述第四通孔611,所述第四拉線902頂靠在所述第六滾輪981及第七滾輪991上,從而對所述第四拉線902起到支撐作用。
如圖1所示,所述本發(fā)明高效的用于服裝生產(chǎn)的磨毛整理設(shè)備使用時,首先將布料放置在所述金剛砂皮25上,然后將布料拉直,同時打開位于左右兩側(cè)的第二電機51的開關(guān),使得所述第二輸出軸52旋轉(zhuǎn),進而使得所述第二拉線54的下端在所述第二輸出軸52上纏繞,所述第二拉線54向中間拉動所述第二豎桿37,使得位于左右兩側(cè)的第二豎桿37、第二橫板33、夾持裝置3、第一電機裝置4向中間移動,并且第二滾輪35及第三滾輪38在所述第四支架53上滾動,所述第二彈簧39被壓縮,直至夾持裝置3之間的距離稍微小于布料的長度。然后將布料的兩端放置在位于金剛砂皮25左右兩側(cè)的第一摩擦塊31的下方,同時位于第二摩擦塊42的上方。然后打開第一電機48的開關(guān),使得所述第一輸出軸49旋轉(zhuǎn),進而使得所述第一拉線45的上端在所述第一輸出軸49上纏繞,所述第一拉線45向上拉動所述移動板41,使得所述移動板41向上移動,所述第二定位桿43向上移動且與所述第一橫板31相對滑動,所述移動板41使得所述第二摩擦塊42向上移動,直至第二摩擦塊42將布料頂靠在第一摩擦塊30上,所述第二摩擦塊42及第一摩擦塊30配合可以將布料穩(wěn)固的夾持住。然后打開第三電機90的開關(guān),使得所述第三輸出軸901旋轉(zhuǎn),所述第四拉線902的下端在所述第三輸出軸901上纏繞,所述第四拉線902向左拉動所述第三連接環(huán)97,使得所述第七豎桿93及第三橫桿95向左移動,所述第八彈簧96被拉伸,所述第二連接環(huán)94向左移動,所述第三拉線92被拉緊,所述第三拉線92向左拉動所述第一連接環(huán)91,使得所述第一按壓架86圍繞所述第二固定塊84逆時針旋轉(zhuǎn),使得所述第一按壓架86帶動所述第一按壓輪87及第二按壓架88向下移動,所述第二按壓架88帶動所述第二按壓輪89向下移動,由于第一按壓輪87及第二按壓輪89同時向下移動,進而帶動按壓板83向下移動,且可以使得按壓板83受力均勻,可以有效地延長按壓板83的使用壽命。然后按壓板83向下移動,進而使得所述按壓板83向下推動所述第六彈簧831及彈性桿76,同時使得所述第三定位桿82向下移動,所述移動桿73向下移動,且?guī)铀鐾苿訅K71及磨毛塊72向下移動,直至磨毛塊72向下頂靠在布料上,且使得布料頂靠在金剛砂皮25上,所述第六彈簧831被壓縮,所述彈性桿76發(fā)生彈性變形,從而可以對所述移動桿73起到緩沖作用,并且可以使得磨毛塊72可以穩(wěn)定的頂靠在布料上,同時使用者可以打開電缸21的開關(guān),使得所述推動桿22向上移動,進而使得所述支撐板24及金剛砂皮25向上移動,從而對布料起到足夠的支撐作用,在與所述磨毛塊72配合的情況下對布料施加足夠的夾持作用,使得施加在布料上的力足夠大。然后位于右側(cè)的第二電機51使得位于右側(cè)的第二輸出軸52反向旋轉(zhuǎn),位于右側(cè)的第二彈簧39向右推動所述第三支架36,使得位于右側(cè)的第三支架36、夾持裝置3、第一電機裝置4向右移動,同時位于左側(cè)的第二電機51使得位于左側(cè)的第二輸出軸52繼續(xù)旋轉(zhuǎn),使得位于左側(cè)的夾持裝置3、第一電機裝置4向右移動,進而可以帶動夾持裝置3夾持的布料向右移動,并且與金剛砂皮25及磨毛塊72發(fā)生摩擦,使得布料的上下表面起毛,以便達到磨毛的效果。待布料向右移動一段距離后,位于右側(cè)的第二電機51再次使得位于右側(cè)的第二輸出軸52反向旋轉(zhuǎn),位于左側(cè)的第二電機51使得所述位于左側(cè)的第二輸出軸52反向旋轉(zhuǎn),使得位于左側(cè)的第二彈簧39向左推動位于左側(cè)的第三支架36,同時位于右側(cè)的第二拉線54向左拉動位于右側(cè)的第二豎桿37,使得位于右側(cè)的夾持裝置3及第一電機裝置4向左移動,位于左側(cè)的夾持裝置3及第一電機裝置4向左移動,進而使得夾持裝置3夾持的布料向左移動,從而實現(xiàn)布料與磨毛塊72及金剛砂皮25摩擦,實現(xiàn)磨毛的效果。通過位于左右兩側(cè)的第二電機51不斷的配合實現(xiàn)布料不斷的左右移動,進而可以對布料進行多次磨毛作業(yè),磨毛效果好。所述第一電機48、第二電機51及第三電機90為伺服電機,方便其分別控制第一輸出軸49、第二輸出軸52及第三輸出軸901的旋轉(zhuǎn),伺服電機為現(xiàn)有技術(shù),故在此不再贅述。至此,本發(fā)明高效的用于服裝生產(chǎn)的磨毛整理設(shè)備使用過程描述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