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健身器材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立式拉力裝置。
背景技術:
日前人們對身體健康愈發(fā)重視,對鍛煉身體愈發(fā)積極。其中,臂部鍛煉尤為重要?,F(xiàn)有市面上針對臂部的健身產(chǎn)品主要有啞鈴、拉力器和臂力器等。
拉力器一般由兩個握柄及連接兩個握柄的若干拉簧組成,使用方法主要是橫向拉伸,在放置過程中,若干拉簧回彈時容易糾纏在一起,使用過程中由于拉簧的彈力較大,容易夾到運動者的肌肉和皮膚。臂力棒是一中兩頭帶把手、中間是強力彈簧的健身器材,鍛煉方式主要是用力使其彎曲以及控制其回彈。但是回彈時若力度失控會強力彈到身體導致運動受傷,臂力棒使用的危險性較高。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針對臂部肌肉進行鍛煉的健身器材,該健身器材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容易上手等特點。
作為本發(fā)明的改進,本發(fā)明進一步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實時反饋使用者運動強度的健身器材。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提供一種立式拉力器,所述立式拉力器包括立桿、阻尼器和兩套含有拉力件的拉力裝置;
所述兩套拉力裝置相互平行,所述拉力裝置水平設置在立桿的上部,拉力裝置通過拉力件與設置在立桿內部的阻尼器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立桿分為上立桿和下立桿,下立柱固定在地面,所述拉力裝置水平連接在上立桿上。
進一步地,所述上立桿內設置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與拉力裝置通過一換向結構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拉力裝置包括與立桿圓弧鉸接、可平行于水平面旋轉的外殼體,所述拉力件套設在立桿內部。
進一步地,所述拉力件包括彈簧。
進一步地,所述拉力件連接有一外露在外殼體外部的把手。
進一步地,所述拉力器設置有計量件的計量器,所述計量件與所述阻尼器通過傳動機構連接,可在計量器內上下移動。
進一步地,所述把手與拉力裝置接合處設置有緩沖件,所述緩沖件設置在把手和/或拉力裝置上。
進一步地,所述立式拉力器還設置有與所述立桿連接的站臺,所述站臺上部設置有若干橫紋。
進一步地,所述阻尼器包括帶有端蓋的中空缸體以及貫穿缸體的連接桿,所述連接桿中部設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桿將連接桿分為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所述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上分別套有一金屬壓縮彈簧,每一金屬壓縮彈簧的一端連接缸體一端的端蓋,另一端連接在定位件的其中一側,所述的金屬壓縮彈簧為圓柱螺旋壓縮彈簧。
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本發(fā)明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種前后用力鍛煉的立式拉力器,區(qū)別于現(xiàn)有市面的橫向拉伸擴展的健身器材,可有效地鍛煉身體的不同部位,特別是背部的肌肉。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其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種更加安全的健身器材,減少使用者運動傷害發(fā)生的概率,同時可以讓使用者實時了解到自身的運動強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閑置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使用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阻尼器的結構示意圖。
在圖1-圖3中有:
1-立桿;101-上立桿;102-下立桿;11-計量器;2-拉力裝置;201-把手;202-拉力件;203-外殼體;3-阻尼器;301-缸體;302-端蓋;303-第一連接桿;304-第二連接桿;305-金屬壓縮彈簧;306-空腔;307-定位件;4-站臺;401-導軌;402-站臺本體;403-腳踏。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或“設置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當一個元件被稱為是“連接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還需要說明的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語,僅互為相對概念或是以待沖孔零件的正常使用狀態(tài)為參考的,而不應該認為是具有限制性的。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實現(xiàn)進行詳細的描述。
請參見圖1和圖2,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立式拉力器,所述立式拉力器包括立桿1、包含兩套含有拉力件202的拉力裝置2和阻尼器3;
所述兩套拉力裝置2相互平行,所述拉力裝置2水平設置在立桿1的上部,拉力裝置2通過拉力件202與設置在立桿1內部的阻尼器3連接。兩套拉力裝置2相互平行設置,使用時,用戶用手拉住拉力件202,前后拉動從而鍛煉到臂部和背部的肌肉。同時由于設置了阻尼器3,拉力裝置2回彈的時候速度大大減弱,防止了速度驟變的同時,增強了本發(fā)明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
