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對鋼絲刷進行植線的裝置,具體的說是一種全自動鋼絲刷鉆孔送線切線植線一體化裝置。本發(fā)明還涉及一種全自動鋼絲刷鉆孔送線切線植線一體化方法。
背景技術:
卷裝鋼絲刷由棍刷(圓棍)和插在棍刷上的鋼絲構成,棍刷上設有多個植毛插孔,每個植毛插孔內(nèi)均需要植入鋼絲。實際工作時,人們需要根據(jù)孔的大小及鋼絲的直徑,而決定植毛插孔內(nèi)的鋼絲的根數(shù),一般孔徑3.0-6.5的孔用0.10mm波浪型鋼絲100-400根以上鋼絲植入,這么小的波浪型鋼絲如果用手工或半自動機及短裝毛的植毛方式會出現(xiàn)拉毛不穩(wěn)定,毛料有多有少,直接影響產(chǎn)品的質量,現(xiàn)有卷裝鋼絲刷的外觀不美觀,拉力不穩(wěn)定,在清洗、除銹、拋光的設備上高速運轉使用時鋼絲容易脫落。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第一目的是為了克服背景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全自動鋼絲刷鉆孔送線切線植線一體化裝置。
本發(fā)明的第二目的是為了克服背景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全自動鋼絲刷鉆孔送線切線植線一體化方法。
為了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第一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為:全自動鋼絲刷鉆孔送線切線植線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絞線機架、植線工作臺、主電機和主傳動輪,主電機和主傳動輪均安裝在植線工作臺上;主電機的輸出端與主傳動輪連接,主傳動輪一端連接有能通過鉆嘴對鋼絲刷的刷輥進行鉆孔的鉆孔機構,另一端連接有能將第四導向輪上的鋼絲線插入到植線插孔內(nèi)的送線切線植線一體化機構;所述送線切線植線一體化機構包括第一剎車線,第二剎車線,切線連桿,安裝在植線工作臺上的植線主軸,安裝在植線工作臺上的機頭主軸,安裝在植線工作臺上的毛針導軌,套裝在毛針導軌上并可在毛針導軌上上下滑動的針柱滑塊,與主傳動輪同軸且能隨主傳動輪同步轉動的植線傳動軸,能隨植線傳動軸同步轉動并可在植線傳動軸上滑動的植線離合器,和套裝在植線傳動軸上且與植線傳動軸呈間隙配合的鋼絲轉輪;植線離合器和鋼絲轉輪之間連接有鋼絲插銷機構,有植線氣缸安裝在植線工作臺上,植線氣缸的輸出端與植線離合器連接,所述植線主軸上安裝有植線轉輪、第一鉗口凸輪、第二鉗口凸輪、切線凸輪和送線凸輪,機頭主軸上安裝有毛針凸輪;鋼絲轉輪通過植線傳動皮帶與植線轉輪連接,第一剎車線一端與第一送線鉗口連接,另一端通過第一鉗口松緊機構與第一鉗口凸輪連接,第二剎車線一端與第二送線鉗口連接,另一端通過第二鉗口松緊機構與第二鉗口凸輪連接,切線連桿一端與切線沖刀連接,另一端通過切線機構與切線凸輪連接,送線凸輪通過送線機構與第一送線鉗口連接,針柱滑塊一端通過機頭四桿機構與毛針凸輪連接,另一端連接有能將鋼絲線的頭部插入到植線插孔內(nèi)的毛針推桿。