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保健品技術(shù)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保健酒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柿葉為柿科喬木植物柿的葉,中醫(yī)中記載柿子葉有止渴生津、消肺氣脹、清血和消炎的功效,柿子葉有治療咳喘,肺氣脹,各種內(nèi)出血的作用,用于肺熱咳嗽、咯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或月經(jīng)過多等。
近年來隨著對柿葉的不斷研究,對柿葉的實用價值和藥用價值又有了新的認識,柿葉中除含有大量丹寧酸、蛋白質(zhì)、維生素、氨基酸、多糖等,還含有豐富的膽堿、蘆丁、胡蘿卜素、黃酮甙等。柿葉的藥用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1)提高機體免疫功能,促進機體生成抗癌、抗流行病病毒的干擾素,對感冒、癌癥等有較好的作用;2)軟化血管增強血管彈性,并從生理上調(diào)整血壓,對高血壓、低血壓也有很好的作用;3)降低血脂,防止腦動脈硬化、冠心病等;4)利尿通便、消腫、減肥;5)鎮(zhèn)咳化痰、消暑解渴;6)安神、美容,消退老年斑;7)它能抗壞血病,防治支氣管炎、防癌、抗癌。
糯米是糯稻脫殼的米,在中國南方稱為糯米,而北方則多稱為江米,是制造粘性小吃,如粽、八寶粥、各式甜品的主要原料,糯米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及淀粉等,營養(yǎng)豐富,為溫補強壯食品,具有補血益氣,健脾養(yǎng)胃,止虛汗之功效,對食欲不佳,腹脹腹瀉有定緩解作用。
另外,糯米也是釀造醪糟的主要原料,糯米酒香氣濃郁、酒性溫和、營養(yǎng)豐富,深受人們喜歡,但是現(xiàn)有的制備糯米酒的方法制得的糯米酒中還含有大量的糯米等雜質(zhì),會影響到藥酒的透明度和口感。而且現(xiàn)有的米酒保健功能也略顯不足。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為了開發(fā)一款兼具飲用和保健作用的保健藥酒,發(fā)明人作了大量調(diào)查和實驗,發(fā)現(xiàn)了一種兼具飲用和保健作用的保健藥酒。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首先提供一種治療腎病的保健藥酒,所述保健藥酒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糯米100-150份,柿葉50-80份,山藥20-50份,雞腳參5-10份,枸杞10-20份,玉米須10-15份,三七5-10份,茯苓5-10份,熟地黃3-8份,澤瀉6-12份。
優(yōu)選的,所述保健藥酒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糯米120份,柿葉70份,山藥40份,雞腳參7份,枸杞10份,玉米須12份,三七6份,茯苓8份,熟地黃5份,澤瀉8份。
本發(fā)明所選原料柿葉,味苦、性寒、無毒,入肺經(jīng),柿葉入藥已有悠久歷史,其功效在《本草在新》、《本草衍生》、《中草藥學》、《中藥大辭典》等醫(yī)學典籍中均有記載。中醫(yī)認為:柿葉可以清腦明目、消炎解熱、降低血壓、增加心臟冠狀動脈血流量、防止人體內(nèi)亞硝酸胺的合成等功效,經(jīng)常飲用能增進機體組織新陳代謝。它含有蘆丁、膽堿、蛋白質(zhì)、礦物質(zhì)、糖等,突出的是每100克干柿葉中維生素c含量達3500毫克左右。國家級名老中醫(yī)陳老明確指出:柿葉有利小便、通大便,在清血、軟化血管、降血壓方面有明顯效果。已是我國國家級名老中醫(yī)的經(jīng)驗用藥,許多資料搜集也證明了這一點。此外,現(xiàn)代研究還證實柿葉中含有柿葉黃銅甙、熊果酸等對腎病有益的組分。