進一步地,所述立桿1分為上立桿101和下立桿102,下立柱固定在地面,所述拉力裝置2水平連接在上立桿101上。下立桿102一般較重,用以穩(wěn)定重心,或者采用緊固件將其固定在底面,上立桿101套設在下立桿102的外圍或者內嵌在下立桿102內部,上立桿101用以安置包括但不限于傳動機構、連接機構等。該方案安裝較為簡單,且易于更換和維修。
進一步地,所述上立桿101內設置有阻尼器3,所述阻尼器3與拉力裝置2通過一換向結構連接。在本實施例中,立桿1內腔一般比拉力裝置2的內腔大,因此將阻尼器3安裝在立桿1中以縮小拉力裝置2的體積,令拉力裝置2結構緊湊。由于立桿1是垂直設置,而拉力裝置2是水平設置,因此需要通過換向結構連接阻尼器3和拉力裝置2。所述換向結構可以是錐齒輪、渦輪蝸桿等常見的換向機構。
進一步地,所述拉力裝置2包括與立桿1圓弧鉸接、可平行于水平面旋轉的外殼體203,所述拉力件202套設在立桿1內部。外殼體203的設置,保證了拉力件202的運動軌跡,圓弧連接則是防止應力集中,增強結構的穩(wěn)定性,也具有一定的美觀性,同時拉力裝置2包括與立桿1鉸接,且可以水平旋轉,該設計使得可以調節(jié)運動過程中雙手的寬度,以適應不同的人,以及采用不同的姿勢拉伸拉力件202從而鍛煉到不同部位的肌肉。拉力裝置2可以與立桿1采取類似但不限于合頁的方式鉸接,只要使得拉力裝置2可以平行于水平面水平旋轉即可。顯而易見的,鉸接處應采取一定的結構以限制拉力裝置2的旋轉角度,防止其無限制的旋轉,例如在立桿1上設置限位塊等,限位技術較容易聯(lián)想,在此不贅述。
進一步地,所述拉力件202包括彈簧。彈簧本身具有一定的彈力,類似于現(xiàn)有的彈簧拉力器,但在本實施例中,彈簧的彈力不易過大。拉動時,在彈簧的彈力下進行拉伸,由于彈簧彈力較小,因而運動難度較低,當拉伸到一定程度,彈簧帶動阻尼器3運動,此時反作用力相當于阻尼器3阻力和彈簧彈力的總和,加大了運動的難度系數(shù)。另一方面,回彈時,阻尼器3回彈速度本身就低,而彈簧也是采用彈力系數(shù)較小的彈簧,因此回彈加速度不至于過快,加大了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使用的安全性。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采用扁平寬帶或者鋼絲等彈性較小的拉力件202,直接靠阻尼的阻力進行拉伸鍛煉。
進一步地,所述拉力件202連接有一外露在外殼體203外部的把手201。把手201主要是提高使用者握住拉力件202的舒適性和牢靠性,防止脫手。
進一步地,所述拉力器設置有計量件的計量器11,所述計量件與所述阻尼器3通過傳動機構連接,可在計量器11內上下移動。所述計量11器面向使用者,使用者拉動拉力件202從而拉動阻尼器3時,阻尼器3會帶動計量件上下移動,在生產(chǎn)階段,通過實驗計算出阻尼器3的升降高度與拉伸力度之間的關系,進在計量器11的表面進行標明升降高度代表的拉伸力度即可,所述計量件既可以是指針,也可以是滑塊等。該方式能直觀地讓使用者觀測到自身現(xiàn)處的鍛煉難度系數(shù),從而調整自身的運動強度。
進一步地,所述把手201與拉力裝置2接合處設置有緩沖件,所述緩沖件設置在把手201和/或拉力裝置2上。緩沖件主要是防止使用者脫手或者不恰當?shù)氖褂梅绞较?,拉力?02的快速回收從而導致的潛在威脅,或者長久使用過程中,拉力裝置2和緩沖件在多次撞擊下而造成的磨損。
進一步地,所述立式拉力器還設置有與所述下立桿102連接站臺4,所述站臺4上部設有若干橫紋。由于本發(fā)明是需要用戶采用前后拉伸的運動方式,因此在底部增設了帶有橫紋的站臺,用于增大使用者腳部與底面的摩擦力,防止使用鍛煉過程中用戶的腳部滑動,從而提高使用者的使用安全性,由于腳部摩擦增大,還可以提高使用者的鍛煉強度。在具體的實施例中,站臺還可以包括有站臺本體401,設置在站臺本體401上的導軌402,以及與導軌402滑動連接的腳踏403,腳踏403可以在導軌402上自由滑動,同時導軌402設有限位件。該結構可以調整使用者與立柱的立桿1的距離,從而適合不同的人群或者不同的鍛煉姿勢。限位件(圖中未標示)則可以限制腳踏403在導軌402上的滑動,此時橫紋可以設置在腳踏403上,增大使用者腳部與底面的摩擦力,防止滑動。
進一步地,所述阻尼器3包括帶有端蓋302的中空缸體301以及貫穿缸體301的連接桿,所述連接桿中部設置有定位件307,所述定位桿將連接桿分為第一連接桿303和第二連接桿304,所述第一連接桿303和第二連接桿304上分別套有一金屬壓縮彈簧305,每一金屬壓縮彈簧305的一端連接缸體301一端的端蓋302,另一端連接在定位件307的其中一側,所述的金屬壓縮彈簧305為圓柱螺旋壓縮彈簧。中空缸體301有一空腔306,定位件307和金屬壓縮彈簧305放置在缸體301的空腔306中,第一連接桿303和第二連接桿304的一端分別伸出缸體301的不同側,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桿303通過傳動機構與計量件連接,第二連接桿304通過換向結構與拉力裝置2連接,第一連接桿303及第二連接桿304的命名僅僅代表兩者處于定位件307的不同側而已。當使用者拉伸時,第一連接桿303同側的金屬壓縮彈簧305被拉伸,第二連接桿304同側的金屬壓縮彈簧305被壓縮,連接桿相對缸體301發(fā)生位移;當拉力裝置2回彈時,第二連接桿304同側的金屬壓縮彈簧305被拉伸,第一連接桿303同側的金屬壓縮彈簧305被壓縮,連接桿相對缸體301發(fā)生位移。本實施例的阻尼器結構簡單,不會有漏液現(xiàn)象,可讓本立式拉力器應用于公用健身設施領域,延長使用壽命,減少壞損和維修率。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還可以將粘滯介質灌入缸體301的空腔306中,然后將其密封,增加阻尼器3的阻力。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為本發(fā)明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各種等效的修改、替換和改進等等,這些修改、替換和改進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