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健身器材,具體地,涉及一種俯臥撐支架。
背景技術:
為了保證練習俯臥撐的姿勢標準,以起到正確鍛煉肌肉、塑身的目的,人們通常使用俯臥撐支架輔助練習,現(xiàn)有的俯臥撐支架通常是支座與支撐棒一體形成的一體式結構,這樣就造成了這種俯臥撐支架占用空間大,不利于存放。
為解決上述俯臥撐支架占用空間大、不利于存放的技術問題,中國專利cn102772880a公開了一種可旋轉的俯臥撐支架,包括底盤和手柄,所述底盤與所述手柄活動連接,所述底盤的底面設有多個均勻分布的第一防滑墊,所述底盤置于扭腰盤上,所述扭腰盤的上表面中部設有多個與所述第一防滑墊相匹配的凹槽,所述扭腰盤的上表面兩側設有防滑凸點,所述扭腰盤的底面設有多個均勻分布的第二防滑墊。
該專利文獻的可旋轉的俯臥撐支架還存在以下問題:由于手柄是活動設置在圓盤狀的底盤上的,這樣即使將手柄從底盤上拆卸下來,底盤和手柄分別存放也依然會占用很大的空間,不能夠很好的解決現(xiàn)有俯臥撐支架占用空間過大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是現(xiàn)有的俯臥撐支架,底盤與手柄存放占用空間大的技術問題,從而提供一種占用空間小、便于收納的俯臥撐支架。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俯臥撐支架,包括:支撐于地面的支撐結構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撐結構上的握持結構,所述支撐結構包括拱形輪廓的支架以及用于連接所述握持結構的連接部分,所述握持結構插入所述連接部分與所述支撐結構可拆卸連接。
所述握持結構包括用于握持的把手、用于插入所述支撐結構以將所述握持結構固定的固定桿以及連接所述把手與所述固定桿的連接桿,所述固定桿截面為多邊形。
所述固定桿截面為正多邊形。
所述固定桿截面為正三角形。
所述固定桿截面為矩形。
所述固定桿截面為正六邊形。
所述把手上包覆有用于增加摩擦力和握持舒適度的表層。
所述支撐結構下方與底板相接觸的表面設置有多個用于增加摩擦力的凸起。
本發(fā)明的上述技術方案相比現(xiàn)有技術具有以下優(yōu)點:
(1)本發(fā)明的一種俯臥撐支架,所述支撐結構包括拱形輪廓的支架以及用于連接所述握持結構的連接部分,所述握持結構插入所述連接部分與所述支撐結構可拆卸連接,這樣在非使用狀態(tài)下,可將握持結構從支撐結構中拔出,以減小所占用空間,從而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俯臥撐支架占用空間大的技術問題。
(2)本發(fā)明的一種俯臥撐支架,所述握持結構包括用于握持的把手、用于插入所述支撐結構以將所述握持結構固定的固定桿以及連接所述把手與所述固定桿的連接桿,所述固定桿截面為多邊形,因此可以將握持結構從支撐結構上對應的通孔中拔出,通過變換插入角度,即可將握持結構偏插在支撐結構內(nèi),從而進一步起到減小占用空間的目的。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發(fā)明的內(nèi)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圖1是本發(fā)明中一種俯臥撐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右視圖;
圖3是握持結構的另一種安裝方式。
附圖標記說明
1-支撐結構;2-握持結構;3-支架;4-連接部分;5-把手;6-固定桿;7-連接桿;8-表皮層;9-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一種俯臥撐支架進行詳細說明。
參見圖1、圖2,在本實施例中,一種俯臥撐支架,包括:支撐于地面的支撐結構1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撐結構1上的握持結構2,所述支撐結構1包括拱形輪廓的支架3以及用于連接所述握持結構2的連接部分4,所述握持結構2插入所述連接部分4與所述支撐結構1可拆卸連接。這樣在非使用狀態(tài)下,可將握持結構2從支撐結構1中拔出,以減小所占用空間,從而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俯臥撐支架占用空間大的技術問題,并且由于所述支撐結構1設置為拱形輪廓,從而使得支撐結構1能夠提供更加穩(wěn)定的支撐力,使得使用壽命得以延長。
所述握持結構2包括用于握持的把手5、用于插入所述支撐結構1以將所述握持結構2固定的固定桿6以及連接所述把手5與所述固定桿6的連接桿7,所述固定桿6截面為多邊形,因此可以將握持結構2從支撐結構1上對應的通孔中拔出,通過變換插入角度,即可將握持結構2偏插在支撐結構內(nèi),從而進一步起到減小占用空間的目的。其中,所述的變換插入角度指的是,可以將握持結構2的固定桿6從支撐結構1上對應的孔內(nèi)拔出,轉動握持結構2使其緊靠在支撐結構1上,重新插入到所述孔內(nèi)固定,由于通常握持結構2是倒置的l形桿件,因此當其靠至在支撐結構1上時,能夠大大的減少所占用的空間,更便于收納。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桿6截面為正多邊形。
以下詳細說明本實施例中固定桿6的設置方式: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固定桿6截面為可以是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固定桿6配合支撐結構1上對應的正三角形的孔,能夠使握持結構2具有三個角度的轉動變換。
同時,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固定桿6還可以是截面為矩形的結構。
優(yōu)選的,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固定桿6截面為正六邊形。
此外,所述把手5上包覆有用于增加摩擦力和握持舒適度的表層8,表層8可以由橡膠層或海綿層等軟質(zhì)層構成。
最后,所述支撐結構1下方與底板相接觸的表面設置有多個用于增加摩擦力的凸起9。
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保護范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