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送線機構包括依次鉸接的第一送線支桿、第二送線支桿、第三送線支桿和送線滑塊,送線滑塊可滑動的安裝在植線工作臺上,第一送線支桿的空余端與所述送線凸輪的外圓周面接觸,送線滑塊和第一送線鉗口之間為固定連接。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機頭四桿機構由依次鉸接第一毛針支桿、第二毛針支桿、第三毛針支桿和針柱滑塊構成,第一毛針支桿安裝在植線工作臺上,第三毛針支桿中部與毛針凸輪之間連接有毛針連桿。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切線機構包括依次鉸接的切線擺輪、切線支桿、切線擺臂和切線連桿,切線擺輪的空余端與切線凸輪的外圓周面接觸,切線連桿的空余端與切線沖刀連接,有切線定位柱安裝在植線工作臺上,切線擺臂中部與所述切線定位柱鉸接;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鉗口松緊機構包括依次鉸接的第一鉗口支桿、第二鉗口支桿和第三鉗口支桿,第一鉗口支桿上連接有與所述第一鉗口凸輪的外圓周面接觸的第一鉗口圓柱,第一鉗口支桿的空余端與安裝在植線工作臺上的第一植毛定位板鉸接,第三鉗口支桿的空余端與第一剎車線連接,第一植毛定位板上安裝有第一植毛導向柱,第三鉗口支桿的中部與所述第一植毛導向柱鉸接;
所述第二鉗口松緊機構包括依次鉸接的第四鉗口支桿、第五鉗口支桿和第六鉗口支桿,第四鉗口支桿上連接有與所述第二鉗口凸輪的外圓周面接觸的第二鉗口圓柱,第四鉗口支桿的空余端與安裝在植線工作臺上的第二植毛定位板鉸接,第六鉗口支桿的空余端與第二剎車線連接,第二植毛定位板上安裝有第二植毛導向柱,第六鉗口支桿的中部與所述第二植毛導向柱鉸接。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鉆孔機構包括與主傳動輪同軸且能隨主傳動輪同步轉動鉆孔傳動軸,能隨鉆孔傳動軸同步轉動并可在鉆孔傳動軸上滑動的鉆孔離合器,和套裝在鉆孔傳動軸上且與鉆孔傳動軸呈間隙配合的第一鉆孔轉輪,鉆孔離合器和第一鉆孔轉輪之間連接有鉆孔插銷機構,有鉆孔氣缸安裝在植線工作臺上,鉆孔氣缸的輸出端與鉆孔離合器連接,第一鉆孔轉輪和鉆嘴之間連接有能使鉆嘴轉動的鉆嘴轉動機構,和能使鉆嘴在豎直方向上上下移動的鉆嘴上下機構。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鉆嘴上下機構包括安裝在植線工作臺上的鉆孔主軸,和安裝在鉆孔主軸上且與鉆孔主軸同軸的第二鉆孔轉輪,第一鉆孔轉輪與第二鉆孔轉輪連接,鉆孔主軸和旋轉主軸之間安裝有能使旋轉主軸在豎直方向上做上下往復運動的鉆孔凸輪機構。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鉆孔凸輪機構包括鉆孔凸輪、鉆孔連桿和鉆孔橫桿,鉆孔凸輪安裝在鉆孔主軸上,所述鉆孔橫桿的中部與安裝在植線工作臺上鉆孔支撐板鉸接,鉆孔橫桿一端與旋轉主軸鉸接,另一端與鉆孔連桿的端部鉸接,鉆孔連桿的空余端與鉆孔凸輪上的鉆孔定位柱鉸接;
所述鉆嘴轉動機構包括安裝在植線工作臺上的鉆孔電機,和安裝在植線工作臺上的旋轉主軸,鉆嘴安裝于旋轉主軸底部,鉆孔電機的輸出端與旋轉主軸連接。
