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構件塊及構件塊緊固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構件塊,更具體地,涉及在結構體可堆疊組件的相反兩側上具有互補配合部的構件塊。本發(fā)明還涉及通過使構件塊聯(lián)鎖而組裝成的玩具、家具以及建筑結構。
背景技術:
許多結構如玩具、建筑物、以及家具由模塊化組件進行組裝,這種模塊化組件通常被稱為構件塊。美國專利號US 3,005, 282,US 3,034,254、以及US 3,597,875披露了可堆疊的玩具積木,其適合于通過使疊置的積木聯(lián)鎖而形成多層或高層玩具結構。這種積木通常包括硬質(zhì)塑料模塑主體,其具有上配合面、下配合面、以及由外圍限定的側面。上配合面包括多個柱形配合凸部,以及,下配合面包括對應的多個中空的柱形凸部,該柱形凸部與外圍側面 共同作用以限定配合容座,用于以壓配合方式容納正下方積木的上配合面的配合凸部,以 提供摩擦聯(lián)鎖。雖然配合凸部通常是大體圓柱形狀,但也周知具有棱柱形而非圓柱形的上配合凸部的構件塊,例如在EP I, 464,369中所披露的。模塊式積木是有利的并且已被廣泛使用,因為這提供了高度的自由度和靈活性,以允許創(chuàng)造及建設有用而且美觀的結構。然而,應當注意到,使構件塊聯(lián)鎖以形成牢靠的結構會比較困難。在本說明書中,“構件塊”包括玩具構件塊,諸如通常被稱為“積木”的那些;以及,非玩具構件塊,諸如用于建筑、家具、設備或車輛建造的模塊化組件。
發(fā)明內(nèi)容
據(jù)此,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構件塊,其包括位于相反兩側并且互補的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其中,第一配合部包括限定軸向延伸通孔的配合凸部,以及,第二配合部包括與配合凸部互補的軸向延伸的配合容座,配合凸部與配合容座軸向對準并且于相反方向延伸;其中,配合凸部和配合容座經(jīng)由通孔連通,以及,在限定通孔的凸出裝置的內(nèi)側部上形成緊固件錨定裝置,緊固件錨定裝置適合于與緊固件的接合裝置接合。在一方面,通孔適合于允許緊固件的接合裝置沿軸向插進配合凸部,以及,緊固件錨定裝置適合于阻礙接合裝置的軸向通過,直至接合裝置經(jīng)由與緊固件錨定裝置旋轉方式交會而越過阻礙,從而達成軸向前移并與緊固件錨定裝置構成接合。在一個示例中,緊固件錨定裝置包括自限定通孔的凸出裝置的內(nèi)側部徑向向內(nèi)凸出的接合部。緊固件錨定裝置允許多個構件塊的可解除式聯(lián)鎖,以方便將由構件塊所構成的結構固定。例如,緊固件錨定裝置可以包括自配合凸部中限定通孔的部分徑向向內(nèi)凸出的懸伸部。凸出的懸伸部在通孔內(nèi)限定次級小孔。次級小孔大到足以允許緊固件的軸部滑動通過,但沒有大到足以允許緊固件的接合裝置滑動通過。
懸伸部可以形成為螺旋螺紋部或者形成為開口擋圈形狀。這方便與具有螺紋或非螺紋接合裝置的緊固件進行螺紋鎖定。非螺紋接合裝置的示例包括徑向凸出的凸銷或凸臺,凸銷或凸臺分布于緊固件的端部外周,該緊固件具有軸部,該軸部相比凸出凸銷的凸出具有減小的尺寸。在一個示例中,構件塊適于使用緊固件而與另一構件塊聯(lián)鎖,該緊固件包括頭部、端部以及居于頭部和接合裝置之間的軸部;以及,通孔和緊固件錨定裝置適于允許緊固件的軸部自由滑動通過。在通孔適合于允許緊固件的軸部滑動通過之處,緊固件的軸部不會與構件塊或包含它的構件塊接合或者受其限制,從而允許構件塊對準,以及,在相對于彼此不同的取向對準,或者,在期望或必要時改變相對取向。在一個示例構件塊中,筒狀部適于阻擋緊固件的頭部進入通孔。為了與此構件塊協(xié)作,配合容座與一種組件互補,該組件包括配合凸部,以及,在使用期間,緊固件的頭部被此配合凸部阻擋而凸出于該配合凸部上方。另外,還提供了一種構件塊緊固件,其適于聯(lián)鎖多個本文所披露類型的構件塊,緊固件包括頭部、包含有接合裝置的端部、以及使頭部與端部互連的軸;其中,端部上的接合 裝置適合于由緊固件錨定裝置阻擋,但適合于在經(jīng)由旋轉進入緊固件錨定裝置而越過阻礙之后,達成軸向前移并與緊固件錨定裝置構成接合,軸部適合于軸向移動不受限、或有間隙地穿過構件塊;以及,頭部適合于被第一構件塊阻擋。緊固件可由金屬諸如不銹鋼一體成型或由硬質(zhì)塑料整體模塑。本發(fā)明的緊固件具有良好的效果,因為其允許構件塊的聯(lián)鎖而與構件塊處于配合聯(lián)結時構件塊的相對取向無關。例如,對于處于配合聯(lián)結的一串構件塊,無論構件塊是平行對準還是正交對準,本緊固件允許構件塊的構件塊間緊固,因為構件塊是平行對準、正交對準、或是以平行對準與垂直對準之間的角度對準,緊固件都能聯(lián)鎖緊固件。因為緊固件的軸部不受構件塊限制地軸向移動或與構件塊不接合,可以獲得靈活的構件塊聯(lián)鎖。同時,當緊固件的兩端錨定于處于配合聯(lián)結的一串構件塊的端部時,在緊固件僅僅與目標構件塊進入螺紋嚙合的情況下,由這種緊固件可以進行一連串構件塊的聯(lián)鎖。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結構,其包括由多個根據(jù)本文披露的緊固件聯(lián)鎖的多個根據(jù)本文披露的構件塊。各構件塊的第一配合部可以包括按正則矩形陣列或正則矩形矩陣分布的多個配合凸部,以及,各構件塊的第二配合部包括也按正則矩形陣列或正則矩形矩陣分布的多個對應配合凹部,使得第一配合部的配合凸部與第二配合部的對應互補配合凹部對準;其中,各所述配合凸部經(jīng)由通孔與對應的對準配合凹部連通。本文的用于“不受限制(不受限)”指暢通、無約束、無阻礙或者不相接合,以及,緊固件的軸部不受限制時是相對于通孔可自由地旋轉或可滑動。
