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收納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醫(yī)療儀器導線收納裝置。
背景技術:
在醫(yī)院的日常臨床診療過程中,需要用到各種醫(yī)療儀器,特別是監(jiān)護儀,其在臨床治療過程中以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醫(yī)療監(jiān)護儀是一種以測量和控制病人生理參數(shù),并可與已知設定值進行比較,如果出現(xiàn)超標,可發(fā)出警報的裝置或系統(tǒng)。監(jiān)護儀它必須24小時連續(xù)監(jiān)護病人的生理參數(shù),檢出變化趨勢,指出臨危情況,供醫(yī)生應急處理和進行治療的依據(jù),使并發(fā)癥減到最少達到緩解并消除病情的目的。監(jiān)護儀的用途除測量和監(jiān)護生理參數(shù)外,還包括監(jiān)視和處理用藥及手術前后的狀況。
目前的醫(yī)用監(jiān)護儀通常靠近患者的床頭放置,在設備使用過程中,由于其通常需要對患者的多項體征進行實時的監(jiān)控,因而具有多個分別連接患者身上傳感器與電子設備之間的導線,導線的無序交錯顯得十分零亂且不方便打掃?,F(xiàn)有的監(jiān)控儀通常是通過醫(yī)護人員對大量導線進行纏繞或捆扎而進行簡單的收納,這僅能在有限的程度上提高整潔度,但在每次使用及回收儀器時,醫(yī)護人員將不得不重復進行捆扎及整理,大大增加了工作量,且進行了捆扎放置的導線難以調節(jié)長度,使用起來也十分的不便。因而亟需設計一種能夠克服上述技術問題的導線收納裝置。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一種醫(yī)療儀器導線收納裝置,可以實現(xiàn)導線有效收納的同時確保導線長度的可調。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醫(yī)療儀器導線收納裝置,包括:
收納裝置殼體以及設置在所述收納裝置殼體內的至少一個收納線軸;
所述收納線軸包括固定軸以及用于纏繞導線的套接在所述固定軸外側的旋轉軸,所述旋轉軸可相對所述固定軸旋轉復位;
所述旋轉軸的外表面具有固定所述導線的兩端點之間至少一點的固定部;
所述導線的一端由所述固定部開始,通過纏繞于所述旋轉軸的外表面并引出至所述收納裝置殼體之外,所述導線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固定部并引出至所述收納裝置殼體之外。
其中,所述固定軸為中空的管狀結構;
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旋轉軸的一端,連接所述固定部的所述導線的所述另一端通入所述固定軸中。
具體地,在所述收納裝置殼體內設置有第一收納線軸和第二收納線軸;
連接所述第一收納線軸的所述固定部的導線連接所述第二收納線軸的所述固定部,通過纏繞于所述第二收納線軸的所述旋轉軸的外表面并引出至所述收納裝置殼體之外。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收納線軸的所述固定軸與所述第二收納線軸的所述固定軸首尾相連固定。
進一步地,所述收納線軸包括設置在其固定軸兩端的連接部,相鄰的兩個所述收納線軸可通過所述連接部裝卸。
此外,在所述固定軸與所述旋轉軸之間設置有發(fā)條彈簧,所述旋轉軸通過所述發(fā)條彈簧相對所述固定軸旋轉復位。
另一方面,在所述收納裝置殼體內,所述收納線軸沿所述收納裝置殼體的長度方向設置。
此外,所述收納裝置殼體具有對應導線端的至少一個開口;
其中,對應連接儀器的導線的所述開口位于所述收納裝置殼體的同一側表面。
優(yōu)選地,纏繞于所述收納線軸的所述導線為扁平導線。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醫(yī)療儀器導線收納裝置,采用具有固定軸及套接在該固定軸外側的可相對該固定軸旋轉復位旋轉軸。通過將醫(yī)療儀器的導線纏繞于旋轉軸的外表面,當需要使用導線時,只需要從收納裝置內將導線抽出,而當使用完畢后,導線將通過旋轉軸的旋轉復位自動地重新收納于收納裝置之內。采用這樣一種結構的收納裝置在實現(xiàn)導線有效收納的同時確保了導線長度的可調,大大減少了醫(yī)護人員不必要的重復作業(yè),顯著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醫(yī)療儀器導線收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收納線軸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收納裝置殼體,11-開口,12-開合部,2-收納線軸,2a-第一收納線軸,2b-第二收納線軸,21-固定軸,22-旋轉軸,23-固定部,24- 連接部,25-發(fā)條彈簧,3-導線。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醫(yī)療儀器導線收納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