為了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第二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為:全自動鋼絲刷鉆孔送線切線植線一體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工藝步驟:步驟1:使第四導向輪上的鋼絲線頭部依次穿過后導線管、第一送線鉗口、前導線管和第二送線鉗口,并進入到放料槽內(nèi),此時第一送線鉗口和第二送線鉗口均處于松開狀態(tài),將主電機的輸出端與主傳動輪連接,開啟主電機,使主電機帶動主傳動輪轉動;步驟2:鉆孔氣缸推動鉆孔離合器向第一鉆孔轉輪移動,使鉆孔離合器上的鉆孔定位銷插入到第一鉆孔轉輪上的鉆孔定位孔內(nèi),主傳動輪通過鉆孔離合器帶動第一鉆孔轉輪轉動;步驟3:鉆孔電機帶動旋轉主軸轉動,旋轉主軸帶動固定于旋轉主軸底部的鉆嘴轉動;當旋轉主軸帶動鉆嘴轉動時,第一鉆孔轉輪帶動第二鉆孔轉動,第二鉆孔轉輪通過鉆孔凸輪機構使鉆孔旋轉主軸在豎直方向上做上下往復運動,旋轉主軸帶動固定于旋轉主軸底部的鉆嘴也在豎直方向上做上下往復運動;重復步驟4,直至鋼絲刷上的植線插孔數(shù)量滿足實際生產(chǎn)要求;步驟5:植線氣缸推動植線離合器向植線轉輪移動,使植線離合器上的植線定位銷插入到植線轉輪上的植線定位孔內(nèi),主傳動輪通過植線離合器帶動植線轉輪轉動;步驟6:植線轉輪的輸出端與送線轉輪連接并帶動送線轉輪轉動,送線轉輪的輸出端與機頭轉輪連接并帶動機頭轉輪轉動,送線轉輪安裝在植線主軸上并帶動植線主軸轉動,機頭轉輪安裝在機頭上并帶動機頭主軸轉動;步驟7:植線主軸帶動第一鉗口凸輪、第二鉗口凸輪、切線凸輪和送線凸輪轉動,機頭主軸帶動毛針凸輪轉動;步驟8:第一鉗口凸輪通過第一剎車線使第一送線鉗口夾緊鋼絲線,第二鉗口凸輪通過第二剎車線使第二送線鉗口保持松開狀態(tài);步驟9:送線凸輪先通過送線擺臂使處于夾緊狀態(tài)的第一送線鉗口向第二送線鉗口移動,當?shù)谝凰途€鉗口移動到第二送線鉗口所在位置處后,第一送線鉗口凸輪通過第一剎車線使第一送線鉗口處于松開狀態(tài),第二送線鉗口凸輪通過第二剎車線使第二送線鉗口夾緊鋼絲線;步驟10:切線凸輪依次通過切線擺臂和切線連桿推動切線沖刀向鋼絲線移動,直至將鋼絲線切斷;步驟11:毛針凸輪通過機頭四桿機構推動針柱滑塊在毛針導桿上向下移動,針柱滑塊在向下移動的過程中推動毛針向鋼絲線移動,使毛針擱置在鋼絲線頭部上;步驟12:當毛針擱置在鋼絲線頭部上后,毛針凸輪繼續(xù)推動鋼絲線頭部及毛針向鋼絲刷上的植線刷孔移動,直至單個的植線插孔完成植線操作;步驟13:重復步驟6至步驟12,直至鋼絲刷上的所有植線插孔均完成植線操作。
本發(fā)明外觀美觀,拉力穩(wěn)定,當本發(fā)明在清洗、除銹、拋光等設備上高速運轉使用時,鋼絲仍能夠穩(wěn)定的插在刷輥上。
附圖說明