下面,經(jīng)由示例并參照附圖,說明例示上述特征的構件塊示例,附圖中圖I是示出第一示例構件塊的頂視軸測圖;圖1A、圖1B、圖IC分別是圖I所示構件塊的側視圖、俯視圖、仰視圖;圖1D、圖IE分別是沿圖IB的A-A線、B-B線的剖視圖2是示出第二示例構件塊的頂視軸測圖;圖2A、圖2B、圖2C分別是圖2所示構件塊的側視圖、俯視圖、仰視圖;圖2D、圖2E分別是沿圖2B的A-A線、B-B線的剖視圖;圖3、圖4、圖5分別是第三、第四、第五示例的構 件塊的頂視軸測圖;圖6示出第六示例構件塊,圖6A至圖6D分別是第六示例構件塊的俯視圖、仰視圖以及沿圖6A的A-A線、B-B線的剖視圖,圖7、圖7A、圖7B分別是第七示例構件塊的頂視軸測圖、分解圖、分解圖的剖視圖;圖8示出第八示例構件塊,圖8A至圖8D分別是第八示例構件塊的俯視圖、仰視圖以及沿圖8A的A-A線、B-B線的剖視圖;圖9、圖9A分別是第一示例構件塊緊固件的軸測圖和側視圖;圖10、圖IOA分別是第二示例構件塊緊固件的軸測圖和側視圖;圖11、圖IlA分別是第三示例構件塊緊固件的軸測圖和側視圖;圖12、圖12A至圖12D分別是構件塊示例結構的軸測圖、側視圖、正視圖、以及沿D-D線、E-E線的剖視圖;圖13、圖13A分別是示出由圖11的緊固件聯(lián)鎖的兩個構件塊的軸測圖、剖視圖;圖13B是示出包括兩個圖13所示聯(lián)鎖構件塊的構件塊組件的軸測圖;圖13C是示出圖13B中組件的分解圖;圖13D、圖13E分別是沿圖13B的A-A線、B-B線的剖視圖;圖14是示出由多個構件塊組裝成的書桌的軸測圖;圖14A至圖14E是圖14所示書桌各部分沿A-A線、B-B線的放大剖視圖;圖15A、圖15B是圖14所示書桌抽屜的前軸測圖、后軸測圖;圖15C至圖15L是示出圖15A、圖15B的抽屜各層的軸測圖;圖16、圖16A、圖16B示出構件塊聯(lián)鎖的第一變化例;圖17、圖17A、圖17B示出構件塊聯(lián)鎖的第二變化例;以及圖18、圖18A、圖18B示出構件塊聯(lián)鎖的第三變化例。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I至圖IE所示的第一示例構件塊100包括塑料模塑主體。主體包括基板120 ;上配合部,其包括自基板120向上凸出的筒狀部140 ;周裙部160,其自基板120向下伸出并圍住基板120 ;以及下配合部,其包括由周裙部160內(nèi)側的分隔結構所限定的容座180?;?20是方形或大體方形,而筒狀部位于基板中央或大體中央。筒狀部140,作為構件塊的上配合凸部的示例,包括背離基板120豎向向上伸出的筒壁142。筒狀部限定貫穿板件120的內(nèi)孔144,從而,便于構件塊100的上配合部與下配合部之間連通。內(nèi)孔144的孔軸與限定筒狀部140的筒壁142的軸線平行,并且與基板120的表面正交。周裙部160自基板120豎向向下伸出,并且包括四個側板162,各側板162自方形基板120的邊緣豎向向下延伸。各側板162具有統(tǒng)一的深度,因而,當構件塊100位于平坦或齊平面上時,基板120的上表面與該平坦或齊平面平行。
周裙部160還由分隔結構限定容座180。容座180,作為構件塊下配合部一部分的示例,其適合于以緊配合方式容納可兼容構件塊的上配合部,因而,當將下方構件塊的上配合部完全插進容座180時,使本構件塊與下方構件塊機械方式聯(lián)結或接合。分隔結構由多個分隔板182形成。各分隔板182平行于孔144的孔軸,并且在側板162的中心部位正交方式朝周裙部160的內(nèi)部中心伸出。換而言之,各分隔板182朝向容座180的中心軸延伸,但在到達容座180的中心軸之前停止,容座180的中心軸也是周裙部160的內(nèi)部中心,以限定容座180的外邊界。由于使容座180適合于方便地與另一構件塊的上配合凸部進行摩擦配合式接合,容座180與筒狀部互補并且具有圓筒形外邊界。由于筒狀部140與容座180軸向對準并共享共同軸線,容座180位于筒狀部140的正下方。在筒壁142內(nèi)側布置有螺紋部,螺紋部包括單螺旋螺紋146,作為緊固件錨定裝置的示例。螺旋螺紋整體方式模塑在筒壁142內(nèi)部,并且朝限定筒狀部140的筒壁的中心軸徑向向內(nèi)凸出。單螺旋螺紋146少于一整圈,并且在螺旋螺紋的端部之間留有間隙148,如圖1B、圖1C、和圖IE所示。螺旋螺紋的最內(nèi)緣限定貫通小孔152,貫通小孔152進而限定筒狀部140的最大橫向內(nèi)側間隙。貫通小孔152作為允許塊間緊固件的軸部以不受限制或不接合方式(有間隙地)通過的通孔示例,其由直徑方向上相對的螺紋邊緣部分限定,以允許·下文說明的緊固件的軸部無阻礙地穿過。螺旋螺紋146也可朝中心膛孔軸線成楔形,此時使用楔形螺紋邊緣。圖2至圖2E中所示的構件塊200與構件塊100大體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構件塊200的上配合部包括兩個上配合凸部,上配合凸部也以筒狀部240的形式布置于矩形基板220,而構件塊100只包括一個上配合凸部布置于方形基板120。類似于構件塊100,各筒狀部240由筒壁242限定。與筒狀部240共軸并且由包括分隔板282的分隔結構限定的圓筒狀容座280布置在筒狀部240的正下方。各分隔板自周裙部260的側板262朝容座內(nèi)部中心軸線正交方式延伸?;?20為矩形,并且具有2:1的長寬縱橫比,使得長度為寬度的兩倍,為了方便堆疊,使其寬度與構件塊100的寬度相同。這樣,基板220可以視為通過沿縱向中心線(B-B)將兩個構件塊220的方形基板120結合而形成,縱向中心線(B-B)沿基板220的縱向軸延伸,并且將基板220的矩形面分成兩個相等的細長部分,如圖2B所示。兩個筒狀部240布置成,使得各筒狀部240與含有該筒狀部240的方形基板部的中心同心,并且兩個筒狀部240之間的間距等于方形板部的寬度。由于各容座280與對應筒狀部240軸向上對準,容座280也布置成使得各容座與含有該容座280的方形基板部的中心同心。類似于構件塊100,在限定筒狀部240的筒壁242的內(nèi)表面上,形成相同特性的螺旋螺紋246。構件塊200的其他特征與構件塊100的相同。據(jù)此,為了簡潔,以在相同或等效特征的附圖標記加上100的方式,將以上關于構件塊100的描述以引用方式并入此處,并且在適當情況下對構件塊200加以必要的修正。圖3中所示的構件塊300與構件塊200大體相同,只是構件塊300包括一個圓形端部。圓形端部是構件塊200細長端的圓形截頭,以及,圓形端部處的側板與筒狀部340或限定該筒狀部的筒狀壁342同心。