山藥,性味甘、平,歸脾、肺、腎經(jīng),補脾養(yǎng)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用于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
雞腳參,辛、甘,平;祛風利尿,鎮(zhèn)痛化積,接骨生肌。用于食積,脈管炎,腎炎,膀胱炎,尿路結(jié)石,風濕痛;外用治跌打損傷,骨折。
枸杞,性味甘、平,歸肝、腎經(jīng),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用于虛勞精虧,腰膝酸痛,眩暈耳鳴,內(nèi)熱消渴,血虛萎黃,目昏不明。
玉米須,也稱玉麥須。最早記載見于1476年的《滇南本草》,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中藥材,有利尿消腫,清肝利膽的功效。性平;歸腎、肝、膽經(jīng),無任何副作用。利尿消腫,腎炎水腫,膀胱炎;平肝利膽,膽管炎、膽囊炎、膽結(jié)石、黃疸型肝炎,急、慢性肝炎;抗過敏,鼻竇炎、蕁麻疹和哮喘,風濕痛;減肥,預防習慣性流產(chǎn)、妊娠腫脹、乳汁不暢,乳腺炎;消暑清熱,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強心、開胃、止喘;腳氣。常用于治療腎炎浮腫;治膽囊炎、脂肪肝、糖尿??;煎水代茶,對腎炎、膀胱炎、膽囊炎、風濕痛、高血壓和肥胖癥等。
三七,甘、微苦,溫,歸肝、胃經(jīng),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剌痛,跌撲腫痛。配方中的大棗能夠補脾和胃,益氣生津,調(diào)營衛(wèi),解藥毒的作用。
茯苓,甘、淡,平。歸心、肺、脾、腎經(jīng)。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地黃,歸心、肝、腎經(jīng)。地黃性涼,味甘苦,具有滋陰補腎、養(yǎng)血補血、涼血的功效。凡陰虛血虛腎虛者食之,頗有益處。此外,地黃有強心利尿、解熱消炎、促進血液凝固和降低血糖的作用。熟地黃:甘,微溫。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nèi)熱消渴,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下血,眩暈,耳鳴,須發(fā)早白。
澤瀉,甘,寒。歸腎、膀胱經(jīng)。利小便,清濕熱。用于小便不利,水腫脹滿,泄瀉尿少,痰飲眩暈,熱淋澀痛;高血脂。
更進一步地,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保健藥酒的制備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優(yōu)質(zhì)糯米去雜、洗凈,并用清水浸泡4-8個小時,然后入鍋蒸熟,冷卻孰料降至室溫;
(2)按比例稱取柿葉、山藥、雞腳參、枸杞、玉米須、三七、茯苓、熟地黃、澤瀉各原料,并洗凈、烘干、粉碎、混合,得中藥材混合物;
(3)加入中藥材重量5-8倍重量水浸泡1-2小時,武火煎煮沸騰5-10分鐘,再用文火煎煮3-5小時,過濾,得到濾液;往濾渣中加入初始藥材2-4倍重量水,武火煎煮沸騰5-10分鐘,再用文火煎煮1-2小時,過濾,得到濾液并保留濾渣,合并兩次濾液備用;
(5)將粉碎好的酒曲均勻拌入熟料中,酒曲用量是熟料重量的0.5-1.0%,并加入步驟(2)的濾液,在20-25℃溫度發(fā)酵7-10天,期間攪拌2-3次,密封,繼續(xù)發(fā)酵60天,進行壓榨,得液汁;
(6)進行蒸餾,然后冷凝、過濾、加蒸餾水勾兌,即可得到成品藥酒。