圖1為當本發(fā)明不包含第一剎車線和第二剎車線使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當本發(fā)明不包含主電機皮帶和第二剎車線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不包含主電機皮帶和第二剎車線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A-鉆孔機構,A1-鉆孔氣缸,A2-鉆孔離合器,A3-鉆孔離合器皮帶,A4-鉆嘴,A5-第一鉆孔轉輪,A6-鉆孔傳動軸,B-送線切線植線一體化機構,B1-植線氣缸,B2-植線離合器,B21-植線主軸,B22-植線傳動軸,B23-鋼絲轉輪,B3-植線轉輪,B40-針柱滑塊,B41-機頭主軸,B42-毛針凸輪,B43-毛針導軌,B5-第一鉗口凸輪,B51-第一剎車線,B52-第一送線鉗口,B6-第二鉗口凸輪,B61-第二剎車線,B62-第二送線鉗口,B7-切線凸輪,B71-切線沖刀,B72-切線定位柱,B8-機頭轉輪,B91-前導線管,B92-后導線管,B93-毛針推桿,B94-放料槽,D1-植線工作臺,D2-主電機,D3-主傳動輪,D4-主電機皮帶,E-鋼絲插銷機構,F-第一鉗口松緊機構,F1-第一鉗口支桿,F(xiàn)2-第二鉗口支桿,F(xiàn)3-第三鉗口支桿,F(xiàn)4-第一鉗口圓柱,F(xiàn)5-第一植毛導向柱,F(xiàn)6-第一植毛定位板,G-第二鉗口松緊機構,G1-第四鉗口支桿,G2-第五鉗口支桿,G3-第六鉗口支桿,G4-第二鉗口圓柱,G5-第二植毛導向柱,G6-第二植毛定位板,H-切線機構,H1-切線擺輪,H2-切線支桿,H3-切線擺臂,H4-切線連桿,K-送線機構,K1-第一送線支桿,K2-第二送線支桿,K3-第三送線支桿,K4-送線滑塊,L-機頭四桿機構,L1-第一毛針支桿,L2-第二毛針支桿,L3-第三毛針支桿,L4-針柱滑塊,M-鉆孔插銷機構,N-鉆嘴轉動機構,N1-鉆孔電機,N2-旋轉主軸,Q-鉆嘴上下機構,Q1-鉆孔主軸,Q2-第二鉆孔轉輪,R-鉆孔凸輪機構,R1-鉆孔凸輪,R2-鉆孔連桿,R3-鉆孔橫桿,R4-鉆孔支撐板,R5-鉆孔定位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情況,但它們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限定,僅作舉例而已。同時通過說明使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參閱附圖可知:全自動鋼絲刷鉆孔送線切線植線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絞線機架C1、植線工作臺D1、主電機D2和主傳動輪D3,主電機D2和主傳動輪D3均安裝在植線工作臺D1上;
主電機D2的輸出端通過主電機皮帶D4與主傳動輪D3連接,主傳動輪D3一端連接有能通過鉆嘴A4對鋼絲刷的刷輥進行鉆孔的鉆孔機構A,另一端連接有能將第四導向輪C64上的鋼絲線插入到植線插孔內(nèi)的送線切線植線一體化機構B。
實際工作時,所述送線切線植線一體化機構B包括第一剎車線B51,第二剎車線B61,切線連桿H4,安裝在植線工作臺D1上的植線主軸B21,安裝在植線工作臺D1上的機頭主軸B41,安裝在植線工作臺D1上的毛針導軌B43,套裝在毛針導軌B43上并可在毛針導軌B43上上下滑動的針柱滑塊B40,與主傳動輪D3同軸且能隨主傳動輪D3同步轉動的植線傳動軸B22,能隨植線傳動軸B22同步轉動并可在植線傳動軸B22上滑動的植線離合器B2,和套裝在植線傳動軸B22上且與植線傳動軸B22呈間隙配合的鋼絲轉輪B23;