構件塊的圓形端部可以用來形成下文說明結構中鉸鏈的一部分。此外,構件塊300的其他特征與構件塊200的相同,并且,為了簡潔,以對構件塊200上的相同或等效特征的附圖標記加上100的方式,將以上關于構件塊200的描述以引用方式并入此處,并且在適當情況下加以必要的修正。圖4中所示的構件塊400與構件塊200的相同,只是矩形基板420具有3:1長寬縱橫比并且其寬度與構件塊100、200、300的寬度相同。另外,三個筒狀部440沿矩形基板420的中心線以正則間隔(regular intervals)布置,使得相鄰筒狀部440之間的間距相同,并且等于構件塊100的基板100的寬度。類似地,矩形板420可視為沿縱向中心線結合三個方形基板部的配置,并且各個筒狀部440都布置在含有該筒狀部440的方形基板部的中心。構件塊400的其他特征與構件塊200的相同。據(jù)此,為了簡潔,以對相同或等效特征的附圖標記加上200的方式,將以上關于構件塊200的描述以引用方式并入此處,并且在適當情況下加以必要的修正。相比于構件塊400的3:1的長寬縱橫比,矩形基板520具有4:1的長寬縱橫比,除此之外,圖5中所示的構件塊500與構件塊400的相同。另外,總共四個筒狀部540沿矩形基板520中心線以正則間隔布置,使得相鄰筒狀部之間間距相同。此外,由于構件塊500的 特征與構件塊400的特征相同,以對相同或等效特征的附圖標記加上100的方式,將以上關于構件塊400的描述以引用方式并入此處,并且加以必要的修正。根據(jù)上文描述可以注意到,構件塊200、300、400、500的筒狀部全都以恒定間距沿縱向軸線分布在IXn的正則線性陣列上,這里η是整數(shù)。盡管η可以是任意整數(shù),但可以理解,對于大多數(shù)實際應用,η通常等于或者小于10。圖6、圖6Α至圖6D中所示的構件塊600包括限定基板620的塑料模塑主體;四個筒狀部640,各自從基板620向上凸出,并且包括模塑在筒狀部內(nèi)側的螺紋部;周裙部660,其自基板620向下伸出并圍住基板620 ;以及四個容座680,各自由分隔結構限定,分隔結構包括多個在周裙部660內(nèi)側以正交方式延伸的分隔板682。各筒狀部640和各容座680與本文關于構件塊100和構件塊200描述的那些相同,并且將有關共同特征的描述以引用方式并入此處?;?20為正方形,并且具有2:2的長寬縱橫比,以及,基板620的寬度是基板120寬度的兩倍。具有2:2的縱橫比,基板620可視為四個構件塊100的方形基板120的配置,并且四個筒狀部640的每一個都與包含其的方形基板部的中心同心。類似地,四個容座680的每一個都與包含其的方形基板部的中心同心。即使位于基板620的相反側上,各容座680與包含在同一方形板部中的對應筒狀部640軸向對準。筒狀部640和容座680分布在等間距的正則2X2矩陣上。此外,構件塊600的其它特征與構件塊200的相同,并且,為了簡潔,以對構件塊200上相同或等效特征的附圖標記加上400的方式,將以上關于共同特征的描述以引用方式并入此處,并且加以必要的修正。在軸測圖中,構件塊600可視為由兩片構件塊200在其縱向端部對齊的情況下通過將長邊合并在一起形成。圖7、圖7Α和圖7Β中所示的構件塊700與構件塊600相同,不同之處在于,螺紋部不是一體方式模塑在筒狀部的筒壁上,而是形成在用以對筒狀部740進行改裝的嵌件790上。嵌件790包括塑料模塑主體,其類似于中空芯桿,具有擴大基座面積的凸臺792以及自凸臺向上或正交伸出的筒狀部794。螺旋螺紋746 —體方式模塑在限定筒狀部740的筒壁742的內(nèi)側,并且,螺旋螺紋746類似于關于其他構件塊所描述的。通過焊接、粘接、熔合、膠合或其他附接方法,將嵌件790安裝至基板720。類似于其他示例,螺紋部小于一整圈,以利于簡單模塑。凸臺適合于使其橫向尺寸超出構件塊700筒狀部740的底部入口側間隙,使得嵌件790的筒狀部794適配進筒狀部740時凸臺792留于基板720下方。
為了組裝構件塊700,將芯桿狀嵌件從構件塊的下面插入,筒狀部進入構件塊700上所成型筒狀部740的孔,而凸臺部位于筒狀部740下方。在筒狀部完全插進通孔之后,阻止凸臺部進一步移進構件塊的筒狀部,并且將嵌件固定至基板的下側,以完成組裝。除了具有改裝的嵌件之外,構件塊700與構件塊600相同。據(jù)此,為了簡潔,以對相同或等效特征的附圖標記加上100的方式,將以上關于構件塊600的描述以引用方式并入此處。圖8、圖8A至圖8D所示的構件塊800在所有方面與構件塊500或構件塊600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基板820具有的寬度兩倍于構件塊100的基板120的寬度,并具有4 :2的長寬縱橫比(相比于構件塊500的4 1縱橫比以及構件600的2 2縱橫比),以及筒狀部(或配合凸部)分布在正則4X 2矩陣上(相比于構件塊500的正則4X I陣列以及構件塊600的正則2 X 2矩陣)。實際上,構件塊800可視為由兩片構件塊500在使其縱向端對齊的情況下通過將長邊合并在一起而形成,或者由兩片構件塊600在使其對應端對準的情況下通過將對應邊合并在一起而形成。此外,由于構件塊800的特征與構件塊500、600的特征相同,以對相同或等效特征的附圖標記分別加上300、200的方式,將以上關于構件塊500、600的描述以引用方式并入此處,并且加以必要的修正?!?br>
