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藥物組合物在制備治療胃潰瘍的藥物中的用途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藥物組合物在制備治療胃潰瘍的藥物中的用途;所述藥物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制劑:蕨麻17-23份、茯苓7-12份、茵陳5-9份、廣藿香5-9份、生麥芽5-9份、厚樸3-7份、蘇葉3-7份、蘇梗3-7份。本發(fā)明藥物通過特定的用量配比,藥味較少,能夠有效治療胃潰瘍,為臨床治療消化性潰瘍提供了一種新的用藥選擇。
【專利說明】一種藥物組合物在制備治療胃潰瘍的藥物中的用途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藥物組合物在制備治療胃潰瘍的藥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術(shù)】
[0002] 胃是指胃黏膜的局限性圓形或橢圓形全層缺損,黏膜肌層被穿透,愈合后不可避 免地留有纖維瘢痕,表面為一層上皮所覆蓋,黏膜肌層不能再生。其病因概括起來是由于多 種原因引起胃酸、胃蛋白酶對胃黏膜的自我消化或胃黏膜屏障被破壞。近年來認(rèn)為潰瘍的 形成與胃內(nèi)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也有重要關(guān)系。
[0003] 當(dāng)前治療上述疾病的藥物多為化學(xué)藥,其價格昂貴,副作用大,并且治愈所需時間 長。因此,急需一種經(jīng)濟實惠、毒副作用低,并能快速治愈上述疾病的藥物。
[0004] 而中醫(yī)藥在治療慢性疾病方面一向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有報道稱,有人用烏賊 骨(生)250g、煅瓦楞子250g,生大黃200g,炙甘草200g,研細末,飯后白開水沖服,每次 15g,每日3?4次,用于治療消化性潰瘍(顧林江,烏賊骨散治療消化性潰瘍,上海中醫(yī)藥 雜志,2001年9期。也有人用豆蘧10g、白術(shù)20g、茯苓20g、藿香15g、蒲公英15g、人參5g、 紫蘇葉l〇g、苦杏仁l〇g、薏苡仁20g、茵陳15g治療消化性潰瘍,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中 國專利申請?zhí)枺?01310259917. 9,公開了一種可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藥物組合物,其原料配比 如下:紅景天4. 2-7. 2份、茯苓14-26份、蒲公英10. 5-19. 5份、茵陳10. 5-19. 5份、白術(shù) 10. 5-19. 5份、廣藿香7-13份、生麥芽7-13份、豆蘧3. 5-6. 5份。該處方藥物能夠有效治療 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以及糜爛性胃炎。
[0005] 然而,目前胃潰瘍患者數(shù)量眾多,市面藥物供不應(yīng)求,因此,開發(fā)一種能夠有效治 療胃潰瘍的新的藥物組合物顯得尤為必要。
【發(fā)明內(nèi)容】
[0006]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藥物組合物在制備治療胃潰瘍的藥物中的用途。
[0007] 本發(fā)明提供了如下所示藥物組合物在制備治療胃潰瘍的藥物中的用途;所述藥物 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制劑:
[0008] 蕨麻17-23份、茯苓7-12份、茵陳5-9份、廣藿香5-9份、生麥芽5-9份、厚樸3-7 份、蘇葉3-7份、蘇梗3-7份。
[0009] 進一步地,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制劑:
[0010] 蕨麻19-21份、茯苓9-11份、茵陳6-8份、廣藿香6-8份、生麥芽6-8份、厚樸4-6 份、蘇葉4-6份、蘇梗4-6份。
[0011] 更進一步地,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制劑:
[0012] 蕨麻20份、茯苓10份、茵陳7份、廣藿香7份、生麥芽7份、厚樸5份、蘇葉5份、 蘇梗5份。
[0013] 本發(fā)明研究發(fā)現(xiàn),在此配比條件下,其藥效活性顯著優(yōu)于其他配比,療效明確。
[0014] 其中,它是由所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藥的水或有機溶劑提取物為活性成分,加上藥 學(xué)上可接受的輔料制備而成的制劑。
[0015] 本發(fā)明所述制劑為口服制劑,如顆粒劑、片齊[J、散劑、湯劑、口服液、丸劑等。
[0016] 本發(fā)明中,蕨麻(學(xué)名:Potentilla anserina)是薔薇科委陵菜屬的植物。多年 生草本。蕨麻亦稱人參果。甘,平,補氣血,健脾胃,生津止渴,利濕。用于病后貧血,營養(yǎng)不 良,脾虛腹瀉,風(fēng)濕痹痛。
[0017] 茵陳為菊科植物濱蒿 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或茵陳蒿 Artemisia capillaries Thunb.的干燥地方部分。苦、辛,微寒,歸脾、胃、肝、膽經(jīng)。清利濕熱,利膽退 黃。用于黃疸尿少,濕溫暑濕,濕瘡瘙癢。
[0018] 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的干燥菌核。甘、淡,平。歸 心、肺、脾、腎經(jīng)。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 神不安,驚悸失眠。