植線離合器B2和鋼絲轉輪B23之間連接有鋼絲插銷機構E,有植線氣缸B1安裝在植線工作臺D1上,植線氣缸B1的輸出端與植線離合器B2連接,所述植線主軸B21上安裝有植線轉輪B3、第一鉗口凸輪B5、第二鉗口凸輪B6、切線凸輪B7和送線凸輪B8,機頭主軸B41上安裝有毛針凸輪B42;
鋼絲轉輪B23通過植線傳動皮帶B44與植線轉輪B3連接,第一剎車線B51一端與第一送線鉗口B52連接,另一端通過第一鉗口松緊機構F與第一鉗口凸輪B5連接,第二剎車線B61一端與第二送線鉗口B62連接,另一端通過第二鉗口松緊機構G與第二鉗口凸輪B6連接,切線連桿H4一端與切線沖刀B71連接,另一端通過切線機構H與切線凸輪B7連接,送線凸輪B8通過送線機構K與第一送線鉗口B52連接并帶動第一送線鉗口B52沿前導線管B91的軸向移動,針柱滑塊B40一端通過機頭四桿機構L與毛針凸輪B42連接,另一端連接有能將鋼絲線的頭部插入到植線插孔內(nèi)的毛針推桿B93。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送線機構K包括依次鉸接的第一送線支桿K1、第二送線支桿K2、第三送線支桿K3和送線滑塊K4,送線滑塊K4可滑動的安裝在植線工作臺D1上,第一送線支桿K1的空余端與所述送線凸輪B8的外圓周面接觸,送線滑塊K4和第一送線鉗口B52之間為固定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機頭四桿機構L由依次鉸接第一毛針支桿L1、第二毛針支桿L2、第三毛針支桿L3和針柱滑塊B40構成,第一毛針支桿L1安裝在植線工作臺D1上,第三毛針支桿L3中部與毛針凸輪B42之間連接有毛針連桿L4。
優(yōu)選的,所述切線機構H包括依次鉸接的切線擺輪H1、切線支桿H2、切線擺臂H3和切線連桿H4,切線擺輪H1的空余端與切線凸輪B7的外圓周面接觸,切線連桿H4的空余端與切線沖刀B71連接,有切線定位柱B72安裝在植線工作臺D1上,切線擺臂H3中部與所述切線定位柱B72鉸接;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鉗口松緊機構F包括依次鉸接的第一鉗口支桿F1、第二鉗口支桿F2和第三鉗口支桿F3,第一鉗口支桿F1上連接有與所述第一鉗口凸輪B5的外圓周面接觸的第一鉗口圓柱F4,第一鉗口支桿F1的空余端與安裝在植線工作臺D1上的第一植毛定位板F6鉸接,第三鉗口支桿F3的空余端與第一剎車線B51連接,第一植毛定位板F4上安裝有第一植毛導向柱F5,第三鉗口支桿F3的中部與所述第一植毛導向柱F5鉸接;
所述第二鉗口松緊機構G包括依次鉸接的第四鉗口支桿G1、第五鉗口支桿G2和第六鉗口支桿G3,第四鉗口支桿G1上連接有與所述第二鉗口凸輪B6的外圓周面接觸的第二鉗口圓柱G4,第四鉗口支桿G1的空余端與安裝在植線工作臺D1上的第二植毛定位板G6鉸接,第六鉗口支桿G3的空余端與第二剎車線B61連接,第二植毛定位板G6上安裝有第二植毛導向柱G5,第六鉗口支桿G3的中部與所述第二植毛導向柱G5鉸接。
優(yōu)選的,所述鉆孔機構A包括與主傳動輪D3同軸且能隨主傳動輪D3同步轉動鉆孔傳動軸A6,能隨鉆孔傳動軸A6同步轉動并可在鉆孔傳動軸A6上滑動的鉆孔離合器A2,和套裝在鉆孔傳動軸A6上且與鉆孔傳動軸A6呈間隙配合的第一鉆孔轉輪A5,鉆孔離合器A2和第一鉆孔轉輪A5之間連接有鉆孔插銷機構M,有鉆孔氣缸A1安裝在植線工作臺D1上,鉆孔氣缸A1的輸出端與鉆孔離合器A2連接,第一鉆孔轉輪A5和鉆嘴A4之間連接有能使鉆嘴A4轉動的鉆嘴轉動機構N,和能使鉆嘴A4在豎直方向上上下移動的鉆嘴上下機構Q。