雖然參照上配合凸部和對應容座布置成各種陣列或矩陣配置的構件塊構成上述示例,可以理解的是,通過組合本文所描述的各種構件塊而不失一般性,配合凸部和對應容座可以布置成任意正則mXn矩陣(regular mXn matrix),其中m和η可以是任意整數(shù)。此夕卜,雖然使用了單個螺旋螺紋作為螺紋部的示例,但應當理解,可以采用多個螺旋螺紋部。上述類型的構件塊通常用來組裝成各種結構。通常,通過使構件塊橫向及豎向互連,由多個構件塊組裝由這種構件塊構造的結構。當由具有互補配合面(諸如包括如上所述互補或可兼容的上配合部和下配合部)的構件塊組裝結構時,將構件塊組裝成,使一個構件塊的上配合部完全插進另一構件塊的下配合部,從而,當配對的配合部構成接合時,在相鄰構件塊之間獲得摩擦接合。然而,這種互連只是摩擦接合,并不完全牢靠。為了實現(xiàn)在單純的摩擦接合之外進行構件塊的聯(lián)鎖,從而增強結構的完整性或穩(wěn)定性,設置如圖9、圖9Α所示的構件塊緊固件900。構件塊緊固件900包括頭部910、端部920、以及使頭部與端部互連的軸部930。構件塊緊固件在使用中適于將頭部910錨定于第一(源)構件塊上的第一部分,將端部920錨定在第二(目標)構件塊上的第二部分,以及,軸部930不受構件塊限制地在第一構件塊的第一部分與第二構件塊上的第二部分之間延伸。使用期間,緊固件的頭部910適合于錨定于或壓接第一構件塊,并且包括凸臺部,該凸臺部的橫向范圍適合于被源構件塊的筒狀部筒壁擋住,以避免凸臺部在聯(lián)鎖處理期間移動通過筒狀部。凸臺部包括周向延伸的凸緣,在使用期間當緊固件的頭部錨定于包括筒壁的構件塊上時,凸緣適合于擱置在該筒壁的頂端,并且抵靠該頂端作用。當頭部910錨定于第一構件塊時,其通過壓緊只是緊貼第一構件塊作用,并不與第一構件塊處于螺紋嚙合或其他鎖定接合。軸部930包括細長軸體,該軸體適于無限制地或不與構件塊接合地穿過第一構件塊和第二構件塊。由于筒狀部內(nèi)最窄的通道由緊固件錨定裝置的螺旋螺紋所限定的間距確定,軸部930的細長軸體具有的尺寸允許軸部自由且不受約束地穿過該最窄通道。在本示例中,軸部930是圓柱形的,并在其整個長度上具有一致的橫截面,而且,軸部930的橫截面適合于使得軸部與待穿過軸部930的構件塊之間留有余隙。另一方面,軸部930的直徑只是略小于必要的留隙直徑,以便獲得具有足夠強度的緊固件。由于軸部930需要不受限制地穿過第一構件塊(使該緊固件的頭部不受約束地或不受限制地錨定于其上),軸部的長度L1必須足夠長,以在頭部910錨定于第一構件塊時經(jīng)過該第一構件塊上的緊固件錨定裝置。另一方面,緊固件的螺紋部920的長度(L3)適合于使得軸部930與螺紋部920的總長度(LJL3)必須足夠長,從而,在頭部910錨定于第一構件塊時,螺紋部920上的螺旋螺紋與第二或目標構件塊上的緊固件錨定裝置進行接合,此時存在進一步拉緊的可能性。為了使螺紋部920不會與第二或目標構件塊之外的構件塊上的緊固件錨定裝置牽連或接合,長度L3為2-3圈的螺旋螺紋就夠了。端部920包括接合裝置,其適合與形成于第二或目標構件塊上的緊固件錨定裝置進行可分離式接合。由于使端部920適合于與目標構件塊筒狀部內(nèi)所形成的緊固件錨定裝置接合以便于錨定,端部920自由地滑進及滑出筒狀部但受到緊固件錨定裝置的阻擋,同時,一旦與之旋轉交會,接合裝置可以移入緊固件錨定裝置。
在本示例中,接合裝置適合于與上配合凸部(142、242、…、842)的通孔內(nèi)所形成緊固件錨定裝置的螺紋部(146、246、…、846)構成螺紋式嚙合,并且包括螺紋部,螺紋部具有與緊固件錨定裝置上的螺旋螺紋可兼容的多個螺旋螺紋。螺紋端部920上的螺旋螺紋自橫截面與軸部930相同的軸體部凸出。在本示例中,緊固件900由硬質(zhì)塑料整體模塑,并一次形成螺旋螺紋。螺紋部920上的螺距與由筒狀部(142、242、…、842)形成的上配合凸部的通孔內(nèi)的對應螺紋部(146、246、…、846)的螺距相同,以便于互補螺紋嚙合。緊固件的接合裝置適合于與目標構件塊上配合凸部的內(nèi)孔內(nèi)側上所形成的內(nèi)螺紋構成緊配合接合。為了便于緊固件與目標構件塊的緊固件錨定裝置進行緊配合接合,緊固件接合裝置的螺紋部外徑大于由構件塊筒狀部的螺旋螺紋所限定的留隙直徑,并且等于或僅略小于由限定筒狀部的筒壁所限定的通孔直徑。類似地,緊固件螺紋部的內(nèi)徑等于或僅略小于緊固件錨定裝置的內(nèi)螺紋的內(nèi)徑。圖10和圖IOA所示的構件塊緊固件1000是緊固件900的細長型,其中軸部的長度(L2)大大長于U。具體而言,長度之差(L2-L1)等于兩個直接疊置構件塊的螺紋部之間間距的η倍,η為I到10之間的整數(shù)。采用具有更長軸體的緊固件,可以將處于配合聯(lián)結的一個或多個構件塊插在第一(源)構件塊(緊固件的頭部1010錨定于其上)與第二目標構件塊(緊固件的端部1020錨定于其上)之間。此外,緊固件1000的特征與第一示例緊固件900的特征相同,為了簡潔,以對相同或等效特征的附圖標記加上100的方式,將以上關于緊固件900的描述以引用方式并入此處。圖10、圖IOA中所示構件塊緊固件1000包括頭部1010、端部1020、以及使頭部與端部互連的軸部1030。取代螺旋螺紋,端部1020包括多個徑向凸出的凸銷,凸銷分布于緊固件端部的外周。此外,由于緊固件1000的特征與第一示例緊固件900的相同,為了簡潔,以對相同或等效特征的附圖標記加上100的方式,將以上關于緊固件900的描述以引用方式并入此處。在另一緊固件示例(未示出)中,緊固件的頭部適合于可容納在源構件塊的筒狀部的孔內(nèi),但被筒狀部內(nèi)的緊固件錨定裝置阻擋。在此布置中,頭部可以與筒壁齊平或比其低,而且,盡管只是通過壓緊而沒有螺紋嚙合,頭部也錨定于第一構件塊上的緊固件錨定裝置。所述的示例緊固件由硬質(zhì)塑料整體方式模塑,帶有的螺旋螺紋自截面尺寸與螺旋螺紋的內(nèi)徑相等的軸體部凸出。應當理解,本緊固件可以由金屬或其他可模塑材料制成,而不失其通用性。圖12、圖12A至圖12D所示的示例結構1180包括由緊固件(900、1000)聯(lián)鎖的三個構件塊(800,600, 200)。在此示例中,具有兩個筒狀部成一排的圖2所示2 X I構件塊200堆疊在圖6所示2X2構件塊600上,并且處于配合聯(lián)結。具有四個筒狀部布置成2X2正則矩陣的2X2構件塊600堆疊在具有八個筒狀部布置成4X2正則矩陣的圖8所示4X2構件塊800上,并且也處于配合聯(lián)結。當兩個構件塊堆疊處于配合聯(lián)結以形成本文結構的一部分時,使下面構件塊的上配合部(包括配合凸部)以緊配合方式完全容納在上構件塊的下配合部(包括容座)中。此時,上構件塊周裙部的底緣成直角擱置于下構件塊的基板上表面并由其支撐。如圖12C和圖12D所示,使用緊固件1000在疊置的構件塊200、600、800之間形成緊固聯(lián)鎖,并且使用另一緊固件900在疊置的構件塊600、800之間形成緊固聯(lián)鎖?!?br>