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公開的保健藥酒,采用天然藥物與糯米有效結(jié)合,各組份共同作用,藥效平和,無任何毒副作用,真正做到了藥食同源。本發(fā)明公開的保健藥酒口感好,營養(yǎng)價值高,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調(diào)節(jié)血壓、利尿通便、改善腎功能,增強體質(zhì)的作用,它還對腎臟病尿毒癥有一定的治療和保健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fā)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若未特別指明,實施例中所用的技術(shù)手段為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所熟知的常規(guī)手段。
實施例1
各原料重量份如下:糯米120份,柿葉70份,山藥40份,雞腳參7份,枸杞10份,玉米須12份,三七6份,茯苓8份,熟地黃5份,澤瀉8份。
制備方法如下:
(1)選擇優(yōu)質(zhì)糯米去雜、洗凈,并用清水浸泡5個小時,然后入鍋蒸熟,冷卻孰料降至室溫22℃;
(2)按比例稱取柿葉、山藥、雞腳參、枸杞、玉米須、三七、茯苓、熟地黃、澤瀉各原料,并洗凈、烘干、粉碎、混合,得中藥材混合物;
(3)加入中藥材重量6倍重量水浸泡2小時,武火煎煮沸騰10分鐘,再用文火煎煮4小時,過濾,得到濾液;往濾渣中加入初始藥材3倍重量水,武火煎煮沸騰10分鐘,再用文火煎煮2小時,過濾,得到濾液并保留濾渣,合并兩次濾液備用;
(5)將粉碎好的酒曲均勻拌入熟料中,酒曲用量是熟料重量的0.8%,并加入步驟(2)的濾液,在20-25℃溫度發(fā)酵7-10天,期間攪拌2-3次,密封,繼續(xù)發(fā)酵60天,進行壓榨,得液汁;
(6)進行蒸餾,然后冷凝、過濾、加蒸餾水勾兌,即可得到成品藥酒。
實施例2
各原料重量份如下:糯米100份,柿葉70份,山藥30份,雞腳參9份,枸杞15份,玉米須12份,三七7份,茯苓6份,熟地黃7份,澤瀉10份。
制備方法如下:
(1)選擇優(yōu)質(zhì)糯米去雜、洗凈,并用清水浸泡7個小時,然后入鍋蒸熟,冷卻孰料降至室溫;
(2)按比例稱取柿葉、山藥、雞腳參、枸杞、玉米須、三七、茯苓、熟地黃、澤瀉各原料,并洗凈、烘干、粉碎、混合,得中藥材混合物;
(3)加入中藥材重量8倍重量水浸泡2小時,武火煎煮沸騰10分鐘,再用文火煎煮3小時,過濾,得到濾液;往濾渣中加入初始藥材4倍重量水,武火煎煮沸騰10分鐘,再用文火煎煮1小時,過濾,得到濾液并保留濾渣,合并兩次濾液備用;
(5)將粉碎好的酒曲均勻拌入熟料中,酒曲用量是熟料重量的1.0%,并加入步驟(2)的濾液,在20-25℃溫度發(fā)酵7-10天,期間攪拌2-3次,密封,繼續(xù)發(fā)酵60天,進行壓榨,得液汁;
(6)進行蒸餾,然后冷凝、過濾、加蒸餾水勾兌,即可得到成品藥酒。
實施例3
各原料重量份如下:糯米150份,柿葉80份,山藥20-50份,雞腳參10份,枸杞10份,玉米須10份,三七5份,茯苓10份,熟地黃4份,澤瀉10份。
制備方法如下:
(1)選擇優(yōu)質(zhì)糯米去雜、洗凈,并用清水浸泡6個小時,然后入鍋蒸熟,冷卻孰料降至室溫;
(2)按比例稱取柿葉、山藥、雞腳參、枸杞、玉米須、三七、茯苓、熟地黃、澤瀉各原料,并洗凈、烘干、粉碎、混合,得中藥材混合物;
(3)加入中藥材重量5倍重量水浸泡1.5小時,武火煎煮沸騰8分鐘,再用文火煎煮4小時,過濾,得到濾液;往濾渣中加入初始藥材2倍重量水,武火煎煮沸騰8分鐘,再用文火煎煮1.5小時,過濾,得到濾液并保留濾渣,合并兩次濾液備用;
(5)將粉碎好的酒曲均勻拌入熟料中,酒曲用量是熟料重量的0.5%,并加入步驟(2)的濾液,在20-25℃溫度發(fā)酵7-10天,期間攪拌2-3次,密封,繼續(xù)發(fā)酵60天,進行壓榨,得液汁;
(6)進行蒸餾,然后冷凝、過濾、加蒸餾水勾兌,即可得到成品藥酒。
雖然,上文中已經(jīng)用一般性說明及具體實施方案對本發(fā)明作了詳盡的描述,但在本發(fā)明基礎上,可以對之作一些修改或改進,這對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在不偏離本發(fā)明精神的基礎上所做的這些修改或改進,均屬于本發(fā)明要求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