優(yōu)選的,所述鉆嘴上下機構Q包括安裝在植線工作臺D1上的鉆孔主軸Q1,和安裝在鉆孔主軸Q1上且與鉆孔主軸Q1同軸的第二鉆孔轉輪Q2,第一鉆孔轉輪A5通過鉆孔離合器皮帶A3與第二鉆孔轉輪Q2連接并能帶動第二鉆孔轉輪Q2轉動,鉆孔主軸Q1和旋轉主軸N2之間安裝有能使旋轉主軸N2在豎直方向上做上下往復運動的鉆孔凸輪機構R。
優(yōu)選的,所述鉆孔凸輪機構R包括鉆孔凸輪R1、鉆孔連桿R2和鉆孔橫桿R3,鉆孔凸輪R1安裝在鉆孔主軸Q1上,所述鉆孔橫桿R3的中部與安裝在植線工作臺D1上鉆孔支撐板R4鉸接,鉆孔橫桿R3一端與旋轉主軸N2鉸接,另一端與鉆孔連桿R2的端部鉸接,鉆孔連桿R2的空余端與鉆孔凸輪R1上的鉆孔定位柱R5鉸接;
所述鉆嘴轉動機構N包括安裝在植線工作臺D1上的鉆孔電機N1,和安裝在植線工作臺D1上的旋轉主軸N2,鉆嘴A4安裝于旋轉主軸N2底部,鉆孔電機N1的輸出端通過鉆孔旋轉皮帶N3與旋轉主軸N2連接并能帶動旋轉主軸N2轉動。
實際工作時,全自動鋼絲刷鉆孔送線切線植線一體化方法,包括如下工藝步驟:
步驟1:使第四導向輪C64上的鋼絲線頭部依次穿過后導線管B92、第一送線鉗口B52、前導線管B91和第二送線鉗口B62,并進入到放料槽B94內(nèi),此時第一送線鉗口B52和第二送線鉗口B62均處于松開狀態(tài),將主電機D2的輸出端與主傳動輪D3連接,開啟主電機D2,使主電機D2帶動主傳動輪D3轉動;
步驟2:鉆孔氣缸A1推動鉆孔離合器A2向第一鉆孔轉輪A5移動,使鉆孔離合器A2上的鉆孔定位銷插入到第一鉆孔轉輪A5上的鉆孔定位孔內(nèi),主傳動輪D3通過鉆孔離合器A2帶動第一鉆孔轉輪A5轉動;
步驟3:鉆孔電機N1帶動旋轉主軸N2轉動,旋轉主軸N2帶動固定于旋轉主軸N2底部的鉆嘴A4轉動;當旋轉主軸N2帶動鉆嘴A4轉動時,第一鉆孔轉輪A5帶動第二鉆孔轉動,第二鉆孔轉輪Q2通過鉆孔凸輪機構R使鉆孔旋轉主軸N2在豎直方向上做上下往復運動,旋轉主軸N2帶動固定于旋轉主軸N2底部的鉆嘴A4也在豎直方向上做上下往復運動;
當轉動的鉆嘴A4在向下移動時,本發(fā)明及實現(xiàn)鉆孔功能,鉆孔完成后,當鉆嘴A4向上移動時,鉆嘴A4可從植線插孔內(nèi)抽出,實際工作時,鋼絲刷的刷輥在不停轉動,
步驟4:轉動的鉆嘴A4每在豎直方向上完成一個上下往復周期,鉆嘴A4即可在鋼絲刷的刷輥上鉆出一個植線插孔,重復步驟3,直至鋼絲刷上的植線插孔數(shù)量滿足實際生產(chǎn)要求;
步驟5:植線氣缸推動植線離合器B2向植線轉輪B3移動,使植線離合器B2上的植線定位銷插入到植線轉輪B3上的植線定位孔內(nèi),主傳動輪D3通過植線離合器B2帶動植線轉輪B3轉動;
步驟6:植線轉輪B3的輸出端與送線轉輪C46連接并帶動送線轉輪C46轉動,送線轉輪C46的輸出端與機頭轉輪連接并帶動機頭轉輪轉動,送線轉輪C46安裝在植線主軸B21上并帶動植線主軸B21轉動,機頭轉輪安裝在機頭上并帶動機頭主軸B41轉動;
步驟7:植線主軸B21帶動第一鉗口凸輪B5、第二鉗口凸輪B6、切線凸輪B7和送線凸輪B8轉動,機頭主軸B41帶動毛針凸輪B42轉動;