如圖12D所示,緊固件900的頭部壓貼筒壁而錨定于構件塊600,此時頭部910的周向凸緣成直角擱置于筒狀部640的筒壁642的頂端。利用緊固件900的端部920上的第二螺旋螺紋與構件塊800的螺旋螺紋846之間的螺紋嚙合,緊固件900的端部920與下構件塊800接合。另外,緊固件900的軸部930有間隙或不受限地穿過構件塊600的緊固件錨定裝置上的螺紋部646。如圖12C所示,緊固件1000的頭部錨定于構件塊200上,此時頭部1010的周向凸緣成直角擱置于筒狀部240的筒壁242的頂端。利用緊固件1000的端部1020上的第二螺旋螺紋與構件塊800上的單個螺旋螺紋846之間的螺紋嚙合,使緊固件1000的端部1020與下構件塊800接合。另外,緊固件900的軸部1030有間隙或不受限地穿過兩個構件塊200、600的螺紋部246、646。下面,說明采用構件塊緊固件形成構件塊緊密聯(lián)鎖。在三個構件塊(800、600、200)與相鄰構件塊疊置處于配合聯(lián)結之后,用戶施加緊固件900,以通過將頭部920插進筒狀部640的孔644而鎖定構件塊600與構件塊800。當緊固件900的端部920上的徑向凸出螺紋在軸向插入的過程中遇到構件塊600的螺紋部646時,由于緊固件900端部的螺紋接合裝置超出筒狀部內(nèi)的余隙小孔,用戶需要使緊固件圍繞其軸線回轉,以與構件塊600的螺紋部646的螺紋交會并越過,從而進一步沿軸向朝下一構件塊800前移。在螺紋端部920通過構件塊600的螺紋部646之后,緊固件900的軸部930相對于螺紋部646自由滑動和/或轉動,并且朝構件塊800移動,直至遇到第一層構件塊800的螺紋部846。此時,用戶需要使緊固件900圍繞其軸線轉動,以與構件塊800上的螺旋螺紋846進行螺紋嚙合,從而,在兩個構件塊600、800之間形成聯(lián)鎖。在構成螺紋嚙合之后,用戶可以選擇通過進一步轉動緊固件以進一步擰緊兩個構件塊600、800之間的聯(lián)鎖。在本示例中,緊固件900穿過兩個構件塊,但只與單個構件塊也就是構件塊800處于螺紋嚙合。類似地,用戶施加緊固件1000,以緊固三個構件塊200、600、800的配合聯(lián)結。為了形成構件塊的鎖定互連,用戶首先將緊固件1000的端部1020沿軸向插進構件塊200的筒狀部240上的小孔244。在軸向插入過程中當緊固件1000的端部1020的徑向凸出螺紋遇到構件塊200的螺紋部246時,用戶需要使緊固件1000圍繞其軸線回轉以越過構件塊200的螺紋部246的螺紋,以使其進一步沿軸向朝下一構件塊600前移。在緊固件1000的螺紋端部1020通過構件塊600的螺紋部646之后,緊固件1000的軸部1030通過相對于螺紋部646軸向滑動而自由地朝構件塊800前移,直至遇到第一層構件塊800的螺紋部846。然后,用戶再次使緊固件1000圍繞其軸線回轉,以越過構件塊800的螺紋部846的螺紋,以便與構件塊800的螺紋部846構成螺紋嚙合,從而錨定于構件塊800。在本示例中,緊固件1000穿過全部三個構件塊,但只與單個構件塊即構件塊800處于螺紋嚙合。頭部1010通過壓緊抵靠構件塊200作用,以使聯(lián)鎖緊密。另外,緊固件1000并不受位于構件塊200與構件塊800中間的構件塊600的限制。在可選示例中,緊固件1000可以用另一緊固件900取代,使得包括三個構件塊200、600、800的組件可以用兩個相同的圖9所示緊固件900緊固。在這種可選示例中,使用 第一緊固件900以緊固構件塊200與構件塊600,并且使用第二緊固件900以緊固構件塊600與構件塊800,從而,形成全部三個構件塊的鎖定聯(lián)鎖。使用圖11的緊固件1110的情況下,例如,以形成包括如圖13、圖13A所示構件塊800的組件1190,除了不失一般性地用緊固件1100的用語“凸銷端部”取代有關緊固件的“螺紋端部”之外,應用方式大體相同,并且,將以上關于緊固件的應用以引用方式并入此處。圖13的構件塊1190的堆疊包括第一構件塊800-1,第一構件塊800-1上疊置有第二構件塊800-2,以形成構件塊結構的次組件的示例。第一構件塊與第二構件塊疊置,使得第一構件塊800-1的上配合部完全被第二構件塊的下配合部容納,并且被第二構件塊的周裙部圍住。構件塊800的下配合部包括八個配合容座880,配合容座880布置成如圖8B所示的2行X4列的正則矩陣。如圖13C所示,使用四個緊固件1100-1至1100-4以使第一構件塊800-1與第二構件塊800-2聯(lián)鎖,從而,在第二構件塊800-2上留有一半的上配合凸部未被塊間緊固件占據(jù)。四個緊固件1100-1至1100-4布置成,使得各行中有兩個緊固件,而各列中只有一個緊固件,以使緊固件的聯(lián)鎖力更均衡地分布。在形成包括構件塊800-1和構件塊800-2的次組件之后,按照與第二構件塊800_2疊置在構件塊800-1上相同的方式,將第三構件塊800-3疊置在次組件1190上。使用四個緊固件1100-5至1100-8,以將第三構件塊鎖定至次組件1190。將四個緊固件1100-5至1100-8插進第三構件塊800-3的四個上配合凸部的通孔,以與正下方構件塊800-2的上配合凸部所形成的緊固件錨定裝置接合。為了滿足這一要求,將緊固件插進第三構件塊800-3的四個上配合凸部中,這四個上配合凸部對應于圖13C中所示的第二構件塊800-2中未被四個緊固件1100-1至1100-4占據(jù)的四個上配合凸部。然后,通過與形成于第二構件塊上的未被占據(jù)的緊固件錨定裝置接合,使四個緊固件1100-5至1100-8與第二構件塊鎖定,從而,形成在一個堆疊中包括三個構件塊的構件塊組件。如圖13D、圖13E所示,緊固件1100-1至1100-4的頭部從構件塊的上配合凸部凸出,并且使緊固件中位于第二構件塊800-2之上的凸部適合于被配合容座適宜地容納,而不會在聯(lián)鎖時推壓構件塊800-3的配合容座頂部。盡管使用了具有不同軸部長度的緊固件1100來說明構件塊800-1至800_3的聯(lián)鎖,但應當理解,也可以可互換方式使用緊固件900以及其更長軸型1000,而不失一般性。