[0019] 廣藿香為唇形科植物廣藿香Pogostemon cabl in (Blanco) Benth.的干燥地方部 分。辛,微溫。歸脾、胃、肺經(jīng)。芳香化濁,和中止嘔,發(fā)表解暑。用于濕濁中阻,脘痞嘔吐, 暑濕表證,濕溫初起,發(fā)熱倦怠,胸悶不舒,寒濕閉暑,腹痛吐瀉,鼻淵頭痛。
[0020] 蘇葉為唇形科紫蘇屬植物紫蘇的帶枝嫩葉,蘇葉有散寒解表,理氣寬中的功效,蘇 葉主治風(fēng)寒感冒,頭痛,咳嗽,胸腹脹滿。
[0021] 蘇梗是唇形科植物紫蘇Perilla frutescens(L. )Britt.的干燥莖,理氣寬中,止 痛,安胎。用于胸膈痞悶,胃脘疼痛,噯氣嘔吐,胎動不安。
[0022] 本發(fā)明藥物通過特定的用量配比,藥味較少,能夠有效治療胃潰瘍,為臨床治療消 化性潰瘍提供了 一種新的用藥選擇。
【具體實施方式】
[0023] 實施例1本發(fā)明藥物的制備
[0024] 取蕨麻20g、獲茶10g、茵陳7g、廣藿香7g、生麥芽7g、厚樸5g、蘇葉5g、蘇梗5g ;力口 入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0分鐘,過濾,合并水煎液后,得本發(fā)明藥物湯劑。
[0025] 實施例2本發(fā)明藥物的制備
[0026] 取蕨麻20g、獲茶10g、茵陳7g、廣藿香7g、生麥芽7g、厚樸5g、蘇葉5g、蘇梗5g ;力口 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5分鐘,第二次加8倍量水煎煮10分鐘,第三次加8 倍量水煎煮15分鐘,過濾,合并水煎液后,濃縮,再加入適當(dāng)?shù)矸郏屏?,得本發(fā)明藥物顆粒 劑。
[0027] 實施例3本發(fā)明藥物的制備
[0028] 蕨麻20g、獲茶10g、茵陳7g、廣藿香7g、生麥芽7g、厚樸5g、蘇葉5g、蘇梗5g ;取除 蕨麻外的其他藥味,先加入10倍量7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1次,提取1小時,過濾,濾液備 用,濾渣再用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8倍量,每次煎煮20分鐘,合并乙醇提取液和水煎液后, 濃縮,再加入蕨麻粉,制粒后,再加入適量硬脂酸鎂,壓片,即得本發(fā)明藥物片劑。
[0029] 以下通過具體試驗例進一步表明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0030] 試驗例1本發(fā)明藥物組合物的篩選
[0031] 取SD大鼠,雌雄各半禁食12小時后,大鼠腹腔注射3%無巴比妥鈉進行麻醉,用 酒精棉簽消毒皮膚,剖開腹腔,在腺胃部前壁竇體交界處漿膜面貼上浸透冰醋酸的圓形濾 紙30s,直徑5_,重復(fù)3次,關(guān)腹縫合創(chuàng)口,涂青霉素。術(shù)后常規(guī)喂養(yǎng),第4天將動物隨機分 組,模型組灌胃l〇ml ?kg4蒸餾水,陽性藥雷尼替丁組灌胃30mg ?kg'本發(fā)明各篩選組10g 生藥/kg體重。于分組后第2天開始灌胃給藥,每天給藥1次,給藥量為10ml ?kg'連續(xù)5 天,末次給藥12小時后脫頸椎處死動物,剖腹取胃,用生理鹽水洗滌胃內(nèi)容物,將胃固定于 10%甲醛中,15分鐘后將胃平展于玻璃表面皿上,放大鏡下用游標(biāo)卡尺量取潰瘍面的長徑 和短徑,并計算潰瘍面。
[0032] 計算潰瘍抑制率:潰瘍抑制率=(對照組潰瘍面積-給藥組潰瘍面積)/對照組潰 瘍面積xlOO%,觀察潰瘍愈合程度。
[0033] 實驗結(jié)果見表1.
[0034] 表 1
[0035]
[0036]
【權(quán)利要求】
1. 如下所示藥物組合物在制備治療胃潰瘍的藥物中的用途;所述藥物組合物是由如 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制劑: 蕨麻17-23份、茯苓7-12份、茵陳5-9份、廣藿香5-9份、生麥芽5-9份、厚樸3-7份、 蘇葉3-7份、蘇梗3-7份。
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復(fù)方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配 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制劑: 蕨麻19-21份、茯苓9-11份、茵陳6-8份、廣藿香6-8份、生麥芽6-8份、厚樸4-6份、 蘇葉4-6份、蘇梗4-6份。
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復(fù)方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配 比的原料藥制備而成的制劑: 蕨麻20份、獲苓10份、茵陳7份、廣藿香7份、生麥芽7份、厚樸5份、蘇葉5份、蘇梗 5份。
4.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3所述的復(fù)方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所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藥 的水或有機溶劑提取物為活性成分,加上藥學(xué)上可接受的輔料或輔助性成分制備而成的制 劑。
5.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4所述的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劑是口服制劑。
【文檔編號】A61K36/8998GK104138552SQ201410406471
【公開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2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8月12日
【發(fā)明者】徐繼鋒 申請人:徐繼鋒