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氣壓式改善肢體循環(huán)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是一種氣壓式改善肢體循環(huán)裝置。
鑒于目前,由于病人的血液循環(huán)不暢通,導致肌肉蔞縮、靜脈栓塞、肢體水腫、因腦血管意外、腦外傷而導致肢體癱瘓。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善血液循環(huán)、抑制肌肉萎縮、協(xié)助血液及淋巴液的回流、防止靜脈栓塞、消除肢體水腫、促進因腦血管意外、腦外傷而癱瘓肢體康復的氣壓式改善肢體循環(huán)裝置。
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該裝置具有充氣囊、充氣管、氣囊,氣囊之間設有聯(lián)通管道,氣囊上還設有綁帶,用于攀綁肢體;氣囊為兩個以上,其中一個氣囊用于攀綁在肢體關節(jié)上,其余的用于攀綁在肢體上;氣囊通過充氣管與充氣囊相連,充氣囊上設有充氣閥門和單向閥。
由于本實用新型采取了上述的技術方案,把該裝置固定在肢體上相應位置,通過充氣囊的充氣與排氣,引起氣囊內壓力的升高與降低,能有效改善上、下肢及手腳的血液循環(huán),并能引起手、腳及上、下肢被動運動,從而起到抑制肌肉萎縮、協(xié)助血液及淋巴液回流、防止靜脈栓塞、消除肢體、水腫,特別是通過上述作用,促進因腦血管意外,腦外傷等所致癱瘓肢體的康復等優(yōu)點。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做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總裝結構示意圖。
圖2是各氣囊安裝在下肢的示意圖。
圖3是各氣囊安裝在上肢的示意圖。
圖4是充氣囊的結構示意圖。
參看圖2、圖3,把氣囊1、2、3、4分別固定在上肢或下肢的臂或大腿、肘部或膝部、前臂或小腿、手或腳,然后通過充氣囊6的充氣和排氣,引起各氣囊內壓力的升高與降低有效地改善上、下肢及手腳的血液循環(huán),氣囊上設有聯(lián)通管道5,還設有綁帶11,用于各氣囊之間的連接,聯(lián)通管道5設有活動接頭。充氣囊6設有充氣開關7、充氣管8,充氣管上設有充氣閥門9和單向閥10,充氣囊6通過充氣管8可與任一充氣囊連接,氣囊可聯(lián)合使用,也可單獨使用。
氣囊2放在肘關節(jié)或膝關節(jié)的伸側或屈側,氣囊4可用彈性塑料板等幫助成形,使手腳受氣均勻。臥床時,可將各氣囊固定在相應位置,通過充氣囊6的充氣與排氣,調節(jié)各氣囊內的壓力。行走或活動時,可去掉氣囊4,充氣使氣囊1、氣囊2、氣囊3保持一定壓力,通過行走或活動,膝部或肘部對氣囊2的擠壓、使氣囊1、3的壓力升高,從而改善肢體的血液循環(huán),病人可以選擇上述兩種方法,即可自行使用氣囊調節(jié)壓力,亦可通過膝部或肘部活動調節(jié)氣囊壓力。
權利要求1.一種氣壓式改善肢體循環(huán)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充氣囊、充氣管、氣囊,氣囊之間設有聯(lián)通管道,氣囊上還設有綁帶,用于攀綁肢體;氣囊為兩個以上,其中一個氣囊用于攀綁在肢體關節(jié)上,其余的用于攀綁在肢體上;氣囊通過充氣管與充氣囊相連,充氣囊上設有充氣閥門和單向閥。
專利摘要氣壓式改善肢體循環(huán)裝置為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該裝置具有充氣囊、充氣管、氣囊,氣囊上設有聯(lián)通管道和活動接頭;氣囊上設有綁帶,充氣囊上設有充氣閥門和單向閥門,該裝置具有改善上、下肢的血液循環(huán),并能引起手腳及上下肢的被動運動,起到抑制肌肉萎縮,協(xié)助血液及淋巴回流,防止靜脈栓塞,消除肢體水腫,促進癱瘓肢體早日康復等優(yōu)點。
文檔編號A61H1/00GK2323772SQ9723103
公開日1999年6月16日 申請日期1997年12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1997年12月31日
發(fā)明者張建黨, 毛紹芬, 魏簡江, 鄭煜, 牛九卿, 喬文林, 趙偉, 付國惠 申請人:張建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