緊固件900、1000、1100的頭部適合于可容納在筒狀部內(nèi),并且受到內(nèi)孔上的內(nèi)螺紋限制,頭部不會凸出于對應上配合凸部之上,對于一些應用這是適宜的。盡管使用了八個緊固件來說明圖13B所示包括三個2 X 4構件塊的組件的聯(lián)鎖,但應當理解,可以使用更少數(shù)量的緊固件。例如,兩個緊固件1100可以在構件塊800-2的對角端處插進上配合凸部以與構件塊800-1聯(lián)鎖,而用于構件塊800-2與構件塊800-3之間聯(lián)鎖的另兩個緊固件1100可以占據(jù)構件塊800-2的另一對角端處余留的上配合凸部,以分布緊固力。這里使用了具有不·同軸部長度的多種緊固件,例如,軸部長度足以聯(lián)鎖第一構件塊800-1與第二構件塊800-2的緊固件,與軸部長度足以聯(lián)鎖第一構件塊800-1與第三構件塊800-3的緊固件,二者組合使用,可以使用較少數(shù)量的緊固件,并且,可以對緊固件的分布進行選擇,以滿足張力和/或負荷要求。此外,盡管在圖13B中使用了三個相同構件塊以說明構件塊的示例結構,但應當理解,可以組合使用上配合凸部處于不同陣列或矩陣的構件塊而不失一般性。另外,應當理解,因為緊固件的頭部在軸向上位于正上方構件塊的上配合凸部的通孔下側,可以從上方接近頭部,以拉緊以及松開聯(lián)鎖。例如,由穿過構件塊800-3的筒狀部接近,可以使構件塊800-1從圖13B的組件中釋放或拉緊,而不用首先拆除構件塊800-3。圖14中所示的書桌1200是示例模塊化結構,其由根據(jù)本文披露的構件塊和緊固件構造而成。書桌,作為家具的示例,包括書桌頂面1288、左支撐1290、右支撐1292、中央支撐1294、上抽屜1296、以及下抽屜1298。書桌頂面由多個具有圓形端的2X1構件塊300、多個3X1構件塊400、以及多個4X1構件塊500裝配而成。除了過渡性互連之處以外,水平書桌頂面由構件塊周裙部的長側板362、462、562共同形成。在過渡性互連之處,過渡性部分中構成書桌頂面的部分是由構件塊的短側板或圓側板形成。在書桌表面中有兩種類型的過渡性互連,也就是,第一類是形成有圓拐角的L形過渡互連,以及,第二類是形成T形過渡互連。第一類過渡互連是形成于書桌表面最末端的圓形邊緣。這種過渡互連是便于從書桌頂部水平表面的邊緣部分向豎向支撐的圓形過渡。邊緣部分由這樣組裝的多個構件塊300共同形成,使得相鄰構件塊300的縱軸彼此正交,以便于從水平書桌頂面向豎向支撐面(例如位于左支撐或右支撐上的豎向支撐面)的L形過渡。書桌頂面上的邊緣部分由構件塊300的圓側板集合體構成,它們也適于形成光滑邊緣。第二類過渡互連是T形互連,在位于書桌頂面上兩最邊緣中間的部位處,設置T形互連,以形成從水平書桌頂面向豎向支撐的T形過渡。T形互連由這樣組裝的多個構件塊400共同形成,使得相鄰構件塊400的縱軸彼此正交,以便于從水平書桌頂面到豎向支撐面(例如中央支撐上的豎向支撐面)的T形過渡。在此第二類互連中,構件塊一個細長端上的上配合凸部與相鄰構件塊的中間容座處于配合聯(lián)結,以形成T形過渡次組件。本文中的中間容座指的是位于其他容座中間的容座,使得同一構件塊上在此中間容座的各側有至少一個相鄰容座。如圖14A中更具體地示出,隔行的桌面形成構件塊直接緊固至形成豎向支撐一部分的圓邊,以及,沒有與形成豎向支撐一部分的邊緣過渡構件塊直接連接的一行桌面形成構件塊緊固至與邊緣過渡構件塊直接連接的相鄰行構件塊,從而,便于形成堅固的書桌頂面。類似地,形成T形過渡的隔行構件塊直接緊固至形成書桌頂面的非過渡構件塊,以及,非過渡構件塊如圖中所示用不同緊固件緊固在一起。如圖14A至圖14C所示,由不同軸部長度的緊固件在不同部位處使形成書桌各種部分的構件塊連接,以便于使處于配合聯(lián)結的構件塊互連,從而形成圖14中所示的復雜結構。圖15至圖15L示出圖14中書桌的抽屜以及用來互連多種層的緊固件。應當注意至IJ,根據(jù)抽屜示例,利用本文所披露的緊固件和構件塊,可以組裝并聯(lián)鎖具有多個正交布置構件塊的三維結構。在示例中,書桌可以構造成 ,使得書桌頂面僅僅在圓形邊緣處鉸接方式連接,使得書桌頂面可圍繞由構件塊的圓形部分所限定的鉸鏈移動。在這樣一種結構中,書桌頂面不會緊固至中央支撐或其他豎向支撐。另外,緊固件只會與具有水平平坦側板面的構件塊或者與具有豎向平坦側板面的構件塊構成螺紋嚙合,但不是與二者都構成螺紋嚙合,以便于書桌頂面相對于豎向支撐的鉸接式移動。圖16至圖19示出了本文所披露構件塊互連的多種變化。在圖16、圖16A、圖16B中所示的組件中,除了緊固件從下方構件塊的下配合部所在側插入、以與上方構件塊的緊固件錨定裝置接合之外,構件塊按照與圖13所示相同的方式進行堆疊。如圖16B中所示,緊固件的頭部容納在配合容座中,以及,緊固件的端部位于上方構件塊的筒狀部內(nèi)。在圖17、圖17A、圖17B所示的組件中,構件塊疊置,使得相鄰構件塊的配合凸部相對并鄰接。緊固件從位于一側的構件塊的下配合部所在側插入,以與位于另一側的構件塊的緊固件錨定裝置接合。在圖18、圖18A、圖18B所示的組件中,構件塊疊置,使得相鄰構件塊的下配合部相對并鄰接。緊固件從位于一側的構件塊的上配合部所在側插入,以與位于另一側的構件塊的緊固件錨定裝置接合。由于緊固件錨定裝置更為遠離構件塊中擋住緊固件頭部的部分,在此變化例中需要具有更長軸部的緊固件。另外,在上述示例中,應當注意到,由構件塊可以構成各種形式的結構及配置,并且使用本文所披露類型的緊固件維持處于互連。這種通用性是可能的,因為緊固件允許通過螺紋嚙合使構件塊聯(lián)鎖,而與構件塊的相對取向無關,只要構件塊處于配合聯(lián)結即可。例如,本文的緊固件允許構件塊間緊固,無論兩個構件塊是平行還是正交對準,因為任何構件塊都不限制緊固件軸部的軸向移動。通過只在緊固件的一端提供旋轉接合裝置,使得緊固件只與目標構件塊上的緊固錨定裝置僅僅構成接合,例如螺紋嚙合,使與對準取向無關的構件塊聯(lián)鎖成為可能。雖然已經(jīng)參照上述示例說明了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但這些實施方式都是用于說明本發(fā)明的非限制性示例,而不應當視為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盡管所描述的示例構件塊包括少于一個完整螺紋圈的螺紋部,但應當理解螺紋部可以包括多圈螺紋而不失一般性。例如,多個螺紋圈可以斷開,使得各連續(xù)螺紋少于一整圈,而相鄰螺紋圈之間的間隙對齊,使得這些間隙共同限定線性凹部,此線性凹部在與上配合凸部的孔軸平行的方向延伸。此外,雖然上述示例構件塊由硬質(zhì)塑料模塑或成型,但應當理解,構件塊可以由混凝土、金屬、或其他可模塑材料成型;或者由不可模塑材料諸如木材或金屬部件制成而不失一般性。附圖標記表