步驟8:第一鉗口凸輪B5通過第一剎車線B51使第一送線鉗口B52夾緊鋼絲線,第二鉗口凸輪B6通過第二剎車線B61使第二送線鉗口B62保持松開狀態(tài);
步驟9:送線凸輪B8先通過送線擺臂使處于夾緊狀態(tài)的第一送線鉗口B52向第二送線鉗口B62移動,當?shù)谝凰途€鉗口B52移動到第二送線鉗口B62所在位置處后,第一送線鉗口B52凸輪通過第一剎車線B51使第一送線鉗口B52處于松開狀態(tài),第二送線鉗口B62凸輪通過第二剎車線B61使第二送線鉗口B62夾緊鋼絲線,此時,鋼絲線的頭部在第一送線鉗口B52和第二送線鉗口B62的作用下,已經(jīng)向切線沖刀B71所在位置移動了一個工位長度;
步驟10:切線凸輪B7依次通過切線擺臂H3和切線連桿H4推動切線沖刀B71向鋼絲線移動,直至將鋼絲線切斷,在本步驟中,鋼絲線被切斷的長度與步驟9中鋼絲線的頭部所移動的工位長度相等;
步驟11:毛針凸輪B42通過機頭四桿機構L推動針柱滑塊B40在毛針導桿上向下移動,針柱滑塊B40在向下移動的過程中推動毛針向鋼絲線移動,使毛針擱置在鋼絲線頭部上;
步驟12:當毛針擱置在鋼絲線頭部上后,毛針凸輪B42繼續(xù)推動鋼絲線頭部及毛針向鋼絲刷上的植線刷孔移動,直至單個的植線插孔完成植線操作;
步驟13:重復步驟6至步驟12,直至鋼絲刷上的所有植線插孔均完成植線操作。
實際工作時,第二絞線定位板C42為非必要的結構,鋼絲線過孔C43包括安裝在第一絞線定位板C41上的第一鋼絲線過孔(圖中未標出),和安裝在第二絞線定位板C42上的第二鋼絲線過孔(圖中未標出)。
實際工作時,所述鋼絲插銷機構E包括多個安裝在植線離合器B2上的植線插銷(圖中未標出),和多個安裝在鋼絲轉輪B23上并與所述植線插銷對應的的鋼絲插孔(圖中未標出)。鉆孔插銷機構M包括多個安裝在鉆孔離合器A2上的鉆孔插銷(圖中未標出),和多個安裝在第一鉆孔轉輪A5上并與所述鉆孔插銷對應的鉆孔插孔(圖中未標出)。
實際工作時,卷裝鋼絲刷鉆孔植線機絞線裝置它還包含了絞線機架傳動馬達變速器傳動輪部分,帶動轉盤360度旋轉,鋼絲盤固定在轉盤上面,轉盤上一次可以同時安裝6個鋼絲盤,而鋼絲盤兩端通過毛刷盤抵消鋼絲盤拉動時轉動的過快或過慢的離心力,每個鋼絲盤的鋼絲頭端從導向孔經(jīng)過過線導向輪拉出,六個鋼絲盤鋼絲匯集在一起,穿過送線輪支板的穿線孔,送線壓輪氣缸松開,鋼絲從送線轉輪和送線壓輪中間穿過及穿線導向孔通過,送線壓輪氣缸降下把壓緊送線壓輪把鋼絲壓緊,轉動送線轉輪整股鋼絲往前送,同時送線壓輪與送線轉輪把鋼絲壓緊成為六股鋼絲匯集支點,轉盤360度旋轉讓六卷鋼絲絞成為一股鋼絲繩,轉盤的旋轉速度應用馬達變頻器調節(jié)快慢,鋼絲通過送線導向輪讓鋼絲頭端插到植線機頭導線管里面,經(jīng)過植線機頭送毛夾毛鉗口,夾毛鉗口,切線動刀口,切線定刀口,鋼絲往植線機頭輸送時,鋼絲輸送的速度不夠時,送線導向輪會往上升起到滑桿感應塊感應到上電眼時,送線輪電機就會及時加快轉速使鋼絲回到一個弧線的中間正常位置狀態(tài),送線輪電機回到中間正常速度送線,當送線導向輪8降到滑桿的感應塊感應到下電眼時,送線輪電機就會減慢轉度讓鋼絲提伸到弧線中間正常位置,這樣保證鋼絲單根不會散亂或斷的情況勻速綁緊的狀態(tài)往植線機頭輸送鋼絲。
其它未說明的部分均屬于現(xiàn)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