收納裝置殼體1以及設置在所述收納裝置殼體1內的至少一個收納線軸2。
其中,如圖2所示,所述收納線軸2包括固定軸21以及用于纏繞導線3的套接在所述固定軸21外側的旋轉軸22,所述旋轉軸22 可相對所述固定軸21旋轉復位。
所述旋轉軸22的外表面具有固定所述導線3的兩端點之間至少一點的固定部23。
繼續(xù)參照圖1所示,所述導線3的一端由所述固定部23開始,通過纏繞于所述旋轉軸22的外表面并引出至所述收納裝置殼體1之外,所述導線3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固定部并引出至所述收納裝置殼體之外。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醫(yī)療儀器導線收納裝置,采用具有固定軸及套接在該固定軸外側的可相對該固定軸旋轉復位旋轉軸。通過將醫(yī)療儀器的導線纏繞于旋轉軸的外表面,當需要使用導線時,只需要從收納裝置內將導線抽出,而當使用完畢后,導線將通過旋轉軸的旋轉復位自動地重新收納于收納裝置之內。采用這樣一種結構的收納裝置在實現(xiàn)導線有效收納的同時確保了導線長度的可調,大大減少了醫(yī)護人員不必要的重復作業(yè),顯著提高了工作效率。
進一步地,如圖2所示,固定軸21可以為中空的管狀結構。
固定部23位于旋轉軸22的一端,連接該固定部23的導線3的另一端通入固定軸21中。
進一步地,如圖1所示,在收納裝置殼體1內設置有第一收納線軸2a和第二收納線軸2b。
其中,連接該第一收納線軸2a的固定部23的導線3連接第二收納線軸2b的固定部23,通過纏繞于第二收納線軸2b的旋轉軸22的外表面并引出至收納裝置殼體1之外。
具體地,在如圖1所示的收納裝置中,導線3的一端可以由收納裝置殼體1的一端開口引入,通過纏繞在第一收納線軸2a的旋轉軸 22的外表面并與第一收納線軸2a的固定部23相固定,之后導線3 繼續(xù)延伸至中空的第一收納線軸2a的固定軸21中并由第二收納線軸 2b的另一端引出,之后該導線3的一點固定于第二收納線軸2b的固定部23,通過類似方式纏繞在第二收納線軸2b的旋轉軸22的外表面并最終引出至收納裝置殼體1的另一開口。這樣一來,當導線3未被使用時,其兩端均被收納于收納裝置內,當使用該導線3時同樣可以根據(jù)需要分別抽出該導線3的任意一端,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導線收納的性能。
進一步地,如圖1所示,第一收納線軸2a的固定軸21與第二收納線軸2b的固定軸21首尾相連固定。
具體地,如圖2所示,收納線軸2可以包括設置在其固定軸21 兩端的連接部24,相鄰的兩個收納線軸2可通過該連接部24裝卸。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對連接部24的類型并不做限制,任何能夠有效連接兩個軸的已知的連接結構均可以作為連接部24而被使用。具體地,在如圖2所示的收納線軸2中,連接部 24是以相互能夠嵌合的凹凸狀卡扣為例進行的說明,而并非對本實用新型所做的限制。
采用這樣一種結構,使用者可以根據(jù)實際需要調整收納線軸2 的個數(shù),以方便地對應需要收納的導線數(shù)量。
此外,為了實現(xiàn)旋轉軸22相對固定軸21的旋轉復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可以采用各種已知的旋轉復位機構,如彈性部件或是其他能夠實現(xiàn)該功能的機械結構。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在固定軸21與旋轉軸22之間可以設置有發(fā)條彈簧25,該旋轉軸22 通過發(fā)條彈簧25相對固定軸21旋轉復位,這樣一來,可以簡單高效的實現(xiàn)旋轉復位功能,成本低廉且便于設計實現(xiàn)。應當理解,以上方案也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進行的舉例說明,而并非限定。
進一步地,為了實現(xiàn)更為緊湊的結構,如圖1所示,在收納裝置殼體1內,收納線軸2可以沿收納裝置殼體1的長度方向設置。
進一步地,如圖1所示,收納裝置殼體1具有對應導線端的至少一個開口11。
其中,對應連接儀器的導線3的開口11可以位于收納裝置殼體 1的同一側表面。
采用這樣一種結構的收納裝置殼體1,通過將連接儀器的導線3 均由位于收納裝置殼體1同一側的開口11引出,從而能夠進一步提供收納效率,方便使用。
更進一步地,如圖1所示,開口11處設置有用于將導線3夾緊在開口11位置處的開合部12。
此外,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纏繞于收納線軸2的導線3可以為扁平導線。
這樣一來,當需要長時間使用一定長度的導線3時,通過將導線 3抽出收納裝置殼體1,并通過開合部12將扁平的導線3簡單地夾緊在開口11位置處。采用這樣一種結構的收納裝置在實現(xiàn)導線有效收納的同時確保了導線長度的可調,大大減少了醫(yī)護人員不必要的重復作業(yè),顯著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