權利要求
1.一種構件塊,其包括位于相反兩側并且互補的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其中,所述第一配合部包括限定軸向延伸通孔的配合凸部,以及,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與所述配合凸部互補的軸向延伸的配合容座,所述配合凸部與所述配合容座軸向對準并且于相反方向延伸;其中,所述配合凸部和所述配合容座經(jīng)由所述通孔連通,以及,在限定所述通孔的所述凸出裝置的內(nèi)側部上形成緊固件錨定裝置,所述緊固件錨定裝置適合于與緊固件的接合裝置接合;以及,其中,所述通孔適合于允許所述緊固件接合裝置沿軸向插進所述配合凸部,以及,所述緊固件錨定裝置適合于阻擋所述接合裝置軸向通過,直至所述接合裝置經(jīng)由與所述緊固件錨定裝置旋轉方式交會而越過阻擋,從而達成軸向前移并與所述緊固件錨定裝置構成接合。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構件塊,其中,所述緊固件包括頭部、包含有所述接合裝置的端部、以及居于所述頭部和所述接合裝置之間的軸部,以及,其中,所述通孔和所述緊固件錨定裝置是適合于允許所述緊固件的所述軸部自由滑動通過的通道。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構件塊,其中,所述筒狀部適合于阻擋所述緊固件的所述頭部進入所述通孔。
4.根據(jù)前述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構件塊,其中,所述配合容座與一種組件互補,所述組件包括所述配合凸部,以及,在使用期間,所述緊固件的所述頭部由所述配合凸部阻擋而凸出于所述配合凸部之上。
5.根據(jù)前述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構件塊,其中,所述緊固件錨定裝置包括懸伸部,所述懸伸部自所述配合凸部中限定所述通孔的部分徑向向內(nèi)凸出,并且在所述通孔內(nèi)限定次級小孔,所述次級小孔大到足以允許所述緊固件的軸部滑動通過,但沒有大到允許所述緊固件的接合裝置滑動通過。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構件塊,其中,所述懸伸部具有少于一整圈。
7.根據(jù)前述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構件塊,其中,所述通孔由所述筒狀部的內(nèi)壁限定,以及,所述緊固件錨定裝置中適合于阻擋所述緊固件接合裝置的部分自所述內(nèi)壁徑向向內(nèi)凸出,以限定具有較小間隙尺寸的次級小孔。
8.根據(jù)前述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構件塊,其中,所述緊固件錨定裝置中適合于阻擋所述緊固件的接合裝置的部分包括螺旋螺紋部,所述螺旋螺紋部具有至少一條螺紋,所述螺紋自限定所述通孔的所述凸出裝置的內(nèi)部向內(nèi)凸出,使所述螺紋軸線與所述通孔共軸。
9.根據(jù)前述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構件塊,其中,所述緊固件錨定裝置中適合于阻擋所述緊固件的接合裝置的部分整體方式模塑于所述筒狀部。
10.根據(jù)前述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構件塊,其中,所述第一配合部包括按正則陣列或正則矩陣分布的多個配合凸部,以及,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也按正則陣列或正則矩陣分布的對應的多個配合容座,使得所述第一配合部上的配合凸部與所述第二配合部上的對應且互補的配合容座軸向對準。
11.一種緊固件,其適合于使多個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類型的構件塊聯(lián)鎖,所述緊固件包括頭部、包含有接合裝置的端部、以及使所述頭部與所述端部互連的軸,其中,所述端部上的所述接合裝置適合于由所述緊固件錨定裝置阻擋,但是還適合于在經(jīng)由旋轉進入所述緊固件錨定裝置而越過阻擋后,達成軸向前移并與所述緊固件錨定裝置構成接合,所述軸部適合于軸向移動不受限制地、或者有間隙地穿過所述構件塊;以及,所述頭部適合于由所述第一構件塊阻擋。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1所述的構件塊緊固件,其中,所述多個構件塊包括第一構件塊和第二構件塊,以及,所述緊固件適合于,當聯(lián)鎖所述構件塊時,所述頭部被阻擋并抵靠所述第一構件塊作用,所述接合裝置與所述第二構件塊的所述緊固件錨定裝置接合,以及,所述軸部穿過所述第一構件塊的所述緊固件錨定裝置而不與之接合。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緊固件,其中,所述緊固件的接合裝置適合于,在所述緊固件使所述第一構件塊與所述第二構件塊構成初步聯(lián)鎖之后,通過圍繞所述軸線進一步旋轉,與所述第二構件塊的所述緊固件錨定裝置構成進一步接合,使所述第一構件塊與所述第二構件塊之間的聯(lián)鎖拉緊。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的緊固件,在所述軸部穿過所述第一構件塊之后,經(jīng)由圍繞所述軸線旋轉所述接合裝置,所述緊固件端部上的所述接合裝置適合于與所述第二構件塊達成配合或螺紋嚙合。
