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外科手術器械,尤其是一種在脊柱固定手術中配合頸椎前路固定系統(tǒng)用的雙關節(jié)彎板鉗。
背景技術:
臨床上頸前路減壓融合術(ACDF)多采用椎間融合器聯(lián)并前路鎖定板,不僅可以提高融合率,而且還能保證脊椎的穩(wěn)定性。但上述方案術后并發(fā)癥也較多,如術后吞咽困難、螺釘滑脫、內置物移位、鄰近節(jié)段退變(ALD)等。
頸椎前路固定系統(tǒng)屬于醫(yī)學臨床脊柱外科頸椎內定手術器械,適用于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創(chuàng)傷等疾病。它包括有頸椎鋼板和接骨螺釘,頸椎鋼板上設有兩列接骨螺釘孔,接骨螺釘裝配在接骨螺釘孔內,兩列接骨螺釘之間設有彈圈座,彈圈座內安裝有彈圈,彈圈自動彈開頂緊兩側的接骨螺釘。其結構簡單,自鎖可靠,彈圈不易變形失效,臨床操作十分方便,根據(jù)病人的不同情況可采用固定角度接骨螺釘,也可用可調角度螺釘。
在頸椎鋼板植入體內后,需使用彎板裝置對頸椎鋼板進行折彎,可根據(jù)需要折彎成不同弧度及R角。常用的彎板裝置由左右鉗柄、彈簧片等構成,左右鉗柄頭部的連接固定都是通過旋緊螺釘?shù)木o固方式,這種方式不僅操作不夠方便,而且壓緊頸椎鋼板時容易將頸椎鋼板撐開脫出,造成手術失?。磺以谑褂弥写嬖阢Q取不牢固,易滑脫,進行節(jié)段折彎時容易頂住板頭,導致壓緊頸椎鋼板內打滑,增加了手術操作難度,加大了手術風險。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操作簡便、定位準確、鉗取牢固、穩(wěn)定性高的雙關節(jié)彎板鉗。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彎板鉗由第一連接軸活動連接的左鉗柄和右鉗柄,其結構特點是所述左鉗柄由固定連接的左鉗頭和左手柄組成;右鉗柄由第一右鉗頭、第二右鉗頭和右手柄組成,第二右鉗頭的一端與第一右鉗頭通過第二連接軸活動連接,其另一端與右手柄固定連接;第一右鉗頭和左鉗頭之間連接有彈簧,第二右鉗頭和左鉗頭之間活動連接有連接桿;左鉗頭的頭部設有第一左墊塊,第一右鉗頭的頭部設有與第一左墊塊相匹配的第一右墊塊;左鉗頭的鉗身上設有第二左墊塊,第二右鉗頭的鉗身上設有與第二左墊塊相匹配的第二右墊塊。
本實用新型所述第一左墊塊與左鉗頭通過第五連接軸活動連接,第二左墊塊與左鉗頭通過第六連接軸活動連接;第一右墊塊與第一右鉗頭通過第七連接軸活動連接,第二右墊塊與第二右鉗頭通過第八連接軸活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所述連接桿的一端與左鉗頭通過第三連接軸活動連接,其另一端與第二右鉗頭通過第四連接軸活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所述第一左墊塊的外表面為外凸的弧面,第一右墊塊的外表面為內凹的弧面,第一左墊塊和第一右墊塊的位置和形狀互相匹配。
本實用新型所述第二左墊塊的外表面為外凸的弧面,第二右墊塊的外表面為內凹的弧面,第二左墊塊和第二右墊塊的位置和形狀互相匹配。
本實用新型所述左手柄與左鉗頭之間為螺紋連接,右手柄與第二右鉗頭之間為螺紋連接。
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該彎板鉗包括左鉗頭和右鉗頭,其中右鉗頭由第一右鉗頭和第二右鉗頭組成,第一右鉗頭與左鉗頭之間通過第一連接軸活動連接,第二右鉗頭與左鉗頭之間通過第二連接軸活動連接,即設置了兩個活動關節(jié),而現(xiàn)有的彎板裝置只有一個活動關節(jié),因此該彎板鉗壓緊頸椎鋼板時會更為穩(wěn)固,使頸椎鋼板不易脫出,鉗取頸椎鋼板時也更為牢固,不易滑脫,操作也非常簡便,按壓下右手柄即可;且兩個活動關節(jié)旁的墊塊均可對頸椎鋼板進行彎折,操作更為便利,彎折的同時,墊塊可繞各自的連接軸轉動,以便對彎折角度和弧度進行調整。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3為圖2的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分解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按壓右手柄后的立體圖。
圖6和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使用狀態(tài)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4,本實施例包括由第一連接軸3活動連接的左鉗柄1和右鉗柄2。
左鉗柄1由固定連接的左鉗頭11和左手柄12組成,左手柄12與左鉗頭11之間為螺紋連接。右鉗柄2由第一右鉗頭21、第二右鉗頭22和右手柄23組成,第二右鉗頭22的一端與第一右鉗頭21通過第二連接軸4活動連接,其另一端與右手柄23固定連接,第二右鉗頭22與右手柄23之間為螺紋連接。
第一右鉗頭21和左鉗頭11之間連接有彈簧5。第二右鉗頭22和左鉗頭11之間活動連接有連接桿6,連接桿6的一端與左鉗頭11通過第三連接軸7活動連接,該端可繞左鉗頭11轉動;連接桿6的另一端與第二右鉗頭22通過第四連接軸8活動連接,該端可繞第二右鉗頭22轉動。
左鉗頭11的頭部設有第一左墊塊13,第一右鉗頭21的頭部第一右墊塊24,第一左墊塊13的外表面為外凸的弧面,第一右墊塊24的外表面為內凹的弧面,第一左墊塊13和第一右墊塊24的位置和形狀互相匹配。第一左墊塊13與左鉗頭11通過第五連接軸15活動連接,第一左墊塊13可繞第五連接軸15轉動;第一右墊塊24與第一右鉗頭21通過第七連接軸17活動連接,第一右墊塊24可繞第七連接軸17轉動。
左鉗頭11的鉗身上設有第二左墊塊14,第二右鉗頭22的鉗身上設有第二右墊塊25,第二左墊塊14的外表面為外凸的弧面,第二右墊塊25的外表面為內凹的弧面,第二左墊塊14和第二右墊塊25的位置和形狀互相匹配。第二左墊塊14與左鉗頭11通過第六連接軸16活動連接,第二左墊塊14可繞第六連接軸16轉動;第二右墊塊25與第二右鉗頭22通過第八連接軸18活動連接,第二右墊塊25可繞第八連接軸18轉動。
參見圖5-圖7,使用時,按壓右手柄23,第二連接軸4帶動第一右鉗頭21的尾部撐開,彈簧5拉伸,第一右墊塊24和第一左墊塊13夾住頸椎鋼板9進行折彎操作,也可用第二右墊塊25和第二左墊塊14夾住頸椎鋼板9進行折彎操作。第一右墊塊24和第一左墊塊13夾住頸椎鋼板9的同時,第一右墊塊24和第一左墊塊13可分別繞第七連接軸17和第五連接軸15轉動,以對頸椎鋼板9的折彎角度和弧度進行調整;第二右墊塊25和第二左墊塊14夾住頸椎鋼板9的同時,第二右墊塊25和第二左墊塊14可分別繞第八連接軸18和第六連接軸16轉動,以對頸椎鋼板9的折彎角度和弧度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