15.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的緊固件,其中,所述緊固件端部上的所述接合裝置適合于,使得所述緊固件端部需要經(jīng)由圍繞其軸部旋轉而與所述第一構件塊的所述緊固件錨定裝置交會,以便穿過所述第一構件塊并移入所述第二構件塊,以及,其中,所述緊固件端部上的所述接合裝置適合于,在所述端部遇到所述第二構件塊的所述緊固件錨定裝置時,所述緊固件端部上的所述接合裝置與所述第二構件塊的所述緊固件錨定裝置構成接合,以便于經(jīng)由旋轉而使所述第一構件塊與所述第二構件塊鎖定互連。
16.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的緊固件,其中,所述緊固件錨定裝置包括螺紋部,所述螺紋部形成于各所述構件塊的所述通孔的內(nèi)側,以及,其中,所述緊固件端部的所述接合裝置包括徑向凸出部,所述徑向凸出部與所述緊固件錨定裝置的螺紋部互補。
17.根據(jù)權利要求16所述的緊固件,其中,所述徑向凸出部包括螺紋部,該螺紋部具有至少一條螺旋螺紋,所述螺旋螺紋的外徑超出所述緊固件軸部的直徑。
18.根據(jù)權利要求17所述的緊固件,其中,所述緊固件中與所述端部相鄰的所述軸部是圓柱形,以及,所述螺旋螺紋的內(nèi)徑與所述緊固件的圓柱部分的直徑相同。
19.根據(jù)權利要求16所述的緊固件,其中,所述徑向凸出部包括多個徑向突出的凸銷,所述凸銷圍繞所述緊固件端部的外周均勻分布。
20.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緊固件,其中,所述緊固件的軸部在所述第一構件塊的所述緊固件錨定裝置與所述第二構件塊的所述緊固件錨定裝置之間延伸。
21.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緊固件,其中,所述緊固件適合于聯(lián)鎖所述第一構件塊、所述第二構件塊、以及第三構件塊,所述第三構件塊居于所述第一構件塊與所述第二構件塊之間;以及,其中,所述第三構件塊包括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與所述第一配合部互補,其中,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位于所述構件塊的相反兩側,并且經(jīng)由穿過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的通孔連通;其中,所述緊固件的軸部在所述第一構件塊的所述緊固件錨定裝置和所述第二構件塊的所述緊固件錨定裝置之間延伸,并且沿所述第一構件塊和所述第二構件塊的所述通孔自由地滑動。
22.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緊固件,其中,所述緊固件端部的接合裝置中于所述軸線的正交方向的徑向凸出部超出所述通孔的間隙,以及,所述接合裝置適合于經(jīng)由圍繞所述緊固件的軸線旋轉而軸向前移通過所述通孔。
23.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緊固件,其中,所述緊固件適合于,使得所述頭部中于正交所述軸線的徑向的凸出部超出所述通孔的間隙,使得在將所述緊固件的端部錨定于所述第二構件塊時,所述頭部總是被所述第一構件塊的所述第一配合部阻擋,以達成所述第一構件塊與所述第二構件塊之間的協(xié)同聯(lián)鎖。
24.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緊固件,其中,當所述第一構件塊與所述第二構件塊由所述緊固件聯(lián)鎖時,所述緊固件的頭部適合于在使用期間凸出于所述第一構件塊之上,以及,其中,所述第一緊固件的端部中凸出于所述第一構件塊之上的部分適合于能夠容納在另一所述構件塊的第二配合部內(nèi)。
25.—種結構,其包括多個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構件塊,這些構件塊由多個根據(jù)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緊固件聯(lián)鎖。
26.根據(jù)權利要求25所述的結構,其中,所述多個構件塊包括第一構件塊和第二構件塊,所述第一構件塊具有于第一陣列方向延伸的正則矩形陣列,所述第二構件塊具有于正交于所述第一陣列方向的第二陣列方向延伸的正則矩形陣列,所述第一構件塊安裝在所述第二構件塊上,并且由所述緊固件聯(lián)鎖。
27.根據(jù)權利要求26所述的結構,其中,由具有不同軸部長度的緊固件緊固所述構件塊。
28.根據(jù)權利要求25至權利要求27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結構,其中,所述多個構件塊互連,使得一個構件塊的所述第一配合部容納在相鄰構件塊的所述第二配合部內(nèi)。
全文摘要
一種構件塊(100),其包括位于相反兩側并且互補的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包括限定軸向延伸通孔(144)的配合凸部(140),以及,第二配合部包括與該配合凸部(140)互補的軸向延伸的配合容座(180)。配合凸部(140)和配合容座(180)經(jīng)由通孔(144)連通,以及,在通孔(144)內(nèi)形成緊固件錨定裝置(146),使緊固件錨定裝置適合于與緊固件(900)的接合裝置(920)接合。通孔(144)適合于允許緊固件(900)的接合裝置(920)軸向插進配合凸部(140)。緊固件錨定裝置(146)適合于阻礙接合裝置(920)軸向通過,直至接合裝置(920)通過與緊固件錨定裝置(146)旋轉方式交會而越過該阻礙,從而達成軸向前移并與緊固件錨定裝置(146)構成接合。
文檔編號A63H33/10GK102905767SQ201180023196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月31日
發(fā)明者連梓堅 申請人:塑源(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